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发作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37例患者中2次出血28例,3次出血9例。死亡15例(40.5%),治愈22例。结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感染等全身并发症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反复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有效防治并发症是防止再次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2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有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低血压和高血糖者,其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应重视原发性脑损伤与继发性改变的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3.
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现出血,病情往往迅速恶化.本文总结了8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对与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的病因及有关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上消化道出血49例。GCS评分高低、去脑强直、中枢性高热、血糖浓度与上消化道出血显著相关,属于风险因素。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治疗中,应警惕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尤其是对具有出血风险因素的病人。  相似文献   

5.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脑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发生率可高达40%~80%[1],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应激性溃疡的形成.为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提高抢救率,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4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8例,占51.35%.现结合本组统计资料,将其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0例(21.3%).结果:伤后有代谢性酸中毒、低氧血症、低血压、高血糖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采用法莫替丁等治疗对上消化道出血并无预防作用.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应重视原发脑损伤与继发性病理生理改变的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了1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GCS评分、血糖、年龄等因素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做出初步分析,并探讨该类病人的护理要点.结果 在142例病人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共有48例;GCS评分、血糖高低与上消化道出血显著相关,而年龄与其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护理中,要警惕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加强护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和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了1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GCS评分、血糖、年龄等因素对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做出初步分析,并探讨该类病人的护理要点.结果 在142例病人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共有48例;GCS评分、血糖高低与上消化道出血显著相关,而年龄与其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护理中,要警惕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加强护理、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和改善预后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症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AGM)是颅脑损伤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并对原发病的临床转好有直接的影响。笔者对 2 3例重症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 ,在常规使用H2 受体阻滞剂及泵离了抑制剂等西药治疗同时 ,联合应用白及、云南白药粉两种中药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6年~ 1999年 ,我科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人 135例 ,有 2 3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其中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最小者 14岁 ,最大者 72岁 ,平均年龄 44岁。2 3例患者均为重症颅脑损伤 ,均为昏迷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症状主要有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机制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自1995年以来诊治颅脑损伤477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4例.结果 颅脑损伤越严重,GCS评分越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越高.脑干及下丘脑部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防用药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低于未用药者.结论 出血与GCS评分、受伤程度有密切关系,同时,早期预防用药能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闫海成 《海南医学》2013,24(1):78-7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6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0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对患者年龄、性别、颅脑损伤情况、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及低血压进行统计,分析其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1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积极处理原发疾病及并发症、抗休克,静脉输注止血药物、口服胃黏膜保护剂及H2受体拮抗剂等治疗,观察其治疗转归情况。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与年龄及性别无明显相关,但与患者颅脑损伤严重程度、首次CT检查中线移位、是否合并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及低血压明显相关。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25例死亡。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多种,临床上对此类患者应积极治疗和处理原发病及并发症,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消除各种危险因素,以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对于已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采取静脉输入止血药物,手术止血等多种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勇龙 《广西医学》2000,22(5):991-99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的3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82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5例(19.2%)。结果: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是丘脑下部及脑干自主神经中枢功能改变,神经体液系统失调引起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高危因素主要是伤情、电解质紊乱、低血压和低氧血症。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应针对颅脑原发损伤及  相似文献   

13.
陈松清  韩桂宝 《中外医疗》2009,28(29):51-5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形成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17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2例,死亡5例,死亡率29.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死亡率较高,及时有效的治疗原发病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关键,早期留置胃管进行鼻饲,常规应用止血药物及H2受体阻滞剂、抑酸剂或H+泵抑制剂等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庞则娟 《右江医学》2004,32(6):633-634
颅脑损伤后患者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笔者回顾性调查14 5例颅脑损伤病例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4 6例 (31.7% )。现将护理对策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4 5例颅脑损伤患者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4 6例 ,其中男2 9例 ,女 17例 ,年龄 2 0~ 6 5岁 ;呕血 15例 ,黑便 2 3例 ,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8例。临床诊断 :脑干损伤 4 1例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2 8例 (6 8.3% ) ;脑内血肿 2 4例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8例 (33.3% ) ;硬膜下血肿 4 3例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7例 (16 .3% ) ;硬膜外血肿 37例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3例 (8.1% )。本组病例显示 :原发性脑损伤愈重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中上消化道出血的形成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得到妥善处理.结论 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胃液、呕吐物、排泄物颜色、性状,及时发现问题,得到相应处理,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6.
王刚  田力学  张红兵 《北京医学》2010,32(11):872-872,876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直接影响患者预后,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现将2003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抢救治疗的182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上消化道出血在颅脑损伤患者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更为突出,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出血率可高达16%~47%。因此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是提高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的重要步骤之一。本科2000~2006年间共救治颅脑损伤患者2542例,其中820例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占3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重症颅脑损伤后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方法:分析213例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洛赛克组108例采用常规治疗加洛赛克40mg静推,1次/d;常规治疗组105例给予脱水、控制感染、脑损伤护理等综合治疗。结果:洛赛克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9例,占17.6%;常规治疗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4例,占32.4%。结论:在应激反应后的监护治疗中,洛赛克可以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特点,总结其发病机制和提出其护理对策.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24例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呃逆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0例患者中24例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呃逆,通过预见性护理干预,痊愈21例,死亡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并不少见,而顽固性呃逆使病情加重,死亡率更高,两者互为因果,护理中应加强重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当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后病死率达30%~50%。该并发症的发生与颅脑损伤的程度相关。因此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的重要步骤。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562例,其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6例(8.2%)。现对其发病的危险因素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