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专家门诊     
2型糖尿病怎么会转化为1型糖尿病? 7年前,我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断断续续吃药治疗,后来到医院检查,医生建议我注射胰岛素治疗,难道我的2型糖尿病转化为了1型?1型和2型能不能相互转变?  相似文献   

2.
Ⅱ型糖尿病病人血脂蛋白紊乱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正在逐年增加,绝大多数糖尿病是B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是D型糖尿病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使B型糖尿病病人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及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D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浆脂蛋白紊乱。因此,对正型糖尿病病人的代谢紊乱,特别是血浆脂蛋白紊乱进行纠正,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对五型糖尿病病人而言,如果经过3~6个月的非降脂药物治疗,包括饮食习惯改变、适当体力活动、有效控制血糖,仍不能改善血脂水平的话,就要开始用降血脂的药物治疗,刀型糖尿病血浆脂蛋白紊乱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男性,58岁,体重指数27.9kg/m2,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检查有套状细胞及淋巴结。骨髓损害。每隔3周应用1次CHOP疗法(第1天:环磷酰胺750mg/m2,阿霉素50mg/m2,长春新碱1.4mg/m2;第1~5天强的松60mg)。3个疗程后,病人发生急性起病的糖尿病,转入内分泌科,血糖21mmol/L,尿中无酮体,连续静滴胰岛素8天后,改为皮下注射(0.4U/kg体重)治疗,因其既往检测血糖不高,HbA1c百分率也正常,故诊断为糖尿病急性起病。病人无糖尿病家族史,其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型具有糖尿病倾向的单倍型DRB103DQB102/DRB113…  相似文献   

4.
1问:我从杂志上看到,2型糖尿病应早用胰岛素,但有的专家说有些患者不宜过早应用胰岛素,到底该怎么办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来当医生     
杨筠 《糖尿病之友》2008,(12):86-86
郝大妈70岁,3个月前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依据是:空腹血糖7.1mmol/L,餐后血糖12.3mmol/L。她身高155厘米,体重60公斤,患病后主食控制在每日150克,运动增加至每日1小时以上,服药情况为1日3次5毫克美吡达。现在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血糖7.6mmol/L,精神体力都感觉良好,但体重增加了3公斤。为什么少吃多运动还会长体重呢?她该如何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今年21岁,患1型糖尿病已经13年,前年查出患有糖尿病肾病,服用卡托普利每日2次,每次2片(每片25毫克)。去年8月发现,尿素氮7.5mmol/L,肌酐正常,胱抑素C(Cys—c)1.26mmol/L,尿蛋白“+”,其他各项指标均无异常。我想请问专家,我该怎么治疗才能使病情不再继续恶化?我的情况是否到了尿毒症前期?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病人用药依从性分析与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各大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控制差的1型和2型糖尿病病人分别占75%和53%;而空腹血糖未达标的糖尿病病人占2/3以上。那么小医院的情况可能会更差,做为一名在基层工作的内分泌科医生,我们有着深深的体会,我们应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必须改变病人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明显的糖尿病肾病的特点有三: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 rate,GFR)下降和高血压。它是1型糖尿病病人发病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在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的一些地区以及新加坡的许多国家中,糖尿病肾病是晚期肾功能衰竭的第一位原因。在病程超过15年的1型糖尿病人中,30%~40%会发生肾病。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类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磺脲类受体1(SUR1)基因16—3C/T多态性对格列齐特降糖疗效的影响。方法 153名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格列齐特8周,用水解探针技术检测病人SUR1 16—3C/T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血糖、HbA1c、HOMA-β、HOMA—IR的变化。结果 基线水平时3种基因型患者的临床表型相似,治疗结束后T/T纯合子患者HbA1c下降和HOMA-β上升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患者(P均〈0.050)。结论 16—3C/T多态性对格列齐特的降糖疗效有修饰作用,T/T型患者服用格列齐特后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提高,取得较好的HbA1c控制。  相似文献   

10.
曲格列酮(troglitazone)是一种新型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它能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因此它可能增加外源性胰岛素在具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病人体内的效能。为此,本文评价了曲格列酮是否能改善已使用胰岛素且病情控制较差的Ⅱ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方法以35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为研究对象,这些病人病情控制较差(糖化血红蛋白值8%-12%;正常4.3%-6.1%),每天至少使用胰岛素30U。病人随机分为3组:曲格列酮200mg/d(116例),曲格列酿)600mg/d(116例),安慰剂组(118例),治疗26周,胰岛素剂量不…  相似文献   

11.
张圣银  刘薇  赵丽燕 《山东医药》2006,46(29):34-34
1983年5月~1999年8月,我们对8例糖尿病患者施行了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糖尿病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36~72岁。1型糖尿病2例,2型6例。血糖〈7mmol/L 1例,7~10mmol/L 2例,〉10mmol/L 5例。行骨科急诊手术5例,腹部手术3例。术后无酮症酸中毒发生,均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2.
专家门诊     
我是一型糖尿病人,有16年病史。目前准备怀孕,可查出单侧多囊卵巢。Q:请问专家:这是不是和我糖尿病有关,怎样才能治愈呢?西医手术和中医汤药我该如何选择?回复:多囊卵巢一般与2型糖尿病相关,1型糖尿病中比较少见,具体治疗建议于妇产科就诊,中医汤药效果有限。血糖方面,若有妊娠需求则需严格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不超过6%,空腹血糖不超过5.3mmol/L,餐后2H血糖不超过6.7mmol/L。  相似文献   

13.
一、什么人需用胰岛素治疗? 1.需终身使用的病人:①1型糖尿病患者;②2型糖尿病用口服降糖药继发失效的患者(指促胰岛素分泌剂如磺脲类药每日用到大剂量血糖还未达标者);③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或有其他严重疾病。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T2DM)是使人过早致残和死亡,尤其是早发心脑血管疾病、截肢和肾衰的主要原因,以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是避免或延缓上述情况发生的关键.但临床上很多病人血糖水平长期不能控制在理想或良好的水平,我们对符合血糖控制不良标准的136例T2DM病人进行了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可以被认为是人体在胰岛素分泌、起效等环节中出了问题。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治疗药物,不仅1型糖尿病患者离不开胰岛素治疗,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也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新型胰岛素不断涌现,新的贵的一定更好吗?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难道真的要死在沙滩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血脂代谢特征。方法:比较两型糖尿病病人血脂代谢与空腹血糖、年龄、体重的关系。结果:①不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均以TG升高为主,TG值明显高于正常人;②两种类型糖尿病。空度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均较高;③1型糖尿病病人年龄与血脂无相关性;2型糖尿病病人年龄越大,血脂异常患病率越高;④1型糖尿病病人体重指数与血脂异常患病率不相关,2型糖尿病病人体重指数越大,血脂异常患病率越高。结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血脂异常与空腹血糖、年龄及体重指数具有不同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问:高血压者存在些危险因素时,应考虑做降脂治疗?答:下列因素存在时,应考虑做降脂治疗,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其他因素高血压个人有冠心病吸烟家族有早发冠心病史糖尿病冠心病史或周围血管病明显肥胖(超过>30%)男性HDL低(<0.9mmol/L)TG高(>2.3mmol/L)问:什么是高胆固醇血症药物治疗指征?答:可把高胆固醇血症分成几个档次来考虑:1.Tc200~230mg/dl(5.2~6.5mmol/L):一般只需要饮食控制,只有在充分饮食疗法6~12个月后,Tc>5.2mmol/L者,或病人有以下情况之一时考虑用药:(1)心绞痛;(2)既往有心…  相似文献   

18.
夏先生今年51岁,诊断2型糖尿病已经3年。三年前.在一次体检中发现了空腹血糖10mmol/L,医生让他两天后又查了一次随机血糖.达到了14.6mmol/L。进一步检查发现,他的糖化血红蛋白(A1C.反映近2~3个月来的血糖总体水平)达到9.6%。诊断2型糖尿病之后,医生给他制定了饮食和运动计划,坚持治疗一年后.A1C仍然高达9.2%。  相似文献   

19.
[英]/Wirta O…//Clin Nephrol.-1999,51.-329~334 研究目的是评价微量白蛋白尿是否为肾小球滤过率(GFR)接近正常的2型糖尿病病人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病人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糖尿病病人125名,年龄46~71岁,平均病程11a。在空腹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75g)负荷后1 h、2 h测量病人血糖和血清胰岛素。血糖、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肌酐由酶测定法测量,血红蛋白Ale由液相色谱法测量,尿白蛋白清除率(VAER)由免疫比浊法测量。将糖尿病病人按照UAER/24 h分组。白蛋白清除百分数由公式(尿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尿肌酐)计算。GFR由51Cr-EDTA(乙二胺四乙酸)单一注射血浆消失法测量。 结果 共有49%病人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所有病人均有肥胖、高血压、代谢调节紊乱、空腹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还有较高的空腹血清甘油三酯和低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GFR大部分病人在正常范围,且没有人发生肾脏衰竭。病人平均VAER较高,大约1/3有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清除百分数也高。有和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病人中性别(P=0.46)和吸烟习惯(P=0.17)没有区别。应用胰岛素治疗病人20人中9人有视网膜病变,未用胰岛素治疗病人105人中17人有视网膜病变(P=0.004);应用胰岛素治疗病人病程14.1 a,而未用胰岛素病人病程11.1 a。有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病人有较长的病程,较高的收缩压和负荷后2 h血糖,另外还有较高的尿白蛋白清除率和白蛋白清除百分数。未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也有相似结果。 白蛋白清除百分数与背景性视网膜病独立相关(P=0.028)。胰岛素治疗同样也与其危险性独立相关(P=0.0017)。在OGTT中负荷2 h后较高的血糖值(P=0.009)及糖尿病病程超过10 a(P=0.048)病人与病程短的病人比较患视网膜病的危险增加3倍。HDL胆固醇<0.8 mmol/L也与背景性视网膜病相关(P=0.023)。年龄、性别、收缩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疗法、空腹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红蛋白Alc、空腹血糖或胰岛素、C肽反应或吸烟习惯等并非背景性视网膜病的独立相关因子。 结论 有正常肾小球滤过率的2型糖尿病病人中,微量白蛋白尿与视网膜病独立相关。 (陆 平 张云霞摘 赵战云校)  相似文献   

20.
问:本届ADA会议公布的新临床试验结果层出不穷,这对糖尿病病友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信息。您认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些新动向,将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理念产生哪些影响?未来2型糖尿病的治疗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