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健  黄道中  胡道予 《放射学实践》2005,20(12):1106-1108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作为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首选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目前多用碘化油作为栓塞剂,但是,TACE后切除的HCC病灶,病理切片显示仅有22%~50%的肿瘤组织完全坏死,肿瘤易复发[1],因此,治疗后对病灶及血供情况随访观察、判定疗效对制订进一步的治疗方案非常必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y,DSA)是评价TACE疗效最有价值的检测手段之一[2],但是由于其为有创性检查,不能作为常规随访手段。CT、MRI及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2.
临床资料 3例不可手术切除的肝癌(HCC)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4、58、80岁,均为临床诊断确诊原发性肝癌(参照卫生部2013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分期为BCLC (Barcelona-Clinic Liver Cancer)B期,PS评分0分,术前肝功能Child A级,确诊HCC之前均合并慢性肾衰竭,并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需要定期血液净化治疗.拟对肝癌行TACE治疗.  相似文献   

3.
肝癌影像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的新发病率超过500 000例,致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1].在我国每年有20~30万人死于肝癌[2],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居世界之首.  相似文献   

4.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我国发病率高,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目前HCC的首选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然而HCC手术率低,很多需要行介入治疗,其中经导管肝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成为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超声检查在TACE各阶段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CEUS)的不断发展,其在肝脏中的应用日趋成熟。CEUS不仅可以减少呼吸、  相似文献   

5.
正摘要目的对照进展期肝细胞癌(HCC)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索拉非尼的疗效。材料与方法此项回顾性研究由医院审查委员会批准,符合HIPAA要求,并免除获得知情同意通知的要求。自1999年1月-2009年12月共治疗372例HCC病人。依照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标准[Child-Pugh A或B  相似文献   

6.
肝癌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两大类。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 其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90Y微球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可应用于HCC的多个阶段, 兼有多重疗效, 即可以缩小肿瘤、增大剩余肝脏体积、治疗门静脉癌栓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介绍了90Y微球SIRT在HC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第2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1]。我国HCC年新发和死亡病例分别占全球肝癌总人数的55.4%和53.9%[2]。HCC的准确诊断对于患者管理、改善预后等均有重要意义。多个指南指出,在HCC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肝癌家族史等)中,CT、MRI等检查出现对比剂“快进快出”强化模式,即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和/或延迟期肝内病灶强化程度低于肝实质,被认为能够临床诊断HCC[3-4]。  相似文献   

8.
PET与原发性肝癌分子影像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莉  陈少华  熊正明 《放射学实践》2007,22(11):1236-1238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1].对肝癌的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等进行基础研究,从而开发新的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是解决肝癌问题的希望和基本思路之一.目前,最新的分子影像技术尤其是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技术(PET)在肝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评价等方面都显示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肝癌双介入疗法是指采用肝动脉化疗加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CT或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入无水乙醇(percutaneousethanol injection,PEI)联合治疗肝癌的方法[1]。尽管TACE治疗肝癌已取得了满意疗效[2],但少血供、存在变异或寄生性动脉供血[3,4]的肿瘤灶或有门静脉供血的瘤灶,TACE疗效往往不满意[5,6]。CT或B超引导下PEI为TACE疗效不佳的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手段[7,8],达到了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9,10]。双介入疗法已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该疗法治疗肝癌存在不少并发症。1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动脉药物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收治15例HCC患者(共25个肿瘤灶),病灶大小1 ~ 8 cm.对所有患者均先进行TACE,然后在CT引导下进行RFA及125Ⅰ粒子植入治疗.125Ⅰ粒子植入通过T...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载药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治疗TACE失败/抵抗的肝细胞肝癌(H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DEB-TACE治疗的TACE失败/抵抗的HCC患者47例.术后2个月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mRECIST)进行影像学评估,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肝癌(HCC)发病率不断增加,但迄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导致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乙肝病毒X蛋白(HBx)是导致肝癌发生的直接原因。我们最近发现HBx可以活化Notch1蛋白从而促进肿瘤生长,而Notch1短发夹RNA(shRNA)可以抑制Notch1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Notch1与HCC的关系,提出HCC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第5位.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7%,全球每年约有60万以上患者死于肝癌,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3位[1].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区,目前发病人数占全球的55%,在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居第2.由于HCC早期症状隐匿,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率极高,肝功能储备差,病人就诊时多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能够手术切除者不足20%,且切除后复发率较高[2].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肝癌(HC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居第3位[1].TACE是中晚期HCC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TACE治疗的成功与其疗效、预后、术后并发症以及肝癌生存率有密切关系,而肝脏供血动脉的清晰认识和对肿瘤供血动脉的充分显示与适当处理对TACE治疗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肝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但发现时大部分肝癌患者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肝脏供血动脉变异类型较多,起源部位不恒定,认识和掌握肝脏变异动脉的起源部位及类型,是提高TACE治疗疗效的必要条件和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和东亚地区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最佳治疗方法是外科切除,而对于多数不能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日本学者Nakakuma[1]首创的碘油加抗癌药物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大大提高了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多项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表明与保守治疗相比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HCC)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随着栓塞材料的发展,新型微粒栓塞剂因具有生物相容性、药物缓释作用等优点而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有望进一步提升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目前国内外已有多种微粒型栓塞剂应用于临床,现将其生物特性及临床疗效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HCC)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FAK、NF-κBp65表达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经TACE后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标本28例﹙TACE组﹚和未经任何治疗直接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标本30例(单纯手术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残癌组织中FAK、NF-κBp65的表达水平.结果 TACE组肝癌...  相似文献   

18.
<正>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是一种少见的间叶组织良性肿瘤。由于其组织成分中脂肪细胞、畸形血管及平滑肌细胞的比例不同,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各异[1],临床上常误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但二者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差别很大[2],术前明确诊断可规避不必要的风险。现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甲磺酸索拉菲尼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江苏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收治的30例晚期HCC患者,采用经TACE或单纯动脉灌注化疗,术中用药为氟脲苷1.0 g,羟基喜树碱20 mg,吡柔比星30 mg,碘油栓...  相似文献   

20.
部分脾栓塞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评价部分脾栓塞术(PS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PSE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0例;PSE治疗肝癌伴脾亢(HCC—HS)5例;其它继发性脾亢(SHS)3例。结果:平均栓塞范围ITP组为70%—80%,HCC—HS组为30%左右,SHS组为60%左右。临床有效率分别为100%、80%、89%。HCC—HS组因单次栓塞范围较小,约40%(2/5)病人需行再次栓塞。全部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PSE安全保留病人的部分免疫功能,可取代外科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