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将逐步实现排污单位按证排污、自证守法,环保管理部门依证监管、依法处罚的证据化管理模式,并最终奠定排污许可"一证式"核心管理制度的地位。结合排污许可证后管理的实践,本文从监管主体责任不明、制度和硬件保障缺乏以及排污单位执行不到位等三方面探讨了当前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排污单位的执行报告、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和自行监测落实不到位,并就如何规范开展排污许可证后管理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范围内,排污许可证制度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环境管理制度,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有诸多良好的实践。虽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探索排污许可证制度,但是由于法律建设不足、后续工作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使得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依然无法与环境管理相融合。为了更好地开展污染源管理,本文提出一证式管理制度,通过分析排污许可证制度当前的执行现状、一证式管理的益处、美国《清洁空气法案》相关许可证的比较以及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内涵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优化我国环境管理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3.
庄晓 《环境》2009,(4):46-46
近期,汕头市大力推进排污许可证管理,以统一全市排污许可证为切入点,解决长期以来各地发证标准不一,发证率低或重发证、轻管理的问题,为充分发挥许可证在环境监管中的主导作用打下基础。修订后的新版排污许可证包括正证和副证两部分。新版排污许可证有机地整合了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排污申报、排污交易、环境监测、环境标准、环保设施监管、排污口设置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新版排污许可证的编号采用“行政区域代码+流水号+企业类型”的登记方式,编号将伴随企业“终生”,成为企业纳入管理的“身份证号”。  相似文献   

4.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在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排污总量控制为出发点,梳理了污染物排放量初始核定、排污许可证、排污权交易、总量减排核查核算等工作现状,探讨了当前各项总量业务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减排量综合利用体系"的观点,以期提供高效的总量管理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总量减排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企业环境管理及固定污染源环境行政管理现存的问题,从环境管理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排污许可制度内涵,明确了排污许可证内容设计总体思路、原则,重构了排污许可证框架,完善了证照内容设计,为实现排污许可证作为政府环境监管的执法依据、企业环境行为的守法文书、公众环保监督的参与平台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气固定源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数据,从满足排污许可证关于排放浓度限值和排污许可量管理要求的角度,提出了大气固定源排放控制状况评估方法设计框架,包括污染物连续达标排放判定依据和最优排放控制量核查技术,并基于案例城市火电、钢铁行业企业大气固定源排放数据对上述大气固定源排放管理绩效评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落实《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及行业、企业大气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的编制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推广为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全面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已是新形势下环境管理的需要.应当根据管理需要和能力确定发证范围及控制因子,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加强证后管理,强化与其他相关环境管理制度的衔接,积极稳妥地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  相似文献   

8.
正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立法滞后,长期缺乏统一管理,处于无序状态,要真正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还需要一个过程。"要让企业拿到这个证,就像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必须在环保部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活动。"谈起排污许可证,许多环保人士都有相同的见解。在环境领域,排污许可证可以说是企业可以进行污染物排放的身份证明。简言之,只有具备了这个证件,企业才可以排污,倘若没有,就等  相似文献   

9.
排污许可证制度的目标是成为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的核心,构建“一证式”管理模式,对固定污染源实现管理内容全要素、管理时段全周期、管理数据全联动的全面监管。本文阐述了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建立过程,并概述当前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进展状况和面临的部分问题,对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改革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旨在将排污许可制建设成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作为企业守法、部门执法、社会监督的依据,为提高环境管理效能和改善环境质量奠定坚实基础。排污许可证核发则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一证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从基层工作者的角度,对排污许可证核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制度规范、法律权威和第三方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以期为排污许可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排污许可证制度将成为我国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当前的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体系尚难以与之匹配。本文基于我国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其法律边界界定、管理体制优化及其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衔接等角度提出了建议,并引入了"岩土环境"和"环境风险许可"的概念,以期为我国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引入排污许可证制度管理提供参考,从而完善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沈阳市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回顾、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对推行排污许可讧制度提供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统领的环境管理概念重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现行环境管理制度体系中的问题,对排污许可证制度进行新的定位,提出排污许可证在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主导作用,从依法管理、精细管理、整合管理、经济管理、一证管理等几个方面,确定排污许可证制度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内涵及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17,(6)
近日,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健从江门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手中领到广东省第一张具有全国统一编码的"一证式"排污许可证,成为广东首家获得国家版排污许可证的企业。这也标志着江门全面启动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空气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管理模式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空气固定源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分属于不同部门,各部门间业务存在交叉或重叠,针对同一信息,空气固定源需要向多个部门分别提交不同口径的报表.借鉴发达国家空气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管理,提出了针对空气固定源的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模式,即排污许可证是空气固定源排放控制的唯一行政许可;环保部作为空气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的技术指导、实施评估的责任部门,省级环保厅(局)作为主要责任单位的改革思路;并针对国控源某省燃煤火电厂,按照“申请—发证—管理”的顺序具体阐述了排污许可证管理模式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6.
排污许可再细化:监管将深入到每个排放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排污许可制是排污管理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制度,有利于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污染源管理新格局,深度契合了当前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要求。"十三五"时期是中国治污减排、改革环境监管体制的重要时期,国家出台《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文件,全力推动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改革后的排污许可证将是每个排污单位必须持有的"身份  相似文献   

17.
文中阐述了沈阳市总量控制工作进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无序排放污染物的混乱局面,讨论有效的治理方案,并进一步提出沈阳市实行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和排污交易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17,(8)
<正>排污许可制是实现污染源"一证式"环境管理的核心,做好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则是实施排污许可制的前提。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到2020年完成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面对数量众多的企业和全新的工作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的情况下,如何规范、有序、高质高效发放排污许可证,是当前摆在各地基层环保部门的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浙江火电企业为例,介绍了刷卡排污系统测算法、在线监测法、排污系数法和脱硝剂反算法四种火电企业氮氧化物排放量计算方法。通过方法对比分析,研究出最能反映企业实际生产排放情况的核算方法,为政府和环保部门在火电企业氮氧化物污染减排核算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为其他行业也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第三方排污许可证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许可制度的关键在于证后实施。本文通过解读国家排污许可证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要求,摸清了排污单位排污许可证后工作内容及存在的难点,并梳理了执法部门证后监管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包括证后执法监管细则缺乏,执法处罚标准没有依据;证后监管模式尚未建立,监管工作组织起来较为困难;核发与执法部门分离,执法人员专业技能储备不足。进一步分析了第三方技术机构在专业性和人才及技术储备上的服务优势,并针对第三方排污许可证后服务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尽早介入、充分发挥优势,提高信息化能力水平、实现多元化服务模式,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培训与指导,明确排污单位和第三方技术机构的法律责任,以便有效推进排污许可制度的实施与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