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业机械》2012,(30):31
唐山市粮食行业协会日前成立,唐山市粮食局局长张贺明当选为该协会首任会长。该协会目前有会员102家,涵盖了市区和各县(市)区主要从事粮食生产、加工、购销、储存、经营的企业及个人。该协会的成立是适应粮食形势发展、深化粮食市场化改革和加快粮食行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也是粮食行业整合优势、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总的来说,物联网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种新技术。物联网技术是粮食信息化发展重点,要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粮食重大产业化工程发展信息技术,如粮食流通通道建设、粮食储藏等建设工程,加快重大信息化成果工程化、集成化和产业化,积极扶持和培育粮食行业新兴产业,特别注重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反映辽宁省粮食烘干机整体质量安全状况,规范行业安全生产产品,针对全省享受补贴的粮食烘干机产品质量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行业内存在的主要质量安全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相关法律法规、市场机制和质量标准化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监管建议,以期促使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
河南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武汉工业学院等国内知名粮食行业院校将集中亮相于2011年10月13~15日在宁波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国际粮油产品及设备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粮油展),全面展示粮食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成果,实现与企业之间人才培养信息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5.
为推动高职院校与行业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粮食工程与管理系为例,介绍其在校企合作方面的主要做法及取得有成效。根据师生参加粮食行业实践工作的经验,从行业指导、教学模式改革、双师型教师培养、教学过程反思等方面。分析高职院校深入行业开展科技服务与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干燥技术在化工、医药、粮食、食品、矿业和木材等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为此,通过对干燥技术在木材、医药和食品等3个行业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的分析,指出了干燥技术在这些领域中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秸秆打捆直燃技术的内容和原理,以煤和秸秆成型燃料为对比,从热能、锅炉建设、运行成本、环保等方面,分析用秸秆打捆直燃技术干燥粮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加快可再生资源在粮食干燥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我国粮食干燥加工行业机械化生产的需要,解决干燥机械缺少及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各地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了一些新型的粮食干燥机械,为我国粮食干燥加工行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目前,各地在粮食干燥加工生产中成熟推广应用的干燥机械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正>前不久,粮食烘干设备及粮油加工机械技术与开发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粮食烘干行业的众多专家、烘干设备企业代表、河南工业大学教授以及种粮农户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粮食烘干机的发展历程、现状及研发趋势。粮食烘干机方兴未艾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年总产粮食约6亿吨,在粮食收获后的脱粒、晾晒、储存、运输等过程中损失高达15%,在这些损失中,每年因气候潮湿,  相似文献   

10.
<正>7月29日,由安徽省农机局主办,安徽省农机推广站、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座谈会"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座谈会以"保障粮安颗粒归仓"为主题展开讨论,与会的行业专家就发展粮食烘干技术、粮食烘干未来发展趋势等议题发表了演讲,来自中央和安徽省农机、粮食系统有关负责人、专家,烘干机产品经销商、用户齐聚一堂,深入交流认识和体会、经验与做法。本次座谈会的举办,对促进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提高粮食品质,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粮食干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生产环节,但干燥低碳减排技术处于落后状态。论文从粮食机械化干燥技术现状出发,分别从干燥系统供热方式、干燥工艺设计和干燥控制技术分析了粮食干燥高能耗、高损失的主要原因,重点比较了机械化干燥工艺与节能改进方法;梳理了干燥理论与智能调控研发历程,讨论了粮食干燥智能化技术特征和进展,分析了粮食干燥智能化存在信息感知困难、算法精度差、控制策略单一等问题;提出了粮食干燥理论研究范式创新、干燥装备设计与工艺优化、干燥智能控制方法体系构建等产业未来的发展建议,从而指导粮食干燥节能减排新技术创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全国粮食烘干产业现状及济宁市兖州区粮食生产现状和对粮食烘干机械的技术要求,阐述了现阶段兖州区粮食烘干产业的特点,剖析了兖州区粮食烘干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目前北方寒地玉米干燥加工中存在的干燥效率低、设备能耗大和干制品品质差等问题,利用自行设计的多级顺流式谷物干燥试验台,对北方寒地玉米多级顺流干燥特性和干燥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探讨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干燥时间对设备单位能耗和干后玉米品质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将多目标综合优化,确定了干燥工艺的最优参数:热风温度103℃、热风风速1.5m/s、干燥时间100min。在此工艺参数条件下,有效地提高了干燥效率,降低了设备单位能耗及玉米干燥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达到了玉米保质干燥的目的。该研究旨在为北方寒地玉米干燥工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粮食多场协同干燥系统设计与技术模式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菲  骆恒光  肖雄峰  李长友 《农机化研究》2019,(10):101-105,110
以提高粮食干燥过程去水速率、改善干燥品质、减少干燥能耗为目的,基于干燥系统热能结构分析及客观能势利用,综合考虑粮食干燥过程中的多种势场,设计了一种红外热辐射、引风逆混流多场协同干燥系统。结合粮食产地区域特征及农业经营模式,采用了双干燥主塔联机的形式形成干燥装备,实现了系统节能和模式节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内粮食干燥过程的平均去水速率为2. 95%w. b./h,较传统的横流干燥方式提高2倍以上,粮温降低约11℃,爆腰增率低于1%。  相似文献   

15.
刘萍  陆海莉  卢青 《农业工程》2022,12(12):51-55
稻麦是江苏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粮食收获后因气候潮湿、来不及晒干等原因造成的损失超过了相关标准,因此需要大力推动和支持粮食烘干和储藏产业。分析了粮食产地烘干减损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粮食产地绿色烘干减损技术体系,对粮食烘干技术集成、烘干设备配套模式、烘干运营模式进行了探索,为经营主体提供烘干生产指导。该体系将粮食烘储环节分为烘前预烘干、产地快速绿色烘干、低耗临储和长期低损储藏4个模块,不同经营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生产条件选择不同的模块及组合,以满足不同种植规模和运营模式对粮食烘储的差异化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干燥设备处于更新换代关键时期。在干燥过程中,干燥设备对粮食籽粒造成的机械损伤不容忽视。为克服传统粮食干燥设备对粮食品质造成的不利影响,本研究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卧式旋转干燥仓。该设备的特点是低温干燥,整仓缓慢旋转搅拌粮食,以保证粮食干燥后含水率的均一性,有效降低粮食干燥过程中的机械损伤,确保粮食干燥品质。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设备的设计思路和优化过程,并通过系统性试验对优化前后设备的干燥性能进行验证。经过48 h的连续干燥试验,将35 t新收获的24%湿基的高含水率玉米干燥至15%湿基,干燥曲线光滑,干燥过程稳定,干燥后水分不均匀度小于1%,单位能耗约为0.19 kW·h/(1%水分·t)。试验结果表明,干燥后的玉米含水率均匀,干燥过程能耗低。该设备为未来粮食干燥和储存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型粮食烘干设备成为粮食加工企业的常用装备。阐述GWHG系列粮食干燥机的结构、原理及技术指标,详细介绍该机具的操作方法及安全事项,以期为大型粮食烘干设备的研发、生产和使用提供参考,促进粮食加工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玉米微波干燥特性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玉米热风干燥存在的问题,运用自制的微波干燥试验测试系统,采用不同的干燥功率、加热时间及配套的工艺流程,研究了玉米微波干燥特性及干燥条件对干后品质、能耗的影响,分析了微波干燥玉米过程中单位质量功耗、温度、平均失水速率与玉米籽粒发芽率、裂纹率和淀粉得率的关系,确定了影响微波干燥玉米的工艺参数和玉米微波干燥的最优工艺流程。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微波干燥主要处于恒速干燥阶段,应用微波技术既能快速而经济地对玉米籽粒进行干燥,又能保持其种用价值,且能改良其品质  相似文献   

19.
利用示踪原子技术测定干湿谷物混合干燥中谷粒内部的水分分布状况,从而揭示了该干燥工艺的水分传递规律及其干燥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降水幅度大、节能效果显著及提高了干燥质量等特点,是一种适合于我国北方地区高水分谷物烘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设计太阳能真空玻璃谷物干燥装置的基础上,对其干燥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建立谷物内部水分的流动模型,对谷物干燥循环过程中谷物的含水率进行模拟计算,试验研究与分析表明,干燥9个循环时间后,谷物的含水率达到14.036 8%,在12个循环之后,谷物含水率下降到12.974 1%,之后很难继续降低含水率。干燥效率最佳,谷物在仓内干燥最佳时间为2.57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