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结合胜利海上"十三五"油藏规划对工艺的技术需求,通过目前海上注水、防砂、举升等主导工艺对提液的适应性分析,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通过成熟技术的集成配套和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为海上"十三五"提液指明技术方向,为胜利油田的稳产上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保证海上稠油正常举升是油田“提产增效”的关键一步。为解决蓬莱油田稠油采出问题,本文通过对稠油举升工艺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蓬莱油田稠油的特性,优选出射流泵举升工艺技术,并对此工艺的动力液流程、投捞方式、作业程序进行优化,在W平台A井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研究结论可为推动海上稠油油田开发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上稠油油藏储量丰富,稠油热采是有效动用这些储量的有效手段,海上稠油热采射流泵举升在海上稠油油田不断应用和推广。同时,稠油热采射流泵选泵设计与普通射流泵选型区别较大,井筒流体粘度变化、热采周期产液波动、气油比等因素影响选泵设计精准性。为了提高选泵设计精准性和油田稠油热采周期产能,本文建立了射流泵举升理论计算方法,确定选泵设计敏感性分析因素,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值的影响程度,得到影响选泵设计的关键因素敏感性顺序,提升选泵设计的精准程度。最后,选泵优化设计结果在油田现场中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举升工艺是SAGD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辽河油田SAGD生产井主要以大抽油机配套有杆泵举升为主,基本能够满足生产需要。但受有杆泵泵挂深度和最大载荷的影响,液量提升空间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SAGD开发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电潜泵采油工艺无杆柱机械传动,排量范围大、扬程高,在SAGD生产井提液方面应用空间很大,但受井下高温条件制约,国内研究一直停滞不前,而进口泵价格高、供货周期长,受垄断制约难以规模应用。为进一步提高井筒举升能力,改善SAGD开发效果,为此曙光采油厂和相关科研院所联合对国产潜油电泵机组耐高温、配套管柱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5年7月15日,首台国产SAGD高温潜油电泵在杜84馆平K58-1井进行了现场试验并取得一次性成功。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鲁克沁油田超深稠油油藏的特点,在系统认真分析前期井筒举升工艺的基础上,采用螺杆泵配套环空稀降粘井筒举升工艺,首次成功应用螺杆泵将稠油举升到地面,达到了提高产量、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油井检泵周期大幅延长,维护成本及劳动强度大幅减少,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该技术为稠油规模开发油井提液携砂采油提供了技术与实施依据,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提液是水驱油藏开发中后期保持稳产,提高最终采收率的有效开发模式.胜利海上油田经过多年开发已进入开发后期,海上主要的机采方式是潜油电泵,本文通过对电泵提液适应性进行分析,配套完善了一套适应海上生产的电泵提液技术,并对如何改进电泵提液技术提出了下步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璐  付丽  马贵阳 《当代化工》2012,41(4):370-371
为解决稠油粘度高、在井筒中流动阻力大的问题,设计了井下串联抽稠油泵.阐述了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弹簧、悬点载荷、泵排量等工作参数展开分析,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该泵在上冲程时从油管掺入降粘液,并吸入地层产出液;在下冲程时将二者混合并通过油套环空举升至地面.该泵实现了柱塞下掺液,避免了砂磨柱塞现象以及泵上掺液不能降低原油进泵粘度的问题.该泵原理可行,工艺容易实现,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稠油举升.  相似文献   

8.
日前应用于浅海平台环境的海洋试油排液举升工艺主要包括螺杆泵排液、液氮气举、射流泵排液、氮气或氮气泡沫举升和液氮、氮气或氮气泡沫同连续油管配套举升等工艺,就以上几种海洋排液工艺系统的比较和归纳中,总结出不同工艺在海洋现场的优缺点,并依据结果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9.
螺杆泵举升方式具有地面设备简单、一次性投入少、耗能较少的特点,随着螺杆泵井在萨北油田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应用年限的增加,螺杆泵井的综合消耗费用已高于抽油机井,因此需要对三种机采井举升方式进行重新评价。通过对三种举升方式的分类对比分析,结合萨北油田采出液条件,重新评价了三种举升方式的选取原则。对高产井选用电泵井举升方式;新井产能选用抽油机举升;螺杆泵井由于无需地面基建,投产速度快,同时对聚驱和三元采出液适应性较强,因此,日常生产管理中,对见聚浓度高、频繁检泵井、三元驱油井以及临时需要举升设备投产的井,可以选用螺杆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蒙古林油田目前动力液系统已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情况 ,采用转变采油方式的方法 ,对部分水力泵油井进行了工艺转换 ,并对集输系统进行了调改 ,改善了油田的生产状况 ,为油田今后提液打下基础 ,也为油田今后的开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田以桩西采油厂老168、老163、桩斜139等为代表的滩海油田大斜度井有近1000口。该类油井由于井斜角大、造斜点高、单井产液量大导致提液困难,是困扰滩海大斜度井开发的重要难题。目前应用的斜井泵和抽稠泵均存在光杆缓下与抽油机冲次受限、泵效低导致有杆泵实际提液能力不足等问题。恒反馈泵通过结构尺寸优化,充分利用套管内径,通过液力反馈与真空增力原理,实现下行反馈力恒定最大,保证大斜度井大排量的可靠举升,可解决常规斜井泵、抽稠泵提液能力不足、易缓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海上油田低产井人工举升设备检泵周期短、开采效果较差等问题,设计开发了适用于海上油田的往复式潜油电泵系列产品。通过对钻完井资料、油藏数据等分析计算,对往复式潜油电泵产品进行合理的选型设计,以满足海上油田正常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力泵排液工艺在海上探井测试中的应用机理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其在现场应用过程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为海上探井测试排液工艺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主力油田多已进入开发中后期,机采井数量持续增加,人工举升的重要程度不断提升。为了持续提升机采井系统工作效率,对目前较为常见的抽油机、螺杆泵、电潜泵、水力泵、气举等举升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各种举升方式的优缺点,对指导采油生产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Z13断块普遍稠油开采过程中的问题,结合其他油田稠油开采的经验,对螺杆泵举升工艺进行适应性分析.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常用的螺杆泵的性能,从下泵深度、粘度等多个方面对Z13断块普通稠油采用蛛杆泵举升工艺的适应性进行分析,为江苏油田稠油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提高定向井举升工艺配套的有效期,对斜度对举升工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就目前的举升工艺适应性进行了评价,在定向井举升工艺适应性分析以及大斜度井举升新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下步定向井举升工艺配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井下作业作为维持油井稳产增产的重要措施,在油田作业现场频繁进行,面对低油价新常态,各油田公司努力探索降本增效举措。对于海上无修井机采油平台,当电潜泵举升油井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检泵作业时只能利用钻井船进行,费用巨大,某海上油田创新修井思路,首次尝试液压举升装置进行检泵作业,成功完成了检泵作业,大幅降低了作业费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8.
鲁克沁油田为了提液增产,针对其超深稠油油藏储层出砂严重的特点,采用螺杆泵配套环空稀降粘井筒举升工艺,首次成功应用螺杆泵将稠油举升到地面,达到了增大油井产压差、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在研究和实践中,初步形成了稠油冷采螺杆泵携砂采油深配套工艺技术.该技术为超深稠油油田中高含水期实现经济高效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针对鲁克沁油田超深稠油有杆泵故障率较高、免修期短、维护作业成本较高问题,在具体分析了目前有杆泵空心杆掺稀举升工艺、维护作业工艺基础上;提出了超深稠油闭式环空掺稀举升工艺,优化设计了多功能举升管柱结构,用以提高油井免修期、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单井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鲁克沁油田超深稠油有杆泵故障率较高、免修期短、维护作业成本较高问题,在具体分析了目前有杆泵空心杆掺稀举升工艺、维护作业工艺基础上;提出了超深稠油闭式环空掺稀举升工艺,优化设计了多功能举升管柱结构,用以提高油井免修期、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单井原油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