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型机与应用》2016,(1):23-26
主要研究使用MATLAB编译器实现MATLAB和VC++混合编程的方法。通过VC++直接运行Mideva编译好的MATLAB可执行文件,或者调用Mideva编译好的M文件动态链接库,或者直接使用将M文件由Mideva转换的C++代码等三种方式之一,均可实现混合编程。将以上三种方法,通过一个基于MFC的对话框程序实例,较直观地演示混合编程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2.
针对VB数值计算能力不足,不利于算法开发和程序发布的状况,文章在介绍了MATLABC/C++数学函数库的基础上,通过对VB调用MATLAB数学函数库所涉及的几项关键技术———数组的存储方式、指针的应用和错误处理机制的统一等的研究和分析,并通过一个求解矩阵特征根和特征向量的具体实例,实现了增强VB数值计算能力的方法。结果表明:充分利用MATLAB的数学函数库,有助于开发出可以脱离MATLAB环境独立发布的VB的应用程序,在算法设计和缩短开发周期等方面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软件是以Visual C++6.0为开发平台,调用MATLAB引擎,利用MATLAB强大的数据分析、数值计算、信号分析、绘图显示能力及丰富的函数库,对采集信号进行时域分析、傅立叶分析及小波分析,并基于BP神经网络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同时VC通过ADO与ACCESS数据库进行通信,将信号分析过程中产生的时域特征值、频域特征值、神经网络样本数据与测试数据及诊断结果存储到数据库中。VC++、MATLAB、ACCESS三者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大大缩短了软件的开发周期,使程序代码得到简化,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简要分析了MATLAB语言在科学工程计算中的优缺点;介绍了一种MATCOM与VC++结合编程的新方法。通过对一个图像的亮度值进行几何运算,详细研究与剖析在VC编程环境中调用MATCOM的编程方式。结果表明,VC与MATCOM的混合编程,可以减轻编程的工作量,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5.
MATLAB与VC++混合编程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讨论MATLAB与VC++之间的接口方案,介绍了VC++调用MATLAB编译器产生的库函数的方法,以系统辨识为例,通过对经典递推最小二乘法的分析,对仿真算法进行了混合编程。通过这种方法集成了MATLAB优秀的计算能力和VC++出色的图形界面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VC++与Fortran混合编程方法,重点介绍了动态链接库的方法。阐明了VC++与Fortran混合编程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地质统计学反演算法原理。探讨了VC++调用Fortran动态链接库的方法,和将已有Fortran程序修改为动态链接库的方法。通过采用VC++与Fortran混合编程,实现了地质统计学反演算法。利用已有的Fortran程序,实现了代码复用,节省了程序开发时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递推多体动力学的李群表示方法,提出了使用混合编程和句柄图形来设计机器人仿真软件的思想。进一步地,在VisualC++6.0编译环境下,调用MATLAB函数库开发了三维可视化的开环机器人仿真软件。此软件能够实现欠驱动系统、机器人、步行机械等复杂系统建模和运动优化,且可以完全独立于MATLAB运行,灵活性强。可对欠驱动系统和人类运动系统进行运动优化,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MATLAB中运行其他可执行软件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曦  唐琳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9):212-214
本文结合MATLAB与VC++各自的特点,应用了混合编程技术,详述了在MATLAB上建立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方法,并以一种伪随机序列性能分析软件为实例,阐述了如何利用Mex将需要保密的核心代码编译成动态链接库,在GUI上直接调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三种实用易行的MATLAB与VC++混合编程方式,即利用MATLAB的MCC编译器,使用MATCOM软件转化M文件,使用MATLAB的COM Builder工具制作COM组件。针对具体程序分别应用三种方法来实现,对每种方法介绍了详细步骤。对三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总结了各自的优缺点,实现了MATLAB出色的图形处理功能和数值计算能力与VC++强大编程能力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V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各种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FFT算法为例,给出了基于COM接口的V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