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用药现状,促进药品合理使用。方法: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结合WHO支持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和本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处方评价表内容,对处方质量及患者关怀情况进行分项调查、填表统计。结果:平均用药数为2.92种,抗生素应用比例为27.O%,注射剂应用比例为20.3%,基本药物应用比例为98.9%,处方药物通用名称比例100.0%,处方平均金额71.63元;平均就诊时间为7.00rnin,应诊而不使用药物的比例为0.0%。平均调配时间为35S,药品实际调配比例为100%,药品标示完整比例为100%,患者用药知晓率为88.0%。总共发现不合理处方141张,占总例数的3.92%;其中,联合用药不合理占不合理处方的27.9%,诊断与药物适应证不符占24.5%,用法不合理占16.4&,用量不合理占15.7%,剂量不合理占13.4%,给药途径不合理占2.1%。结论:采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及处方质量评价用药具有可操作性,医院应结合调研结果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促进医院用药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2.
王芳 《中国药业》2014,(14):78-80
目的分析胸科医院出院带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处方书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13年1月至3月的出院带药处方5098张,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80张,不合格率为1.58%。不合理用药发生频率较高的是“剂量、用法不适宜”“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重复给药现象”,分别占不合格处方的22.50%,15.00%,12.50%。结论该院出院带药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并分析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以提高医院临床处方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医院门诊住院普通处方12000份,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对医院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表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2000份处方中有2562份使用抗菌药物,占收集处方的21.35%。不合理用药处方258份,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0.07%,主要不合理用药类型为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时间错误、用法用量不合理等。结论某三甲医院各临床科室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监管,以促进抗菌物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全面了解深圳市中医院门诊处方药物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制订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合理用药指标(SDUIs),采用系统抽样方法对医院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对门诊患者发放问卷900份,收回合格问卷867份,其中64份被判定为不合理处方,处方不合理率7.38%;处方药物平均品种数(2.19±1.12)种,通用名使用率100.00%,抗菌药物使用率26.30%,注射剂(除计划免疫)使用率14.07%,基本药物使用率14.73%,医生诊治时间(3.87±1.35)min,处方调配时间(2.59±1.26)min,药品标示完整率100.00%,药品实际调配比例100.00%,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式率为84.54%。结论不合理处方所占比例较低,门诊药品使用基本合理,注射剂和抗菌药物使用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基本药物使用率偏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本院门诊西药房调血脂药物联合用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帮助。方法查阅2012年8月~12月本院门诊西药房处方,对处方中调血脂药物的种类、规格、用量、用药频度和联合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8月~12月本院门诊西药房调血脂处方共679张,调血脂药物联用处方16张,占处方总数的2.36%,经研究分析,1张处方联用不合理,占联用处方总数的6.25%所有调血脂处方中,他汀类药物用药频度最高,共391张处方。结论他汀类药物在本院各类调血脂药物中占主导地住;本院调血脂药物联用情况较少,临床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研我院门诊肿瘤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整改建议。方法:随机抽取门诊西药房2009年1~6月处方22 349张,进行用药合理性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占全部审核处方的3.68%,主要表现为选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恰当、重复用药、用法用量和溶媒选用不合理等方面。结论:医院只有进一步加强药师审方制度和建立合理用药监督机制,才能有效解决门诊处方用药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我院临床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5月-2008年6月每月门诊处方500张,共计7000张处方,分析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115张,占所抽查处方的1.64%。其中联合用药毒性增大的8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6.96%;药物作用相互拮抗的22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9.13%:影响吸收代谢的15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13.04%;重复用药的66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57.39%;选药不当的4张,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3.48%。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同时医院需加强处方点评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我院内科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药的用药情况和分布,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每个月各20份呼吸内科门诊处方,共240张。以抗感染药处方为依据,对患者使用各类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频率、用药总量、用药费用、联合应用情况以及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0张处方中,抗感染药处方共193张。占80.42%;单用处方155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数的80.31%;二联处方31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数的16.62%;三联处方7张,占使用抗感染药物处方数的3.63%。根据处方显示,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其次是青霉素类。结论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药物能够降低感染和炎性反应的发生率。虽然有个别不合理用药情况存在,但全年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我院11000张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海云 《中国药业》2009,18(23):45-45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用药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每月抽查处方1000张,逐一审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年1~11月共抽查处方11000张,缺项处方占抽查处方的1.10%,人均用药3.90种,16.70%的患者使用了注射剂,抗茵药物为使用率26.90%,基本药物应用率100.00%,药品通用名应用率89.00%,人均每次药费108.60元,不合理用药处方占0.90%,诊断与用药基本相符。结论由于医院严格执行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处方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对不合理处方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邓云锋 《首都医药》2014,(24):18-20
目的对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退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按退药科室、退药原因及退药品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f1诊西药房调配的1107360张处方中有742张退药处方,退药率为0.67‰。退药科室位居前3位分别是呼吸科、急诊科、消化内科,分别占全部退药的14.82%、9.84%、9.84%;引起退药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占全部退药的47.17%;其次是患者拒绝用药以及医师错开医嘱,分别占全部退药的26.95%和10.38%;退药类别以抗菌药物居多,占全部退药的44.20%,其次为中药类和诊断用药,分别占全部退药的13.21%和10.65%。结论建议规范退药程序,并加强医师、药师及患者之间的沟通,以减少退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对门急诊药房干预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本院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现状,为改进处方质量提供数据参考。对2016~2017年门急诊药房调剂前成功干预的512张不合理处方进行处方规范性、用药适宜性等方面的分析和总结。药师实时干预并记录不合理处方共512张,占同期门急诊处方总数的0.14%,其中不规范处方207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0.43%);不适宜处方294张(占57.42%);超常规处方11张(占2.15%)。药师通过实时干预并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规范了药品的使用,提高了处方质量,降低药品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医院中草药处方书写规范性和合理用药情况,为加强中草药处方管理和提高处方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每月第2周任意1d的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对处方进行评价.结果 2012年共抽查处方2 149张,不合理处方1 021张,处方不合格率为47.51%;其中不规范处方99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97.36%;用药不适宜处方29张,占不合理处方的2.84%.结论 医院中草药处方不合格率较高,应重视中草药处方的规范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抽查我院近3年的儿科门诊处方,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15000张儿科处方共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692张,占4.6%。不合理用药类型较多,其中选择药物不当和用法、用量不合理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1.2%和23.6%,其余类型如诊断与用药不符、重复用药、溶媒不合理等所占比例均在20%以内。结论我院儿科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在合理水平,但是仍然需要改进,减少问题处方,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处方4745张,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4745张处方共筛选出不合理用药处方431张,其中,联合用药不合理227张,占比52.67%;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96张,占比22.27%;选药不当68张,占比15.18%;溶媒选择不当25张,占比5.80%;用药与诊断不符15张,占比4.08%。结论:开展用药处方点评,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既可提高药学人员的业务能力,又能将信息反馈给临床医生,保证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现状和存在问题,促进门诊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有效依据。方法进行随机抽取药房2010年1月~2012年1月门诊处方500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做了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门诊处方有309张,占抽取处方的61.80%。其中使用头孢类处方169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54.69%;使用青霉素类处方75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24.27%;使用大环内酯类处方35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11.33%;使用其它类抗菌药物处方30张,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9.71%。用一种抗菌药物处方170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55.02%,用二联抗菌药物处方139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44.98%,无三联使用抗菌药物者。结论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还存在不合理用药等现象,应加强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和监管,提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对策建议,以便更好的对抗菌药物进行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国松 《北方药学》2014,(9):112-113
目的:分析门诊处方基本指标评价以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的处方点评结果。结果:对我院的7314张处方进行统计,我院的注射器药物使用率占15.13%,平均每张处方用药为2.13种,对抗菌消炎类药物的使用率占到了25.34%,药品的通用名使用率占到了99.85%,对我国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率占到了31.24%,每张处方的平均金额是139.12元。在这7314张处方当中含有不合理处方368张,占5.03%,含有合理处方6946张,占94.97%。在不合理的处方当中,用药不规范的处方占了很大一部分,而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和超常处方所占的比例较少。结论:我院的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是,国家的基本药物使用率以及处方的合格率依然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门诊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查医院2011年度门诊处方3627张,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共101张,占调查处方的2.78%。结论我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应加强对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师和药师的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8.
吴昊  吴定  蒲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188-189
目的分析我院近年来急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开具的36547张急诊处方,分析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本组抗菌药物处方占全部处方的19.5%,注射剂抗菌处方与非注射剂抗菌处方比较差异显著(P<0.01);不合理使用率为9.0%,其中注射剂抗菌处方占74.6%,与非注射剂抗菌处方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抗菌药物处方中头孢菌素类占41.7%,其次为青霉素类(27.2%)、喹诺酮类(11.0%),3种药物占总处方的79.9%,与其他类抗菌药物比较差异显著(P<0.01);本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药物选用不合理为首要原因(49.2%),与其他原因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在急诊用药中较为常见,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选择对症药物,避免重复、大量、长期应用抗生素对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