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天洪  梁爽  何泽银  张霞 《计算机应用》2017,37(12):3608-3613
针对传统非结构环境下路径规划时机器人运动状态振荡和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情景萤火虫算法(SGSO)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策略。该算法基于混沌系统的规律性、随机性和历遍性以实现初始化,并利用黄金比分割法进行后期优化,以提高种群的多样性,抑制算法的早熟和局部收敛;同时,引入关于萤火虫"天敌"的情景理解,改进萤火虫种群的选择机制,解决萤火虫在非结构环境下寻迹过程中的搁浅现象,增强了算法的适应性和鲁棒性。四个测试函数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求解精度、收敛效率优于基本萤火虫种群优化(GSO)算法;将该算法应用于非结构环境下移动机器人的路径规划中,检测结果表明,基于SGSO的规划路径更短,且转角处更光滑,有效避免了机器人大角度转向对动力系统造成的额外负荷,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虞馥泽  潘大志 《控制工程》2022,(8):1370-1378
为解决机器人在静态环境中的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以路径的长度和光滑性为目标的模型。针对此模型设计多种群萤火虫算法(MP-FA),并引入人工蜂群算法调试获得MP-FA所需参数。首先,提出一种萤火虫的飞行规则用于初始化个体;然后,设计种群划分规则,将初始种群划分为多个子种群,对子种群内部和子种群之间的位置移动采取不同的策略,特别是对子种群内部的个体采取一种局部更新方式;最后,设计相应的路径简化规则与光滑规则对全局最优解进一步优化。仿真实验和统计分析的结果验证了MP-FA对求解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鉴于已有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存在的易出现目标不可达问题、计算效率较低、所规划路径平滑性欠佳等不足,提出将新型智能优化算法——萤火虫算法与传统人工势场法相结合的最优全局路径规划算法。首先,根据已知全局地图,利用算法结构简单、计算量较小、运算速度较快的人工势场法作为初始化引导因子对萤火虫算法参数进行初始化,再以极坐标系代替直角坐标系利用萤火虫算法对规划路径进行寻优求解。极坐标法能自动舍弃规划路径上的冗余点,增强所规划路径的平滑性;同时考虑到传统萤火虫算法所存在的不足,对萤火虫算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引入自适应步长改进随机步长,加快算法的收敛,并以混沌逻辑改进萤火虫算法的吸收系数,避免算法收敛到局部最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工势场法所存在局部震荡和目标不可达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实现效率高、避障效果好,安全可靠性好,最优路径更加接近理想路径,平均误差在0.08 m以下,能够很好地完成路径规划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基本萤火虫群优化算法的早熟收敛,易陷入局部最优值,求解精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切比雪夫映射的混沌萤火虫优化算法。利用混沌系统的随机性和遍历性初始化萤火虫群,获得了质量较高且分布较均匀的初始解;同时对部分适应值低的个体进行了混沌优化,以提高种群的多样性。对4个标准测试函数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求解精度、全局搜索能力优于基本萤火虫优化算法。将改进算法应用于车辆路径问题的求解中,结果表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本萤火虫群算法在全局优化问题求解过程中存在的求解精度偏低、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和自适应搜索策略的萤火虫优化算法(CSAGSO)。利用混沌搜索技术对萤火虫种群进行初始化以得到分布更为均匀、合理的较优初始解;运用混沌扰动优化策略对每一代适应度较差的部分萤火虫个体进行混沌扰动以增强种群多样性和提高全局搜索能力。采用动态步长的自适应搜索策略,并对寻优过程中静止不动的萤火虫个体位置进行更新,加快了算法前期收敛速度,减少了后期震荡现象发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萤火虫算法参数较少并具有较好稳定性,同时在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上都明显优于基本萤火虫群算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萤火虫算法(FA)中存在的过早收敛和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机制的多种群萤火虫算法(MFA_SA):将萤火虫种群平均分为参数不同的多个子种群。为了防止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利用模拟退火机制大概率接受较好的解,小概率接受较差的解。同时,在种群寻优的过程中引入可变的距离权重,通过萤火虫算法的迭代次数动态调整萤火虫的"视野"范围。利用5个标准测试函数对该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在4个测试函数中均能寻找到全局最优解,并且在最优值、平均值、方差等指标上均比对比算法高出多个数量级,验证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薛晗  邵哲平  潘家财  方琼林 《控制与决策》2018,33(11):2015-2020
提出一种基于文化算法框架的萤火虫优化算法,结合动态避障和滑模控制求解足球机器人动态路径规划问题,并利用数学定理证明算法的收敛性.根据足球机器人在比赛中承担任务的分工不同,分别对进攻和防守两种角色进行分析讨论,进攻时结合动态避碰的方法平滑和修正规划的路径;防守时通过滑模控制跟踪足球或对手机器人的轨迹,利用CFA算法进行整定优化滑模控制的参数,计算出机器人的运行速度和角速度.以足球机器人比赛实例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证实所提出算法无论对无碰撞危险还是有多个障碍物机器人碰撞危险等不同情况,都具备有效性和高效性.考察路径采样点数、种群数量和进化迭代次数等参数变化对收敛性能的影响,并将所提出算法与PSO和ACO等进化计算算法进行性能比较,验证了算法更容易搜索到全局最优解,有更好的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8.
刘翱  邓旭东  李维刚 《计算机应用》2016,36(11):3055-3061
针对标准萤火虫算法(FA),首先,从数学理论上分析并揭示了其存在的种群过早收敛、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不足,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的混合萤火虫Memetic算法。该算法利用标准萤火虫算法对上一代种群进行全局搜索以保持种群的多样性和算法的全局探索能力;使用模拟退火算子对当前种群中的部分个体进行局部搜索,以一定概率接受适应度较差的个体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该算法同步进行萤火虫吸引过程和模拟退火过程以降低算法复杂度。最后,对该算法在10个标准测试函数上进行对比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6个测试函数中均能找到最优解,最优值、平均值、方差等指标比对比算法高出一定数量级,在4个复合函数中效果均优于萤火虫算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受灾山区运输物资的三维无人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精英扩散蚁群优化算法EDACO,首先通过极值限定策略限定了信息素浓度的范围,防止算法前期陷入局部最优;然后采用精英策略改进信息素浓度更新公式,加强优质个体对种群的影响力; 再引入信息素扩散策略,加强距离较近个体间的交流协作,以防止蚂蚁个体间联系不紧密造成的算法停滞。最后,将精英扩散蚁群优化算法、传统蚁群算法、遗传算法和萤火虫算法运用于4个山区受灾无人机运输实例中,结果表明了EDACO的优越性和有效性,且该算法对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问题有着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CRN(Cognitive Radio Network)中,寻找频谱分配更优化方案。在基本萤火虫算法基础上,提出改进型萤火虫算法。该算法将固定步长改为自适应可变步长,有效改善搜索精度低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并且结合混沌优化,增加萤火虫种群的多样性以及提高全局搜索性。基于频谱分配模型仿真和4个标准函数测试可得,改进后萤火虫算法在收敛速度、求解精度、迭代过程稳定性以及网络总效益等方面均优于基本萤火虫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搬运机器人在障碍环境下的路径寻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免疫改进的蚁群路径规划算法(AI-ACA)。蚁群算法(ACA)的规划依赖于信息素挥发系数、期望启发因子和信息启发因子等参数的选取,传统ACA通过经验来设定这三个参数,但路径寻优中的最优参数因障碍环境而异,为解决经验参数对不同环境路径寻优结果的影响,引入人工免疫算法(AIA),对ACA的相关参数进行迭代优化,以此改善路径寻优结果。仿真结果及在自制机器人平台上测试表明,AI-ACA对于不同障碍环境可以准确地进行路径规划,在同样环境下较所参考的定参数蚁群路径规划效果有明显提升,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2.
萤火虫算法优化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图像的分割效果,提出一种萤火虫算法优化最大熵的图像分割方法。获得最大熵法的阈值优化目标函数,采用萤火虫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找到图像的最佳分割阈值,根据最佳阈值对图像进行分割,通过仿真实验对分割效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迅速、准确找到最佳阈值,提高图像分割的准确度和抗噪性能,可以较好地满足图像分割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三维路径规划问题是在干扰环境下寻找出发点到目的地之间最优路径的组合优化问题。针对传统群智能算法在求解该问题时存在收敛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飞蛾扑火优化算法对该问题进行优化求解。改进算法通过引入飞行方向动态调整策略和位置交叉策略,在动态调整飞蛾飞行方向的同时不断产生新个体,有效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通过自适应调整火焰的数量,在算法全局探索阶段增强了种群多样性,避免了早熟收敛。将自适应飞蛾扑火优化算法与其他群智能算法用于三维路径规划问题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自适应飞蛾扑火优化算法在所有算法中代价值最小,收敛速度最快,说明该算法在三维路径规划问题中具有更好的求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粒子滤波算法对粒子数目的大量需求等弊端,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萤火虫算法的粒子滤波。首先,在萤火虫的亮度公式中引入观测值信息以提高算法跟踪的准确性;其次,提出自适应吸引半径参数来控制萤火虫群寻优时的吸引范围,使算法的实时性更好;最终利用萤火虫算法的迭代寻优来进行粒子更新。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在跟踪精度和运行时间上都有所优化,说明该算法即使在粒子数目较少的条件下也能保证目标跟踪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5.
王洪斌  尹鹏衡  郑维  王红  左佳铄 《机器人》2020,42(3):346-353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算法与动态窗口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以解决移动机器人在多目标复杂环境中的路径规划问题.首要,为了提升算法的运行效率,实现单次规划的路径可通过多个目标点,同时提升路径平滑处理的灵活性并满足移动机器人非完整约束条件,本文利用目标成本函数对所有目标进行优先级判定,进而利用改进的A*算法规划一条经过多个目标点的最优路径,同时采用自适应圆弧优化算法与加权障碍物步长调节算法,有效地将路径长度缩短5%,转折角总度数降低26.62%.其次,为实现移动机器人在动态复杂环境中局部避障并追击动态目标点.提出将改进动态窗口算法与全局路径规划信息相结合的在线路径规划法,采用预瞄偏差角追踪法成功捕捉移动目标点,并提升了路径规划效率.最后,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复杂动态环境中更有效地实现路径规划.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复杂地形中标准的粒子群算法用于矿井搜救机器人路径规划存在迭代速度慢和求解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粒子群算法的矿井搜救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将障碍物膨胀化处理为规则化多边形,以此建立环境模型,再以改进双粒子群算法作为路径寻优算法,当传感器检测到搜救机器人正前方一定距离内有障碍物时,开始运行双改进粒子群算法:改进学习因子的粒子群算法(CPSO)粒子步长大,适用于相对开阔地带寻找路径,而添加动态速度权重的粒子群算法(PPSO)粒子步长小,擅长在障碍物形状复杂多变地带寻找路径;然后评估2种粒子群算法得到的路径是否符合避障条件,若均符合避障条件,则选取最短路径作为最终路径;最后得到矿井搜救机器人在整个路况模型中的最优行驶路径。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学习因子和添加动态速度权重提高了粒子群算法的收敛速度,降低了最优解波动幅度,改进的双粒子群算法能够与路径规划模型有效结合,在复杂路段能够寻找到最优路径,提高了路径规划成功率,缩短了路径长度。  相似文献   

17.
杜云  贾慧敏  邵士凯  郝菁 《控制与决策》2021,36(5):1191-1198
针对无人机执行多目标侦察任务的航线规划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结合高斯伪谱法的分层航线规划方法.设计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航线预规划,针对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通过引入混沌映射初始化和自适应参数调整策略,加快算法收敛速度,提升解的最优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最短路求解策略,完成对侦察任务的时序排列,得到可执行的最优侦察任务方案,进而为提升侦察航线的精确性和可控性,基于高斯伪谱法进行航线再规划.引入航线预规划结果作为初值猜测,进一步提升算法的效率和准确性.最后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无人机侦察航线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算法能够快速生成任务执行方案与高精度侦察航线,符合军事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鲸鱼优化算法(WOA)存在的收敛速度慢、收敛精度低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了采用非线性收敛因子、协同a的惯性权重、时变独立搜索概率和免疫记忆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IWTWOA);应用非线性收敛因子、协同a的惯性权重和时变独立搜索概率改进WOA迭代模型,平衡了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能力,有效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引入免疫算法的免疫记忆机制,提高了算法收敛速度;选取了15个基准测试函数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IWTWOA算法在稳定性、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上均有所提高;最终将其应用在路径规划问题中,获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中。行车路径规划是城市智能交通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目前,有不少路径优化算法被提出用于解决行车路径规划问题,但各有不足。因此,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蚁群算法(GACHA)。从基本蚁群算法入手,结合遗传和蚁群算法的各自优点,将两种算法的寻优过程循环多次结合。在蚁群算法的一次迭代循环后,将蚁群算法产生的较优解代替遗传算法中的部分个体,用以加快遗传算法的迭代速度。同时,将遗传算法算出的解设为较优路径来更新蚁群算法中的信息素分配,实现参数调整。多次相互指导能有效解决蚁群算法前期效率低和遗传算法后期冗余迭代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遗传-蚁群混合算法可以有效地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提高计算效率。它具有良好的优化和收敛性,能够准确地找到满足路网综合要求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