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钢纤维对高强混凝土高温作用后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钢纤维高强混凝土高温后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探讨了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与高强混凝土火灾后性能变化规律进行比较,分析了钢纤维对高强混凝土受高温作用后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耐火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对比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在火灾下的不同行为,介绍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火灾下的特性,探讨了其在高温下的破坏机理。讨论了提高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火灾下性能的措施。对进一步的研究和工程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火灾后高强混凝土结构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选择抗压强度损失系数、耐久性损失系数、爆裂损失系数和裂纹损失系数作为评价指标,以投影寻踪同归理论为基础,提出综合评定高温后损伤混凝土性能的方法,建立了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编制了基于MATLAB的相应程序,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寻求最优投影方向,根据投影特征指标值对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该方法避免了评判专家人为确定权重,评价结果客观准确、方法简单,为混凝土结构火灾损伤的诊断评估与修复加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火灾后高强混凝土损伤的投影寻踪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火灾后高强混凝土结构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选择抗压强度损失系数、耐久性损失系数、爆裂损失系数和裂纹损失系数作为评价指标,以投影寻踪回归理论为基础,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寻求最优投影方向,建立了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综合评定火灾后损伤混凝土性能的方法,根据投影特征指标值对高强混凝土火灾后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该方法避免了评判专家人为确定权重,评价结果客观准确、方法简单,为混凝土结构火灾损伤的诊断评估与修复加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对火灾后影响高强混凝土结构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选择抗压强度损失系数、耐久性损失系数、爆裂损失系数和裂纹损失系数作为评价指标,以投影寻踪回归理论为基础,提出综合评定高温后损伤混凝土性能的方法,建立了投影寻踪综合评价模型,编制了基于MATLAB的相应程序,采用加速遗传算法,寻求最优投影方向,根据投影特征指标值,对高强混凝土高温后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该方法避免了评判专家人为确定权重,评价结果客观准确、方法简单,为混凝土结构火灾损伤的诊断评估与修复加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掺磨细粉煤灰后混凝土的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掺入磨细粉煤灰后的高强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均高于基准高强混凝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高强混凝土的抗火灾高温性能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目前高强混凝土的抗火灾高温性能的研究进展,并对聚丙烯纤维、橡胶粉、钢纤维等对改善高强混凝土的高温性能情况进行比较,指出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对高强混凝土的高温性能研究和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别对掺聚丙烯纤维高强混凝土和素高强混凝土高温后导热系数、表观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两者的表观密度、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温后掺聚丙烯纤维高强混凝土和素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导热系数均呈下降趋势,高温前后掺聚丙烯纤维高强混凝土比素高强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小、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大,而且其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随温度变化规律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高温后聚丙烯纤维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温后聚丙烯纤维高强混凝土和素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探讨了聚丙烯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聚丙烯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抗爆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400℃以内降低幅度较小,400℃以后显著降低.聚丙烯纤维能够显著改善高强混凝土的抗爆裂性能.  相似文献   

10.
黄斯林  梁兴文  杨克家 《工业建筑》2007,37(3):38-41,71
采用ANSYS软件对高强混凝土剪力墙在单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过程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在有限元分析中,考虑了高强混凝土的特点、混凝土开裂后的影响和压碎后的应力软化,采用位移控制法,较好地解决了下降段的问题,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重点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等级、边柱纵筋配筋率、边柱箍筋体积配箍率、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和轴压比等因素对高强混凝土剪力墙基本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变化规律,并提出了保证其基本性能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方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蕾  韩林海 《工业建筑》2000,30(6):24-28
研究了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的耐火性能 ,分析了材料强度、构件截面含钢率、截面尺寸、构件长细比及荷载偏心距、保护层厚度等参数对构件耐火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 ,材料强度、构件截面含钢率、荷载偏心距对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的影响不大 ;截面尺寸、构件长细比对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的影响较大 ,且截面尺寸越大 ,构件耐火极限越长 ,长细比越大 ,构件耐火极限越短。并指出可以通过涂以一定厚度的防火涂料保证方形截面钢管混凝土柱达到要求的耐火极限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高温损伤后水中养护的愈合功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利先  时旭东  过镇海 《工业建筑》2003,33(5):50-52,77
对C30和C80混凝土进行了高温后及高温后高湿环境下养护一段时间后的加载试验。初步探讨了温度及水分对火灾损伤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为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损伤分析及加固后受力性能的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防冻剂掺量和受冻临界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山  卢宗俊  王宗昌 《工业建筑》2001,31(11):39-40,47
冬季混凝土掺防冻剂是保证强度不受损失的有效方法 ,实际掺量存在不合理性。从现行规范及理论上对混凝土早期受冻临界强度进行探讨 ,提出其掺量应以水灰比 ,水泥品种和施工时温度为参数控制 ,减化计算公式并在实践中完善。  相似文献   

14.
高温后预应力钢丝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范进  吕志涛 《工业建筑》2002,32(9):30-31,68
试验研究了预应力钢丝在经历高温作用并冷却至室温后的力学性能。考虑了不同冷却方式对其性能的影响 ,得到了经历不同高温后钢丝的极限强度、名义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和延伸率及其变化规律 ,给出了力学模型。为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剩余承载力计算及损伤评估提供依据 ,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轴压围套加固柱破坏时,围套加固部分的钢筋和混凝土强度往往达不到各自强度的极限值,其可利用的程度称为强度利用系数。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实例,阐述了轴压柱围套加固中钢筋和混凝土强度利用系数随各种因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王湛 《工业建筑》2001,31(8):57-59
通过圆形钢管对膨胀混凝土形成三向约束 ,采用扫描电镜 (SEM)研究约束膨胀混凝土的显微结构与普通混凝土显微结构的差异。试验证明 :加入高效减水剂 ,混凝土晶粒变得小而均匀 ,孔形貌也有较大改变 ,孔壁由尖角变得更加圆滑 ;而由于约束膨胀的填充作用 ,大幅度降低空隙率及孔径 ,定将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及强度  相似文献   

17.
荷载作用下高强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慕儒  孙伟  缪昌文 《工业建筑》1999,29(8):52-55,63
对高强混凝土(HSC)和钢纤维高强混凝土(SFRHSC)在荷载和硫酸盐侵蚀双因素作用下的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对试件施加相当于其破坏强度0%、10%、25%、50%的应力,浸泡于50%的硫酸盐溶液中,经过120d的侵蚀,结果表明,在硫酸盐作用下,混凝土性能下降速度很快,荷载的作用使得硫酸盐侵蚀有加剧的趋势。而同一水平的荷载单独作用时,对混凝土性能影响不大。钢纤维对双因素损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某底框架商住楼在火灾中倒塌原因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屈立军 《工业建筑》2002,32(10):79-81
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某钢筋混凝土底框架商住楼柱子的耐火稳定性。结果表明 ,该建筑的下部商业用房中火灾荷载和上部实际作用的重力荷载均较大是该建筑物于火灾中倒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钢管高强混凝土柱温度场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九斌  刘雪雁 《工业建筑》2001,31(4):57-59,62
在合理地确定了火灾情况下钢管高强混凝土柱受火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有限元法计算钢管高强混凝土在火灾情况下的温度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并考虑了不同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和防火涂料 )及不同直径对钢管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 ,从而为进一步研究钢管高强混凝土的耐火极限和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0.
神经网络在配制高强预拌泵送混凝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 ,提出了解决高强预拌泵送混凝土配制问题的BP神经网络方法 ,据此开发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用软件 ,能较好地进行强度及流动性能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