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陈羽 《科技信息》2009,(36):178-178,181
外出旅游时,在没有电源情况下,便携式光伏发电箱可以实现手机、手电筒、剃须刀的能量补给及夜晚照明。本文介绍了光伏发电箱控制器和逆变器的关键技术,分析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2.
焦在强 《科技资讯》2013,(30):61-62
在所有的可用能源里面,太阳能具有可再生性以及环保性,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可直接将太阳能有效地转化为电能。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实际出发对在公共建筑中运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程序(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分别用登山法和瞬时扫描法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max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算法都能对太阳能电池输出较好地实现最大功率跟踪,且通过MPPT可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4.
多悬臂梁压电振子频率分析及发电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悬臂梁压电振子的发电能力,设计并制作了多悬臂梁压电振子,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多悬臂梁压电振子的有效工作频率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且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多悬臂梁压电发电装置进行了压电发电实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多悬臂梁压电振子工作的谐振频率范围为56~65 Hz,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相比于单悬臂梁压电振子,多悬臂梁压电振子能有效地拓宽其谐振频带并提高压电发电能力.当多悬臂梁压电振子外接负载为820Ω、工作频率为60 Hz时,多悬臂梁压电发电装置的最大输出功率达到4.9 mW,产生的能量能够满足网络传感器等低耗能电子产品的供能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整机效率,研制了一套基于双抛物面均匀反射聚焦方式的新型光伏发电供热装置.分析了装置的整体构件组成、双抛物面聚光原理及其结构参数关系,并给出两轴伺服跟踪实现原理框图.基于滤红外线和水冷法相结合的光伏电板冷却技术,及两轴伺服结构和混合追日跟踪策略等技术原理进行设计.通过对原理实物样机的现场实测,验证了装置设计的正确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借助LabVIEW软件平台,建立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模型,动态地模拟了真实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过程,展示了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对太阳电池输出特性曲线的影响.建立了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模型,以家用光伏发电系统为例,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对系统作了检测评估,分析了影响光伏发电效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简要论述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原理和太阳能电池的分类,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研究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论述了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一些方法,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进行了分析,从研发新型替代材料及开发新工艺和优化太阳能光伏系统结构方面,提出了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双抛物面均匀反射聚焦式光伏发电供热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整机效率,研制了一套基于双抛物面均匀反射聚焦方式的新型光伏发电供热装置.分析了装置的整体构件组成、双抛物面聚光原理及其结构参数关系,并给出两轴伺服跟踪实现原理框图.基于滤红外线和水冷法相结合的光伏电板冷却技术,及两轴伺服结构和混合追日跟踪策略等技术原理进行设计.通过对原理实物样机的现场实测,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然后简述了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各种常用材料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在实验室中的最高转换效率,并介绍了研究前沿的几种新材料和结构,最后就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前景做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为收集和利用密集人群对楼梯的踩踏能量,设计了一种基于低频的新型楼梯压电发电装置,基于RLC 等效内阻建立了该装置的发电电路和数学模型;利用搭建的振动实验平台,对等效电路和数学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低频条件下,激励位移越大,频率越小,该压电发电装置输出的电能越大;压电发电单元的实验输出电压为电路中等效电阻Z2的电压,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得到的理想电压源电压是实验空载电压的2.64~2.88 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计算,得到了与理论计算电压变化规律相一致的实验电压源电压,两者最大误差为7.1%,验证了该压电发电单元等效发电电路和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讨论了国内外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的发展状况,及需要改进的问题。包括器件种类,各种器件适用的领域。分析认为,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因其能够将低温废热直接转化为电能,而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获得输出功率,目前普遍采用太阳跟踪式的光伏发电方式.介绍了常见的太阳跟踪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13.
人体动能驱动的可植入式电磁感应供电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满足各类治疗和诊断需求的可植入人体式医用器件日益增多,如何为其提供长期、稳定和高效的电能是一个关键问题.本研究分析了人体运动动能的量级,提出一种可植入式电磁发电装置,可适时捕捉人体动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通过理论分析、模拟及在体实验,证实了新方案可于人体运动中收集到足够的电能来对植入式医疗器件供电,并就各种影响发电的因素,如发电装置内的动态电磁场强度、运动幅度以及不同植入部位的影响进行了全面评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发电器件微型化的问题.对于今后研究微型植入式医疗器械的永久性充电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于PVDF压电片发电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高分子聚合物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压电片发电的特性.从理论上分析了利用压电片振动发电的机理,推导得出压电片振动产生的电功率与振动频率及外接电阻的关系,即在一定频率下,当外接电阻为某一值时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外接电阻值在一定范围内,压电片的串、并联都可以提高输出电压;在安装受限无法实现自由振动的情况下,压电片在非自由振动条件下预变形,也有利于提高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15.
张晋东 《山西科技》2014,(3):132-133
介绍了高浓瓦斯发电系统,对高浓瓦斯发电的工艺系统提出了优化方案设计,分析了影响高浓瓦斯发电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同时也对周边系统流程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清  钟水库 《广西科学》2010,17(3):235-238
为了解决太阳热能发电器件碱金属热电转换器的性能评价问题,从热化学角度定义碱金属钠蒸汽饱和状态和过热状态,提出4个通用的性能评价参数:循环热效率、热电转换效率、实际总效率和电功增加率,并对单管碱金属热电转换器装置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发现它的循环热效率可达到卡诺循环效率的99%,可与斯特林热机相匹敌,并且在923~1073K内热电转换效率都高于89%。  相似文献   

17.
 世界能源日趋紧张,而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潮流能作为清洁无污染的绿色可再生新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可预测性强、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开发利用潮流能对缓解能源紧张、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潮流能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利用潮流能发电装置发电,其原理是:潮流冲击水轮机,将潮流水平流动的动能转换为水轮机的机械能,水轮机经机械传动装置,带动发电机发电,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潮流能发电装置根据水轮机结构形式的不同,分为水平轴式、竖轴式和横轴式。与水平轴水轮机式和横轴水轮机式潮流能发电装置相比,竖轴水轮机式潮流能发电装置具有适应流向性强,适合大规模阵列布置等特点,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本文针对竖轴水轮机式潮流能发电装置,阐述发电装置的开发现状,分析不同结构形式发电装置的特点,指出竖轴水轮机式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为竖轴潮流能发电装置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简要回顾了宇宙太阳能的发电技术在国际上的应用,基于我国国情和市场需求,指出了我国今后宇宙太阳能发电技术在市场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前,普遍采用等时间间隔发电计划曲线形成发电计划.然而,非等时间间隔的发电计划能自动跟踪负荷的变化趋势,同等时间间隔发电计划相比,它更适合于制定日前电力市场中确定发电计划.非等时间间隔的发电计划可分两步进行,根据预报的次日负荷曲线制定出包括发电时刻和该时刻的发电量的系统总发电计划曲线,它是非等时间间隔的;再到提前电能市场中拍卖总发电量,形成包括各个发电公司合同发电量的完整发电计划.重点研究了如何利用预报的次日负荷曲线确定出非等时间间隔的发电计划曲线,重点阐述了非等时间间隔发电计划曲线的确定原理、算法框图,并对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实例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先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