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过程中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获卵数对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80例不孕患者共180个IVF-ET周期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FSH水平和不同获卵数患者年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不同FSH水平患者年龄、促性腺激素(Gn)剂量、Gn促排时间、移植胚胎数、卵裂率、妊娠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SH:〉8.78IU/L者获卵数明显低于FSH〈3.85IU/L和FSH3.85~8.78IU/L组(P〈0.05),而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却明显高于其它2组(P〈0.05)。随年龄增长、FSH水平增加获卵数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获卵数者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卵数≤5个受精率最高,获卵数〉15个受精率最低;获卵数6~15个卵裂率、优质胚胎率最高;随着获卵数的增加,临床妊娠率和中重度OHSS发生率也逐渐增高。获卵数和FSH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r=-0.246,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获卵数、移植胚胎数与IVF-ET妊娠结局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基础FSH水平不能预测IVF-ET的临床结局,而获卵数可以预测IVFET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控制性促排卵(COH)周期中晚卵泡期及黄体早期雌激素比值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194例因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患者行COH,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及ET日测定血清雌激素水平,依其比值分为3组:组1:hCG日E2(雌二醇)/ET日E2〈2.0;组2:比值介于2.0—4.0之间;组3:比值〉4.0.结果COH后共有67例妊娠(34.5%),妊娠组与非妊娠组及不同E2比值的三组间比较,患者年龄、hCG日E2水平、获卵数、受精率、ET日E2水平均无显著差异,但当hCG日E2与ET日E2比值〉4.0时,妊娠率显著降低.结论在IVF周期中,hCG日至ET日E2值迅速下降幅度可预测妊娠结局,推测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能损害子宫内膜的容受性,黄体期适当补充雌激素将有利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75例不孕患者(177个IVF-ET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女方年龄、不孕类别、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HCG注射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和获卵数与IVF-ET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年龄≥35岁(OR=0.6992)、基础FSH≥15IU/L(OR=0.8724)、HCG注射日血清E2≥2997pg/ml(OR=0.8231)是妊娠率降低的因素(P均〈0.05),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10mm(OR=1.3771)和获卵数增加(OR=1.045O)是妊娠率提高的因素(P均〈0.05)。结论:IVF-ET妊娠结局受女性年龄、基础FSH水平、Gn用量、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HCG注射日血清E2水平和获卵数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两种方案处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后对COH反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卵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ET/ICSI)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两种处理方法对控制性促超排卵(COH)过程和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患者IVF—ET/ICSI62个周期资料。按COH前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34个周期: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2个周期后,经阴道穿刺抽吸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再进入COH过程;B组28个周期:腹腔镜手术剥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后进行COH。IVF—ET/ICSI过程按常规方法进行。比较两组的获卵数和卵子质量、临床妊娠率以及囊肿复发率。结果 B组获卵数稍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OH的天数、用药支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A组1年内囊肿的复发率高于B组。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在IVF—ET/ICSI前的两种处理方法对其结局的影响无差别。临床要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两种基础激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抑制素B(inhibinB)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180例接受IVF—ET治疗的不孕症病人,于月经第2天抽取空腹血检测FSH、inhibinB水平,并按不同FSH、inhibinB水平分组,比较各组卵巢反应性及IVF-ET结局。结果 随FSH升高,卵巢反应性呈递减趋势,而妊娠率在FSH〉10U/L才有显著性变化;随inhibinB升高,卵巢反应性呈递增趋势,当inhibin B≤50ng/L,妊娠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F=12.36、18.82,P〈0.01;χ^2=8.10~14.22,P〈0.05)。结论 FSH是评价卵巢储备功能的较好指标,但在临床上对妊娠结局的预测实用价值不大。inhibinB能够更好反映卵巢储备功能,且对IVF-ET结局预测优于FSH。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中反复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05年5月就诊于本中心接受IVF治疗行控制性卵巢刺激(COH)≥4个治疗周期的12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共508个周期),比较多次COH后基础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不同治疗周期患者的取卵数和促性腺激素(Gn)的使用剂量。【结果】随着COH治疗周期数的增加,患者的年龄逐渐增加,比较各周期患者月经第3天FSH、LH、PRL、等的基础值,各激素水平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fP=-0.25~0.93)。与首次接受促超排卵周期相比较,促性腺激素(Gn)的使用剂量在第3、4、5、6、7、8治疗周期显著增加(P=-0.0001~0.0084),但是各周期患者取卵数并无统计学意3L(P=0.21~0.61).在对年龄分组后比较各周期Gn的使用剂量也无统计学差异fP=-0.12~0.94)。本研究还对一直在本院接受COH治疗≥7个周期的12例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的比较,发现随着COH周期数的增加,患者的Gn使用剂量也增加,但控制年龄因素的作用后,Gn的使用剂量则无统计学差异(P=-0.13)。【结论】反复的COH治疗不会影响卵巢的储备功能,接受多个周期COH治疗后的患者Gn使用剂量的增加是由于年龄因素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和克罗米酚兴奋实验(CCT)预测不孕症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价值。方法:45例不孕妇女月经第3天测定帆清基础FSH水平,月经第5~9天口服克罗米酚(CC)100mg/d,于第10天重新测定FSH水平,B超跟踪监测卵泡发育及妊娠情况。比较CCT证常与异常者的临床妊娠率及小同FSH水平者卵巢储备情况。结果:与CCT异常者相比,CCT止常者年龄明显偏小(P〈0.05),临床妊娠率明硅升高(P〈0.08);与基础FSH〈15IU/L者相比,基础FSH≥15 IU/L者卵巢反应不良率明硅升高(P〈0.05)、优势卵泡数和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基础FSH水平和CCT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具有较高的筛选价值,可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卵巢对控制性促排卵(COS)反应性的影响因素.寻找合适的预测卵巢反应性的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的1342名不孕病人IVF-ET第1治疗周期的资料。【结果】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女性年龄、基础血清FSH、E2水平、基础血清FSH/LH比值与控制性促排卵的获卵数呈负相关(P〈0.01),而月经周期天数、基础血清LH水平与控制性促排卵的获卵数呈正相关(P〈0.01)。经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女性年龄、基础血清FSH、E2水平、基础血清FSH/LH比值与控制性促排卵的获卵数呈负相关(P〈0.01),而月经周期天数与控制性促排卵的获卵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女性年龄、月经周期天数、基础血清FSH、E2水平、基础血清FSH/LH比值可以预测控制性促排卵的卵巢反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孕妇女的年龄与基础FSH水平对人工授精的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院接受夫精人工授精治疗的75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年龄和基础FSH水平与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的关系。结果≥35岁流产率明显增加,35岁组的促排卵周期周期数、妊娠率大于≥35岁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基础FSH10 IU/L的患者的流产率显著低于≥10 IU/L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年龄越大,血FSH水平越高,不孕妇女的人工授精妊娠率越低,流产率越高,促排卵不能增加高龄和高FSH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在辅助生育技术治疗中反复控制性卵巢刺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至2005年5月就诊于本中心接受IVF治疗行控制性卵巢刺激(COH)≥4个治疗周期的127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共508个周期),比较多次COH后基础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不同治疗周期患者的取卵数和促性腺激素(Gn)的使用剂量,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随着COH治疗周期数的增加,患者的年龄逐渐增加,比较各周期患者月经第3天FSH、LH、PRL、E2 、T的基础值,各激素水平之间并无统计学意义 (P=0.25~0.93)。与首次接受促超排卵周期相比较,促性腺激素(Gn)的使用剂量在第3、4、5、6、7、8治疗周期显著增加(P=0.0001~0.0084),但是各周期患者取卵数并无统计学意义(P=0.21~0.61),在对年龄分组后比较各周期Gn的使用剂量也无统计学差异(P=0.12~0.94)。本研究还对一直在本院接受COH治疗≥7个周期的12名例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的比较,发现随着COH周期数的增加,患者的Gn使用剂量也增加,但控制年龄因素的作用后,Gn的使用剂量则无统计学差异(P=0.13)。【结论】反复的COH治疗不会影响卵巢的储备功能, 接受多个周期COH治疗后的患者Gn使用剂量的增加是由于年龄因素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1.
黄惟渝 《上海医学》1996,19(9):497-500
本文对22例34个周期不孕妇女,在卵巢有控制性过度刺激方案和行人工受精治疗前,测定月经周期第3生激素水平,判断卵巢储备能力及预测妊娠结局。结果:第3天卵泡刺激素和雌二醇水平与优势卵泡数及妊娠率呈负相关,第3天FSH≤15mIU/ml,E2≤15mIU/ml,E2〉45pg/ml组有7.6%的妊娠率。上述结果提示:第3天E2水平测定可以增加第3天FSH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发型及晚发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HS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治疗后出现的中、重度OHSS 91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OHSS发生在取卵后第10 d以后(包括第10天)为晚发型OHSS; OHSS发生在取卵后9 d以内(包括第9天)为早发型OHSS,根据此标准将患者分成早发型组63例和晚发型组28例。【结果】1:中、重度OHSS发生率占同期可控制性促排卵治疗的1.90%;2:两组的年龄、BMI、PCOS患者比例、获卵数、重度患者比例、多胎妊娠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早发型组69.4%(34/49),晚发型组100%(28/28),P=0.01。3:早发型组基础LH/FSH比值、HCG日E2水平≥ 5 000 pg/mL比率、使用HCG黄体支持比率均高于晚发型组(0.91±0.49 vs 0.71±0.20 P=0.006)、 (33.3 % vs 7.1%,P=0.008)、(47.6% vs 21.4% P=0.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早发型组内中、重度患者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础LH/FSH比值、HCG日雌二醇水平和黄体期采用HCG支持比率与OHSS发生时间早晚高度相关。早发型OHSS与外源性HCG使用相关、晚发型OHSS与内源性HCG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在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正常人群中,促卵泡激素与黄体生成素比值(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luteinizing hormone,FSH/LH)升高是否与卵巢低反应的发生相关,以期找到诊断临界值。 方法 分析我院生殖中心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助孕的周期4 363个,通过平滑曲线拟合分析在1.1<AMH<6 μg/L人群中FSH/LH与卵巢低反应发生的关系,寻找阈值或饱和点,根据找到的阈值或饱和点分组,比较两组人群特征、周期信息、周期结局,分析FSH/LH升高与卵巢低反应及周期结局的变化。 结果 在AMH正常人群中,通过平滑曲线拟合发现,随FSH/LH水平增加,卵巢低反应发生增加,但通过阈值与饱和分析找出最佳饱和点为3.3。通过FSH/LH≥3.3组与FSH/LH<3.3组比较,年龄、体重指数、FSH、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Gn)启动剂量、Gn总剂量均显著升高;AMH、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ing,AFC)、基础LH、雌激素(estrogen,E2)、获卵总数、可移植胚胎率、扳机日E2、孕激素(progesterone,P)水平均降低(P<0.05)。 结论 在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AMH是预测卵巢反应性的可靠指标。在AMH正常人群中,随FSH/LH升高卵巢低反应的发生率增加,FSH/LH=3.3为饱和值,但预测卵巢低反应发生的准确率仅有23%, FSH/LH升高的人群中,FSH升高及LH降低都与卵巢低反应发生相关。FSH/LH升高使最终获卵率及可移植胚胎率降低,但不影响优质胚胎率及最终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卵巢对控制性促排卵(COS)反应性的影响因素,寻找合适的预测卵巢反应性的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的1342名不孕病人IVF-ET第1治疗周期的资料?【结果】 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女性年龄?基础血清FSH?E2水平?基础血清FSH/LH比值与控制性促排卵的获卵数呈负相关(P < 0.01),而月经周期天数?基础血清LH水平与控制性促排卵的获卵数呈正相关(P < 0.01)?经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女性年龄?基础血清FSH?E2水平?基础血清FSH/LH比值与控制性促排卵的获卵数呈负相关(P < 0.01),而月经周期天数与控制性促排卵的获卵数呈正相关(P < 0.01)?【结论】 女性年龄?月经周期天数?基础血清FSH?E2水平?基础血清FSH/LH比值可以预测控制性促排卵的卵巢反应性?  相似文献   

15.
卵巢反应性取决于卵巢储备功能,而卵巢反应性是决定控制性超排卵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从而进一步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结局。故对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可指导选择更合理化的促排卵方案及药物,以改善妊娠结局。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方法有年龄、内分泌激素水平(包括基础卵泡刺激素、雌二醇等)、超声影像学检查、动力学实验等。现就卵巢储备功能的预测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PCOS卵泡液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与其促排后卵巢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测定90例非PCOS患者常规长方案COH患者取卵日卵泡液中sRAGE浓度;收集患者临床基础状态、激素水平、获卵数以及受精率等数据。采用SAS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卵泡液的sRAGE水平与基础FSH(P=0.0036)、Gn使用量(P< 0.0001)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卵泡液的sRAGE水平与AFC(P<0.0001)、获卵数(P<0.0001),受精率(P=0.0047)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并按照获卵数分为3组:目标获卵数以下(<7个)、在目标标获卵数范围内(7-15),在目标获卵数目以上(>15个);单因素方差分析卵泡液sRAGE水平与获卵数呈正相关关系,与明显高于目标获卵数组和目标获卵数目以下组(P值分别为:P<0.0001 和 P=0.0012)。结论 卵泡液中sRAGE水平与非PCOS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相关,卵泡液中sRAGE水平可以反映COH后获卵数与受精率情况,可以预测在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的卵巢反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FSH/LH)比值与IVF-ET结局的关系。方法:对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在正常范围内(〈12.5IU/L)148例不孕患者作前瞻性分析,超促排卵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重组促卵泡激素(rF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期长方案。根据FSH/LH比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FSH/LH〈2(n=87),B组FSH/LH≥2(n=61)。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卵巢反应性、IVF-ET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FSH值、移植胚胎数、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A组患者基础促黄体生成素(bLH)值、hCG注射日E2峰值、直径≥14mm卵泡数、获卵数显著性高于B组(P〈0.05)。Gn用量、周期取消率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FSH/LH≥2者卵巢反应性明显下降,FSH/LH比值是预测基础FSH尚在正常范围内卵巢反应性的一项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分析体外受精/卵母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过程中,影响卵巢对控制性超促排卵(COH)反应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接受IVF/ICSI-ET治疗的741名不孕患者的资料,对所得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是否发生卵巢反应低下的因素有患者年龄、月经周期、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基础黄体生成素(bLH)水平、bFSH/bLH值、窦卵泡数、盆腔手术史。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FSH、bFSH/bLH值与卵巢反应性呈负相关,窦卵泡数与卵巢反应性呈正相关。这些因素与卵巢反应不良的相关程度依次为窦卵泡数、bFSH/bLH值、患者年龄、bFSH。结论:年龄、bFSH水平、窦卵泡数、bF-SH/bLH值可用于预测卵巢的反应性,其中窦卵泡数为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IVF/ICSI-ET过程中,对垂体进行降调节后,血清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比值在控制性超排卵(COH)中预测卵巢反应性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3个IVF//ICSI-ET周期,均采用黄体中期长方案降调节,按降调后月经第2日血清雌激素水平分为3组,分别为A组:E2≤20 pg.mL-1;B组:20 pg.mL-1〈E2≤30 pg.mL-1;C组:E2〉30pg.mL-1。按FSH/LH比值分4组,分别为1组:FSH/LH≤1;2组:1〈FSH/LH≤2;3组:2〈FSH/LH≤3;4组:FSH/LH〉3,比较各组间Gn天数、Gn总剂量、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及临床妊娠率的情况。结果 (1)E2不同的3组间Gn总剂量、获卵数、成熟卵泡数及临床妊娠率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Gn天数和Gn总剂量上B组均低于A组和C组,且B组的临床妊娠率最高。(2)FSH/LH比值越大组获卵数、成熟卵泡数越低。且2〈FSH/LH≤3组妊娠率最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降调节后月经第2日血清E2值中,20 pg.mL-1〈E2≤30 pg.mL-1将会有低的用药量和好的妊娠结局;(2)降调节后月经第2日血清FSH/LH比值可用于预测卵巢的反应性;2〈FSH/LH≤3临床妊娠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