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牛霜月 《体育博览》2011,(7X):106-106
<正>在学校教育中,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以及进入社会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感到通过体育教育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一、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体育教学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它还伴随着知识信息、心理活动、情感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特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比如耐久跑,单调、枯燥,如何帮助学生克服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计说明“德智皆寄于体”,健康是一切素质的生长点。没有健全的体魄,就不可能“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中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还对智力发展、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责任感、荣誉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体育教学是以活动为主,它的本身就是在实践,新颖的体育活动内容和新的运…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哲学家拍拉图曾经说过:“罪恶是来自不良教育以及不健全的身体。”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教育和善度余暇的手段,对于防止和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教育犯有过失的学生,有其显著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少数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活动对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人生观的教育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由于青少年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加之好奇心及模仿性强,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养成不良习惯和沾染不良嗜好,如果不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将给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带来相当…  相似文献   

4.
肖英 《体育教学》2005,(4):25-25
体育课程教学具有健身、娱乐、教育、自我实现等多种价值功能。但是自从有了体育课之后,人们就一直期待着“它能成为健身和培养健身能力的一门学科”(引自毛振明、赖天德教授撰写的《论体育课与促进学生健康的关系》一文,以下简称《论关系》)。人们似乎认为你运动了你就健康,把体育运动与健康简单地划上等号,甚至认为运动技术好就意味着身体好,体质好。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将使用长达50余年的“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并出台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质健康标准,形成“健康体育”的教育思想。即通过体育活动、练习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但是由于体育课时少、任务重、目标多,许多教师把体育与健康课上成了健康教育课,把健康教育的知识传授当作促进学生健康的途径,而忽视和淡化了体育课中身体活动与运动技能的学习。《论关系》一文认为健康教育课不能替代体育课,  相似文献   

5.
体育活动与学校"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了很大的下滑趋势。学校如何遏制学生体质健康的下滑,建立一套科学分析评价、系统指导干预的管理体系,以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是本研究试图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根据学生以学习时间和身体活动时间是在校的主要教育活动时间为依据,借鉴现代发达国家“健康管理”的理念和运行机制,提出。以体育活动为主的学校‘健康管理’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6.
体育锻炼达标是一所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体育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体锻达标合格率的高低,既反映了一所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也反映该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因此,为了提高全民素质,就必须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国家的体锻标准。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达标呢?对此,我们可以借用“木桶理论”来进行探讨。所谓的“木桶理论”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理论,它的原理: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这与学生的体锻达标活动非常相似。学生在参加体锻达标活动的过程中,完成达标所需要的身体形态、素质、意志以及锻炼态度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任天 《体育教学》2004,(5):37-38
人防教育是人民防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教育场所,要不断加强学生的人防知识教育,增强国防观念,营造浓郁的人防知识教育氛围。人防教育作为我校一门校本课程,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新的重要内容,如果把“人防”演练融合到体育课实践中,那么学生会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综合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下面是笔者在体育课中进行“人防”演练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浅析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校体育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后,体育教育不能仅以发展学生身体为满足,还必须为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服务,培养他们适应未来新生活的现代人。本文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的部分心理健康因素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结合在高校体育课中,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传授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对终身体育的实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校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在技术上知道如何去完成一个运动技术,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懂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将所学到的文化知识贡献给社会。有健康不等于有了一切,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学校体育教育,应与时代接轨,在教学过程中,把健康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一部分,纳入教学大纲。为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技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制力,作出应用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