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结合花岗岩石场开采爆破实践,介绍了在特殊环境下,利用间隔装药结构和使用普通毫秒导爆管雷管,直接控制炮孔起爆的毫秒延时爆破技术,以及在深孔爆破对有害效应进行控制的相关技术方法和参数。当炮孔深度h≤20m时,采用一层间隔,分两段装药;炮孔深度大于20m,小于25m时,采用两层间隔,分三段装药,孔间间隔时间Δt=100~125ms。在爆区采用"一钻到底"的钻爆施工方式,一次爆破用药量≤2 000kg;根据距爆区最近距离为60m的情况,确定最大单响起爆药量为79.7kg。为在当前电子雷管单价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运用普通毫秒导爆管雷管实现毫秒延时爆破、保障爆破安全、改善爆破效果、降低爆破成本等,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矿于1981年12月~1982年6月利用非电起爆系统进行多段斜爆,共爆破70多次,起爆炮孔2800多个,爆破矿岩总量530多万吨,使用非电毫秒雷管12500发,导爆管25万米,无一次拒爆事故发生,收到显著效果。我矿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地表延时,即除孔内装有某一段毫秒雷管外,地表传爆管用某一段毫秒雷管代替。选择爆区某一自由面做为起爆的首端,按对角排列或按某一斜线方向排列  相似文献   

3.
明悦  魏兴  邬艳礼  池恩安 《爆破》2012,29(2):60-62
针对东联2号路路堑开挖周边环境复杂的情况,为了严格控制爆破振动与爆破飞石的危害,采用浅孔小台阶爆破与预裂爆破相结合的爆破方案。主爆孔采用不耦合装药并进行逐孔起爆,预裂孔采用导爆索连接,每5个孔之间由25 ms雷管进行小微差接力连接。主爆孔和预裂孔的接力雷管均采用高精度数码雷管进行精确延时,改善了普通导爆管雷管由于延时误差的存在出现跳段而导致爆破振动效应叠加的现象。对炮孔进行了4层胶皮网覆盖,有效地防止了飞石的产生。爆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或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6月20日下午,随着渔洋山隧道进口暗洞两声沉闷的爆炸声,渔洋山隧道首次试爆成功。此前,渔洋山隧道已完成明挖段的建设,并打起隧道护拱,此次试爆的是隧道的暗挖段,爆破面积约28m2,爆破深度约为1m,共设30个炮孔,分4段起爆。本次控制爆破使用非电毫秒雷管,并采用多段式延时爆破技术,距最近保护建(构)筑物的爆破振速为0.12,爆破深度约为1m,共设30个炮孔,分4段起爆。本次控制爆破使用非电毫秒雷管,并采用多段式延时爆破技术,距最近保护建(构)筑物的爆破振速为0.10.5cm/s,不影响周边建筑物。这次试爆成功,标志着苏州市最长的山体隧道工程正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爆破振动强度、控制爆破振动危害,根据爆破形成振动波的相互干扰叠加,在施工场地进行爆破振动试验。采用数码电子雷管,选用普通导爆管雷管作为对照组,在距掌子面15 m、30 m、45 m、60 m处布置监测点,进行了四组不同方案的振动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利用数码电子雷管的精确延时特性,通过前三个组合的现场试验研究,取得泄洪排沙洞使用数码电子雷管洞挖爆破相对最佳的孔间、排间延时间隔时间组合为第二组合的成果:掏槽孔从上到下对称两孔同时起爆,上下孔孔间延时8 ms;其余主爆孔对称安排(从隧洞断面中间向外侧)逐孔从上到下(顶拱从左到右)起爆,孔间延时16 ms;所有排间延时间隔均为100 ms;边顶拱光爆孔和底板光爆孔间隔100 ms,并实现了波峰错相叠加的减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爆破参数是降低爆破振动强度的关键;在距爆源距离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数码电子雷管的质点振动速度峰值明显小于普通雷管,采用数码雷管的主频高于采用普通雷管;数码雷管可大幅度降低爆破振动强度、提高爆破振动的主频。该工程技术在河南洛宁抽水蓄能电站泄洪排沙洞爆破施工中取得了显著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琳  付天杰  郭华杰 《爆破》2021,38(4):68-74
针对高危边坡的爆破,提出了分区深孔控制爆破技术,并进行了爆破参数设计.重点对岩墙深孔控制爆破技术进行了研究,保证岩墙后排炮孔药柱顶底部离坡面水平距离分别不小于1.5倍和2倍的最小抵抗线.常规炮区采用分区接力起爆网路,分首爆区和接力区,岩墙爆破采用多排毫秒延期起爆网路,前10排孔内装2、4、6~13段导爆管雷管,之后每3排孔为一组,孔内装11、12、13段导爆管雷管,孔外用9段接力,2种爆破网路采用电雷管和导爆管雷管混合起爆方式,解决了爆破进度与安全的之间的矛盾.选取6个高程点,对高边坡爆破振动随高程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线性修正公式.改善爆破技术对爆破飞石、滚石控制的同时,在坡底设置了防护排架、集渣坑和挡墙组成的防护体系,进一步保证了电厂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孙杰  宋现法  夏明  赵健 《工程爆破》2007,13(1):39-43
研究了U型拉槽爆破与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和毫秒延时爆破相结合的综合爆破技术;重点介绍了按照宽间距、小抵抗线的布孔原则,当排距固定后,根据地形地质和炸药品种调整装药间距,用填塞长度最后控制装药量的U型拉槽爆破布孔方法;并讨论了深孔大区域毫秒延时爆破的参数选择,电雷管与导爆管雷管组成混合起爆网路的设计方法,以及爆破安全校核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工程爆破》2022,(1):39-42
研究了U型拉槽爆破与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和毫秒延时爆破相结合的综合爆破技术;重点介绍了按照宽间距、小抵抗线的布孔原则,当排距固定后,根据地形地质和炸药品种调整装药间距,用填塞长度最后控制装药量的U型拉槽爆破布孔方法;并讨论了深孔大区域毫秒延时爆破的参数选择,电雷管与导爆管雷管组成混合起爆网路的设计方法,以及爆破安全校核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子雷管在隧道钻爆法开挖中降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雷管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起爆器材之一,其延时机理与电雷管和非电毫秒导爆管雷管具有本质的区别。电子雷管延时精度高,为爆破工程的错峰降振和干扰降振提供了有力支持。结合贵广铁路客运专线牛王盖隧道建设,所进行的电子雷管和非电毫秒导爆管雷管起爆的降振试验表明,使用电子雷管爆破振动可以降低60%以上,这为解决复杂环境隧道钻爆法开挖的安全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向家坝水电站右岸坝后横向围堰结构复杂,组分包含素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堰内有廊道,钻孔深度变化较大,且周围环境复杂,爆破振动控制要求高,拆除工期短。为了确保围堰顺利拆除,将其分为水上和水下两类爆破拆除方式,共分5个作业区,对每个作业区炮孔布置、装药结构、装药量、起爆网路等进行了精确的设计,并对每次爆破进行了振动监测,结果表明:单孔药量控制在28kg以内,孔间和排间均采用不同段别的双枚高精度毫秒导爆管雷管连接,实现逐孔起爆,最大爆破振动速度为8.74cm/s,小于允许标准,爆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具有悬坡和陡峻坡等复杂地质构造的乌东德水电站左岸水垫塘边坡开挖难题,采用超深孔抛掷爆破技术,严格控制钻孔角度、质量、装药量和装药结构,采用高精度非电雷管起爆网路,在其高程1 0001 030m的边坡实施了爆破开挖。结果表明:30m超深孔抛掷爆破效果较好,光爆面在爆破后直接成型,边坡平整,整个爆区底板平整,半孔率在90%以上,并且有效控制了爆破振动对边坡的影响,达到了预期的爆破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在距离新建火车站大楼1225m范围内开挖基坑的精细爆破技术,根据控制爆破理论对孔网参数、钻爆参数进行精细设计,选择合理的爆破方向和延时时间,对不同距离处每个炮孔的单次起爆药量进行精细控制,并采用数字测振仪监测爆破振动数据,确保爆破振动强度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爆破取得了圆满成功,可为类似近距离基坑开挖爆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柏杨湖大桥3#桥台后沿陡坡危岩塌落可能冲毁桥台,防碍桥梁延伸铺设,拖延工期,亟待解决。针对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和严格的施工要求,基于爆破有害效应、爆破块度特征与孔网参数、装药结构、起爆顺序相干性等控制爆破理论,首先对柏杨湖大桥3#桥台后沿陡坡危岩爆破排险的有害效应,包括爆破飞石、大块滚石、爆渣、爆破振动等进行了控制分析,然后仅对导致危石的危险部分实施爆破,并采用不连续、不耦合装药结构,实行逐排延时松动爆破,一次延时起爆危岩,避免了危石直接塌落,达到了预期的爆破效果,成功解危。  相似文献   

14.
针对禹门口黄河提水工程中扩建泵站预留岩坎爆破拆除难度较大的情况,采用深孔爆破和预裂爆破相结合、高精度塑料导爆管雷管延时起爆的爆破技术,钻孔分角度布孔,岩坎分区单耗,爆破总药量3 633kg,总方量3 500m3;综合炸药单耗1.04kg/m3;综合炸药单耗1.04kg/m3,控制最大单响药量24kg。岩坎爆破从中部开口起爆,地表传爆雷管孔间、排间延时为17、25、65ms,保证每个炮孔按照延时起爆不重段,实现了精准爆破。采取严格周密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振动监测,爆破过程中未见飞石和涌浪,各建筑物实测振速均小于安全标准,保障了一级泵站、扩建泵站、周围交通设施的安全。岩坎爆破拆除取得成功,爆破效应得以有效控制,设计参数和控制标准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工程爆破》2022,(3):93-94
介绍了一种低爆速粉状乳化炸药制备方法,通过乳化、钢带冷却、固化、粉化的工艺流程,采用控制炸药粒度的方法得到1种低爆速炸药。该炸药外观为细颗粒状,粒度1.2~2.5mm、装药密度0.90~1.05 g/cm3。试验证明,该低爆速炸药具有雷管起爆感度,爆速2200~2700 m/s、猛度8~12 mm、传爆长度>12 m(装药直径32mm),储存期>6个月。该低爆速炸药生产工艺简单、爆速调节方便、安全性好,可满足特殊控制爆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工程爆破》2022,(2):31-33
厂区内山体爆破开挖工程,周边环境复杂、边坡高陡、地质情况多变,岩墙爆破开挖时面临着滚石、飞石等技术难题。根据本工程南北两侧边坡地质、破碎带分布、马道防护条件的不同特点,将山体分成南北两区,并分别采用不同的爆破施工方法。南区采用主爆区、岩墙爆区的中深孔开挖方式,北区采用主爆区、控制爆区、岩墙小炮爆区的开挖方式。爆破实践不仅满足了安全生产要求,而且取得较好的爆破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差爆破技术爆破拆除一个爆心距离民宅仅仅25m的非法炼油设备。本文介绍了该工程爆破方案的选择、爆破参数的确定和安全防护措施等。此次爆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确保了毗邻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攀枝花铁矿进入中深部开采后,露天采场的边坡高度已达105555m。随着边坡高度的增加,高陡边坡的局部沉降、垮塌频发,严重威胁采场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针对露天采场的不稳定边坡主要集中在破碎带部位,破碎带的爆破预裂效果较差并且有爆破产生的振动等问题,根据预裂爆破成缝机理,结合破碎带边坡地质特征和延时爆破理论,对破碎带预裂效果较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预裂孔逐孔起爆更有利于破碎带边坡的预裂效果,同时能够"引导"、减轻爆生气体向预留边坡方向的作用,还能降低爆破振动对预留边坡的破坏作用。通过预裂孔同时起爆和逐孔起爆在破碎带部位的对比实验,取得了预裂孔逐孔起爆在孔痕率和爆破减振率上优于预裂孔同时起爆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9.
龙塘河大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爆破要求桥体全部坍塌并充分解体破碎,确保爆堆在水面以下5m,不影响河流的正常通航。根据桥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采取爆破拆除、机械拆除、人工拆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拆除。对受力关键部位设置爆破切口,其他部位每隔610m设置一处切口。采用交叉复式联接网路并从中间向两边毫秒延时起爆,取得很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