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视角,从影响农户意愿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3个层面出发,建立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方法 文章基于上海市涉农郊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农户的环境感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 研究发现,农户环境感知3个维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均有显著影响,综合路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禀赋环境感知(0.503)>政策环境感知(0.208)>公共服务环境感知(0.175)。农户对禀赋环境、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3个维度的感知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户的禀赋环境感知路径系数最大,政策环境感知次之,公共服务环境感知的路径系数最小。结论 基于以上的影响因素分析,政府在改进宅基地退出有关政策时,应着重注意宅基地退出的经济补偿和退后农户的公共服务质量,同时保障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知情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农户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决定着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此研究分析影响农户绿色农业生产意愿及行为的相关因素及路径。方法 文章基于新疆各地州的352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各影响因素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程度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形成机理。结果 (1)农户对绿色农业的认知、政策的引导、感知利益和绿色生产意愿与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呈正比,感知成本则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具有负向作用。(2)农户的绿色认知越清晰,绿色生产意愿越强烈,政府的政策补贴和推广力度越强,越能刺激农户进行绿色生产行为。(3)农户感知到花费的金钱、劳动和精力越多,则会削弱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结论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和感知利益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均有正向作用,其中各项指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和行为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但相对而言,农户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感知利益对农户绿色农业生产行为影响更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文章分析了新疆昌吉市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实现乡村生态环境善治格局的形成。方法 基于新疆昌吉市微观调查数据,在扩展计划行为理论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心理认知因素对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并揭示政策环境在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结果 (1)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总体呈现出“意强行弱”特征;(2)参与意识、效益感知对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较大,知觉行为控制影响较小,主观规范影响不显著;(3)知觉行为控制、参与意愿对农户参与生态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较大,主观规范影响较小,效益感知和参与意识对农户参与行为不存在直接影响,即通过农户参与意愿对参与行为产生间接影响;(4)政策环境的正向调节效应存在,表明政策环境在农户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结论 要保护农户环境权利,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要树立榜样示范作用,要提供参与机会和拓宽参与渠道,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发展旅游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性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农户是推进遗产地发展旅游的主体,探讨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农遗旅游开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遗产地振兴以及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和利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方法 文章通过对遗产地农户展开实地调研,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角色认同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认知、角色认同与农遗旅游开发意愿之间的关系,以及角色认同在农户认知与农遗旅游开发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角色认同对农户农遗旅游开发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原真性感知对农户农遗旅游开发意愿存在不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原真性感知对角色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角色认同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原真性感知与农遗旅游开发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结论 (1)农户是农遗旅游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农户交流,充分了解农户参与农遗旅游发展的需求和瓶颈,并给予政策支持,利用线上和线下渠道引导农户理解农业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以提高农户认知水平。(2)在农遗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突出农户的主体地位,注重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带头作用,提高农户作为农遗旅游开发主体的角色认同感。(3)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提高农户开发农遗旅游意愿,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双向赋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小农户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采纳行为是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核心体现,村集体兼具政府代理人与农户当家人的双重身份,其作为可有效缓解采纳不足问题,助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法 文章基于S-O-R(Stimuli-Organism-Response)即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分析框架,选取陕西省关中地区69份村级样本和1 602份农户样本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和分层线性回归模型(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odel,HLM)分析村集体作为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的影响,验证农户感知的中介效应,并利用多群组分析探究社会化服务供需双方的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的调节效应。结果 村集体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感知的信任度和行为态度维度在村集体作为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群组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化服务供需双方的空间距离和社会距离在村集体作为对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纳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结论 应注重农户反馈,以差异化战略提升农户适应性,通过村集体积极作为搭建起供需双方的合作桥梁,优化社会化服务工作,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揭示社会信任、感知价值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和效应。方法 文章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以秸秆还田为例,利用湖北、河南1 77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社会信任、感知价值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分化水平下农户采纳意愿的差异性。结果 (1)社会信任、感知利益对农户采纳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感知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社会信任主要通过感知利益间接作用于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其中介效应分为别为0.165和0.001;(3)从多群组分析结果来看,低水平分化和高垂直分化农户的社会信任对其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更强烈。结论 政府应构建农户高度信任的外部环境,提高农户多维度价值感知,针对不同分化水平的农户制定差异化宣传策略,以切实增强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积极意愿,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三江平原井灌稻区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文章基于33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有序Logit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休耕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1)中青年农户比老年农户休耕意愿更强;家庭劳动力人数与休耕意愿呈反向变化,家庭年收入、非农收入占比、家中是否有村干部与休耕意愿有显著正向关系;耕地受灾情况、是否曾参与过休耕、对休耕补贴金额和休耕年限的满意程度与休耕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劳动力及个人精力不足、休耕养地作用认知、非农就业机会少是农户参与休耕的重要原因。(2)农户休耕意愿主要受到对休耕效益的认知以及外界压力的正向影响,且在休耕认知感知和休耕行为响应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农户对政策的理解对休耕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户对休耕效益的认知、外界影响力和对休耕办理流程的感知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 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耕地特征、政策因素对农户休耕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农户休耕行为遵循“认知判断-意向选择-行为响应”路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农户作为化肥施用的主体,其绿色施肥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受自身资本禀赋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系统分析农户绿色施肥行为的形成机理对农业领域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山东省680份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研微观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资本禀赋、外部环境对农户绿色施肥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 农户对新型肥料产品和新型施肥技术存在“高意愿、低行动”现象;表征资本禀赋的5个潜在变量均对绿色施肥采纳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影响大小为: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外部环境对绿色施肥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采纳意愿显著正向影响采纳行为,且在资本禀赋、外部环境与采纳行为间起中介作用。结论 为鼓励农户的绿色施肥行为,应综合提升农户资本禀赋水平,强化对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监管和激励力度,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生产的宣传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促进农户采纳化肥减量技术是保障农产品安全、治理农业污染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旨在探究耕地质量禀赋与社会分工对农户采纳化肥减量技术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方法 基于湖北和河南两省700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耕地质量禀赋与社会分工对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 (1)耕地质量禀赋对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质量禀赋每增加一个单位,化肥减量技术采纳率将提高25%,土壤越肥沃,灌溉条件越便利,通机耕路的耕地,农户越会采纳化肥减量技术。(2)耕地质量禀赋越好,则农户更愿意参与横向分工,促进其采纳化肥减量技术,中介效应为0.062,且纵向分工能明显缓解质量禀赋较差耕地对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的负向影响。(3)耕地质量禀赋对小农户采纳化肥减量技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社会分工增强了耕地质量禀赋对小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而耕地质量禀赋对大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结论 因此,多渠道提升农户耕地条件,全方位推进农业社会分工,对不同规模农户采取差异化的激励和引导策略,均是推广化肥减量技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水源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的农户参与及付费行为。方法 文章运用单边界加支付卡式的改进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以东江源水源地500户农户调查微观数据为基础,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农户付费行为差异及关键因素。结果 (1)不同生活污水治理模式下样本农户同意进入付费情景的概率不同,支付意愿也不同,但差距不大;接入城(集)镇处理管网的农户平均支付意愿为8.55元/(月·户),接入村落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的农户平均支付意愿为4.42元/(月·户),采用农户分散处理模式的农户平均支付意愿为5.63元/(月·户)。(2)村集体的参与、农户对水环境的感知变量均对农户付费行为有显著影响。其中,在第一阶段中区县变量、河流水质变化的感知、河流水质变化与污水处理关系认知、是否是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覆盖村、文化程度、是否是村干部变量通过了显著检验,是影响受益农户是否同意付费的关键因素;在第二阶段中区县变量、本村生活污水处理治理成效满意度、收入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是影响受益农户支付水平的关键因素。结论 应建立县级可持续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护机制,明确污水处理设施管护责任主体,划分各主体职责,可探索推行受益农户适当缴费或出工等生活污水治理管护方式,提高农户自觉参与设施管护的积极性,加强农民对环境感知及认知教育,提升农户对水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黑土区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对推动黑土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从感知价值视角出发,利用东北黑土区的733份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政府规制在农户感知价值与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 (1)农户的感知利益和感知风险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愿和行为都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显著影响,其中感知利益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意愿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感知风险对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行为的负向影响程度最大;(2)政府规制在农户感知价值与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发生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激励型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农户技术采用意愿向采用行为的转化,约束型政策的实施扩大了农户感知风险对技术采用意愿的负向影响。结论 地方政府应通过提升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感知利益、降低感知风险、优化激励型和约束型政策等方面,引导黑土区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当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突破农户绿色生产“高意愿低行为”困境,对促进农村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利用甘肃省649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以及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基于农户“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双重身份属性,探讨资源禀赋、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结果 (1)资源禀赋差异是导致农户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根源问题,软化资源禀赋约束有利于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其中有机肥代替化肥补贴、水利设施完善程度、加入农村合作社、村民之间的信赖关系对抑制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均存在显著作用。(2)个体特征中,户主年龄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向行为的转化存在负向的干扰作用。(3)社会规范、个人规范均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产生负向显著影响,而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可通过个人规范间接负向作用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4)社会规范在经济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 为有效实现农户绿色生产意愿与行为的统一,在农业环境政策的制定中应强调不同农户之间的禀赋差异,同时要注重发挥社会规范作用,积极引导农户向绿色生产行为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TPB)为依据,基于江苏省徐州市820位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影响农户参与资金互助社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主观规范、行为控制变量对农户参与资金互助社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行为态度的影响不显著;可观测变量政策意见、亲朋意见、能力禀赋和精力禀赋等对农户参与互助社行为有正向影响。因此,建议采取政策扶持等措施增强农户参与互助社的意愿,以促进资金互助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由于政府主管的自上而下治理模式难以充分适应农业分户经营的需求,农户参与管护成为实现小农水有效供给的关键路径。本文运用内蒙古与宁夏两个省份共607份微观农户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选取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农业收入水平差异下农户参与小农水管护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农户的主观规范、行为态度、行为控制认知以及过去参与管护行为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小农水管护意愿,农户的主观规范与行为控制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其行为态度。多群组分析表明,农业收入水平对农户参与小农水管护意愿有显著调节作用。其中,高农业收入农户的行为控制认知和过去参与管护行为对农户管护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中低农业收入农户的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对农户管护意愿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的农户行为响应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完善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方法 文章基于新疆X县305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农户行为响应研究的理论框架,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与农户行为之间的运行机理,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构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结果 (1)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均显著影响农户农业绿色发展的行为意愿,且“行为态度”对农户农业绿色发展行为意愿的影响最大,主观规范的影响最小,行为控制居于二者之间;(2)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对农户进行农业绿色发展行为响应的影响比其对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大。通过对比路径系数的大小,证实了行为意愿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中介作用;(3)农户农业绿色发展行为中,农户对约束类行为的响应程度比激励类行为高。结论 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增强农户农业绿色发展的行为意愿;“激励”与“约束”并用,提高农户行为响应程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国家高度重视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问题,明晰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影响因素是用好养好黑土地的重要议题。文章旨在探讨资源禀赋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从资源禀赋视角推动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方法 基于黑龙江省兰西县312份经营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及多元有序Logistics模型,探究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及信息资源等资源禀赋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影响。结果 农户是否采用黑土地保护技术受人力资源禀赋(黑土地保护责任义务认知、黑土地保护收益预期),自然资源禀赋(自有承包地面积、是否签订承包合同、是否转入黑土地、经营黑土地细碎化程度),经济资源禀赋(农业收入、家庭总收入),社会资源禀赋(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参与土地托管)和信息资源禀赋(政府是否宣传黑土地保护政策、是否为中心村)的显著正向影响;上述因素除黑土地保护收益预期、自有承包地面积、是否转入黑土地、经营黑土地细碎化程度、农业收入、是否为中心村外均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程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 为更好地推动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应强化农户黑土地保护“责、权、利”认识,提高农业收益预期;进一步稳定承包权,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因地制宜发展黑土区特色产业,切实提升农户家庭收入;支持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推进黑土地保护工程;发挥中心村信息资源优势,多渠道开展黑土地保护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微观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探究人力资本禀赋、社会资本禀赋、经济资本禀赋和自然资本禀赋对农户融入农产品供应链意愿及方式的影响。方法 文章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禀赋各变量对农户融入农产品供应链意愿的影响,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农户禀赋各变量对“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和“农户+合作社+公司”3种融入方式影响。结果 缺乏经营经验、农业收入高、不能筹资、耕地面积小的农户融入农产品供应链的意愿较低。户主受教育程度高、学习能力强、耕地面积大的农户更倾向以“农户+合作社”方式融入供应链。学习能力差、家庭人口少、家里有村干的农户选择以“农户+公司”方式融入供应链的可能性较大。有经营经验、培训经历、亲戚数量少、家庭收入高、农业收入低、能筹资的农户更倾向以“农户+合作社+公司”方式融入供应链。交通便利及靠近乡村旅游地区的农户对所有融入农产品供应链的方式均不感兴趣。结论 要破除农户融入农产品供应链的禀赋障碍,科学引导农户以合适的方式融入农产品供应链,重视条件适宜地区农户进行农产品直销的优势和意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风险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以及社会信任在两者中的调节作用,探究风险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作用机制,引导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江苏省扬州市418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测度风险认知和社会信任等变量,并运用Logit模型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1)实证结果表明,风险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而社会信任则有正向影响。(2)具体来看,风险认知对高社会信任农户和低社会信任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均有负向影响,社会信任能缓解风险认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不利影响,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都有助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提升;区分在城镇有无住房农户进行异质性分析,也验证了上述研究结论。(3)控制变量中,户主年龄和房屋居住年限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庭承包地面积和距离县城距离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 为进一步推动农户宅基地有序退出,应该完善农户宅基地退出后各项保障政策,改善和提升农户社会信任水平以及构建差别化宅基地退出机制和政策。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分析农户主观认知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并揭示这种影响的形成机制,从而提出推动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框架,可将农户的认知显化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方面,他们共同影响了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2)农户土地流转行为是综合了流转意愿与事实行为的概念,可分为流转与非流转行为两大类;(3)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类外援潜变量会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行为态度的影响程度最强;(4)在三类外援潜变量的可观测变量中,就业情况、经济收入、亲友支持、已流转者示范效应、政策扶持、流转难度是农户参与流转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发挥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现阶段农户主要依据经济利益、关系亲密社会成员的态度和交易成本来判段是否参与土地流转,推动土地流转应尊重农户的认知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有机肥替代化肥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地力和农产品品质。但实践中不同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差异较大,意愿与行为之间也存在悖离。文章从农户规模分化视角探讨这些现象背后的缘由,并提出有效激励异质性农户替代行为的对策建议。方法 基于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属性,构建经营规模影响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的分析框架,利用川渝柑橘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行为差异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 (1)规模分化对替代意愿及行为有显著影响,相较于小农户,规模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发生率更高;(2)由于影响因素的差异,农户替代意愿与替代行为存在一定偏差。相较于规模户,小农户替代意愿与行为缺口较大。(3)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农户规模分化带来的异质性是有机肥替代化肥意愿及行为差异的重要原因,规模户的培育有利于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推进。不同规模农户替代意愿及行为影响因素不同,应在充分尊重异质性农户意愿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引导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