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含高碳糖片断的氨基醇及水解产物的波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10高碳糖合成了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含有高碳糖结构片断的氨基醇,检测了该氨基醇及其水解产物的1H、13C NMR图谱,确证了该类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1H COSY,HMQC,HMBC等2D NMR 技术对其水解产物的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和较详细的解析.  相似文献   

2.
橄榄苦甙的NMR数据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橄榄苦甙进行了1H和13C MNR检测, 通过DEPT和1H-1H COSY、HMQC、HMBC、NO ESY等2D NMR对其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和较详细的解析, 并指出其NMR数据特征.  相似文献   

3.
高碳糖希夫碱的1H NMR和13C NMR全归属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对7个高碳糖希夫碱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通过DEPT和1H-1H COSY,HMQC,HMBC等2D NMR 技术对其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和较详细的解析,并指出其NMR特征.  相似文献   

4.
参考地塞米松在D2O中检测的的1H、19F NMR数据、棕榈酸的1H、13C NMR标准图谱数据和Lindeman-Adams经验公式,对地塞米松棕榈酸酯进行了1H和13C MNR检测,通过DEPT和1H-1H COSY、HMQC、HMBC等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5.
Lasiodonin Acetonide的NMR数据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lasiodonin acetonide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参考lasiodonin, maoecrystal T, wikstroemioidin B和rabdocoetsin A的1H、13C NMR数据,通过DEPT和1H-1H COSY、HSQC、HMBC等2D NMR技术对该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6.
应用NMR技术,其中包括:1H NMR、13C NMR、DEPT、COSY、13C-1H COSY和HMBC,对联萘酚磷酰胺的一对差向异构体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对S-R及R-R差向异构体的所有碳氢信号进行了一一归属,并依此考查了差向异构体的构象,分析结果得到了X-ray单晶衍射结果的证实.  相似文献   

7.
2,3:4,5-双-O-(1-甲基亚乙基)-β-D-吡喃果糖又称为果糖二丙酮(diacetonefructose),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它是抗癫痫药物托吡酯中的母体部分,在药物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果糖二丙酮结构中含有手性碳原子,核磁共振(NMR)谱图较为复杂,本文首先应用1H NMR、13C NMR、DEPT135、1H-13C HMBC、1H-13C HSQC、1H-1H COSY和NOESY实验对果糖二丙酮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指认归属,确定了其空间构型.然后,利用计算化学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模拟,进一步佐证了该构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固体2H核磁共振(2H NMR)技术探究了甲胺铅氯(MAPbCl3)钙钛矿正交相、四方相和立方相晶体结构内甲胺阳离子(MA)的运动特征.结合2H NMR实验数据和拟合数据,本文分析和建立了不同相结构中MA阳离子的运动模型,揭示了不同相结构中MA阳离子的运动特征:正交相中MA并不处于完全静止状态,而是在围绕C-N键快速内旋转的同时局部晃动;随着温度升高,MA在钙钛矿晶格中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运动模式,MA阳离子运动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过程与该材料的相转变过程并不一致.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MAPbCl3相结构转变分子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盐酸贝西沙星是一种新型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盐酸贝西沙星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NMR)波谱(包括1H NMR、13C NMR、DEPT、HSQC、HMBC、COSY和NOESY)数据进行了解析,对其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归属,通过多种波谱学技术确证了盐酸贝西沙星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应用1D、2D NMR实验技术(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1H-13C HMQC、1H-13C HMBC等)研究了靶向新药吉非替尼的结构,对其1H NMR和13C NMR谱峰作了全归属,并讨论了F原子对吉非替尼的1H、13C NMR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对抗肿瘤药硼替佐米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电喷雾离子源-质谱(ESI-MS)、核磁共振(NMR)波谱(包括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1H-13C HSQC和1H-13C HMBC)数据进行了解析,对其1H和13C NMR谱峰进行了全归属,通过多种谱学技术确证了硼替佐米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多肽RGD是一类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序列的短肽,该文对新型环状拟肽cyclo[-RGD-ψ(triazole)-GD-]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FT-IR)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核磁共振(NMR)波谱(包括~1H NMR、~1H-~1H COSY、~(13C) NMR、DEPT、~1H-~(13)C HSQC和~1H-~(13)C HMBC)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3.
用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NMR)波谱(包含1H NMR、13C NMR、DEPT-135、COSY、HSQC和HMBC)、质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卡巴他赛原料药精制品进行了结构确证,对其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归属,同时讨论了质谱主要碎片离子可能的裂解方式和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通过多种波谱技术结合确证了卡巴他赛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莪术醇进行环外双键断裂氧化和酸催化氧桥开环加成2步反应后,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一种新型的莪术醇衍生物(2). 应用1D NMR和2D NMR测试了化合物2的1H NMR、13C NMR、1H-1H COSY、gHSQC、gHMBC,对化合物2的1H和13C化学位移进行了全归属,结合其红外光谱和质谱,推得化合物2为8-羟基-12-异丙基-2-甲基-三环[6.2.2.01,5]十二烷-10-氧杂-6,9-二酮,并比较了莪术醇,莪术醇双键断裂氧化产物(化合物1),化合物2的1H NMR、13C NMR数据变化.  相似文献   

15.
孙伟  高翔  郭娟  余向阳 《波谱学杂志》2016,33(2):353-359
应用~1H NMR、~(13)C NMR、DEPT135、~1H-~(13)C HMBC、~1H-~(13)C HSQC、~1H-~1H COSY和~1H-~1H NOESY等多种NMR技术,对文献报道的洛莫司汀(Lomustine)~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修正与补充;特别是应用2D NMR对重叠程度较高的环己烷区进行了指认归属,并确定了其空间构型.  相似文献   

16.
对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质谱(ESIMS和HRMS)、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31P NMR,DEPT-135,COSY,HSQC和HMBC)、差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A)报道并进行解析,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归属,同时讨论质谱的主要碎片离子的可能的裂解方式和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通过多种谱学技术确证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维库溴胺合成中的6个中间体均为雄甾类化合物,我们以重要中间体2β,16β-二(1-哌啶基)-5α-雄甾烷-3α, 17β-二醇为例,使用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确定了它的结构,并结合1H NMR, 13C NMR, DEPT, 1H-1H COSY, HSQC, HMBC多种核磁共振分析方法,详细归属了其所有的1H NMR和13C NMR数据,利用ROESY确定了其相对构型. 根据相同方法,归属了其它5个中间体的13C NMR数据,为它们的结构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为维库溴铵合成工艺的中间体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对雷酚内酯对照品的紫外吸收光谱(UV)、红外吸收光谱(IR)、质谱(MS)、核磁共振(NMR)谱(包括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NOE、1H-13C HSQC和1H-13C HMBC谱图)进行了分析,对其1H和13C NMR谱峰进行了全归属,纠正了文献[5]的归属错误,确证了雷酚内酯对照品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9.
应用1D NMR和脉冲梯度场2D NMR技术深入研究盐酸托哌酮的溶液结构,对其1H和13C NMR化学位移进行全归属,并讨论其立体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