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XRD对钼氨浸渣的物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钼氨浸渣中存在钼酸钙及少量低价钼。碳酸钠浸出钼酸钙的热力学研究表明,当温度高于86℃时,浸出反应能自发进行,且温度越高,浸出反应越容易进行。在高温条件下采用碳酸钠浸出钼氨浸渣的优化工艺参数为:碳酸钠浓度70g/L、温度190℃、时间1.5h、液固比7∶1。在此条件下,钼浸出率达91.44%,残渣钼含量降至1.91%,且钼氨浸渣中的钼酸钙全部被浸出。浸出过程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碳酸钠浸出钼氨浸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8kJ/mol,浸出过程受固膜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2.
采用氢氧化钠对钼精矿中钼的浸出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钼精矿粒度、搅拌速度、氢氧化钠加入系数β(氢氧化钠与钼精矿质量比)和液固比对钼精矿中钼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采用氢氧化钠浸出钼精矿中钼的优化工艺参数。在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90min,钼精矿的粒度小于0.1mm,搅拌速度450r/min,氢氧化钠加入系数β为1.2,液固比为4∶1的技术条件下,钼的平均浸出率为99.76%。该浸出工艺的研究,为难冶炼钼精矿的处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用氢氧化钠从钼精矿中浸出钼,考察了温度、时间、钼精矿粒度、搅拌速度、氢氧化钠用量(氢氧化钠与钼精矿质量比)和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钼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确定了较优工艺参数: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90min,钼精矿粒度小于0.1mm,搅拌速度450r/min,氢氧化钠与钼精矿质量比1.2∶1,液固体积质量比4∶1。较优条件下,钼平均浸出率为99.11%。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水浸法回收钼精矿烟尘中铼和钼的工艺条件,考察烟尘焙烧时间与温度、浸出温度与时间、液固比等对铼和钼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焙烧4h后,在液固比2∶1、常温浸出2h的条件下,铼浸出率达到94%以上,钼浸出率降低到10%以下,初步实现铼的选择性浸出。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低品位铀钼伴生矿复杂矿性的特点,开展了加压碱法浸出试验,分析了难处理铀钼伴生矿加压碱法浸出的主要反应原理及反应机理,查明了浸出的主要难点是硫化物包裹体中钼的有效浸出以及胶硫钼矿的有效破解溶解和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矿石粒度-0.147 mm、总压0.7 MPa(氧分压0.5 MPa)、碱总用量16%(碳酸氢钠4%、碳酸钠12%)、反应温度110℃、浸出液固比1.5、反应时间3 h的条件下,尾渣中铀和钼的品位分别降至0.009%和0.125%以下,浸出率分别达到89.77%、84.62%以上。解决了包裹型难处理硫化钼的高效分解的难题,实现了铀、钼金属的高效回收,为该类型矿石处理提供了技术路线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很有希望的钼精矿综合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50年代,苏联开发了两个可供选择的回收钼、铼的处理钼精矿的方法:其一是精矿沸腾炉氧化焙烧工艺,从焙烧炉气中回收铼及部分钼,以氨溶液浸出烧渣及烟尘,从溶液中再吸附回收钼和铼;其二是于碱性介质中氧化浸出精矿工艺,吸附回收铼,沉淀钼酸钙。此后,在一有关的工厂中又开发和推行钼精矿硝酸分解,以吸附及萃取法处理溶液的工艺。  相似文献   

7.
利用磷灰石、钼酸钙和钨酸钙等含钙矿物与盐酸反应的差异性规律,首先在温和的盐酸浸出条件下预处理高磷高钼复杂白钨矿,即反应温度为50 ℃,盐酸浓度2.5 mol/L,反应时间2 h,液固比(指液体体积与固体质量之比,单位为L/kg,下同)5:1的条件下实现杂质磷的高效选择性浸出,磷的浸出率达到99%以上,同时实现钨钼的初步分离,钼浸出率为44.76%,钨浸出率仅为1.84%。然后,再利用钨酸和钼酸在盐酸体系中溶解度的性质差异,进一步提高盐酸浓度和反应温度强化浸出,在盐酸浓度4 mol/L,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2 h,液固比5:1的条件下,钼的浸出率达到95%,而钨以钨酸的形式留在固相,此步骤的钨浸出率只有1.55%,实现了钼的深度分离和钨矿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钼精矿加压氧化过程中添加剂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就硫酸、氧化钙、木素磺酸盐、铜铁离子等多种添加剂对钼精矿酸性加压氧化浸出工艺中钼转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氧化钙不利于钼的转化,钼以钼酸钙的形式进入渣中,较难被浸出;木素磺酸盐、硫酸、铜铁离子等对钼转化率影响较小,在加压氧化过程中不建议进行添加;新型添加剂可有效提高钼的转化率,且可有效提高矿浆的流动性,降低矿浆黏度,有利于实现过程的连续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试验用碳酸钠与氧化后的物料进行钠化焙烧,然后水浸出其中的钼、钒。在浸出过程中,钼钒进入溶液,而其它元素Ph、Ag等则留在浸出渣中,并获得了浸出的最佳条件。同时研究了在钼钒溶液中分离钼、钒的工艺,其中用氯化铵沉淀钒,用盐酸与氯化铵沉淀钼。钼的沉淀率大于95%,钒的沉淀率大于92%。  相似文献   

10.
对生产钼酸钠后残存于碱浸渣中的钼,采用苏打加氧化剂焙烧-热水浸出工艺可有效地回收其中的钼,生产出符合标准的钼酸钠、钼酸钡、钼酸钙等产品。  相似文献   

11.
评介了钼冶金产品生产技术的最近进展,如钼精矿转化工业氧化钼、钼精矿氧压煮生产化学纯三氧化钼、用氧化剂和浸出剂同时处理钼精矿生产化学纯三氧化钼,从钼精矿直接制取钼铁,用双十三胺萃取钼酸盐,反萃工艺生产二钼酸铵和钼粉、钼造粒粉等。  相似文献   

12.
钼精矿制取四钼酸铵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钼焙砂在浸出过程中的时间、温度和液固比对钼的浸出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实验条件,利用净化后的钼酸铵溶液得到了合格的四钼酸铵产品。  相似文献   

13.
钼酸铵生产废液及氨浸渣中钼的回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钼酸铵废液及氨浸渣中钼含量的分析,成功筛选出了回收钼酸铵废液及氨浸渣中钼的方法,利用传统的钼焙砂-酸洗-氨浸-净化-酸沉等工序,一部分钼进入废液,剩余一部分以不溶性钼进入氨浸渣,我们通过膜分离技术,用(NH4)2CO3及强氧化剂NaClO浸出法回收钼酸铵废液及氨浸渣中的钼,总回收率大大提高,对提高钼回收率及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每年约生产15万t工业氧化钼,绝大部分由氧化焙烧钼精矿制得,其中约30%用于生产钼酸铵,进而生产钼化学品及钼金属制品。这种方法生产的工业氧化钼用于钼酸铵生产存在以下实际问题:1)氨浸后产生含钼高达10%~20%的氨浸渣,损失大量的钼。2)氨浸后的钼酸铵溶液需要净化再结晶,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针对第一项问题,我国的钼酸铵生产企业通常采用以下解决办法:1)低价出售氨浸渣;2)将氨浸渣与工业氧化钼混合后炼制钼铁;3)将氨浸渣加Na2CO3焙烧,再提纯后制成钼酸钠。上述各种都是企业为提高钼资源利用而被动采用的办法。本文通过研究加压氧化法提纯工业氧化钼的工艺,不仅解决钼酸铵生产中面临的氨浸渣处理问题,而且氨溶后的钼酸铵纯度高,不需要再净化。所获氧化钼经化学检测和X-射线衍射检测,其中的金属杂质和MoO2显著降低。试验中,试剂BM的加入显著增加了固体三氧化钼比率,从而提高了纯三氧化钼的产率。  相似文献   

15.
从氧化钼与杂质颗粒关系入手,对钼焙砂难浸原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氨浸前,一部分氧化钼被杂质颗粒吸附在表面,形成致密层,难以进行氨浸反应。氨浸后,杂质颗粒表面吸附大量钼酸铵,致使浸出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采用低温液相催化去钙工艺将含钼40%~41%的钼酸钙转变为氧化钼。结果表明,经处理后的废水钼含量为0.1g/L以下,生产的氧化钼各项指标达到了工业氧化钼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17.
The leaching of molybdenite and copper sulphides with solutions of hypochlorite has been studied. The roles of pH and additions of carbonate ion in controlling molybdenum extraction and hypochlorite decomposition are described. The presence of carbonate ions during leaching prevents loss of molybdenum through precipitation as calcium molybdate. Carbonate ions while increasing copper extraction appear to act as stabilizers for the hypochlorite by delaying the onset of precipitation of catalytically active copper compounds. The leaching of molybdenite-containing copper sulphide rougher concentrates, it is concluded, is best performed at pH 9 with a carbonate-containing hypochlorite solution.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cadmium, zinc and lead ions on molybdenum extraction during the leach.  相似文献   

18.
采用焙烧—二段氨浸—萃取—反萃—铜电积—硝酸沉钼工艺流程处理低品位含铜钼精矿,最终产品为电解铜和钼酸铵。结果表明,铜回收率达到95%以上,钼回收率达到93%以上,产品均达到国标一等品标准。  相似文献   

19.
铜钼精矿氧化焙烧-二段氨浸得到铜钼氨溶液,通过考察净化剂用量、时间、温度对净化过程的影响,净化得到的钼酸铵溶液酸沉得到的四钼酸铵符合国标二级品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从含砷钼矿浸出液中脱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金元  朱云 《中国钼业》2008,32(5):22-24
采用砷酸铵镁沉淀法对含砷钼矿的浸出液进行了脱砷研究。理论分析得到脱砷过程中浸出液pH=10、浓度为0.1moL/L时,溶液中砷浓度为3.2×10^-8mol/L。试验研究了pH值大小、NH4Cl、MgCl2用量对浸出液脱砷率、钼入渣率以及钼砷比(Mo/As)的影响。找到了脱砷的最佳试验条件,在该条件下砷的脱除率可达到99.71%;钼入渣率可降至2.36%;Mo/As可达8697.82,实现了含砷浸出液中砷的脱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