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因其发病急、进展快及预后差等临床特点,使其成为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ACS的诊断及治疗手段日益成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冠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使ACS患者的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然而,ACS患者仍具有很高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根据对ACS患者的临床预后的准确预断以指导冠脉介入、冠脉搭桥等诊疗策略的制定越来越为临床医师所重视,也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影响ACS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进行系统的综述,以期为ACS的诊治及临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焦虑抑郁障碍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概念有了延伸,在2000年9月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制定的ACS标准中,ACS是指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NSTEMI),而在2003年Serebruany等的资料中,ACS中包含了ST段抬高(Q波型)急性心梗。有报道ACS患者已占冠心病的50%以上,因此,探讨与ACS预后相关的因素很有必要。关于ACS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及D-二聚体(D-D)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取93例ACS患者为ACS组另选46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将ACS组分为低危组(≤108分n=21)、中危组(109~140分,n=26)、高危组(>140分,n=46),并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出现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将ACS组分为预后不良组(n=28)和预后良好组(n=65)。比较ACS组与对照组、不同危险分层组、不同预后组患者血浆MCP-1、LOX-1、D-D水平,分析发生ACS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ACS组血浆MCP-1、LOX-1、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P<0.05);ACS患者血浆MCP-1、LOX-1、D-D水平随着危险分层的增加而提升(均P<0.05);预后不良组血浆MCP-1、LOX-1、D-D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MCP-1、LOX-1、D-D为ACS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血浆MCP-1+LOX-1+D-D诊断AC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独诊断。结论 ACS患者血浆MCP-1、LOX-1、D-D水平明显提升,与危险分层和预后密切相关为ACS发生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能提升ACS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改善ACS患者预后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开封市中心医院的75例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良好组、不良组。比较患者基线资料及血清IMA、sCD40L水平表达,分析血清IMA、sCD40L水平表达与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75例患者中57例预后良好,18例预后不良。不良组血清IMA、sCD40L水平高于良好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ACS患者血清IMA与sCD40L水平呈正相关(r=0.790, 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MA、sCD40L水平高表达是ACS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O^R1, P0.05)。结论血清IMA、sCD40L水平与ACS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血清IMA、sCD40L水平高表达会导致ACS患者预后不良,通过持续监测血清IMA、sCD40L水平可预测ACS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5.
1.临床评估 ACS个体的临床评估相当重要,既可以帮助我们明确诊断,也可帮助我们了解冠脉血管床内在的缺血触发因素,这些内在因素的持续存在和进展还会加重心肌缺血,因而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病史和体格检查能给我们提供最有价值的危险预示因子,也直接与ACS患者的临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相关因素分析以及APACHEⅡ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综合ICU及CCU监护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98例,分析ACS患者预后相关因素以及APACHEⅡ评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中的作用。结果 NT-ProBNP、APACHE评分、血液滤过、直接胆红素增高等因素与预后预测可疑相关(P〈0.05),且ACS患者预后预测与APACHEⅡ评分、直接胆红素增高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6.311、2.28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相关因素包括NT-ProBNP、APACHE评分、血液滤过、直接胆红素增高等,而APACHEⅡ评分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美玲  郑世良 《医学综述》2009,15(9):1375-137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预后较差。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可以反映斑块的不稳定性,是ACS的重要危险因素,炎症加重了斑块的不稳定性,从而了导致了ACS的发生、发展。临床上联合检测CRP、MMP-9有助于ACS的诊断和严重程度判断,对预后预测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晶  钟诚  欣明花 《广东医学》2021,42(3):298-302
目的探讨血清血小板因子4(PF4)、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为ACS的患者214例。测定患者入院24 h内血清PF4、CXCL12水平,出院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依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将ACS患者分为MACE组(53例)、非MACE组(161例)。比较两组ACS患者PF4、CXCL12水平,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差异;采用Pearson法分析PF4、CXCL12与实验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F4、CXCL12水平对ACS患者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P<0.05),血清hs-CRP、PF4、CXCL12水平较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ACE组ACS患者PF4、CXCL12与LVEF均呈负相关(P<0.05);与hs-CRP均呈正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s-CRP、PF4、CXCL12升高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LVEF下降是ACS患者预后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血清PF4、CXCL12、LVEF、hs-CRP预测ACS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0.817、0.649、0.621,其中血清PF4、CXCL12预测ACS患者发生MACE的效能明显高于LVEF、hs-CRP(P<0.05)。结论血清PF4、CXCL12水平高是ACS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可为ACS患者预后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相关因素分析以及APACHEⅡ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综合ICU及CCU监护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98例,分析ACS患者预后相关因素以及APACHEⅡ评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中的作用。结果 NT-ProBNP、APACHE评分、血液滤过、直接胆红素增高等因素与预后预测可疑相关(P<0.05),且ACS患者预后预测与APACHEⅡ评分、直接胆红素增高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6.311、2.28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相关因素包括NT-ProBNP、APACHE评分、血液滤过、直接胆红素增高等,而APACHEⅡ评分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预测的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导致急性冠脉供血不足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坏死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正确诊断和治疗ACS将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及降低病死率。本文对我院2004年11月~2006年7月收治的161例维吾尔族和70例汉族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维吾尔族ACS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