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型肝炎患者糖代谢紊乱的发生情况,探讨糖代谢紊乱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分析我院138例重型肝炎患者入院后第2天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以重型肝炎分型和空腹血糖水平分组。分析评价临床意义。结果:(1)重型肝炎糖代谢紊乱发生率高,但重型肝炎分型与血糖水平变化无关(P〉0.05);(2)重型肝炎血糖异常组的病死率是血糖正常组的2.52倍(P〈0.01),空腹血糖水平越低,病死率越高(P〈0.01);(3)重型肝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越低,重型肝炎的并发症发生率也越高(P〈0.01)。结论:重型肝炎患者出现糖代谢紊乱的比例高,尤其是低血糖。血糖越低,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监测空腹血糖水平对于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技术治疗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常见不良反应。【方法】本院180例重症肝炎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90例采取护肝降酶及防治并发症等内科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及常见不良反应,同时观察治疗组中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加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2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治疗组经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PTA);胆碱酯酶(ChE)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治疗组中各型肝炎治疗有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亚急性重型肝炎有效率96.29%,慢加急性重型肝炎91.17%,慢性重型肝炎66.66%,急性重型肝炎35.71%,各类患者疗效差异明显。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有皮肤瘙痒和皮疹、四肢痉挛、鼻腔出血、肢体麻木等,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是重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尤其对亚急性重型肝炎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红细胞平均容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血小板4项参数变化在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病情变化中的意义。方法应用SYSMEX KX-21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18例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以及100例健康者的MCV、RDW及血小板4项参数。结果两病例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MCV、PLT、PCT值均显著低于慢性重型肝炎组,RDW、MPV值均显著高于慢性重型肝炎组(P〈0.01);慢性肝炎早期PLT、PCT值均显著低于慢性重型肝炎中期,PDW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与肝脏损害程度呈正相关。结论MCV、RDW及血小板4项指标的检测,对重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病情轻重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4.
临床路径对重型肝炎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将临床路径应用于重型肝炎患者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的效果。方法将109例重型肝炎行锁骨下深静脉置管的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重型肝炎锁骨下深静脉置管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达标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8.11%和96.23%,对照组分别为80.36%和83.9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能力的总体表现方面和部分项目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重型肝炎患者锁骨下深静脉置管期间应用临床路径实施护理,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增强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有助于构筑护士主动服务与患者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传染科2002年8月-2004年2月9例重型肝炎合并肺曲霉感染且死亡的患者,以期通过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尽早发现该类院内感染,减少病死率。通过调查采取空气臭氧消毒措施后其发病率的变化,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9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1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3岁。亚急性重型肝炎2例,慢性重型肝炎7例。合并急性胰腺炎及糖尿病各1例。并发肝性脑病3例,肝肾综合征4例,自发性腹膜炎4例。6例肺曲霉感染发生于9~11月份,2例发生于2~3月份,1例发生于5月份。2.方法。观察重型肝炎患者合并肺曲霉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淋巴细胞凋亡状况和淋巴细胞各亚群的数量变化,以探讨其与本病慢性化和重型化的关系。方法:利用慢性非重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人和正常对照组(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PHA-P刺激下短期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的凋亡情况并相互比较,采用流式细胞仪结合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慢性非重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病人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各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经PHAP刺激72h后,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组PBMC亡率明显高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组总淋巴细胞百分率显高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P<0.01),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淋巴细胞总数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3+,CD3+CD4+亚群绝对数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低于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组(P<0.05),CD3+CD8+亚群绝对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于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组(P<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单核细胞百分率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于慢性非重型乙肝型肝炎组(P<0.05)。结论:慢性非重型乙型肝炎患淋巴细胞活化与凋亡共存,慢性重性乙型肝炎患淋巴细胞消耗严重。淋巴细胞活化诱导细胞(AICD)参与乙型肝炎慢性化,重型化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7.
凯时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凯时即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综合治疗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该基础上加用凯时10μ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缓慢滴注,1次/d,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Lipo-PCEI是一种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膦甲酸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23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给予治疗常规治疗加拉米夫定100mg,1次/d;治疗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和阿德福韦酯,膦甲酸钠注射液3.0g250ml,静脉滴注,2次/d,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1次/d,疗程28d。结果肝功能复常率、HBV-DNA的阴转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20.9%(13/62)、19.4%(12/62)、17.7%(11/62)明显低于对照组41.0%(25/61)、39.3%(24/61)、37.7%(2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治疗组22.6%(14/62),显著低于对照组54.1%(33/61)(P〈0.01)。结论在基础保肝支持治疗同时,及时应用膦甲酸钠联合阿德福韦酯胶囊能显著提高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HBV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peptidase,LAP)活性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法检测HBV慢性肝病患者血清LAP的活性,选择110例健康献血员做对照,对118例HBV慢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炎组、代偿期肝炎肝硬化组、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组)血清中LAP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在HBV慢性肝病组中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组患者血清中LAP活性升高最明显,与对照组和其他肝病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代偿期肝炎肝硬化组LAP活性与慢性肝炎组比较有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慢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S)。结论LAP活性在HBV慢性肝病中普遍升高,但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最高,此可作为HBV慢性肝病鉴别诊断的一项初步指标。  相似文献   

10.
袁锦林 《临床医学》2006,26(11):86-86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内毒素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100例重型肝炎患者分三期,按预后分康复组与死亡组,另将2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鲎试剂改良基质显色法定量测定空腹静脉血中内毒素含量。结果 肝衰竭三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肝功能衰竭后期组明显高于前期组(P〈0.01);死亡组明显高于康复组(P〈0.01)。结论 重型肝炎内毒素水平与病情、预后呈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各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脾静脉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将11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成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及肝硬化组。选取22例健康人为对照组。超声检测门、脾静脉内径及平均流速,计算二者血流量及血流量比值,并行组间比较。结果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门静脉平均流速(Vpv)、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度组的Vpv较对照组、轻度组减慢(P〈0.05)。重度组和肝硬化组的Vpv较轻、中度组及对照组减慢(P〈0.05)。重度组Dpv、Dsv较对照组增大(P〈0.05)。肝硬化组的Dpv、Dsv较其他组增大(P〈0.01)。肝硬化组脾静脉血流量(Qsv)和脾、门静脉流量比值(Qsv/Qpv)较其他组增高(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Vpv、Dpv、Dsv能反应肝脏功能损害程度,Qsv、Qsv/Qpv是反映门静脉压力的较好指标,为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评价提供了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救治高龄重度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呼吸科救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重度呼吸性酸中毒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n =28)和常规基础治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n =28),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pH值、PaO2及PaCO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pH值、PaO2及PaCO2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治疗后pH值、PaO2及PaCO2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均<0.05).实验组有4例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插管率为14.29%,对照组11例予以有创机械通气,插管率为39.29%,两组治疗后插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重度呼吸性酸中毒的Ⅱ型呼吸衰竭可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降低治疗后的有创通气的病例数,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检测在慢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35例慢性肝病患者按病情程度分成慢性肝炎轻度组(32例)、中度组(18例)、重度组(8例),肝硬化组(62例),肝癌组(15例),同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对象血清甘胆酸的含量。结果慢性肝炎各组及肝硬化、肝癌组血清甘胆酸均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甘胆酸水平在慢性肝炎各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甘胆酸较正常人升高,慢性肝炎患者随着病情加重血清甘胆酸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在血小板减少症诊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ysmex XE-5000自动化分析仪测定137例血小板减少患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1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1例,慢性乙型肝炎36例,肝硬化33例,肝移植术后5例]和60例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及网织血小板百分比(IPF%),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组患者外周血PLT绝对值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ITP、MDS、肝硬化和肝移植患者外周血中IP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其中ITP组和肝移植组显著高于对照(P〈0.01).ITP、肝硬化和肝移植患者MPV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ITP、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移植患者P-L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其中肝移植患者显著高于对照(P〈0.01).ITP、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移植患者PDW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其中ITP和肝硬化患者显著高于对照(P〈0.01).AA患者IP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MPV、P-LCR和PDW虽低于正常对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F%、MPV、PDW、P-LCR 检测的结果对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观察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COPD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l例与对照组20例。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治疗组拔除气管内导管,应用BiPAP通气方式行无创通气,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逐步撤机。主要观测指标为: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院内病死率。结果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两组资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拔管时与应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2h相比,心率、呼吸、动脉血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的有创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6.9±3.0)d与(13.1±4.3)dt=5.38,P〈0.01];VAP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48%(1/21)与40%(8/20)],X^2=5.51,P=0.02],撤机成功率较对照组提高[95%(20/21)与65%(13/20),X^2=4.19,P=0.04]。但两组机械通气总时间、院内病死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当COPD上机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应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方式撤机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乌氨酸(瑞甘)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甘10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3周为1个疗程。监测活疗前后血肝肾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血清电解质、血常规,并记录症状、体征、神志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74.2%)优于对照组(43.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病死率(9.7%)低于对照组(21.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肝性脑病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建军  王文武  刘柱 《临床荟萃》2012,27(15):1292-1295
目的 探讨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急性加重期患者出现血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正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CHF急性加重期[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Ⅲ~Ⅳ级]患者62例.血BNP水平正常的18例为研究组(BNP<100 pg/L),血BNP水平明显升高的 44例为对照组(BNP>100 pg/L).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从而得出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CHF急性加重期血BNP正常的临床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经(left veil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大于对照组,(65.44±2.04) mm vs (63.48±2.50) mm(P<0.05).研究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低于对照组,(21.06±3.45)% vs(32.25±4.05)%(P<0.05).研究组的平均住院日长于对照组,(22.56±3.29)d vs (15.43±2.42)d(P<0.05).研究组服用美托洛尔的最大耐受剂量低于对照组,(12.50±4.79) mg vs(24.94±6.80) mg(P<0.05).随访2年期间研究组因心源性死亡15例,对照组因心源性死亡6例(P <0.01).两组在LVEDd、LVEF、住院时间、美托洛尔耐受最大剂量、随访2年心源性病死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BNP降低为预测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r =4.266,OR=71.208,95%CI=1.200~4224.226,P<0.05).结论 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CHF急性加重期(NYHAⅢ~Ⅳ级)血BNP正常的患者心力衰竭程度更严重,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采用控制感染、持续氧疗、改善通气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12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酚妥拉明与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心脏射血分数(EF)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FEV1和EF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增加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P<0.01)。结论酚妥拉明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炎患者的各项凝血指标,尤其是血小板指标的病理性变化和功能水平以及其检测对各类型肝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96例肝病患者,依据病理机制及病程分为3组,再同期抽取5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实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各项临床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及肝硬化组的4项指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慢性肝炎患者PT、TT、APTT明显延长,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下降。肝炎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明显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类型肝炎患者的凝血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且损害程度与病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无创通气(NIV)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5例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2组均给予祛痰、抗感染、扩张支气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NIV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治疗3h后及7d后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动脉血气分析、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症状改善率87.88%,高于对照组的81.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RR、HR、动脉血气分析、CPIS及APACHEⅡ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h、7d后,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NIV对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确切,在纠正低氧血症、改善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及改善肺功能方面显著优于鼻导管吸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