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新大纲,新教材的面世,我们发现语文课本中古典文学作品的比重大大增加了。的确,这些作品都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当代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特殊的作用。那么如何教好古诗词呢?传统的“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经显然是不行的。对于古代诗词来说,意境是十分重要的,“境非独指景物,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在诗歌评价上判断好诗的标准也是看有无意境,所以,古诗词教学应将诗词意境的探讨作为其重心。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诗词一般都讲究意境美,也就是在景物的传神描写中,自然地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的传神描写就是诗词的"境",思想感情自然流露是诗词的"意"。"境"与"意"天衣无缝完美无缺的融合,就构成诗词的意境美,这也是古诗词的灵魂所在。所以,要想教好古诗词,就必须紧紧抓住它  相似文献   

3.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景物、体会情感、领悟意境的重要途径。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走进诗中之景,体会真情实感,领悟深远意境,实现“景·情·境”的关联融通,让学生在诵读中逐步进阶,培养文化自信,感受古典诗词之美。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古诗词是一颗耀眼的明珠,而意境则是古诗词的生命。意境也叫意象,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表现在诗词中就是作品中的自然景物,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意象是诗词艺术的精灵,在我国古典诗词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比如“月”、“水”、“花”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从来讲究“意境”。简而言之,“意”就是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境”就是诗词中描绘的景物和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即主观感情(情)和客观外物(景)的和谐统一。在平时的诗词教学中,学生由诗词语言想象到“境”并不难,但要让学生由“境”生“意”却有一定难度。明代王夫之曾指出“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如何让学生由“境”生“意”,是诗词教学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6.
小学课本中精选的古诗词都是千古传诵的作品,听来平淡无奇,可读来朗朗上口,再细细品味,就会觉得诗中之意、意中之境,境中之情让人感觉言虽尽而意未完。小学生阅读的古代文学作品极为有限,如何体会作品的意境,进入诗人描绘的情境,是古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入情境,领略古诗词的博大精深,感悟古诗词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意象的组合构成诗词的意境。一般认为,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景物之间有机融合成一个统一体,境中有意,意中有境,就是诗歌的意境。按王国维的分析,意境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他称为“境余于意”,偏重于对景物的客观再现;一种他称为“意余于境”,偏重于对主观情思的表现;还有一种叫作“意、境两浑”,景物与情思、主观与客观浑然一体,难分彼此,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见《人间词话·附录》托名樊志厚《人间词甲稿序》)就诗词的意境鉴赏而言,王氏之论不失为一条较易掌握的思路。这里…  相似文献   

8.
实是求是地说,古诗词教学是语文课中一个难点,许多青年教师在没拿来参考书前,竟不知讲些什么,从哪下手,毋言教出诗味了。解决这一问题,一靠我们自身努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经验,并加以及时总结。其次,要通过理论学习,掌握古诗词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文有文质,诗有诗味,古诗教学必须突出这个“味”字,这是原则。诗味别于文质,异在诗主乎意境,抓住意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这是关键。意境教学除了要处理好“言传”和意会的关系外,还应讲究方法程序,对意境,古有“神与物游”说,今人铨作情景交融或意与境合,景境为表,情意乃里,意境教学也得遵循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从境入手,沿境索意,先让学生感知诗人描绘的具体形象,然后引导他们领会内在含义,这是规律。教者掌握了它,可以在课本中的多数诗词中运用。但  相似文献   

9.
意象的组合构成诗词的意境。一般认为,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景物之间有机融合成一个统一体,境中有意,意中有境,就是诗歌的意境。按王国维的分析,意境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他称为“境余于意”,偏重于对景物的客观再现;一种他称为“意余于境”,偏重于对主观情思的表现;还有一种叫作“意、境两浑”,景物与情思、主观与客观浑然一体,难分彼此.达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课本中精选的古诗词都是千古传诵的作品,听来平淡无奇,可读来朗朗上口,再细细品味,就会觉得诗中之意、意中之境,境中之情让人感觉言虽尽而意未完。小学生阅读的古代文学作品极为有限,如何体会作品的意境,进入诗人描绘的情境,是古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  相似文献   

11.
诗词鉴赏离不开炼字。高中语文课本古诗词欣赏中很多诗人都垂青于“空”字,似乎无“空”不成诗,无“空”不成文。本文试就“空”字的内涵和它所传达的意境加以分析,探讨“空”的妙用。  相似文献   

12.
正图片是一种形象生动的展示方式。如果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能充分利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就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古诗词的魅力。一、兴致盎然,体验诗词意境意境是大自然与作者内心感悟的结合,是诗歌的核心内容。意境能够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带领他们走向深邃而悠远的诗词解读之境。在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来解读诗词中的意境,为学生拨开诗词理解上的疑云,使意境表现得更加自然、生动。在苏轼的《定风波》中,作者用"穿林打叶"  相似文献   

13.
古诗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一直放射着灿烂的光芒。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中收录的古诗词,是景的展示.情的抒发。“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可谓是古诗词最重要的特征。这“画”,这“情”,就是诗词的意境.让人遐想.引人深思。所谓意境.就是诗人构思这首诗时所面对的现实生活图景(境),以及由此而生发出来并且力图表达的思想感情(意)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因此,走进诗境成为解读古诗词意蕴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何谓意境?《辞海·意境》条曰:“意境一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包括“意”和“境”两方面。“意”即“情意”,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境”即“形象”,“形象”由“形”和“象”组成,原指事物的外形和相貌,诗歌中的形象则是指诗中所描绘的具体景物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生活画面。意境是诗词的灵魂。  相似文献   

15.
说意境     
张寒烟同学:应你来信的要求,下面谈谈意境及其相关的问题。所谓“意境”或“境界”,是概括客观物境与主观情思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地的审美范畴。它的构成有二:一是客观物境,一是主观情思;并且只有既缘情又体物,情思与物境二者相融洽一致,才能构成意境。我们鉴赏古代诗词作品,就要领会作者怎样通过融情于景,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的胸襟、情怀或生活情趣。由于意境在鉴赏古代诗词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很有必要了解有关意境的一些常识。1.意境的种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所谓“无我之境”,是说…  相似文献   

16.
<正>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按照一定的系列编入了大量的散文作品.这些散文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美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极好教材.优秀散文都象优美的诗篇一样具有深邃的意境.教学散文,如果不能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产生一种思想感情与描写对象融合为一的艺术境界,就不算达到目的.意境包括“意”和“境”两个方面.“意”即散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即散文中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意境不仅有鲜明的生动的艺术形象,而且有发人深省的思想内涵和令人激动的感情.如何探寻散文的意境呢?  相似文献   

17.
创设审美意境。文学作品的意境是作者的“意”(思想感情)与客观的“境”(外界景物)融合为一的结果。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教师必须设法把学生带到文学作品的意境中去。如教师应以强烈、饱满的感情范读文章,使学生受到感染,将作品所描绘的景物、人物形象地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诗词中意象和意境都是虚境与实境的统一,但二者相比,意象仍停留于“象”,偏于“实”:而意境已超然“象”外,得“境”之环中,偏于“虚”。“虚”“实”概念在诗词鉴赏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感性和理论上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诗和词的生命,是诗词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诗词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所以说如何把握诗词意境是中学古代诗词教学的难点。所谓"意"是指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在认识、理解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典型感受,是"情化的理",又是"蕴理的情";所谓"境"是诗人所描写的具体景物,即鲜明的生活图画;简单地说,"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的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清代  相似文献   

20.
诗词的鉴赏,离不开意境的品味。王国维认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形成的意境,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有意境的作品,其艺术境界是真实、生动、感人的。“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王国维)”;有意境的作品,必然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