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长英 《当代医学》2013,(30):127-128
目的考察心理护理工作对骨科患者早期恢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8月收治的180例创伤骨科门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骨科常规护理手段,而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骨科患者心理状态而制定的心理护理措施。在早期(伤后1~2周)功能锻炼期间由责任护士对两组患者依从性进行记录,记录共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三种。结果护理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完全依从率为88.9%,对照组为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提高骨科患者早期恢复锻炼依从性的效桌确切,在现今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心理学融入进护理工作的趋势下,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彩连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72-73,12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不良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13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情绪和治疗依从性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在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较佳的护理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史新莉  沈建强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112-113,115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浅表性膀胱癌围手术期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浅表性膀胱癌围手术期专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浅表性膀胱癌围手术期专业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健康技能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护理干预两周后,观察组在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等3个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精神状态及睡眠质量等2个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好率65.00%高于对照组的3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并激发浅表性膀胱癌围手术期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生活质量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量化训练方法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一2011年1月收治的88例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康复锻炼,给予观察组患者术前量化训练,同时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监督,对2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增加膝关节活动能力锻炼、膝关节功能锻炼、下肢肌肉锻炼等护理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膝关节置换患者系统的术前量化训练,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处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及用药依从性、护理依从性和随访观察依从性。结果通过对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生活质量的各项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护理依从性及随访观察依从性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追踪观察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依从性、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心理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X^2=4.36,P〈O.05);两组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升高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QOL各单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增强CHF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谢京辰 《现代医学》2014,(6):687-68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遵医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肝硬化失代偿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遵医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4个月总的生活质量、总的健康状况、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肝硬化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抑郁焦虑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创伤性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都进行一般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行个别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及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外伤后创伤性骨折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9.
陆凤英 《中国病案》2012,(12):59-6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把168例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时间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完全依从率为6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正常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电话随访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恢复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老年下肢骨牵引患者维持有效牵引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56例老年下肢骨牵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从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维持有效牵引依从等方面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8周内(含8周)对维持有效牵引依从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8周内(含8周)对维持有效牵引依从性比较发现,观察组在1、3、6、8周内对维持有效牵引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老年下肢骨牵引患者维持有效牵引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抑郁焦虑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伴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升高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品管圈对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锻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锻炼进行恢复,治疗组采用品管圈模式进行恢复。最后利用康复护理日常生活活动(RNADL)量表分别对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80例中完全依从性患者仅20例,治疗组80例中完全依从性患者5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经过康复锻炼后衣、食、住、用、行五大项目平均总分达到了(83.71±2.9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4.02±4.16)分,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模式明显提高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患肢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40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2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120例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7d的MMSE评分较对照组发生显著的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POCD发生率为16.67%,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促进老年骨科术后患者的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本次研究,深入性地探讨心理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创伤骨科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璐  张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104-106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2011年12月92例肝癌术后并发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2%;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两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干预,均观察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心理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x2=4.0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指标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项目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目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升高幅度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增强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观察6个月后,两组对护理的满意度和疾病恢复所需要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8.84%),统计学有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恢复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多于实验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的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减少疾病恢复所需时间,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1月诸暨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116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采用NRS数字分级法以及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标准(QOL)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将两者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同时比较经不同护理后患者自身行为改变情况,包括对疾病认知程度的提升、负面情绪的消除、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及用药依从性的提高。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疼痛平均分值低于对照组[(3.5±1.7)分比(6.2±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49例(84.48%)比26例(44.83%)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宣教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的提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53例(91.38%)比38例(65.52%)]。同时,观察组患者负面情绪的消除,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及用药依从性的提高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改善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可有效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明显减轻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利虹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2):122-123,14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感染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80例作为人选对象,根据是否实施护理干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系统的护理干预,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依从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在生活、饮食、用药、心理、隔离知识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邢影  赵洁  王园  郭丝锦 《四川医学》2019,40(11):1176-117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为乳腺癌根治术的术后护理和促进恢复提供思路。方法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患者接受护理依从性、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模式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锻炼完全依从比例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术后发生患肢淋巴水肿、皮下积液等不良反应的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且对照组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的患者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患者满意度调查显示对早期护理干预法满意程度显著优于普通护理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中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功能康复锻炼依从性,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促进患者心理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