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湖南慈利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非常发育,是探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态系转变的良好区域。本研究通过对该地区康家坪剖面长兴组上部与大冶组下部地层进行系统采样、切片研究,在长兴组上部地层中发现278个类有孔虫,共鉴定出4属11种(含2个未定种)。这些类有孔虫在地层中的分布表明类有孔虫在二叠纪末经历了一次突变式的灭绝过程,其灭绝层位位于长兴组顶部的生物碎屑灰岩与大冶组底部的微生物岩之交界线处。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康家坪剖面在这一关键时期的生物群面貌,而且也为二叠纪末的生物灭绝事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黔西地区发育良好的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近年来该地区的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相生物群研究较多,主要包括植物化石和孢粉化石。文中研究了产自该地区卡以头组的叶肢介动物群,并对部分标本采取电镜扫描来研究其微细结构,共分类描述2属11种及3个未定种,其中Euestheria属有5种和2个未定种,Palaeolimnadia属有6种和1个未定种。该研究既丰富了黔西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群面貌,对于探讨这一重大地质突变期陆相生物群演变具有指示作用,也为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黔西地区发育良好的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近年来该地区的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期陆相生物群研究较多,主要包括植物化石和孢粉化石。文中研究了产自该地区卡以头组的叶肢介动物群,并对部分标本采取电镜扫描来研究其微细结构,共分类描述2属11种及3个未定种,其中Euestheria属有5种和2个未定种,Palaeolimnadia属有6种和1个未定种。该研究既丰富了黔西地区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群面貌,对于探讨这一重大地质突变期陆相生物群演变具有指示作用,也为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浙江煤山剖面二叠纪末的小有孔虫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浙江长兴煤山剖面长兴阶上部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进行系统切片和研究,共鉴别出小有孔虫化石18属50种。这一丰富的有孔虫动物群,不仅进一步完善了长兴阶标准剖面的化石资料,而且也为研究二叠纪末的生物灭绝形式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二叠系三叠系(P/T)界线地层中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样品中含有16种生物来源的氨基酸,它们的总含量在P/T界线地层及下伏地层中的分布规律是:自下而上减少,这一趋势与正常海相地层中氨基酸含量随地层年代增加而减少的规律相反。P/T界线附近氨基酸总量上的异常变化趋势可能与二叠纪末生物绝灭事件有关,即由于二叠纪末所在海域生物总量的急剧减少所致。此外,检测了被认为是地外氨基酸的α氨基异丁酸及异缬氨酸,两者在所研究的P/T界线地层中均未被发现,因而本项研究不支持二叠纪末发生地外事件的假说。  相似文献   

6.
浙江长兴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中的氨基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长兴煤山剖面二叠系-三叠系(P/T)界线地层中的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所研究样品中含有16种生物来源的氨基酸,它们的总含量在P/T界线地层及下伏地层中的分布规律是:自下而上减少,这一趋势与正常海相地层中氨基酸含量随地层年代增加而减少的规律相反。P/T界线附近氨基酸总量上的异常变化趋势可能与二叠纪末生物绝灭事件有关,即由于二叠纪末所在海域重托叫量的急剧减少所致。此外,检测了被认为是地外氨基酸的α-  相似文献   

7.
冯伟民 《化石》2022,(1):27-30
三叠纪是紧接着二叠纪之后的一个纪,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这个时代开创了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空前繁盛。三叠纪始于距今2.52亿年,结束于2.01亿年前,延续了约5100万年。三叠纪的生物在经历二叠纪末大灭绝之后的复苏和演化,呈现出一派繁盛景象,出现了恐龙等新一代中生代霸主。但随后又遭受了一次全球性的生物大灭绝事件。  相似文献   

8.
地质历史上有过几次大规模生物绝灭期,如泥盆纪末、二叠纪末,三叠纪末和白垩纪末.其中最著名的是白垩纪末期的那次绝灭,导致在中生代称霸全球的恐龙很快地消声匿迹了.这些大规模生物绝灭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竟相提出了生存竞争、气候变化、彗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塔里木西南缘杜瓦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入手,确认二叠纪末期塔里木曾广泛发生安加拉温湿型生物群分子的南侵事件,华北同期也曾发生类似事件,表明当时北半球的气候带曾突然向赤道方向移动。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度的资料进一步证实这是一次短暂的全球性气候变凉事件。二叠纪末期,西伯利亚爆发了显生宙以来规模最大的溢流玄武岩事件,与此同时,在赤道区的华南及南半球,也都发生了强烈的火山活动。二叠纪末全球气候变凉事件即为火山冬天效应的具体表现。特提斯海区二叠系顶部礁生态系的突然消亡很可能是火山冬天效应的直接后果。  相似文献   

10.
以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剖面为重点,总结了近年来在分子和同位素方面的重要进展.2-甲基藿烷指数反映了蓝细菌繁盛集中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约1Ma的时间内,对应于第26-37层,并主要以两幕形式出现.第一幕在第26层,第二幕在第29-37层(由多个峰值组成).海洋有孔虫、腕足类和牙形石等动物的灭绝也主要表现为两幕,分别对应于煤山剖面第25层和第28层.碳酸盐碳同位素出现两幕负偏,分别对应于第24-26层和第29-37层,可以在特提斯海域进行对比.绿硫细菌分子标志化合物指示的海水透光层富H<,2>S事件集中在两个层位,分别出现在第21-24层(由多个峰值组成)和第11-14层,但第一幕(第11-14层)距离动物大规模灭绝时间约1Ma之久.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和陆地风化作用的加强也主要表现为双幕式.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危机和环境变化均以幕式表现出来,特别是双幕式,反映了当时地球表层系统的变化表现出两个重要特征,即不稳定性和长期性.值得注意的是,奥陶纪一志留纪之交、晚泥盆世弗拉期-法门期之交、二叠纪-三叠纪之交、三叠纪-侏罗纪之交这4次生物大灭绝均表现出双幕式特点,是生物对同一地内事件两种不同状态(如海平面变化中的海退和海进,气候变化中的变暖和变冷等)或者多种地内事件的综合响应,可能是地内事件导致生物危机的一个共同特征,从而区别于地外事件引起的单幕式生物灭绝.  相似文献   

11.
中国晚古生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历经几代人的努力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廖卓庭研究员将他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地层古生物事业。在他近60年的职业生涯中, 足迹遍及神州大地, 研究涉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生物地理学、生物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及古生物地层学在油气和矿产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等领域。他主要从事石炭–二叠纪腕足动物的研究, 建立了22个新属和172个新种; 为华南乃至全国的石炭–二叠纪腕足动物生物地层格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也为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腕足动物化石材料。他长期工作在艰苦的新疆及周边地区, 范围涵盖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脉以及准噶尔、三塘湖、吐哈和塔里木盆地, 和同事们一起建立了新疆石炭–二叠系综合地层框架, 为新疆的油气和其他沉积矿产资源的勘探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专辑收录了代表中国泥盆纪至三叠纪古生物学和地层学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研究论文13篇, 以纪念廖卓庭研究员为中国地层古生物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金文驰 《化石》2022,(4):24-32
<正>提到古生物,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恐怕是恐龙。恐龙出现在中生代的三叠纪,在此之前的古生代二叠纪,生活着大量外形奇特的生物,如牙齿如盘的旋齿鲨和背上具帆的异齿龙等。不过在二叠纪末,出现了地球历史上已知规模最大的灭绝事件。据估计,在这一灭绝事件中,约70%的陆生脊椎动物和高达96%的海洋生物灭绝。  相似文献   

13.
海龟的种类、习性及其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鳖类起源于二叠纪,经过中生代末和第三纪初为繁盛期,而后进入现代的衰退期。三叠纪地层中发现的龟鳖化石(约两亿年前)与今日生存的龟鳖类很相近似。世界上的龟鳖类现有10科50属200多种,以南半球种类最多,从热带至温带都有分布。龟鳖类大多是半水栖类型。从龟壳与四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自中国南方的长兴阶被国际上承认为二叠纪最年轻的沉积以来,其上是否出露有三叠系的底,一直是国内外二叠系一三叠系界线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问题。以Otoceras woodwardi带的底作为三叠系的底,是目前广为接受的传统意见。在中国南部和西部,除喜马拉雅地段见及真正的Otoceras外,仅许德佑描述过产自江苏南京附近龙潭的Otoceras cf.woodwardi Griesbach (Hsu,1936—  相似文献   

15.
《古生物学报》1953,(4):224-241
陆地植物自泥盆纪肇始以后,自泥盆纪初期直至石炭纪中期,其分布情形是有世界性的(cosmopolitan)。石炭纪末期直至二叠纪中期及末期,陆地植物的分布情形,大致可分成4个区域,各有其特殊性。到了中生代时,尤其是三叠纪以后,这4区的界限又渐渐消灭。三叠纪末期,侏罗纪,白垩纪时的陆地植物其分布情形又大致是有世界性的。兹将古生代末(自上石炭纪至二叠纪)植物的分区情形,简单叙述之於下:  相似文献   

16.
记述了浙江长兴县煤山剖面、江西修水县四都乡东岭剖面和信丰县铁石口镇铁石口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层上下的辐鳍鱼类6个类别的微体化石,包含2新属2新种,它们是:赵氏浙江鱼(Zhejiangichthys zhaoi gen.et sp.nov.)和小齿葆青鱼(Baoqingichthys microdontus gen.et sp.nov.)。这是包括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在内的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上下辐鳍鱼类微体化石序列的首次报道。在总结煤山剖面已记述的鱼类大化石和微体化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长兴煤山剖面二叠纪末鱼类的集群绝灭。绝灭发生得很晚,持续的时间很短,规模也很大,绝灭率高达93%。讨论了华南二叠/三叠系之交大绝灭后鱼类的复苏和辐射,认为鱼类和牙形类一样都是大绝灭后在三叠纪最早复苏的类别,最早复苏的鱼类为裂齿鱼类;鱼类从绝灭期到辐射期仅用了1.3 Ma到4 Ma,从地质时间考虑,大绝灭后鱼类的复苏和辐射是相当快的。华南早三叠世以裂齿鱼类的张氏鱼(Zhangina)和软骨鱼类的弓鲛(Hybodus)为代表的组合替代了晚二叠世以古鳕类的中华扁体鱼(sinoplatysomys)和软骨鱼类的中华尖齿鲨(Sinacrodus)为代表的组合。华南晚二叠世海相地层产出的辐鳍鱼类和软骨鱼类的一些土著属与产于特提斯区三叠纪的一些属非常相近,表明华南下扬子区很可能是后来繁盛于特提斯区的三叠纪鱼类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7.
生物进化史中曾经发生了多次生物物种灭绝事件,其中有五次生物"物种大灭绝"事件。在一个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期中,全球范围内许多种类的生物个体全部死亡,从而造成地球上生物物种数目在较短的地质时间突然下降,称之为生物物种大灭绝。根据化石记录,在奥陶纪末期、泥盆纪末期、二叠纪末期、三叠纪末期和白垩  相似文献   

18.
江西二叠—三叠系界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描述了江西省北部、中部、南部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各1条,对每条剖面进行沉积相分析,从生物地层学角度论证其界线存在的可靠性,Hindeodus parous在江西修水清水岩乡东岭的发现是中国的又一新发现地区。二叠-三叠纪生物地层界线以H.parvus Morphotype1的首次出现为准;“界线粘土”层的底界属三叠-三叠系事件地层界线,与生物地层界线不是一回事,生物地层界线比事件地层界线在江  相似文献   

19.
广西南部二叠纪长兴期放射虫动物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广西南宁南部柳桥区的长兴组上部硅质岩中存着精美的长兴期晚期放射虫动物群,共有24属39例,其中3个新种,其中以Latentifistularia最为常见,其次是Albaillllidae和Entactiniidae,属于二叠纪晚期的Neoalbaillella optima组合。半生生物有有孔虫、海绵骨针、腕足动物等。多数属在接近二叠纪-三叠世界线附近消失,但生物群中已出现少量三叠纪分子。  相似文献   

20.
江西二叠-三叠系界线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描述了江西省北部、中部、南部地区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各1条,对每条剖面进行沉积相分析,从生物地层学角度论证其界线存在的可靠性。Hindeodusparvus在江西修水清水岩乡东岭的发现是中国的又一新发现地区。二叠-三叠纪生物地层界线以H.parvusMorphotype1的首次出现为难;“界线粘土”层的底界属二叠-三叠系事件地层界线,与生物地层界线不是一回事,生物地层界线比事件地层界线在江西约高出16─20cm;建议在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中,最好不用“混生层”或“过渡层”,而改为界线地层或界线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