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刊讯3月30日,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项目顺利通过德国能源署(DENA)、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专家组实体验收。该项目为国内首个钢结构装配式+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国内气密性测试体积最大的装配式+被动式项目、中德合作高能效建筑-被动式低能耗示范项目,同时也是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示范工程和山东省第一批入选的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2.
焦化厂公租房项目作为第一个在高层公租房中按超低能耗被动式策略进行设计的住宅建筑,同时结合了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技术,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通过分析超低能耗被动式设计的能耗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基于超低能耗被动式策略的设计优化,将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与超低能耗技术有效结合,实现了装配式与被动式的成功结合。  相似文献   

3.
<正>6月26日,装配式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交流会在山东建筑大学举行。本次交流会由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山东建筑大学、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低碳城市与绿色建筑研究院、济南土木建筑学会共同承办。交流会开幕式由山东建筑大学副校长刘甦主持,校党委书记王崇杰致欢迎辞。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会长武涌,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李兴军,济南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吴力,中国建筑  相似文献   

4.
结合通州区东方厂安置房项目的绿色建筑二星设计,对项目绿建评价要求之外的装配式整体厨卫详细尺寸及主要的装配式节点设计进行分析,探讨整体厨卫尺寸优化及装配式节点优化带来的使用及经济上的优势,提出了以详细节点构造深化为方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以期成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城市环境设计》2012,(3):269-269
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山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ShandongJianzhuUniversityArchitec-ture&UrbanPlanningDesignInstitute简称SJUAUDI)成立于1960年,原名为山东建筑学院设计室,1985年、1992年分别改为设计研究所、设计研究院。1997年国家建设部审定批准为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目前设计研究院已具有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工程咨询三种甲级资质以及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认定书(建筑工程一类一钢结构),同时具有风景园林、市政工程设计两种乙级设计资质。  相似文献   

6.
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山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Urban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简称SJUAUDI)成立于1960年,原名为山东建筑学院设计室,1985年、1992年分别改为设计研究所、设计研究院。1997年国家建设部审定批准为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目前设计研究院已具有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工程咨询三种甲级资质以及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认定书(建筑工程一类-钢结构),同时具有风景园林、市政工程设计两种乙级设计资质。  相似文献   

7.
《城市环境设计》2012,(8):272-272
山东建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山东建筑大学设计研究院)(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简称SJUAUDI)成立于1960年.原名为山东建筑学院设计室,1985年、1992年分别改为设计研究所、设计研究院。1997年国家建设部审定批准为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目前设计研究院已具有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工程咨询三种甲级资质以及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认定书(建筑工程一类-钢结构).同时具有风景园林、市政工程设计两种乙级设计资质。  相似文献   

8.
简介了气密性对建筑多项性能的影响。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项目在验收阶段进行了整体气密性检测,测试结果达到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对气密性的要求。以该项目为例,分析了钢结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气密性薄弱部位,介绍部分节点在气密性处理上所采取的处理措施,为钢结构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领域应用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超低能耗建筑与装配式建筑技术结合存在风险和难点。河北省雄安新区某项目将超低能耗、钢结构、装配式及幕墙等体系融为一体。阐述该项目建筑围护结构技术,通过性能化设计对保温、断热桥、门窗、新风、气密性及可再生能源等技术进行优化,以建筑能耗值为导向,运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该项目进行能耗计算,并对该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该项目满足国内外绿色建筑和超低能耗被动式示范项目认证指标要求。这些成果对超低能耗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建筑建造及使用过程中能耗过高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模块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集成设计了空间热缓冲、采光遮阳、双层隔热通风表皮、节能门窗、金属屋面等各项被动式节能技术,并采用模拟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集成各项被动式节能技术的模块化钢结构建筑节能效果明显,大大减小了建筑在建造及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相似文献   

11.
从预制构件的连接节点、深化设计、整体构造设计、施工图审查以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对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使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建设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对于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产业化转型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作为国内第一栋钢结构装配式被动房建筑,在吸收德国被动房节能理念的同时,通过适宜性技术改造与创新,完成了装配式技术体系、被动式技术体系、室内舒适性控制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四大体系整合,实现了超低能耗的目标,建设经验可对国内同类型建筑以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13.
正为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天津市出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设计深化编制规定,要求预制构件生产之前应进行装配式建筑专项深化设计,要求主体建筑设计单位对构件拆分方法、构件配筋及构件连接节点设计负责,确保承载力、连接以及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均符合主体结构设计的要求。在方案阶段应进行装配式专项设计"技术策划",以确保所设计预制构件型式在当地具备生产能力。在施工图设计中,应在平面图中用不同图例注明采用  相似文献   

14.
《绿色建筑》2021,13(2)
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大力推广和应用,钢结构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建筑或将成为未来建筑领域研究的重要体系和发展新方向之一。以"装配式"为手段,以"性能提升"为目标,可充分发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轻质、高强、大跨度、平面布置灵活等优势,实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有机融合,满足消费者对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的要求。其研究成果可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钢结构》2016,(2)
探索装配式钢结构深化设计的应用。首先,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特点进行简述,阐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实用性。其次,结合工程实际,对装配式钢结构深化设计中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机电设备设计、管线综合设计等方面的特性和要点进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针对装配式钢结构的深化设计,本文首先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并且强调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实用性,其次,对于装配式钢结构的深化设计方面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及机电设备设计、综合管线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装配式和被动式两种技术体系交叉融合所产生的多连接件、多节点、多板缝及不同保温形式等技术问题,对基于被动式策略的装配式建筑外围护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4种切实可行的满足被动式要求的装配式外围护体系做法,包括内保温外挂墙板外围护体系、夹心保温外墙板外围护体系、ALC外墙+外保温外围护体系、ALC外墙+内保温外围护体系,使装配式和被动式协同并进,达到和谐与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8.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既属于装配式建筑,又属于钢结构建筑,因此它兼备装配式建筑与钢结构建筑的特征和优点。而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设计中,预制构件节点设计是关键。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装配式建筑与钢结构建筑的概念,然后结合实际分析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预制构件节点设计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基于被动房的设计理念,重点针对窗墙节点连接和阳台热阻隔系统,提出了一种外围护结构系统在钢结构住宅建筑中的研究与应用。其通过构造设计配合施工工艺优化的方式,可有效解决建筑外皮的渗漏和热桥等问题,大幅度提升居住空间的舒适度和健康体验;同时改变了传统建筑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实现了装配式建筑和被动式建筑技术的有机融合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对钢结构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围绕结构体系、构件设计和防火防腐、连接节点三方面的技术展开探讨,指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存在的问题以及技术发展方向,为其钢结构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