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压及综合治疗脊髓型减压病的效果.方法:对不完全截瘫、感觉减退,出水后即刻出现症状至接受加压治疗在5小时之内者使用方案Ⅶ(O2);完全截瘫、感觉消失,出水后30~60分钟发病,自发病到接受加压治疗5小时以上者使用加压治疗方案Ⅵ.结果:320例患者使用方案Ⅶ(O2)194例,痊愈152例(47.50%),好转4...  相似文献   

2.
陈相伟  陈胜润  陈锦生 《广东医学》2012,33(15):2342-2343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联合扩血管药物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123耳)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甲泼尼龙+前列地尔联合治疗(A组)、单纯甲泼尼龙治疗(B组)和单纯前列地尔治疗(C组),观察和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83.3%,与B组(71.4%)与C组(5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联合扩血管药物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显著,早期应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姚少华  刘大伟 《海南医学》2006,17(9):164-164
脊髓损伤型减压病属于重度急性减压病,及时加压治疗是其唯一有效的方法,可以使90%以上的急性减压病获得治愈.延误时机将导致组织严重损害而产生持久的后遗症.我院于2004年8月救治2例急性脊髓损伤型减压病,经及时加压,高压氧及其他辅助治疗,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不同扩血管药物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新生儿经超声心动图证实肺动脉压力>20 mmHg。常规治疗组给予给氧保暖、抗感染、碱化血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使用肌松剂等治疗。使用扩血管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为三组:A组雾化吸入硝酸甘油20μg/(kg·次),2次/天,连用3天,加静脉注射硫酸镁[首剂0.2 g/kg,维持量20~50 mg/(kg·h)],B组:雾化吸入硝酸甘油20μg/(kg·次),静脉注射硫酸镁+静脉注射前列腺素E0.01~0.4μg/(kg·min),C组:静脉注射硫酸镁+鼻饲喂入西地那非0.5 mg/kg,每12小时1次治疗。近期观察指标为治疗24小时后低氧血症的改善情况,远期观察指标为临床结局。结果治疗24小时后低氧血症改善情况:常规治疗组(8/16)低于使用扩血管药物治疗组(23/30)。临床结局:常规治疗组有效率为50%,A组有效率69.24%,B组有效率75%,C组治疗5人,均达到临床好转,但观察病例数过少,尚不能得出准确的治疗有效率。结论使用扩血管药物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某些新型扩血管药物的治疗效果仍需更多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5.
急性脊髓型减压病220例综合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脊髓型减压病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220例急性脊髓型减压病进行及时再加压、高压氧、药物、心理干预和功能训练治疗.结果:治愈99例,占45.O%;好转108例,占49.1%;无效13例,占5.9%.结论:对于急性脊髓型减压病,再加压治疗应越早越好;适当、及时进行高压氧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药物、心理干预和功能训练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潜水减压病(DCS)造成脑部症状并不常见,而最终继发癫痫更少见。我们最近采用高压氧(HBO)及再加压治疗治愈了1例慢性DCS 继发发作性癫痫患者,报告如下。病例资料杨某,男,41岁,潜水工龄15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口服阿托品及腮腺区加压包扎时间的长短对预防腮腺切除术后涎瘘发生的疗效.方法 将108例行腮腺切除的病例依据术后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4组,每组27例.A组,B组患者术后三餐前半小时均口服阿托品,但A组腮腺区术后加压包扎3d,B组腮腺加压包扎10d.C组,D组患者均未口服阿托品,C组腮腺区加压包扎3d,D组加压包扎10d.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术区是否有涎瘘发生.结果 4组涎瘘发生率分别为7.41﹪,3.70﹪,3.70﹪,3.70﹪;B组,C组,D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A组和其他3组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腮腺切除术后,在相同加压包扎时间内,是否口服阿托品对预防涎瘘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而给予患者相同的药物处理方法后,加压包扎的时间在3d时已经明显地减少涎瘘的发生率,过长的加压包扎无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1974年Lemessurier介绍琼脂凝胶气泡技术的应用以来,琼脂凝胶气泡技术已用于减压病的病因学研究、潜水减压表安全性的评价。近几年来,又被用来制造气泡监测器控制潜水或高气压作业的减压以预防减压病,已取得了一定成就。 治疗减压病的主要方法是按照加压治疗表中的某个具体方案进舱加压治疗。现今,国内外空气潜水减压病加压治疗表有多种,要对各种加压治疗表的疗效作比较和全面的客观的评价,必须积累使用结果的大量资料。但这将是旷日持久和相当困难的。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接受动力髋螺钉(DHS)治疗;B组接受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C组接受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  相似文献   

10.
减压病32例长途运送的救护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凤鸾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313-315
减压病是由于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加压治疗是减压病的惟一根治手段,无任何替代措施。因此,对于急性减压病,必须尽快护送进行加压治疗。其次,按照临床表现,及时给予综合性的加压前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卒中单元模式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A、B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B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时,在患者神经症状、生命体征平稳后48 h内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第30天、第75天,依据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2组患者第30天和第75天的ESS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B组治疗后ES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能够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与早期康复治疗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B、C、D 4组,每组各50例。均静脉滴注舒血宁、胞二磷胆碱等注射液及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在以上治疗基础上,B组同时增加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 mg+0.9%氯化钠混合液150 mL;C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配合康复治疗;D组则按以上方法联合治疗。结果4组均观察180 d,按欧洲卒中量表(ESS)及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各组均逐步提高。D组治疗后,各时点ESS及APL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90 d及180 d后,显著>B、C组。结论采用药物与早期康复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国产左旋卡尼汀 (L - carnitine,L - CN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 CHF患者 5 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2 8例 )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或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 ;L - CN组 (2 8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国产 L - CN治疗。结果 :L - CN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 (4 2 .9% )和总有效率 (89.3% )均较对照组 (2 5 .0 %和 6 0 .7% )显著提高 (P<0 .0 1) ,且无不良反应出现。 结论 :用 L- CN辅助治疗 CH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库酯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4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A组(30例)、B组(32例)和C组(42例),A组予多库酯钠片口服治疗,B组予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C组采用联合用药治疗,3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所有患者治疗两周后,A组、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71.88%和92.86%,A组、B组和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库酯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星状神经节封闭疗法综合治疗特发性突聋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15例患者采用高压氧和应用血管扩张剂、皮质激素及维生素摄入 (简称药物组 ,A组 ) ;另 3 5例患者采用星状神经节封闭疗法为主 ,并结合高压氧治疗和血管扩张剂应用、皮质激素及维生素摄入 (星状神经节组 ,B组 ) ,以改善内耳微循环及增加患耳局部血液供氧量。结果 药物组 ( A组 )和星状神经节组 ( B组 )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73 .3 %和 85 .7%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 ,且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星状神经节封闭疗法综合治疗特发性突聋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系统的道家认知治疗,提高患者的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依从性。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47例和道家认知治疗组50例,于治疗前、治疗12周分别评定Epworth嗜睡量表(Ess)、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氧饱和度(LAOS)。同时评估CPAP治疗依从性。结果:道家认知治疗组患者使用CPAP的依从性为74.5%,高于健康教育组的54.8%(P<0.05)。2组患者治疗前Ess、AHI和LAO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道家认知治疗组治疗后Ess和AHI评分均明显低于健康教育组,而LAOS评分显著高于健康教育组(P<0.01)。结论:道家认知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CPAP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疗效。 方法 将本院2014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120例MPP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4组:A组、B组、C组及D组,每组30例。A组予以阿奇霉素注射液,10 mg/kg,静滴,1次/d,疗程3 d;停药4 d后再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0 mg/kg,口服,1次/d,疗程7 d。B组予以阿奇霉素注射液,疗程5 d;停药4 d后再给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5 d。C组在A组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1 mg/次,雾化吸入,1次/d,疗程14 d。D组在B组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疗程14 d。比较4组患儿的总有效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肺功能、CRP、IL-6及TNF-α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C组(93.3%)和D组(96.6%)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73.3%)和B组(73.3%);C组和D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4组FEV1、FVC、PEF、CRP、IL-6及TNF-α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C组和D组比A组和B组改善更加显著(均P<0.05);A组(10.0%)和C组(6.7%)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36.7%)和D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改善肺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同时,静脉注射阿奇霉素3 d的序贯疗法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3年1月~2003年12月间收治的180例局部复发再治疗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纯手术(A组)61例,术后加放疗(B组)53例,单纯放疗(C组)31例,未治疗(D组)35例。A、B、C及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4、26、13及4个月。A、B组1、3a生存率显著优于C组(P〈0.01)。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者,行积极的手术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给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急性脑梗塞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影响的研究,验证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治疗急性脑梗塞的脑保护作用。方法: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均分A组(常规治疗组)、B组(常规治疗加蛭龙活血通瘀胶囊治疗)。对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ESS)、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血清VEGF、CRP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组治疗后ESS、AD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血清VEGF、CRP含量在治疗7d后达高峰,但B组较A组值低(P<0.05),治疗后28d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急性脑梗塞有脑保护作用,同时检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中VEGF、CRP水平变化对了解疾病发展、指导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血栓弹力图(TEG)抗栓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4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司匹林抗栓治疗;B组,氯吡格雷抗栓治疗;C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栓治疗;D组,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血小板抑制率,选择血小板抑制率高的抗栓药物治疗,每组46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微栓子(MES)阳性率改善情况,统计卒中复发率及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4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下降,而ADL评分提高(P?<0.05),且治疗后C、D组NIHSS评分低于A、B组,ADL评分高于A、B组(P?<0.05)。治疗后,C、D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167)。治疗后,4组患者的MES阳性率均降低(P?<0.05),且C组MES阳性率均低于A、B组(P?< 0.0167)。4组胃肠道不适、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两组复发率低于A组(P?<0.0167),但C、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事件B、D两组低于C组(P?<0.0167)。结论 采用基于血栓弹力图个体化治疗ACI的抗栓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单用,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双抗药物联合治疗带来的出血性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