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评估迷迭香酸对高糖培养下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水平以及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9c2大鼠心肌母细胞,分为对照组(葡萄糖5.5 mmol/L)、高糖组(葡萄糖25 mmol/L)、高糖+迷迭香酸组(葡萄糖25 mmol/L+迷迭香酸50 μmol/L)、高糖+迷迭香酸+Parkin-siRNA组(葡萄糖25 mmol/L+迷迭香酸50 μmol/L+Parkin-siRNA转染);Western blot法测定PINK1、Parkin、LC3II/LC3I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自噬体形成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物质(ROS)与凋亡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荧光酶标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3H-亮氨酸标记法检测细胞蛋白质合成速率,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结果 迷迭香酸可提高高糖培养下心肌细胞内PINK1、Parkin、LC3-II/LC3-I蛋白表达水平(P<0.05),增多线粒体自噬体数量,并抑制高糖诱导的ROS生成、恢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与线粒体膜电位水平(P<0.05),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并降低心肌细胞表面积与蛋白质合成速率(P<0.05)。利用Parkin-siRNA抑制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则阻断了迷迭香酸对高糖培养下心肌细胞氧化应激与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 迷迭香酸可通过激活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对高糖诱导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有保护作用,并改善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2.
钟源  孙善全 《重庆医学》2015,(9):1157-1161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Lycopene)对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 H9c2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番茄红素预处理组(Lycopene组)、模型组(H2 O2组)和番茄红素预处理后建立模型组(Lycopene加H2 O2组)。除对照组及Lycopene组外,其余各组用过氧化氢(H2 O2)200μmol/L处理6 h ,建立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Lycopene组建模前30 min加入5μmol/L的番茄红素。6 h后M T T观察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和细胞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激光共聚焦联合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内活性氧(ROS)的产生和线粒体膜电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酶标仪检测细胞内AT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LDH、CK-BM、ROS、MDA及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SOD、ATP及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 H2O2组比较,Lycopene加 H2O2组LDH、CK-BM、ROS、MDA及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9c2心肌细胞存活率、SOD、ATP及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番茄红素可以减轻氧化应激条件下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清除细胞内氧化应激产物,增强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及改善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醇所致IMR-32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以及硫普罗宁对其诱导的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置对照组(不加药)、乙醇小剂量(200 mmol/L)组、中剂量(400 mmol/L)组、大剂量(800 mmol/L)组,选取中剂量组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CYP2E1特异性抑制剂二烯丙基硫醚(1、4、8 mmol/L),或不同浓度的硫普罗宁(0.02、0.2、2 mmol/L),分别处理细胞24 h。采用生化方法检测乳酸脱氢酶( 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免疫荧光检测CYP2E1蛋白,Western blot检测总ERK1/2蛋白水平和磷酸化水平。结果经过低、中、高剂量乙醇处理后, LDH活力分别较对照组升高, SOD活力下降。与中剂量组比较,加入低、中、高剂量二丙烯基硫醚抑制剂,LDH活力降低,且SOD活力升高;合用低、中、高剂量硫普罗宁后,LDH活力分别降低,且SOD活力升高。与对照组相比,经过低、中、高剂量的二丙烯基硫醚和硫普罗宁单独处理,细胞培养基LDH活力和SOD活力均没有变化( P>0.05)。低、中、高剂量乙醇处理组CYP2E1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升高,0.2 mmol/L硫普罗宁合用400 mmol/L乙醇降低CYP2E1的表达7%( P<0.01)。经过低、中、高剂量乙醇处理后,ROS生成量较对照组升高。与乙醇(400 mmol/L)组比较,加入低、中、高剂量二丙烯基硫醚抑制剂后,ROS含量下降;加入低、中、高剂量硫普罗宁,ROS含量下降。经过低、中、高剂量乙醇处理后,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较对照组升高。与乙醇(400 mmol/L)组比较,加入低、中、高剂量二丙烯基硫醚抑制剂后,线粒体膜电位荧光降低;加入低、中、高剂量硫普罗宁,线粒体膜电位荧光降低。低、中、高剂量乙醇处理组ERK蛋白总量不变,p-ERK蛋白表达下降。与乙醇(400 mmol/L)组比较,4 mmol/L二丙烯基硫醚增加p-ERK1/2蛋白量32%(P<0.01);0.2 mmol/L硫普罗宁增加p-ERK1/2蛋白量33%(P<0.01)。结论乙醇可通过诱导CYP2E1表达,使得ROS生成量增加,并下调磷酸化ERK1/2蛋白,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导致神经细胞损伤;CYP2E1抑制剂二丙烯基硫醚和硫普罗宁可抑制CYP2E1表达或抑制其活性,有效减少ROS产生,上调ERK1/2蛋白磷酸化水平,稳定线粒体,保护乙醇损伤的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 Cur)对高糖环境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 2,HK-2)线粒体自噬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探究姜黄素对HK-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姜黄素组(5.5 mmol/L葡萄糖+10μmol/L姜黄素)、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姜黄素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10μmol/L姜黄素)。各组干预刺激48 h,收集细胞的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LC3B以及beclin1的表达;JC-1检测各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采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生成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姜黄素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与姜黄素组比较,高糖组Pink1、Parkin、LC3B、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P<0.01),细胞内ROS表达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活性下降(P<0.01);与高糖组比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小体减轻高糖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焦亡和铁死亡的作用,分析线粒体活性氧自由基(ROS)和炎症小体之间可能的上下游关系。方法 将H9C2心肌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ON):含25 mmol/L浓度葡萄糖的DMEM完全培养基;高糖损伤组(HG):含35 mmol/L浓度的高糖完全培养基;高糖+线粒体抗氧化剂Mitoquinone(MitoQ)组(HG+MitoQ):35 mmol/L高糖完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0.5 μmol/mL的MitoQ;高糖+ NLRP3抑制剂MCC950组(HG+MCC950):35 mmol/L高糖完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 μmol/mL的MCC950;高糖组+MCC950+线粒体电子传递抑制剂Rotenone(ROT)组(HG+MCC950+ROT):35 mmol/L高糖完全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 μmol/mL的MCC950和0.5 μmol/mL的ROT。各组心肌细胞干预24 h后,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CellRox和MitoSox荧光探针分别测定心肌细胞内和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内NLRP3炎症小体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NLRP3、GSDMD和Cleaved-GSDMD(GSDMD-NT)等焦亡相关重要因子的蛋白表达和铁死亡相关因子GPX4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相比,HG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P<0.01),心肌细胞和线粒体内ROS荧光强度(P<0.01)、NLRP3免疫荧光强度(P<0.01)以及焦亡相关因子NLRP3,GSDMD和GSDMD-NT的蛋白表达(P<0.01)均明显升高,铁死亡相关因子GPX4蛋白表达下降(P<0.01)。与HG组相比,HG+MitoQ和HG+MCC950组细胞活性明显升高(P<0.01),细胞和线粒体内ROS荧光强度(P<0.01)、NLRP3免疫荧光强度(P<0.01)以及 NLRP3、GSDMD 和 GSDMD-NT 的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GPX4 蛋白表达增高(P<0.01)。与HG组相比,HG+MCC950+ROT组细胞活性和NLRP3、GSDMD-NT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HG+MCC950组相比,HG+MCC950+ROT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ROS荧光强度、NLRP3炎症小体免疫荧光以及NLRP3、GSDMD-NT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GPX4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 MitoQ直接抑制线粒体ROS的产生减轻了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生成,减少焦亡和铁死亡的发生;抑制NLRP3炎症小体减少线粒体ROS的产生;线粒体ROS和NLRP3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和p53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通路在高糖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高糖组(葡萄糖浓度为25mmol/L)、高糖+抗氧化剂组(抗氧化剂浓度为10mmol/L)和高糖+p53抑制剂组(p53抑制剂浓度为50μmol/L)。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分光光度计检测上清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对各组细胞p53和Caspase-9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心肌细胞凋亡率(P〈0.01)和ROS明显升高(P〈0.01),上清液中的SOD含量明显降低(P〈0.01),Caspase-9(P〈0.01)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增多(P〈0.01)。与高糖组相比,高糖+抗氧化剂组心肌细胞凋亡率(P〈0.01)和ROS明显降低(P〈0.01),上清液中SOD明显升高(P〈0.01),Caspase-9(P〈0.01)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减少(P〈0.01)。与高糖组相比,高糖+p53抑制剂组的心肌细胞凋亡率(P〈0.01)和ROS明显降低(P〈0.05),上清液中SOD含量升高(P〈0.05),Caspase-9(P〈0.01)和线粒体蛋白p53表达减少(P〈0.01)。结论高糖可能通过产生的活性氧介导p53转位到线粒体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淫羊藿苷预适应对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预适应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和氧化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乳鼠心肌细胞,淫羊藿苷预适应24h后,采用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诱导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和过氧化氢(H2O2)诱导氧化损伤模型,测定细胞存活率(MTT法)、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在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和氧化损伤模型中,淫羊藿苷预适应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增加胞内SOD活性,降低培养液中LDH释放量和胞内MDA含量。结论:淫羊藿苷预适应对缺氧/复氧损伤以及氧化损伤心肌细胞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高糖高脂作用下胰岛β细胞线粒体功能损害情况.方法 分别于5.6 mmol/L和25 mmol/L葡萄糖中加入0.4 mmol/L软脂酸,培养胰岛β细胞株INS-1细胞24 h,通过荧光染色,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mPTP)、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ROS)的改变,了解β细胞线粒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金丝桃苷在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高糖处理模拟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分为5个组:正常对照组(5.5 mmol/L葡萄糖),高糖损伤模型组(35 mmol/L葡萄糖),低、中、高浓度金丝桃苷保护组(35 mmol/L葡萄糖+4/8/20 nmol/L金丝桃苷)。各组细胞培养48 h后,CCK-8检测细胞存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通过流式细胞仪利用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DCFH-DA分析ROS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SOD和MD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p)-AKT、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p-Nrf2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分析AKT的活化情况。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损伤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增高,ROS、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PI3K相对表达量及AKT、Nrf2磷酸化水平(p-AKT/AKT和p-Nrf2/Nrf2的比值)降低,AKT阳性细胞数比率降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糖损伤模型组相比,金丝桃苷保护组(4、8、20 nmol/L)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ROS、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PI3K相对表达量及AKT、Nrf2磷酸化水平升高,AKT阳性细胞数比率升高,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金丝桃苷可通过激活PI3K/AKT/Nrf2信号通路保护心肌细胞免受高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细胞内质网应激状态下,淫羊藿苷保护光感受器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毒胡萝卜素(0.2μmol/L)诱导小鼠视锥细胞(661W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采用阿尔玛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未折叠蛋白效应相关蛋白——磷酸化蛋白激酶样内质网激酶(p-PERK)、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表达水平,荧光成像和钙比例法检测Ca2+含量,荧光染色法评价线粒体功能(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和膜电位)。以体外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淫羊藿苷与内质网钙-ATP酶的结合及相互作用。结果 毒胡萝卜素可诱导661W细胞死亡;淫羊藿苷(2.22~20.00 nmol/L)能够抑制毒胡萝卜素引起的661W细胞死亡(P<0.01)。毒胡萝卜素促进661W细胞PERK磷酸化(P<0.01)、上调转录因子CHOP的蛋白表达(P<0.01);淫羊藿苷(2.0μmol/L)能够抑制模型组细胞CHOP蛋白表达(P<0.01),有抑制PERK(Thr980)磷酸化的趋势。毒胡萝卜素作用于661W细胞的10 min内,引起胞...  相似文献   

11.
姜黄素对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且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C12细胞凋亡,罗丹明123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双氢罗丹明123染色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MPP+作用PC12细胞24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与单纯MPP+处理组比较,20μmol/L Cur和不同浓度的MPP+同时处理PC12细胞24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一定浓度的Cur对PC12细胞作用24h后无明显凋亡诱导作用,但可使MPP+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下降(P<0.01);20μmol/L Cur可抑制MPP+引起的PC12细胞△Ψm降低及细胞内ROS含量增多。结论姜黄素可以抑制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理可能与维持线粒体正常膜电位,稳定线粒体功能,清除ROS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对心肌细胞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亚型NMDA受体(NMDAR)表达、胞内钙水平以及活性氧自由基产生的影响.方法 分离新生(1~3天)大鼠心室肌细胞,心肌细胞与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mmol/L,高糖组葡萄糖浓度33mmol/L)共孵育24 ~ 72h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室肌细胞NMDAR1和NMDAR2B亚单位的表达水平,活细胞工作站检测胞内Ca2+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细胞相比,高浓度葡萄糖使心肌细胞的NMDAR2B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NMDAR1的表达则降低.经高糖处理的心肌细胞在收缩时胞内钙水平高于对照细胞,高糖处理使心肌细胞的ROS水平升高,而用MK-801选择性阻断NMDAR可明显降低由高糖所致的胞内ROS增高(与高糖组对比,P <0.05).结论 高浓度葡萄糖可上调乳鼠心肌细胞NMDAR2B及下调NMDAR1的表达,并增加细胞内Ca2+水平及ROS的生成,而阻断NMDAR可抑制ROS的生成.提示NMDAR可能参与糖尿病性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Atv)对高糖环境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低糖(5.6 mmol/L)培养贴壁后随机分为正常组(NG)、渗透压对照组(OS)、高糖组(HG)、高糖+不同浓度药物组(HG+0.1、1.0、10.0 μmol/L Atv),药物培养24 h后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SIR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殖减少,药物干预可改善高糖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高糖环境下,细胞内ROS生成显著增加,SIRT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阿托伐他汀可以上调高糖环境下SIRT1的表达水平,降低高糖诱导的ROS的表达增加水平,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以对抗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其可能的机制与升高内皮细胞SIRT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尼克酰胺对高糖导致的微血管生成障碍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原代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正常糖组(NG,5.6 mmol/L)、高糖组(HG,33.3 mmol/L)、高糖+尼克酰胺组(HG+N,33.3 mmol/L+20 mmol)和高糖+蛋白激酶C-βⅡ(PKC-βⅡ)抑制剂LY333531组(HG+LY,33.3 mmol/L+20 nmol),培养24 h后分别观察细胞的管腔形成、迁移及增殖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组细胞PKC-βⅡ、Akt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细胞的管腔形成、迁移和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而HG+N组和HG+LY组细胞的管腔形成、迁移和增殖能力得到明显改善。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NG组相比,HG组PKC-βⅡ磷酸化程度上调,且伴随Aktser473及eNOSser1117表达水平的降低(P〈0.05)。尼克酰胺不仅抑制了高糖导致的PKC-βⅡ磷酸化程度上调,并且恢复Akt、eNOS磷酸化至NG组水平(P〈0.05)。结论高糖导致了PKC-βⅡ的激活,进而抑制Akt/eNOS通路的活性,从而阻碍了微血管细胞的血管形成。尼克酰胺抑制了高糖条件下PKC-βⅡ的磷酸化,上调Akt/eNOS通路活性,从而改善微血管形成障碍。  相似文献   

15.
陈炬  张文斌  王敏  傅国胜 《浙江医学》2009,31(8):1099-1101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对高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以及PKC-α、β2,NF-κB,C-fos的表达水平及活性的变化。方法建立乳鼠心肌细胞培养模型,随机分成低糖(5mmol/L)、高糖(25.5mmol/L)和高糖(25.5mmol/L)+不同浓度(1、8μmol/L)白屈菜红碱组,分别观察比较各组乳鼠心肌细胞搏动情况,测定心肌细胞直径: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各组乳鼠心肌细胞PKC-α、PKC-β2、p-PKC-α、p-PKC-β2、NF-κB和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高糖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细胞直径以及PKC-α、PKC-β2、p-PKC-α、p-PKC-β2、NF-κB和C-fos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低糖培养组(均p〈0.05);加入不同浓度的白屈菜红碱后,高糖组乳鼠心肌细胞搏动频率、细胞直径以及PKC-α、PKC-β2、p-PKC-α、p-PKC-β2、NF-κB和C-fos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并呈现浓度依赖性特征。结论白屈菜红碱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并能抑制PKC-α、PKC-β2、NF-κB和C-fos的表达和活性,对高糖环境中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KC/NF-κB/c-fos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黑青稞籽皮提取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低、中、高剂量药物组(H/R+L、M、H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Aaltm)和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tAkt)和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药物组[H/R+L)组至(H/R+H组)】细胞凋亡比例为(26.7±2.9)%至(6.1±1.1)%,较H/R组[(57.3-+10.4)%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组比较,药物组△ψm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ROS水平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l-2及pAkt表达升高,Bax及tAkt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黑青稞籽皮提取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可能与Bcl一2/13ax调控和激活磷脂酰肌醇一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1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糖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及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extracellular matrix,ECM)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的影响及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联合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MMF)对上述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HMCs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NG,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HG,30 mmol/L葡萄糖);甘露醇渗透压对照组(Man,5 mmol/L葡萄糖+25 mmol/L甘露醇);高糖+PTX-0.03组(P1,30 mmol/L葡萄糖+0.03 mg/mL PTX);高糖+PTX-0.3组(P2,30 mmol/L葡萄糖+0.3 mg/mL PTX);高糖+MMF-10组(M1,30 mmol/L葡萄糖+10μg/mLMMF);高糖+MMF-100组(M2,30 mmol/L葡萄糖+100μg/mL MMF);高糖+PTX+MMF组(P+M,30 mmol/L葡萄糖+0.3 mg/mL PTX+100μg/mL MMF),分别在24、48、72 h采用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PTX、MMF及PTX+MMF对高糖条件下MCs内MCP-1 mRNA及蛋白、FN表达的影响。结果高糖组HMCs MCP-1 mRNA、蛋白的表达及FN的分泌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且48 h表达最高;不同浓度的PTX、MMF均能下调MCP-1 mRNA、蛋白及FN的表达(P〈0.01);不同浓度的MMF对MCP-1 mRNA、蛋白的表达及FN分泌的抑制程度不同,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不同浓度的PTX则随着时间的延长对其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别;PTX联合MMF组比单独PTX各组在各时间点的抑制程度更明显(P〈0.01),比单独MMF各组在各时间点抑制作用增强,(24 h,P〈0.05),但随着时间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TX及MMF可能通过阻抑MCP-1的表达及FN的分泌延缓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的进展,联合给药组作用优于单药,可能从改善血流动力及抗炎角度解释了PTX联合MMF对DN肾脏的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芝麻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高糖诱导HUVEC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芝麻素处理细胞;qRT-PCR法检测LncRNA WEE2-AS1与miR-515-5p的表达量;sh-NC、sh-WEE2-AS1转染至HUVEC后加入30 mmol/L葡萄糖处理细胞(HG+sh-NC组、HG+sh-WEE2-AS1组);构建WEE2-AS1稳定过表达HUVEC细胞,用30 mmol/L葡萄糖处理细胞(HG+WEE2-AS1-LV组),用40μmol/L芝麻素与30 mmol/L葡萄糖共同处理细胞(HG+SES+WEE2-AS1-LV组);MTT、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率;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的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WEE2-AS1与miR-515-5p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芝麻素可降低高糖诱导的HUVEC中WEE2-AS1的表达量(P<0.05),可降低凋亡率和cleaved...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外源性硫化氢(H2S)对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25 mmol/L D-葡萄糖(高糖)、外源性H2S供体硫化氢钠(NaHS)(5×10-5、1×10-4、5×10-4、1×10-3和5×10-3mol/L)及沉默信息调节子1(SIRT1)特异性抑制剂尼克酰胺(40 mmol/L)处理HUVECs细胞株24 h。实验分为对照组、高糖组、甘露醇组、NaHS(5×10-5、1×10-4、5×10-4、1×10-3、5×10-3mol/L)组、高糖+NaHS(5×10-5、1×10-4、5×10-4、1×10-3和5×10-3mol/L)组和高糖+NaHS(10-3 mol/L)+尼克酰胺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的内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olt法检测SIRT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OD值分别为(0.76±0.09)和(0.18±0.01),t=5.34,P〈0.05],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增加[ROS水平分别为(356.18±42.96)au和(1183.63±84.31)au,t=6.72,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NaHS(5×10-4、1×10-3和5×10-3 mol/L)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OD值分别为(0.18±0.01)、(0.39±0.05)、(0.68±0.04)和(0.51±0.08),t1=3.16,t2=3.95,t3=3.86,均P〈0.05],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ROS水平分别为(1183.63±84.31)、(874.32±85.36)、(628.65±54.27)和(439.56±53.64)au,t1=3.46,t2=3.97,t3=5.13,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中SIRT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8±0.04)和(0.17±0.03),t=3.94,P〈0.05]。与高糖组比较,高糖+NaHS(10-3mol/L)组细胞中SIRT1表达显著上调[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7±0.03)和(0.59±0.08),t=4.36,P〈0.05]。SIRT1抑制剂尼克酰胺取消了NaHS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细胞活力的降低[高糖+NaHS组和高糖+NaHS+尼克酰胺组OD值分别为(0.52±0.04)和(0.23±0.03),t=2.98,P〈0.05]和细胞内ROS水平的增加[高糖+NaHS组和高糖+NaHS+尼克酰胺组ROS水平分别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