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宗莉莉 《新医学》2001,32(12):757
狭窄性腱鞘炎患者28例,男7例,女21例;年龄30岁至63岁;病程2日至15日;伸拇长肌和伸拇短肌腱鞘炎17例,屈指肌腱鞘炎11例,均为单一腱鞘发炎。主要表现为局部轻度肿胀、疼痛及触痛明显,并伴有不同程度手指功能障碍,部分病例可触及摩擦感,听到弹响或摩擦音。治疗方法:采用德国Crto5型冷空气治疗仪,治疗温度-30℃,治疗空气流速300L/min至700L/min,将出气孔距患者体表5cm至10cm处作旋转移动,治疗时间3分钟至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效评定分3级,治愈:局部肿痛消失、无压痛、手指…  相似文献   

2.
狭窄性腱鞘炎是指因慢性劳损致肌腱与腱鞘发生炎症,可引起局部水肿、增生、粘连,使活动功能受限。此病好发于手及腕部,多见于长期用手及腕活动的中老年妇女及工人等。发生于腕部的多为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鞘炎;发生于手指的多为屈指肌腱鞘炎,各个手指均能发生。通过笔者多年体验,现将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桡骨茎突腱鞘炎又称拇长展肌腱鞘炎,是拇长展肌、拇短伸肌腱附丽于桡骨茎突部的无菌性炎症,从而表现出以腕部疼痛为主的一系列症状,为骨伤科常见病.自1996年以来,笔者应用跌打丸外敷加艾灸治疗桡骨茎突腱鞘炎6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腱鞘炎是腱鞘滑膜层于外伤或感染后滑液分泌异常所致。当腱鞘的某些解剖部位损伤后增厚和纤维化,因而肌腱在鞘内难以移动时,称作狭窄性腱鞘炎或腱鞘炎。拇长展肌及拇短伸肌的狭窄性腱鞘炎叫做“de Quer-  相似文献   

5.
农民在劳动中常引起一些损伤,如插秧引起的桡侧腕伸肌腱鞘炎、收割引起的腰肌劳损、挑担引起的胸肋内伤、耘苗引起的膝关节慢性损伤性滑膜炎等。桡侧腕伸肌腱鞘炎的防治插秧是抢时间,争季节,强度大的劳动,多由女青年承担,常引起右腕关节背侧肿胀疼痛。江南一带农村称其为“插秧疯”,实际就是桡侧腕伸肌腱鞘炎,好发于年轻女性患者的右腕。 1.病理机制:桡侧腕伸肌长、短肌腱位于前臂伸侧下1/3处,与外展拇长肌及伸拇短肌的深部交叉。而桡侧腕伸长、短肌腱有很强的伸腕作用。当手部用力时,都需要腕伸肌固定腕关节于伸腕位。尤其在插  相似文献   

6.
本院自2002年11月~2004年8月以针刀疗法治疗拇长屈肌腱鞘炎2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物理因子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超短波联合低中频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行手术治疗的患75例,随机分为超短波并低中频电疗组(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手术方式及术后康复训练方案一致。结果 两组患坐骨神经痛症状均有所减轻,治疗组完全缓解39例,部分缓解5例,对照组分别为16例和10例,两组对比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两组胫前肌、拇长伸肌、拇长屈肌肌力均较术前有所恢复,胫前肌、拇长屈肌肌力恢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而拇长伸肌两组间差异无显性,P>0.05。结论 早期应用超短波联合低中频电疗能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以来,我院接受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29例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2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的随访结果(随访6—12个月)。结果 29例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患者中,优21例、良8例,优良率100%;20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中,优9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0%。结论 对腕部正中神经不可逆损伤,特别是合并尺神经损伤患者,尺侧腕伸肌及拇长伸肌移位术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且操作简单,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桡骨茎突伸肌腱包囊综合症”,是临床上骨常见的腱鞘炎,此病是外展拇长肌腱与拇短伸肌腱的腱鞘发生炎性改变,以桡骨茎突处疼痛为特点的疾病,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图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运动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2018年1月至8月,43例脑卒中后手运动功能障碍偏瘫患者,均接受4周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集患侧腕屈肌、腕伸肌、指伸肌和拇短展肌表面肌电积分肌电值(iEMG)和均方根值(RMS),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Brunnstrom分期对患侧手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患侧FMA评分,Brunnstrom分期,腕屈肌、腕伸肌、指伸肌和拇短展肌RMS和iEMG均提高(Z 2.496, t 5.361, P 0.05);FMA评分与各肌RMS和iEMG呈正相关(r=0.423~0.732, P 0.05);Brunnstrom分期与腕屈肌、腕伸肌和拇短展肌i EMG (r=0.343~0.467, P 0.05),指伸肌、腕伸肌和拇短展肌RMS呈正相关(r=0.223~0.328, P 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指伸肌RMS与腕伸肌iEMG进入FMA评分回归方程(t 4.243, P 0.001),指伸肌RMS进入Brunnstrom分期回归方程(t=4.707, P 0.001)。结论表面肌电图可客观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手运动功能,腕伸肌和指伸肌肌电参数更适用。  相似文献   

11.
手的指深、浅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在成年人中很常见。这类腱鞘炎大多是在内因的基础上由慢性劳损而引起。腕部的指长伸肌,指总伸肌,尺侧腕伸肌,桡侧腕长、短伸肌等肌腱也可发病,但较少见。因为手部的伸肌腱是无滑膜和腱鞘的,故不发生此病。我科门诊治疗54例指深、浅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其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22~59岁。采取经皮穿刺切断指鞘韧带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 方法 先用碘酊及酒精消毒局部皮肤。选用已消毒的7~9号针头2个,尖端弯成钩状,约60°角。抽取1%~2%procaine2~4ml经皮浸润到需要切断的指鞘韧带处,然后退出针头。换上已备好的钩状针头,沿着原孔进入,针尖的斜面向上到皮下时转向下方定位。如为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需在近侧横纹  相似文献   

12.
伸腕肌腱鞘炎,属于祖国医学“伤筋”范畴,表现于前臂下段背侧呈条状隆起,有压痛,扣及捻发音。笔者用热敷熏洗法治疗肌腱鞘炎72例,全部治愈,其中4d以内治愈者10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足由于拇指或腕部活动频繁,使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在桡骨茎突部腱鞘内长时间摩擦和反复的损伤,滑膜呈现水肿、增生等炎症反应,鞘管壁变厚,肌腱局部变粗,造成肌腱在腱鞘内的滑动受阻而引起的,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不同因素引起Lo神经根运动障碍手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对75例术后伸拇长肌肌力明显下降或瘫痪病人进行4~88个月随访,平均34.8个月。结果随访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恢复率为92.7%,侧隐窝狭窄症恢复率50.0%,中央椎管狭窄症恢复率为26.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伸拇长肌肌力障碍术后恢复最佳。  相似文献   

15.
1资料与方法共40例,女性28例,男性12例。年龄30~70岁。病程15d~20年,其中半年以内15例,6~12个月18例,2年以上7例。本组均具有外展拇指疼痛,桡骨茎突处略肿,并有压痛。其中疼痛放射到手部23例,拇指无力5例,握拇尺偏阳性12例。治疗方法:掌心向下,在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腱鞘的内侧,紧贴于桡骨茎突部窄而浅的骨性腱沟处,按压有异感,此处为穿刺点,垂直进针达骨质后再稍退针注入药液(配药方法:2%利多卡因1.5ml,去炎舒松-A5mg)。每次注2ml,每周注药1次,每疗程4次,疗程间隔10d,一般1~2疗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偏瘫侧指部接受徒手感觉刺激前后,手指屈、伸肌表面肌电图(sEMG)的变化规律。方法2020年4月至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徒手对患侧各指甲床和末节两侧依次实施感觉刺激,至患侧手指主动伸展。刺激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患侧拇短屈肌、指浅屈肌、指伸肌张力;采集双侧拇短屈肌、指浅屈肌、指伸肌sEMG信号,计算均方根值(RMS)。结果刺激后,所有被测肌群MAS等级均明显降低(|Z|>2.699,P<0.01);患侧指伸肌RMS增加(t=-2.069,P<0.05)。患侧拇短屈肌和指伸肌RMS刺激前、后均小于健侧(t>2.450,P<0.05)。结论指部徒手感觉刺激能即时缓解脑卒中患者屈指肌痉挛,可能与促进伸指肌肌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对我院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小切口治疗交锁型拇长屈肌狭窄性腱鞘炎1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价糖尿病足背部拇短伸肌弹性改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DM)组14例、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DM+MC)组16例及正常对照组25例。对正常组SWE测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图进行同一医师及不同医师弹性测量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分析;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测量足拇短伸肌的平均杨氏模量值(Emean),有差异则进行事后两两比较。探讨足背部拇短伸肌弹性模量值对不同严重程度糖尿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同一医师及不同医师SWE测量足拇短伸肌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均高,以同一医师最佳(ICC为0.863 7,95%一致性界限的上下限为-1.477SD~1.652SD);足背部拇短伸肌的Emean与糖尿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Emean在DM+MC组>DM组>正常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M+MC为诊断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Emean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62,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89.7%。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糖尿病足背部骨骼肌弹性改变具有可行性,Emean随着...  相似文献   

19.
<正> 趺管综合征系指一种经过踝部屈肌支持带下的部分或全部胫后神经的嵌压性神经病,通常是由于挤压使轴突脱髓鞘或局部缺血所致,可能发生于骨折后纤维化、拇展肌肥厚或付拇展肌和腱鞘炎.本文回顾了作者对趺管综合征病人的电诊断和手术体会。100例健康志愿者组成对照组,其年龄为35~60岁(平均47岁),均无神经或肾脏疾患,对每个志愿者的双侧胫后神经均进行检查。3年多来,21例年龄为29~78岁(平均52岁)的病人诊断为趺管综  相似文献   

20.
<正> 1895年,de Quervain 报道了5例女病人患有腕骨茎突区疼痛,拇长展肌、拇短伸肌鞘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