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观察HEOS宫腔镜系统治疗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95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HEOS宫腔镜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膨宫液吸收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宫腔粘连情况、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和术后12个月内月经恢复情况、妊娠情况、卵巢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术中失血量、术中膨宫液吸收量少(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宫腔粘连率低,治疗有效率、月经恢复正常率、妊娠成功率高(P均<0.05)。两组内不同时点和两组间同一时点血清FSH、E2、LH水平比较,P均>0.05。结论 HEOS宫腔镜治疗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月经恢复,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同时增加术后妊娠机会,不影响术后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不同分型粘膜下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筛选的9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为常规开腹手术切除肌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情况等.结果术中未出现子宫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宫腔镜手术后出现疼痛者7例,术后发热者3例;术后低血钠者3例.宫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38.3±4.5)min,平均出血量(39.3±5.26)ml,患者出现术后疼痛率15.56%,平均排气时间(12.1±1.9)h,平均住院时间(3.8±1.0)d.结论宫腔镜兼具检查和治疗功能,对于粘膜下肌瘤的诊疗安全性高、疗效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及传统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采用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小切口手术(小切口组)、传统开腹手术(对照组)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各40例,分别观察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肌瘤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小切口组及对照组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目前治疗子宫肌瘤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位旋切法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7例子宫肌瘤患者(研究组),于腹腔镜下向宫体注入稀释垂体后叶素,然后在原位直接旋切子宫肌瘤及其被膜,在肌瘤被子宫肌收缩往外挤压的过程中将肌瘤直接旋切干净,1号可吸收线缝合创面。将同期常规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情况及术后病率等。结果两组手术顺利,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P均<0.05。术后疼痛情况、排气时间、排尿情况、术后病率等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原位旋切剔除法操作简单迅速,易掌握,且手术时间短,创伤更小,出血更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96例妊娠并子宫肌瘤者(观察组)在剖宫产术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对82例妊娠无子宫肌瘤者(对照组)行单纯剖宫产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产褥病率、术后住院时间、恶露干净时间等。结果两组相关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切实可行,但应加强围术期处理并酌情调整剖宫产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措施减少腹腔镜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出血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较大子宫肌瘤(12孕周<子宫<16孕周,子宫肌瘤最大直径>9CM)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术前三月口服米非司酮缩小肌瘤体积,麻醉后经直肠置入卡前列甲酯栓收缩子宫,术中切除肌瘤前应用止血带捆扎宫颈部位,作为研究组;未采取以上综合措施,单纯行腹腔镜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者12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近期疗效。结果研究组均成功行腹腔镜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对照组因操作困难中转改行开腹瘤体切除术3例,中转腹腔镜全子宫切除4例,开腹全子宫切除1例。研究组无一例术中输血,对照组术中输血8例,两组手术前肌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d平均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平均拔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较大子宫肌瘤切除术采用综合措施,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子宫下段肌层折叠缝合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SD患者2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切除联合腹腔镜子宫下段肌层折叠缝合修复子宫下段肌层,14例)和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引导下经腹腔镜切除子宫瘢痕后重新缝合修复子宫下段肌层,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子宫下段肌层的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均显著增厚(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下段肌层折叠缝合联合宫腔镜治疗CSD疗效确切,且手术操作更简易,术中出血量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腹式组、经阴道组和腹腔镜组,各50例。腹式组患者采用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经阴道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3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肌瘤复发率。结果腹式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其他两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其他两组(P0.05);经阴道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镜组,自主活动时间长于腹腔镜组(P0.05)。经阴道组和腹腔镜组术后肌瘤复发率均低于腹式组(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且复发率低的优势,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老年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宫颈癌患者4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广泛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结果两组中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患者切除淋巴结的个数、切口感染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生尿潴留和淋巴囊肿的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宫颈癌患者行广泛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孟俊红  张梅 《山东医药》2006,46(8):40-41
将62例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术中分别采用单极电钩凝切法及分离钳剥离肌瘤。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分别〈0.05、〈0.01;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认为单极电钩凝切剥离法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操作方便,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中转开腹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SH)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行改良LSH和传统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改良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改良LSH治疗子宫良性病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康复时间,且不增加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两种宫腔镜冷刀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使用宫腔镜下冷刀手术治疗的110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5例采用免扩宫宫腔镜冷刀系统(灵宝一体镜)行粘连分离术(观察组),45例采用HEOS宫腔镜冷刀粘连分离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宫腔形态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月经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6,P=0.004)。结论 免扩宫一体镜宫腔镜系统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手术安全性高,相较于HEOS宫腔镜冷刀,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免扩宫、术后妊娠率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 将24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20例,B组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A组行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病率(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均成功完成肌瘤剔除术,无1例中转开腹;除B组有2例伤口愈合不良外,术后均无并发症.A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病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但术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镜下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4.
高艳华  崔淑娟  骆硕 《山东医药》2011,51(22):58-59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同时行剖宫产和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 14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单纯行剖宫产术,观察组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剖宫产术。观察组术中见单发子宫肌瘤31例,多发49例。肌瘤均剔除,剔除子宫肌瘤最大者87 mm×75 mm×72 mm。术后病理检示43例患者子宫肌瘤变性,以红色变性多见。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略多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5%,对照组为3.08%,两组相比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除术与刮宫术治疗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2017年9月—2018年7月到该院接受治疗的78例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传统刮宫术)与观察组39例(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比较两组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月经量、复发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月经量、复发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除术方法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分析宫腔镜冷刀技术在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该院宫腔镜门诊就诊并接受宫腔镜冷刀手术2 159例宫内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一次性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术后妊娠率等。结果 宫腔镜冷刀手术治疗2 159例宫内良性疾病,一次性手术成功率为99.86%(2 156/2 159),术后出血量0~10 ml,手术并发症5例(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剔除术后宫腔轻度粘连,1例子宫纵隔术后轻度水中毒,1例子宫纵隔术后1周出现术后大出血,1例宫腔重度粘连术中子宫穿孔,1例绝经期宫内节育环嵌顿宫腔镜下取环致子宫穿孔,均经积极治疗后治愈)。随访80例有生育需求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术后妊娠率为47.50%(38/80)。结论 在一定适应证范围内,冷刀技术可以取代传统的宫腔电切手术治疗大部分宫内良性疾病。冷刀技术具有学习曲线短,一次性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无电、热损伤,可更好地保护子宫内膜,保护女性的生育能力等优势,尤其适合在日间手术室开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宫腔镜下给予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吸液量、VAS评分等诊疗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年的月经改善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12个月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除术能显著改善患者月经及子宫内膜厚度,降低术后复发率,在子宫内膜息肉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玉彬 《山东医药》2011,51(7):89-90
目的观察腹腔镜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8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分别行腹腔镜D2根治术及传统开腹根治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切口液化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腹腔镜下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确切且具有微创性。  相似文献   

19.
潘志坚 《山东医药》2011,51(46):53-54
目的观察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肌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肌瘤切除术35例(A组),行气腹腹腔镜肌瘤切除术27例(B组)。两组年龄、病情等资料比较,P均〉0.05。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与B组比较,A组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住院费用较低(P均〈0.05)。A组术后无肩胛痛者,B组出现10例(P〈0.05)。结论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者宜选择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20.
宫腔镜下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和传统电切术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符雅君 《山东医药》2009,49(8):98-99
官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PK技术)是妇科领域一种新的治疗技术,属非开放性手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2008年3~6月,我们采用PK技术治疗黏膜下肌瘤患者25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水中毒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现对两种电切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