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脑卒中偏瘫下肢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6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脑活素片10~30mL+5%葡萄糖或250mL生理盐水稀释,缓慢滴入,60~120min滴完,1次/d。治疗组36例针灸,头针、体针相结合。头针取患肢对侧头部运动区,选1.5寸毫针,常规消毒后,进针0.8~1寸,快速捻转行针。体针主穴取阳明经穴,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上肢:肩隅、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环跳、梁丘、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解溪、太冲;口眼歪斜:迎香、颊车、地仓、太冲。每10min行针1次,1min/次,共行针3次,1次/d。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1.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脑卒中偏瘫下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电针联合穴位注射维丁胶性钙、维生素B12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疗效。[方法]对3例患者行针灸治疗,取双下肢局部穴位为主,每次从下列四组对穴中选取两组:即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悬钟、三阴交;昆仑、太溪。另选取足三里、外关、委中、承山、丰隆、阿是穴等,交替选穴,每侧肢体每次取8~10个穴位。得气后,选取两组对穴及足三里、承山、丰隆、阿是穴等接电针仪,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min,隔日治疗1次。第1次另加穴位注射治疗,在足三里、丰隆穴各局部注射维丁胶性钙注射液2ml+维生素B12注射液1mg混合液1.5mL。观测临床症状。随访观测疗效。[结果]2例治疗5次,1例治疗6次,均临床痊愈,随访5~10个月,均未复发。[结论]针刺、电针联合穴位注射维丁胶性钙、维生素B12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将46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针灸治疗,侧重症状重一边,针灸手法用深刺、重捻。主穴取患侧攒竹、阳白、太阳、丝竹空、四白、下关、牵正、颧髎、颊车、迎香、人中、地仓、承浆、夹承浆,配以健侧合谷、太冲,患侧外关、中脘、足三里,双侧风池,针刺深度,春夏浅刺、秋冬深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泻,留针30min/次,1次/d。拔针后艾条点燃温灸,再局部按摩。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疗程间间隔2d,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朱现民  侯静玥 《河南中医》2012,32(4):476-477
目的:观察电针五采穴治疗脑卒中弛缓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主穴取患侧五泉穴,即“极采、天泉、曲采、阴陵采、涌采”.配穴以内关,水沟,三阴交,百会,四神聪,八邪,八风为基础配用穴位.每次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每周6次,周日体息,治疗3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主穴取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配穴与治疗组相同.留针时间和疗程均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20倒,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0例;对照组20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例.结论:电针五泉穴治疗脑卒中弛缓性瘫痪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4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布洛芬缓释片,1粒/d。治疗组36例温针灸,取穴:犊鼻、内膝眼、血海、梁丘、足三里,30号2寸一次性无菌毫针直刺入穴位,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然后将艾绒捻于针柄上点燃,燃尽后再换1壮,共灸3壮,留针30min/次,1次/d。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膝关节功能及痛疼、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8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临床痊愈6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6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4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针灸组25例取人中、患侧极泉、足三里、三阴交、涌泉、内关、绝骨及通里穴位,相互配合,交替循环使用1.5寸30号毫针,直刺,小幅度提、插、捻、转;极泉穴不留针,其余穴位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中药组25例辨证分型,肝阳上亢、上扰风火天麻钩藤饮;瘀血风痰、脉络阻滞疏通脉络汤;热痰腑实、风痰干扰星萎承气汤。1剂/d,水煎450mL,每次取150mL,早晚饭前空腹服用。针灸中药组24例针灸联合中药。连续治疗5d为1疗程,休息2d,进行下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针灸组基本痊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0%。中药组基本痊愈2例,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0%。针灸中药组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3.30%。针灸组、针灸中药组优于中药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气冲”在治疗下肢痿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气街理论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对下肢痿症患者 ,在常规针灸基础上加用气冲穴治疗 ,现将临床观察资料报道如下。一般资料全部患者为脑血管病患者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的软瘫患者 ,中医属“痿证”。其中脑血管病患者 55例 ,病程 1~ 3个月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遗症患者 2 5例 ,包括多发性神经炎 1 2例 ,小儿麻痹 5例 ,周期性麻痹 5例 ,急性脊髓炎 2例 ,进行性肌痿缩 1例。治疗方法1 .观察组 取患侧气冲穴及患肢的髀关、伏兔、血海、梁丘、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解溪、丰隆、昆仑、承山 ,每次选用 5~ 7穴 ,并配合头针治疗。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壮医针刺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2例采用壮医针刺疗法,穴取脐环穴(肾、肝、心、脾)、百会、膝关穴(患侧)、膝弯穴(患侧)、足三里(双侧)、水泉(双侧)等。对照组90例采用普通针刺法,穴取委中、血海、梁丘、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等,并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型配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7%,较对照组(62.22%)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VAS疼痛评分和Lequesne指数改善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针刺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阴阳经穴透刺与独取阳明治疗中风后遗症随机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阴阳经穴透刺与独取阳明经穴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中风后遗症痉挛性瘫痪的科学选经取穴方法.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将183例中风后遗症患者分为阴阳经穴透刺组(治疗组)92例和独取阳明经穴针刺组(对照组)91例.治疗组采用阴阳经穴体针透穴治疗,上肢瘫取患侧经穴,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下肢瘫取患侧经穴,阳陵泉透明陵泉,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对照组取阳明经穴针刺,上肢瘫取患侧合谷、阳溪、手三里、手五里、曲池、肩(髁);下肢瘫取患侧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丰隆、解溪、内庭.治疗3个月观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89±2.48)分,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46±3.57)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91%和8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阳经穴透刺治疗中风后遗症是科学的选经取穴方法,其疗效优于独取阳明经脉针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阳明经穴治疗黄褐斑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5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口服VC300mg/d,3次/d,3%氢醌霜,外涂黄褐斑表面,2次/d。治疗组45例取合谷,天枢,足三里为主穴。气血不足加取脾俞,肾俞,补法,以强气血生化功效;气血瘀滞加取膈俞,血海,用平补平泻以强活血化瘀之功;阳明腑热加取曲池,内庭,用泻法,以强泻阳明经腑之热。1次/d,遇经期暂停针灸,两疗程间隔1周。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好转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22%。对照组治愈3例,好转2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阳明经穴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