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全身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毒组(PQ组)和辛伐他汀组.按120 mg/kg百草枯灌胃造成急性百草枯中毒模型,2h后辛伐他汀组留置胃管并注入辛伐他汀20 mg/kg,对照组和PQ组插胃管并注入10 ml/kg生理盐水,1次/d.于给药后6h、24 h、72 h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PQ组6h、24 h、72 h血清IL-1β和IL-2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他汀组给药后各时间点Ⅱ-IL-2明显降低,与PQ组比较差异有统学意义(P均<0.05).PQ组各时间点血清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他汀组给药后6hTNF-α水平明显降低,至24h时升高,然后再次下降,各时间点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PQ组(P均<0.05).结论 辛伐他汀可明显抑制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TNF-α释放,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IL-1β和IL-2的释放,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全身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在大鼠大脑皮质时空分布变化。方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观察BDNF及其受体TrkB在正常大鼠发育期、成年期和老龄期大脑皮质的定位分布及时间变化。结果:生后当天的大脑皮质,即有BDNF阳性神经元出现于Ⅴ层、Ⅵ层,以后Ⅵ层阳性细胞数量增加,Ⅱ~Ⅴ层也有表达。生后20~25d,各层阳性细胞数和染色强度均达高峰。成年后BDNF表达呈递减趋势。老年期,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退行性变化。TrkB生后当天,主要分布于Ⅱ~Ⅴ层,以后逐渐增强。至成年期90d,阳性细胞数和染色强度达高峰。老年期,TrkB阳性细胞呈增龄性减少,Ⅴ层的阳性细胞排列不规则,体积缩小,轮廓僵直,边界不清。结论:大脑皮质BDNF及其受体TrkB的时空表达基本一致。表达高峰为生后20d。老龄期呈增龄性下降,细胞出现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氨基胍(AG)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纤维化肺成纤维细胞表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AG对大鼠纤维化肺成纤维细胞表达CTGF的影响。结果:TGF-β1诱导肺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MF),表达CTGF增强(P<0.05),AG抑制了TGF-β1的诱导作用(P<0.05),单独应用AG对肺成纤维细胞表达CTGF无影响。结论:AG能够削弱TGF-β1诱导大鼠纤维化肺成纤维细胞表达CTGF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肺组织中羧肽酶抑制剂Latexin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肺部炎症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栓塞模型,分别在急性肺栓塞后1、8、24和48 h开胸取出肺组织。常规提取肺组织的总RNA和总蛋白,以正常组为对照,采取半定量RT-PCR的方法研究Latexin在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blot方法进一步验证Latexin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Latexin在肺栓塞前后表达的变化及其组织分布情况。分别在大鼠急性肺栓塞后1、8、24和48 h暴露气管,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上清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内皮素-1(ET-1)的浓度;采用ELISA法检测白三烯C4(LTC4)的浓度;细胞沉淀用于分离正常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s),并进一步用免疫磁珠法纯化AMs。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Ms在急性肺栓塞后不同时间点Latexin及其作用底物羧肽酶A3(CPA3)的表达。结果:在大鼠急性肺栓塞后8h,肺组织内Latexin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免疫组化研究表明急性肺栓塞后AMs在肺泡腔内的浸润增加,Latexin主要表达于AMs。急性肺栓塞大鼠BALF中分离的AMs无论Latexin和CPA3的表达都明显升高。随着Latexin表达的升高,ET-1和LTC4的浓度也随之升高。结论:急性肺栓塞后AMs中Latexin及其作用靶蛋白CPA3的表达均升高,二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大鼠急性肺栓塞后AMs中Latexin的表达显著升高,抑制了CPA3的酶解作用,使得ET-1和LTC4的浓度增加,从而促进了肺部炎症的发展和肺血管收缩。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107-1109
目的:探讨PPARγ是否能上调大鼠心肌细胞中miR-148b表达,以及PPARγ上调miR-148b表达是否依赖于转录水平。方法:利用吡格列酮刺激大鼠H9C2心肌细胞PPARγ激动,应用GW9662特异性拮抗大鼠心肌细胞PPARγ激动。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大鼠H9C2心肌细胞中miR-148b表达水平;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148b启动子区域的PPARγ结合位点;应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法(ChIP)验证PPARγ是否与miR-148b启动子结合。结果:吡格列酮剂量依赖性上调miR-148b表达(P<0.01);吡格列酮上调miRs-148b表达后,给予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上调的miR-148b表达降至对照水平(P<0.01);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48b启动子区域存在PPARγ的两个结合位点;应用ChIP实验验证转录因子PPARγ不能与miR-148b启动子区域的两个预测结合位点结合。结论:PPARγ上调大鼠心肌细胞中miR-148b表达,但调控不依赖于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筛选血脂正常SHR和Wistar-Kyoto大鼠(WKY),喂养8周后取血、分离主动脉,测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系列炎症因子。结果:阿托伐他汀降低SHR血压,降低TC、TG、LDL-C,升高血清NO浓度和主动脉NOS活性,降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降低血脂正常SHR血压,调节血脂,改善内皮功能及抗炎作用,推测这些作用参与改善高血压血管重塑。 相似文献
8.
给大白鼠皮下注射40%CCl_4植物油溶液,使其发生急、慢性中毒,活杀后分离肝细胞膜,测定肝细胞膜流动性和过氧化脂质,结果发现CCl_4中毒组大鼠肝脂质过氧化程度升高,肝细胞膜流动性不但不降低,反而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BDNF及其受体TrkB在大鼠海马CA3区时空分布变化及其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观察BDNF及TrkB在正常大鼠发育期、成年期和老龄期海马CA3区的定位分布及时间变化。成年组和老龄组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前接受水迷宫试验,研究BDNF及TrkB的分布变化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结果:生后15~20d,海马CA3区阳性细胞最多。成年期细胞染色强,核大而圆无着色。老龄期阳性细胞数量少,染色淡,发生了明显退行性变化。水迷宫定向航行实验中平均潜伏期成年组和老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空间搜索实验中NE象限停留时间成年组和老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海马CA3区BDNF及TrkB的时空表达基本一致。表达高峰为生后15~20d。老龄期呈增龄性下降,细胞出现退行性变化。BDNF及受体TrkB的表达与学习记忆能力呈平行关系,BDNF及受体TrkB在学习记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D模型大鼠纹状体mGluR5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D模型组和亚型选择型mGluR5拮抗剂SIB-1893+PD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多克隆抗体mGluR5在大鼠纹状体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中大鼠纹状体有丰富的mGluR5表达;PD模型组中大鼠纹状体mGluR5表达明显下降;在亚型选择性mGluR5拮抗剂SIB-1893+PD组中,大鼠纹状体mGluR5表达又上调。结论:PD模型大鼠纹状体mGluR5表达下降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在DA能神经缺失以后引起的一种病理性代偿反应,mGluR5可能参与了PD的发生、发展过程。亚型选择性mGluR5拮抗剂有助于减低间接通路的传导,对DA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可望成为治疗PD的一种副作用小的新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肺炎造成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制作肺炎大鼠模型。观察bFGF对它们的心肌病理改变及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及钙含量的影响。结果:肺炎组及治疗组心肌出现明显病理损伤,经bFGF治疗这种损伤明显减轻,相互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肺炎组及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心肌组织中的MDA、钙含量明显增多(P均<0.01),而ATP含量明显减少(P<0.01);经bFGF治疗心肌组织中的MDA、钙含量明显减少(P均<0.01),而ATP含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bFGF对肺炎大鼠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后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治疗缺血性脑病的可行性。方法:6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组和亚低温组。栓线法造模,亚低温组大鼠行低温(33~34℃)干预24h后自然复温。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缺血边缘区CD31、Ki67阳性细胞密度以及VEGF表达。结果:两组大鼠在脑缺血后各时间点CD31阳性细胞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亚低温组Ki67阳性细胞密度与VEGF表达在低温干预期间低于常温组,复温之后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亚低温抑制VEGF表达,脑缺血后短期的亚低温治疗不影响血管生成,推测VEGF主要在脑缺血24h后发挥促血管生成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膜中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的机制。方法:以WKY为对照,观察SHR大鼠脑膜中动脉环5-羟色胺预收缩后乙酰胆碱舒张性改变,考察一氧化氮途径,前列环素途径以及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途径在SHR脑膜中动脉舒张功能的改变,反应特征表述为最大松弛百分率(Rmax)和产生一半最大松弛百分率时所需要ACh浓度的负对数(pIC50)。ANOVA Two-way和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透射电镜法观察SHR脑膜中动脉内皮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WKY大鼠脑膜中动脉Rmax和pIC50分别为97%±1%和8.67±0.21,SHR Rmax和pIC50分别为39%±2%(P<0.001)和7.05±0.65(P<0.05);NO途径在WKY大鼠,Rmax和pIC50分别为53%±2%和6.89±0.33,在SHR Rmax和pIC50分别为32%±2%(P<0.001),和3.93±0.07(P<0.001);PGI2途径在WKY大鼠,Rmax和pIC50分别为8%±1%和4.58±0.30,在SHR Rmax和pIC50分别为8%±1%,(P>0.05),和4.52±0.27,(P>0.05);EDHF途径在WKY大鼠,Rmax和pIC50分别为35±5%和6.30±0.50,在SHRRmax和pIC50分别为14%±1%,(P<0.001),和3.85±0.07,(P<0.001)。电镜观察显示SHR脑膜中动脉出现部分内皮细胞脱落,内弹力膜不完整,有断裂现象。结论:NO-和EDHF-介导的舒张功能降低以及内皮超微结构受损参与导致SHR脑膜中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成血管因子受体表达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经典的全骨髓贴壁法培养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通过成骨、成脂肪等多向诱导分化以及流式细胞分析其表面标记(CD34、CD90、CD29)等鉴定MSC特征;以P1-P17MSC为实验材料,利用RT-PCR的方法检测PDGFR、VEGFR和NRP1的表达。利用Transwell体外迁移体系初步探索VEGF在MSC迁移中的作用,同时利用MTT法评价VEGF对MSC增值的作用。结果:培养的MSC呈现出CD90、CD105强阳性,具有成骨、成脂肪等多向分化能力;强表达PDGFR-β和NRP1、不表达VEGFR(Flk1和Flt1)和PDGFR-α,VEGF促进了MSC的增殖和迁移。结论:VEGF可能通过PDGFR-NRP1促进了MSC的增值和迁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DEHP与GEN孕期暴露对雄性子代大鼠发育的影响。方法:30只孕鼠于孕3d(GD3)至孕20d(GD20),每天按分组方案灌胃,观察干预后对子代大鼠及亲代母鼠的影响。结果:孕期单一暴露于DEHP(250mg/kg)及GEN(400mg/kg),平均每窝活产只数、仔鼠只数、出生时性别比、子代雄鼠体重及AGD/体重1/3、母鼠体重变化等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孕期同时暴露于DEHP(250mg/kg)与低剂量GEN(50mg/kg),子代雄鼠体重较对照组的显著性下降(P?0.05)。孕期同时暴露于DEHP(250mg/kg)与高剂量GEN(400mg/kg),子代雄鼠体重较其余四组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孕期DEHP与GEN同时暴露对雄性子代大鼠体重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氯化镧对大鼠肝癌细胞CyclinD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三氯化镧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以体外培养大鼠肝癌细胞株CBRH-7919为研究对象,给予0.01、0.1、1.0mmol/LLaCl3,培养3、5、7d后,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BRH-7919的细胞周期时相变化。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CyclinD1的基因表达。结果:0.1、1.0mmol/LLaCl3组培养3、5、7d后,G0/G1期细胞百分数均有显著性增加;CyclinD1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弱。结论:LaCl3可通过下调CyclinD1的转录和蛋白表达,使肿瘤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受阻,从而抑制CBRH-7919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对左向右分流大鼠肺动脉压力的影响及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9)及组织途径抑制物(TIMP-1)的关系。方法:将SD大鼠30只分为C组、P组、B组,P组和B组大鼠行建立左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吻合,吻合饲养6周后,B组每天腹腔注射1mg/kgBML-111连续4周,P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测量指标:各组大鼠体重增长速度、平均肺动脉压力、右心室收缩压、右室(RV)/(左室LV+室间隔S)、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肺血管纤维化程度比、肺组织MMP-2、MMP-9、TIMP-1的水平。结果:P组、B组与C组相比平均肺动脉压力、右心室收缩压、RV/(LV+S)、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肺血管纤维化程度比、肺组织MMP-2、MMP-9、TIMP-1的水平均高于P组,体重增长速度低于C组(P<0.05);B组与P组相比,平均肺动脉压力、右心室收缩压、肺小动脉中膜厚度百分比、肺血管纤维化程度比、肺组织MMP-2、MMP-9、TIMP-1低于P组,体重高于P组(P<0.05)。结论:脂氧素受体激动剂BML-111减轻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MMP-2、9和TIMP-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百草枯中毒后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百草枯(PQ)中毒后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变化,并探讨CTnI与PQ中毒的关系及应用价值。方法将112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并设6,12、247、2小时4个时相点,测定血清CTnI含量。结果高剂量PQ中毒动物CTnI明显升高(P<0.01),而中低剂量PQ中毒CTnI含量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剂量PQ中毒均有心肌损伤,CTnI与中毒程度有高度相关性,表明CTnI在评价的PQ中毒程度及预后方面有一定价值,同时为PQ中毒早期实行保护心功能的治疗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