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在距离新建火车站大楼12~25m范围内开挖基坑的精细爆破技术,根据控制爆破理论对孔网参数、钻爆参数进行精细设计,选择合理的爆破方向和延时时间,对不同距离处每个炮孔的单次起爆药量进行精细控制,并采用数字测振仪监测爆破振动数据,确保爆破振动强度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爆破取得了圆满成功,可为类似近距离基坑开挖爆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控制复杂环境下车站基坑爆破开挖引起的地震动强度,以重庆市渝北区动步公园地铁车站明挖段基坑爆破开挖工程为背景,研究了车站基坑爆破施工方案。介绍了主爆孔和预裂孔的爆破参数,采用预裂爆破与孔内、孔外延时的立体爆破网路,严格控制单段最大起爆药量为2.16kg和爆破飞石安全距离20m内,并进行了现场爆破振动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孔内、孔外延时的爆破网路实施基坑爆破开挖,其产生的最大峰值爆破振动速度为0.91 m/s,远小于工程允许的爆破振动速度,爆破地震动强度衰减率达到三分之一。预裂爆破形成的预裂缝将主爆区与被保护对象分隔开,从而有效保护了施工区周边的建筑物。  相似文献   

3.
为了控制复杂环境下车站基坑爆破开挖引起的地震动强度,以重庆市渝北区动步公园地铁车站明挖段基坑爆破开挖工程为背景,研究了车站基坑爆破施工方案。介绍了主爆孔和预裂孔的爆破参数,采用预裂爆破与孔内、孔外延时的立体爆破网路,严格控制单段最大起爆药量为2.16kg和爆破飞石安全距离20m内,并进行了现场爆破振动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孔内、孔外延时的爆破网路实施基坑爆破开挖,其产生的最大峰值爆破振动速度为0.91 m/s,远小于工程允许的爆破振动速度,爆破地震动强度衰减率达到三分之一。预裂爆破形成的预裂缝将主爆区与被保护对象分隔开,从而有效保护了施工区周边的建筑物。  相似文献   

4.
以武汉南国昙华林基坑土石方爆破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城市复杂环境下建筑基坑土石方爆破工程中爆破振动的控制措施。重点研究了不同装药结构和开挖减震沟对爆破振动峰值的影响,并对现场试验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择两层装药时测点的振动峰值明显小于连续装药时的振动峰值,振动降低率为18.7%;减震沟降低爆破振动效果明显,同一测点的振动峰值降低率为30.5%。在城市复杂环境下实施基坑土石方爆破,改良装药结构和开挖减震沟可以有效降低爆破振动。  相似文献   

5.
徐成光 《工程爆破》2009,15(4):33-37
针对向家坝电站地下厂房开挖爆破振动控制严格的特点,通过采用合理的开挖施工程序和施工方法、精细的爆破技术、严格的爆破振动观测和围岩开挖影响深度检测等一系列主动控制的关键技术,达到了由爆破和围岩卸荷造成的影响深度在0.2~0.9m之间,地下厂房顶拱变形仅12.4mm、边墙变形仅6.68mm的新纪录,爆破振动控制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6.
三门核电循环水泵房基坑开挖对支护体系的爆破振动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国龙 《工程爆破》2010,16(1):44-45,43
循环水泵房为核岛反应堆循环水取水建筑物,泵房基坑为深基坑,其西侧和南侧为基岩,其余部分位于海滩涂的回填层上,在开挖的同时,首先对软基部分进行支护,然后进行爆破开挖。爆破环境极其复杂,爆破振动监测对象主要为核岛和循环水管沟新浇大体积砼及基坑支护体系。在施工中针对以上问题,成功采用控制爆破技术,确保了基坑安全,并如期完工。  相似文献   

7.
循环水泵房为核岛反应堆循环水取水建筑物,泵房基坑为深基坑,其西侧和南侧为基岩,其余部分位于海滩涂的回填层上,在开挖的同时,首先对软基部分进行支护,然后进行爆破开挖。爆破环境极其复杂,爆破振动监测对象主要为核岛和循环水管沟新浇大体积砼及基坑支护体系。在施工中针对以上问题,成功采用控制爆破技术,确保了基坑安全,并如期完工。  相似文献   

8.
为了安全地爆破开挖城市复杂环境下超高层密质砂岩20 m深基坑,通过选取合理的分层分区顺序,浅孔和深孔爆破相结合的技术方案,不断优化爆破参数和起爆网路设计,并通过现场相关爆破振动监测技术,对不同的爆破方式对地基扰动影响范围进行分析;通过采取喷雾式洒水等措施降低爆破粉尘对环境的影响;成功地完成了深基坑开挖爆破作业,确保了爆破开挖后的深基坑边坡、基坑基底原岩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爆破的结果对类似深基坑开挖工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工程爆破》2021,27(1)
为了安全地爆破开挖城市复杂环境下超高层密质砂岩20 m深基坑,通过选取合理的分层分区顺序,浅孔和深孔爆破相结合的技术方案,不断优化爆破参数和起爆网路设计,并通过现场相关爆破振动监测技术,对不同的爆破方式对地基扰动影响范围进行分析;通过采取喷雾式洒水等措施降低爆破粉尘对环境的影响;成功地完成了深基坑开挖爆破作业,确保了爆破开挖后的深基坑边坡、基坑基底原岩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爆破的结果对类似深基坑开挖工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广西桂平航运枢纽扩机工程基坑岩石钻爆开挖对临近纵向围堰和灌浆帷幕产生不利振动的安全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钻爆开挖诱发的振动响应特性及规律,寻求振动响应与距基坑钻爆部位水平距离及开挖深度的相关性。从爆破振动安全和施工有效控制的角度,依靠数值模拟结果和振动控制标准,将基坑开挖区域分为严格作业区、谨慎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严格作业区宽度为5 m,采用机械或静态破碎开挖,谨慎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分别采用浅孔爆破和中深孔爆破。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具有悬坡和陡峻坡等复杂地质构造的乌东德水电站左岸水垫塘边坡开挖难题,采用超深孔抛掷爆破技术,严格控制钻孔角度、质量、装药量和装药结构,采用高精度非电雷管起爆网路,在其高程1 0001 030m的边坡实施了爆破开挖。结果表明:30m超深孔抛掷爆破效果较好,光爆面在爆破后直接成型,边坡平整,整个爆区底板平整,半孔率在90%以上,并且有效控制了爆破振动对边坡的影响,达到了预期的爆破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顺利爆破拆除闹市区地上11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50 m,建筑面积约5 000 m2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楼房,根据楼房结构特点和周围环境,选择向南空地定向倒塌的爆破拆除方案。对1~2层剪力墙、楼梯进行局部预拆除;选择三角形爆破切口,采用四通与"大把抓"相结合的复式起爆网路;依据精细设计、精细施工和精细管理的科学方法和理念,采用主动与被动防护相结合的安全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爆破振动、塌落振动和爆破飞散物,取得了良好爆破效果。可为类似工程爆破拆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柏杨湖大桥3#桥台后沿陡坡危岩塌落可能冲毁桥台,防碍桥梁延伸铺设,拖延工期,亟待解决。针对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和严格的施工要求,基于爆破有害效应、爆破块度特征与孔网参数、装药结构、起爆顺序相干性等控制爆破理论,首先对柏杨湖大桥3#桥台后沿陡坡危岩爆破排险的有害效应,包括爆破飞石、大块滚石、爆渣、爆破振动等进行了控制分析,然后仅对导致危石的危险部分实施爆破,并采用不连续、不耦合装药结构,实行逐排延时松动爆破,一次延时起爆危岩,避免了危石直接塌落,达到了预期的爆破效果,成功解危。  相似文献   

14.
针对董家山沟村待爆区域周边靠近民房,民房为砖混结构年久欠修的情况,以及确保爆破后的岩石不能太大,满足铲装的要求,采取了浅孔延时爆破、逐孔起爆技术、钻减振沟和覆盖防护等措施,成功地完成了董家山沟村待爆区域20 000m3土石方的开挖。爆破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了爆破振动、飞石等危害,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将来城镇复杂环境爆破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复杂环境下47.1m高楼定向拆除爆破的工程实例。结合待爆楼房结构特点和周围环境制定了爆破方案。对前厅墙体、立柱和24层楼梯、电梯进行局部预拆除,采用三角形爆破切口和"大把抓"与四通结合的复式交叉爆破网路,并通过采用延时起爆技术、铺设沙袋以及开挖减振沟等措施,显著降低了爆破振动和塌落振动,取得了理想的爆破效果,可为此类复杂环境下的高楼拆除爆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贵广铁路GGTJ-2标DK120+692DK120+874段的地质条件,在综合了光面爆破和预裂爆破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边坡控制爆破改进技术,结合钻孔角度精确定向技术和爆破参数优化方法,优化起爆顺序,实现了软弱围岩边坡的精准控制爆破。通过现场应用,爆后边坡平整美观,半孔率达到了90%;同时降低了保留岩体的损伤,增加了保留边坡岩体的稳定性,为以后在软弱岩层条件下进行路堑边坡爆破开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禹门口黄河提水工程中扩建泵站预留岩坎爆破拆除难度较大的情况,采用深孔爆破和预裂爆破相结合、高精度塑料导爆管雷管延时起爆的爆破技术,钻孔分角度布孔,岩坎分区单耗,爆破总药量3 633kg,总方量3 500m3;综合炸药单耗1.04kg/m3;综合炸药单耗1.04kg/m3,控制最大单响药量24kg。岩坎爆破从中部开口起爆,地表传爆雷管孔间、排间延时为17、25、65ms,保证每个炮孔按照延时起爆不重段,实现了精准爆破。采取严格周密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振动监测,爆破过程中未见飞石和涌浪,各建筑物实测振速均小于安全标准,保障了一级泵站、扩建泵站、周围交通设施的安全。岩坎爆破拆除取得成功,爆破效应得以有效控制,设计参数和控制标准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工程爆破》2022,(2):31-33
厂区内山体爆破开挖工程,周边环境复杂、边坡高陡、地质情况多变,岩墙爆破开挖时面临着滚石、飞石等技术难题。根据本工程南北两侧边坡地质、破碎带分布、马道防护条件的不同特点,将山体分成南北两区,并分别采用不同的爆破施工方法。南区采用主爆区、岩墙爆区的中深孔开挖方式,北区采用主爆区、控制爆区、岩墙小炮爆区的开挖方式。爆破实践不仅满足了安全生产要求,而且取得较好的爆破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攀枝花铁矿进入中深部开采后,露天采场的边坡高度已达105555m。随着边坡高度的增加,高陡边坡的局部沉降、垮塌频发,严重威胁采场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针对露天采场的不稳定边坡主要集中在破碎带部位,破碎带的爆破预裂效果较差并且有爆破产生的振动等问题,根据预裂爆破成缝机理,结合破碎带边坡地质特征和延时爆破理论,对破碎带预裂效果较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预裂孔逐孔起爆更有利于破碎带边坡的预裂效果,同时能够"引导"、减轻爆生气体向预留边坡方向的作用,还能降低爆破振动对预留边坡的破坏作用。通过预裂孔同时起爆和逐孔起爆在破碎带部位的对比实验,取得了预裂孔逐孔起爆在孔痕率和爆破减振率上优于预裂孔同时起爆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20.
120m钢筋混凝土烟囱组拆除是国内高耸构筑物中非常典型的拆除案例。本组烟囱由于环境复杂、整体性好、布筋较密,其爆破切口高度H和切口圆心角α分别取H=2.4m,α=218°220°。爆破切口形状采用正梯形,将排烟道处理后形成的孔洞作为定向孔,定位孔采用复合角形式,底部夹角分别为28°和56°。爆破参数科学合理,烟囱组倒塌方向和振动控制均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