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中非剪切带构造演化的研究,并结合盆地构造特征的分析,明确了早白垩世中非剪切带强烈右旋走滑作用控制了多赛奥盆地的形成。晚白垩世,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区域应力场发生改变,形成了南北向的挤压应力场。对中非剪切带构造特征精细解剖与分析表明,晚白垩世盆地至少发生了三幕挤压作用,盆地发生明显的构造反转,形成反转背斜、花状构造等多种构造样式,为圈闭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该时期主力烃源岩也开始进入大量排烃阶段,构造活动形成的断裂也为油气运移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从盆地结构和构造特征分析入手,立足于中非剪切带的构造演化,划分了中非剪切带裂谷盆地的类型,比较了不同类型盆地的构造差异,探讨了不同类型盆地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中非剪切带经历了强、弱2期走滑作用,中非剪切带强烈走滑作用控制了裂谷盆地的形成,沿该剪切带形成了伸展盆地和走滑-拉分盆地,大型走滑断裂的走滑断块末端水平位移变换控制了穆格莱德、迈卢特、多巴等伸展盆地的形成;走滑断裂中部的弯曲形态和走滑运动方向的有效配置控制了多赛奥和塞拉迈特等走滑-拉分盆地的形成。早白垩世中非剪切带强走滑作用使2种盆地均发生强烈裂陷作用,广泛发育中、深湖相沉积,控制了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育。  相似文献   

3.
乍得Bongor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乍得H区块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海外最大的高风险勘探区块,Bongor盆地是H区块内一个完整的沉积盆地,是受中非剪切带影响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内强反转裂谷盆地,经历了早白垩世断陷、晚白垩世强烈抬升反转和新生代统一成盆三大演化阶段。现今的盆地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北部斜坡、中央坳陷、南部隆起和南部坳陷4个次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凹陷,其中南断北超的中部凹陷为盆地最主要的构造单元。反转和走滑构造是盆地最显著的构造特征。Bongor盆地的生储盖组合以下白垩统为主;油气成藏受断裂和走滑反转构造控制;反转构造带与有利岩相带结合控制了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4.
晚中生代大西洋开启并诱导产生中非剪切带,在走滑的张扭力作用下形成苏丹被动裂谷盆地,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和古近纪的3期裂谷垂向叠置,早白垩世具有典型的被动裂谷盆地性质,晚白垩世为过渡性质,古近纪则主动裂谷盆地特征更加明显。盆地结构以半地堑为主,但边界断层一般较陡,以多米诺式断层为主,伸展量较小。裂陷早期几乎没有火山活动,因此不存在多个次级沉积旋回,只发育一套优质烃源岩。主力储集层以石英砂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具有高孔、高渗的特征。油气储量主要分布在后裂谷期层序中或上覆的新生裂谷层序中,具有跨时代聚集油气的特点,油气藏的主要圈闭类型以反向断块和新生裂谷层序中的大型披覆背斜为主,调节带是主要的油气聚集带。苏丹裂谷盆地油气藏特征与中国东部渤海湾等盆地的油气藏形成和分布有明显的差异。图6表1参36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银根-额济纳中生代裂谷盆地群基底板块构造及缝合带演化分析,探讨了中生代裂谷小湖盆群的成因,认为多个板块及多条缝合带组成的基底对盆地演化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盆地群构造演化经历了三叠纪热拱隆张阶段、早-中侏罗世初始裂谷盆地阶段、早白垩世裂谷发育阶段、晚白垩世引张坳陷阶段及第三纪陆内聚敛挤压阶段,形成中-下侏罗统、下白垩统2套烃源岩。根据构造层沉降和沉积中心继承关系,划分了完全叠置型、基本叠置型、迁移叠置型3种盆地(凹陷)类型,不同叠置类型盆地(凹陷)油气成藏条件不同,勘探领域不同,提出小湖盆围绕次级“洼槽”烃源岩开展“近源”油气勘探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非穆格莱德盆地福拉凹陷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格莱德盆地福拉凹陷是在中非剪切带剪切应力场背景下形成的以中生代沉积为主的裂谷凹陷,裂陷活动可分为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和古近纪3个阶段,主要形成南北和北西-南东走向两组断裂。福拉凹陷构造格局受南北向断裂控制,凹陷内二级构造带的发育主要受北西-南东向断裂控制。福拉凹陷构造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构造转换带是油气富集带,多旋回构造沉降形成有利的储盖组合,构造斜坡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7.
横跨非洲大陆中部巨型中非断裂带东端的穆格莱德盆地的演化与周邻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在早白垩世的演化与大西洋的分阶段张裂密切相关,晚白垩世的演化与印度块体的快速北移有关,新生代的演化主要和红海的扩张有关。盆地的构造演化可划分三大阶段:在早白垩世盆地发育的鼎盛时期,受中非走滑断裂的影响,盆地沉降速率巨大,沉积中心和沉降中心往往不一致;在晚白垩世,盆地为断陷和坳陷型沉积,沉积中心向远离中非断裂带的东南方向迁移。盆地总体的演化具有从走滑型向拉张伸展型转化的特点。在盆地演化的早期,烃源岩和储集岩在靠近中非走滑断裂带附近较发育;在晚期的构造挤压作用下,一方面对已形成的油气藏进行破坏,同时,可造成油气重新分布,形成一些新生的油气藏。在该部位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往往不一致,这给油气的勘探带来新的困难,因此对这些地区的勘探要十分慎重。在远离中非断裂带的盆地东南部,是晚期沉积和沉降的中心,主力烃源岩演化比较适中,油气成藏期较晚,是寻找具有工业价值油气田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震和钻井资料分析Doseo盆地东部不整合、断裂和反转构造,研究构造成因机制及盆地演化。研究表明:(1)Doseo盆地发育基底顶(Tg)、Mangara群顶(T10)、上白垩统下段顶(T5)、白垩系顶(T4)4个地层不整合面,巴雷姆期伸展、阿普特-康尼亚克期走滑、坎潘期走滑和始新世走滑4期断裂活动,晚白垩世圣通期和白垩纪末2期反转。(2)Doseo盆地为走滑、反转改造型陆内早夭被动裂谷盆地。非洲和南美板块初始裂解诱发Doseo盆地遭受近南北向伸展,形成裂谷盆地雏形。中非剪切带西段Borogop(F1)近东西向走滑,使Doseo裂谷近南北向断陷生长逐渐停止,经历长期走滑改造,从而发育继承性活动但强度减弱的右旋张扭走滑断裂体系(期间被两期反转中断),即以主剪切(F1)、R剪切(F2—F3)和P剪切(F4—F5)断层为主干、走滑伴生断层为分支,白垩纪和始新世F1走滑分别受控于赤道南大西洋右旋剪切张开和印度洋快速扩张。F1走滑和非洲与欧亚大陆汇聚使Doseo盆地经历以褶皱变形为主的圣通期右旋压扭反转,形...  相似文献   

9.
苏丹福拉凹陷转换带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Muglad盆地位于中非苏丹共和国南部,是在中非剪切带剪切应力场背景下形成的被动裂谷盆地。福拉(Fula)凹陷位于Muglad盆地东北部,面积约5000km2。福拉凹陷转换带位于中部构造带,是重要的含油气构造带。该转换带开始形成于早白垩世第一裂谷期,在晚白垩世第二裂谷期,断裂再次活动,转换带基本定型;在古近纪,第三裂谷期对整个转换带构造格局没有大的影响,仅发育了一些调节小断层,使转换带构造复杂化。转换带对油气聚集的影响贯穿油气成藏的整个过程。转换带可以形成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构造或圈闭;转换带将沉积区分成彼此分隔的洼陷,控制富含有机质沉积物或储集砂体的分布;转换带密集发育的断裂系统为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提供通道。图5参16  相似文献   

10.
Baobab构造带位于中非裂谷系邦戈盆地东北部斜坡,相对远离现今盆地中心,却是盆地油气最为富集的区带,深入分析该区构造演化特征与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可为中非裂谷系油气勘探提供良好借鉴.通过研究Baobab构造带演化历史,结合油气分布特征,分析油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Baobab构造带先后经历了前断陷期、断陷期、坳...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types of sedimentary basins which are generated by wrench faulting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the Late Neogene Eastern Betic Shear Zone, a well-documented segment of the Trans-Alboran Shear Zone.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wrench "corridor"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the role of inherited structures. The diversity of basin types is emphasised, as is the coexistence of basins which developed under compressional or extensional regimes.
Pull-apart basins do not appear to be the most widespread type of basin in the Eastern Betic Shear Zone. Rather, compressional "groove-shaped synclines" which run parallel to master strike-slip faults (regardless of their orientation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are more typical structures. They are characterised by intense synsedimentary deformation and reworking of sediments, depositional processes being dominated by gravity flows. The basins are relatively short-lived and generally undergo structural inversion. Sedimentary basins also form in extensional areas, most significantly in the triangular zones which occupy the extensional quadrant of a pseudo- conjugate strike-slip fault system.
In the Eastern Betics, it appears that compressional basins are more efficient than extensional basins in terms of their subsidence and sedimentation rates, the thickness of the clastic fill, and the intensity of synsedimentary deformation. Compressional basins may therefore be the more favourable with respect to potenti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相似文献   

12.
穆格莱德盆地构造地质特征与油气富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穆格莱德盆地是非洲大陆内部的裂陷盆地,其构造演化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1)早白垩世早期初始裂陷阶段;2)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继承性裂陷阶段;3)新生代坳陷阶段。晚白垩世末,中非大断裂的走滑运动对穆格莱德盆地有强烈的改造,使得图卢斯、巴加拉凹陷在裂陷伸展基础上叠加走滑构造变形,并使穆格莱德盆地南部发生明显的构造反转。初始裂陷阶段该盆地发育有半深湖-深湖相的泥岩,是较好的烃源岩;继承性裂陷阶段发育了多种类型的砂岩储层和厚层泥岩作为区域盖层,使穆格莱德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盆地后期改造方式成为油气勘探评价关注的重要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乍得Doseo盆地经历多家国际油公司30多年勘探才获得重大突破.基于大量地震和钻井新资料,对盆地构造沉积及油气地质特征进行梳理,系统分析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优选有利区带指导勘探实践.综合研究认为,该盆地是在中非剪切带前寒武系结晶基底上发育的中新生代湖相裂谷盆地,为受北部边界走滑断层控制的箕状断陷,具有两坳一隆一斜...  相似文献   

14.
南华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演化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大别造山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为高含钾的碱性岩,对应的构造环境不是消减带,但与板块消减有关;郯庐断裂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为右行平移活动,活动性质为张扭性。南华北中新生代盆地,由于所处具体构造位置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以平舆-蚌埠隆起为界,南部坐落在大别造山带逆冲前缘地带,如合肥-信阳盆地,为具挤压造山形成的前陆盆地原型、张扭性形成的走滑盆地原型、拉张反倾正断和平移-断陷盆地原型组成的三重叠合盆地。北部坐落在相对稳定陆块之上,对应形成挤压前陆盆地-陆内坳陷盆地原型、走滑盆地原型、弱挤压形成的坳陷盆地-张扭盆地-断陷盆地原型、整体沉降形成的坳陷盆地原型组成的多重叠合盆地。  相似文献   

15.
根据区域地质-盆地-含油气系统-成藏组合的研究思路,总结了不同类型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和富集规律,评价重点盆地资源潜力。研究认为,中东-中亚地区经历了地体群南离北聚的板块构造演化过程,发育了克拉通盆地、裂谷盆地、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和前陆盆地等4类主要的原型盆地。平面上,油气主要分布于阿拉伯板块西北部中生代古被动大陆边缘和东欧地台东南缘等稳定构造区的边缘,以及扎格罗斯褶皱带和斯基夫-图兰构造带等活动构造区相对稳定的构造带;层系上,主要分布在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近系;发育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储集层,以前者为主,已发现储量占80.45%。在地质综合评价基础上,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完成了8个重点盆地71个成藏组合待发现资源量的定量计算评价,优选了Ⅰ,Ⅱ类有利成藏组合。  相似文献   

16.
额济纳旗地区侏罗—白垩纪盆地演化与油气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额济纳旗地区侏罗纪以来经历了两期断陷盆地的发育。早—中侏罗世研究区处于一种张扭构造环境之中,晚侏罗世盆地发生明显抬升和反转。白垩纪—早第三纪盆地演化为一个完整的裂谷发育过程,下白垩统是裂谷早期断陷作用的产物,而上白垩统和下第三系则代表裂谷后期热沉降(或区域坳陷)沉积。侏罗纪盆地和白垩纪盆地应属两类不同性质盆地。两期盆地的不同叠置关系控制了本区烃源岩的发育,影响到这一地区坳陷的油气潜力。下白垩统烃源岩为较差—较好烃源岩,中—下侏罗统为好烃源岩。各凹陷的生烃潜力取决于两期生烃洼陷的规模和叠置关系,天草凹陷继承性发育,中—下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两套烃源岩叠置关系较好,是额济纳旗地区最有远景的凹陷。  相似文献   

17.
Sufyan凹陷位于非洲苏丹南部Muglad盆地西北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凹陷,勘探程度仍很低,对石油地质特征认识仍存在许多分岐。分析认为,Sufyan凹陷是一个在中非剪切带的右旋剪应力场背景下形成的中、新生代内陆断陷湖盆,可划分为4个二级构造带,即南部深次凹、中央构造带、北部斜坡带和西北次凹;自白垩纪到第四纪发育了3个沉积旋回,早白垩世AbuGabra组的湖相暗色泥岩为凹陷主力烃源岩,具很大生烃潜能;凹陷的形成与演化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以"3断3坳"为特征,在该构造背景下发育了两套储盖组合,其中以Bentiu砂岩为储层、Aradeiba泥岩为区域盖层是凹陷内最好的成藏组合;圈闭类型以断块圈闭为主,反向翘倾断块最有利于油气的聚集。综合研究表明,Sufyan凹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优越的成藏条件,具有较大勘探潜力,中部构造带是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北部斜坡也是较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18.
银根—额济纳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根—额济纳盆地基底由多板块组成.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早三叠世热拱隆张、早—中侏罗世初始裂谷、早白垩世裂谷发育、晚白垩世引张坳陷及第三纪挤压坳陷等阶段,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构造圈闭,与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下白垩统半深湖相烃源岩形成生储组合.油气勘探方向为单断凹陷多级断阶带的断鼻、断块构造油气藏和缓坡带的地层岩性油气藏以及双断凹陷的滚动背斜构造油气藏.提出了小湖盆围绕"洼槽"烃源岩开展"近源"油气勘探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