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武威攻鼓子是一种器乐和舞蹈相结合的民间乐舞,是武威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从其服饰特征、表演特征、民俗特征、人文特征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武威攻鼓子的艺术审美特征,意在突出武威攻鼓子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兰州鼓子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是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兰州鼓子在兰州地区曾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文化娱乐形式。但近年来,由于经济转型和流行文化盛行等因素的影响,兰州鼓子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和失传危险。2006年,在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兰州鼓子的传承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调查兰州鼓子的传承现状,探讨了兰州鼓子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唤起社会公众的关注,构建兰州鼓子保护传承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云南少数民族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少数民族鼓文化内容丰富多彩,鼓文化为中国之最.但目前人们对云南鼓文化认识日益淡漠,鼓文化存在后继无人、保护力度不足的问题.我们应当采取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加强鼓文化保护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鼓文化传承机制及发展旅游业等措施对鼓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4.
鼓藏节是苗族独具代表性的节日,具有其独特的仪式与文化价值。现在世界上只有极少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鼓藏节的传统。苗族鼓藏节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是苗族人生价值观的展现。本文以高排村的鼓藏节为研究对象,对其起源、仪式过程和它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苗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带有浓郁区域性特色的黄河三角洲鼓子秧歌,在千年的传承中受历史、人文、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拥有各自不同的发展历程。但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政府保护力度不够、传承方式单一、表演形式相对单调等原因,鼓子秧歌呈现衰颓的态势。要改变这种衰颓态势,鼓子秧歌的发展需要在与时代特色结合的同时,与地方乡土特色、民俗文化及其他多元文化因素相结合,从而使其绽放崭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王政 《知识文库》2023,(23):12-15
<正>凉州贤孝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形态,对于养成高尚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发扬民族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在当代高校教育中,如何将凉州贤孝文化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其内涵和价值,本文就此进行了策略研究,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凉州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其中,贤孝文化是凉州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高校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应该将凉州贤孝文化纳入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卓仓藏族婚俗具有独到的地域特色。其仪式程序规范完整,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延续时间长,充满着浓郁的藏族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气息,反映了卓仓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发展状况,也诠释了这个地区文化、宗教、歌舞、民俗、服饰以及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的演化过程。本文就以卓仓藏族婚俗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传承、凝聚、教育、娱乐等文化功能作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服饰是少数民族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主体之一。民族服饰的保护通过博物馆进行静态保护,对遗产生命活态的保护,政府有效管理保护,学术保护,整体性保护等方式完成;保护中应注意保护民族服饰的标识,保护民族服饰的文化底蕴,坚守服饰文化的民族特色,体现服饰文化的时代特点;民族服饰通过传承人、民众、民俗活动、专业化生产等渠道进行传承;在民族服饰保护与传承中应坚持应该多样性原则,防止出现弱化差异、强化趋同,旅游经济中的服饰展演也应凸显民族元素,服饰变革应该请服饰专家参与。  相似文献   

9.
土家族傩戏体现了丰富的尚武精神。从戏目的唱词、服饰道具以及民俗仪式中,分析了傩戏文化中的尚武精神。傩戏的产生、发展与传承是荆楚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它有多重的民俗、历史和旅游开发价值,应该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蓝靛瑶是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主要支系之一,历史悠久,尚保存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覆盖蔓延,河口蓝靛瑶祭祀仪式舞蹈的生存空间日益狭小,其祭祀仪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日益举步维艰。本文以河口2012"非遗日"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交流会为例,浅议对河口蓝靛瑶祭祀仪式舞蹈保护与传承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