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37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空气灌肠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分析总结2037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和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的诊治效果。结果 2037例均以肠套叠四大症状(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和腹部包块)中两个或以上为主要表现,X线监视下低压空气灌肠诊断、空气灌肠治疗和手法推挤按摩整复成功1972例,成功率为96.8%,未复位65例(占3.2%)。穿孔2例(占0.98‰)。结论 早期正确诊断、空气灌肠及手法按摩整复治疗明显提高小儿急性肠套叠整复率;空气灌肠是肠套叠诊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超声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和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73例可疑肠套叠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发现有“同心圆”征的同时在超声监视下进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结果: 超声确诊肠套叠32例,诊断准确率100%,其中30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93.8%。3例回回结型中1例水压灌肠成功,2例失败改手术治疗。结论: 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高,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高。对回回结型超声可以确诊,但复位成功率低  相似文献   

3.
肠套叠彩色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 (彩超 )在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ToshiboPV6 0 0 0、Vivid7彩超仪 ,线阵变频探头频率 5~ 10MHz,全面扫查患儿腹部 ,重点探查病变部位形态体积及血液动力学改变 ,并引导盐水灌肠复位 2 6例。结果 根据体积部位诊断肠套叠 5 6例 ,发现有肠壁严重水肿 ,阻力指数明显增高 ,或无血流信号者 ,有明显肠梗阻、腹膜炎表现及继发性肠套叠等情况者提示临床不宜灌肠复位 ,本组超声引导下盐水及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成功 4 9例 (87.5 % ) ,7例行手术治疗 (12 .5 % )后复位成功。结论 彩超可诊断肠套叠 ,指导治疗方案。即可指导复位方式的选择 ,又可引导盐水灌肠复位  相似文献   

4.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近2年来我科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7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合自已的诊治体会进行分析。结果7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前均行B超检查确诊,整复成功72例,成功率为92.3%。所有空气灌肠的患儿无肠破裂造成气腹者。6例空气灌肠复位不成功者转行肠坏死肠切除术2例,手法复位固定3例,手术入腹后见套叠块消失1例。结论B超对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准确率高,应为首选的方法;X线空气灌肠对治疗早期小儿急性肠套叠复位成功率高,是最经济简单而又安全有效的方法,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彩超下水灌肠诊治急性肠套叠的经验。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定位并诊断肠套叠,用彩色多谱勒显像(CDFI)确定套叠部血流动力学改变,判断是否适宜灌肠复位,并用自制全控式水压复位器于高频彩超监测下灌肠复位。同期设立临床诊断70例肠套叠患儿为对照组,经低频(3.5MHz)B超诊断、监测并分次注水灌肠复位。结果72例拟诊幼儿肠套叠病例中明确诊断68例,判断不宜灌肠3例(经手术证实为难复性肠套叠,肠缺血严重。65例以全控式水压复位器于高频彩超监测下灌肠复位全部成功。对照组70例临床诊断幼儿肠套叠病例在低频B超监测下分次注水灌肠复位治疗56例,44例成功。结论全控式水压复位器结合高频彩超治疗幼儿肠套叠较之低频B超分次注水复位法,指征更明确,治疗更安全快速,效果更好,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84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4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空气灌肠复位845例,成功843例,复位成功率为97%,全部患儿无1例出现肠破裂及因此造成气腹者。2例复位不成功者术中证实为多发型肠套叠。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关键,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大多数患儿能够得到早期诊断和空气灌肠整复治疗,需行手术治疗的病例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7.
B超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影像直观,准确率可达100%。国内外对于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处理,普遍采用X线或B超监视下空气或钡灌肠复位治疗。我们认为,诊断明确后可根据病情,选择性地在超声监视下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本院近年来采用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290例,其中280例采取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B超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B超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3年5月收治的66例小儿肠套叠患儿,采用B超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治疗。结果66例患儿中62例复位成功,成功率93.94%。结论 与X线监视下空气、钡灌肠相比,具有:患儿避免了X线的损害,复位过程影像清晰,复位标准明确,复位成功率高,技术简易,易于掌握,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氯胺酮麻醉下空气灌肠,提高难复性肠套叠的整复率.方法 常规空气灌肠后未能整复的肠套叠患儿,应用氯胺酮麻醉下再次给予空气灌肠.结果 28例中成功复位26例,2例因套叠时间长、套头大、移动性差,给予手术治疗.结论 氯胺酮麻醉下行难复性肠套叠治疗,可提高复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二次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对本院2001~2004年收治的162例首次空气灌肠失败的103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在二次空气灌肠前,予适量1/2~1/3张液体(20~30mL/kg),肌注苯巴比妥5~8mg/(kg.次)、阿托品0.01~0.02mg/(kg.次)起效后,再次空气灌肠时辅以腹部手法按摩等综合措施。结果103例中76例(46.9%)患儿复位成功。使肠套叠非手术整复率由92%~93%提高到95.8%。结论对一次空气灌肠失败的患儿,临床医师应在手术前的诸多环节加以关注,可提高二次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麻下再次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难复性小儿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均于首次空气灌肠失败后,在全麻下使用自制空气灌肠器在C型臂透视下再次灌肠整复。结果16例患儿中,12例再次复位成功,成功率75%。全部病例均随访2—1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全麻下再次空气灌肠可以最大程度地解决医源性灌肠失败的因素,从而提高整复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小儿肠套叠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180例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病例,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肠套叠,在B超监测下用自制简易气灌肠复位器气灌肠复位.结果 180例患儿均经气灌肠复位,180例均获成功,12例复发近期再次复位治疗成功.结论 B超下自制气灌肠复位器气灌肠复位,既是一种治疗方法,也可作为诊断方法;是一种安全、环保、简便、防辐射、疗效确切、痛苦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03年9月至2014年1月利用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的1202例小儿肠套叠病例资料,并和 X 线空气灌肠复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02例中,1150例复位成功,复位成功率达95.67%,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复位成功后口服活性炭0.3-0.5 g,经6-8 h 肛门排出黑色炭未。结论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具有复位成功率高、安全性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彩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以提高整复成功率。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本院经超声检查诊断为小儿肠套叠181例,其中2例病情危重直接行开腹整复手术,179例行彩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根据水压灌肠是否成功,将179例患儿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有无血便、水压灌肠时间、灌肠温盐水量、灌肠压力(灌肠器距诊疗床高度)进行Х^2检验;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水压灌肠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有无血便以及灌肠压力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385,P=0.535;Х^2=0.112,P=0.738;Х^2=1.139,P=0.286;Х^2=0.821,P=0.365),在病程、水压灌肠时间、灌肠温盐水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3.820,P〈0.001;Х^2=13.894,P〈0.001;Х^2=4.871,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时间、水压灌肠时间、灌肠温盐水量的OR值分别为0.138、0.992、0.996。结论病程、水压灌肠时间、灌肠温盐水量是影响彩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成功的主要因素,对病情危重者应直接行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0年1月~2002年6月间收治的小儿急性肠套叠7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中,男性多见(62.5%),好发年龄为3月—6月,以回结型最为多见(73.6%)。空气灌肠复位成功24例,其余均手术治疗。死亡1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早期诊断、尽快治疗是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的关键,发病超过48h者不宜行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发病时间长或病情较重者,必须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小儿肠套叠病例,从诊断、治疗、术前准备、术后护理、诊断治疗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4例全部一次性成功整复,没有发生穿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空气灌肠整复小儿肠套叠安全有效,简单方便。是外科手术前必须施行的首选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儿急性肠套叠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近三年半来收治的105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05例病例中,空气灌肠复位92例,开腹手术13例。所有病例均痊愈。结论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已成为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小儿急性肠套叠是降低开腹手术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相应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目前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有:1灌肠复位;2外科手术复位。后者是前者的继续。灌肠复位方法目前有: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方法和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及其2者衍生的方法,我院采用水压灌肠以复位,其明显优于空气灌肠,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2~2005年收治确诊为肠套叠患儿296例,男190例,女106例,男女之比为2.1∶1,年龄4个月~2岁,年龄最小的为4个月,最大的为2岁4个月,1岁以上36例,占12.1%。病程在24h以内135例,占45.6%;肠坏死穿孔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小儿复发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3 730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复发性肠套叠395例.统计的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放射学表现和治疗结果.对于复发病例行进一步评估,并将不同治疗方法的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和复发之间的关系.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3 730例肠套叠患儿中空气灌肠治疗3 729例,成功整复3 234例(86.7%),复发375例(11.6%).空气灌肠治疗失败后行手术治疗495例,其中单纯手法整复474例,术后20例复发(4.2%);行肠切除21例(11.4%),其中3例存在基础病变:2例存在小肠憩室,1例存在肠系膜囊肿.复发性肠套叠患儿395例,共发生587次肠套叠,复发率为10.6%(395/3 730例).首次发生肠套叠2岁内患儿占84.0%(332/395例).复发时间间隔1d~8a,54.9%的复发性肠套叠发生在6个月内.空气灌肠治疗395例复发性肠套叠,整复成功345例(87.3%),与空气灌肠治疗初次肠套叠的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44,P>0.05).结论 复发性肠套叠大多数是非特异性的,空气灌肠是首选治疗方式.开腹手术适用于空气灌肠整复失败、疑有病理诱因或多次复发的患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便携式水压灌肠器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我们收治儿童肠套叠796例,其中384例采用便携式肠套叠灌肠器复位,248例采用普通水压灌肠复位,141例采用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统计三组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便携式灌肠器治疗肠套叠复位成功率较普通水灌肠与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显著增高(P0.05),复位时间明显缩短(P0.05),灌肠并发肠穿孔较普通水灌肠与X线下空气灌肠明显减少(P0.05),灌肠后的随诊复发较普通水灌肠与X线下空气灌肠明显减少(P0.05)。结论便携式灌肠装置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复位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