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选用苎麻/PP包缠纱作为针织纱线在横机上编织,然后在热压机上压制成苎麻/PP复合板材。研究了同种组织结构、不同机号,不同PP含量等对苎麻/PP增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模层数为10,压模温度为190℃时在12G针织横机上、采用1:2包覆方式做成的复合材料其拉伸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选用苎麻/聚丙烯纱作为针织纱线混纺,初步制成针织结构预制件小样,然后采用层压成型工艺制备苎麻/PP增强复合材料,分析影响其拉伸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当苎麻/PP体积比为20:8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3.
通过多次脱胶实验,选取脱胶率分别为0%(手撕原麻)、40%、70%和100%(精干麻)的4种苎麻纤维,并测试分析4种纤维的基本性能;以这4种脱胶率苎麻纤维和环氧树脂为原料,采用树脂传递模塑工艺制取了复合材料板材,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苎麻纤维脱胶率70%时,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最好;随着脱胶率的增大,苎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压缩性、剪切性能越来越好.总的来说,脱胶率对苎麻纤维性能及其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脱胶率为70%时,苎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4.
以亚麻纤维作为增强纤维,以聚丙烯纤维作为树脂基体,通过模压成型工艺方法,制备了绿色环保型亚麻/聚丙烯复合材料,主要研究了纤维长度、模压温度及保温时间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及顶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压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最显著;当纤维长度为5 mm、模压温度为180℃、保温时间为40 min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最优;在纤维长度为5 mm、模压温度为170℃、保温时间为40 min时,复合材料的耐顶破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5.
亚麻增强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亚麻纤维的可纺性,与热塑性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纤维通过捻合形成PP包覆亚麻的混合纱结构,将所得混合纱线进行平纹布的织造,选取5层作为铺层数,在热压机上进行热压复合,制得亚麻/PP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并对其拉伸性能进行测试,得出其经向拉伸强度高于纬向,分别为69.34 MPa和61.76 MPa.  相似文献   

6.
以PLLA、PEG的熔融共聚体为基体,以麻纤维为增强体.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参数,模压成型得到苎麻纤维PLLA-PEG复合材料板.分析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性能及红外光谱、断面形貌.结果表明,当PLLA与PEG质量比为9∶1,共聚温度为120℃,TDI用量为1∶12(与PLLA的质量比),共聚时间为14h时,得到的复合材料板性能最优.其拉伸强度为11.1MPa,弯曲强度为68.48MPa.  相似文献   

7.
以三种植物纤维与聚丙烯纤维作为原料,通过模压成型制备复合材料。运用正交设计法分析了纤维种类、模压温度、模压保温时间对复合材料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由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出最优方案:即亚麻纤维、模压温度180℃、模压保温时间40mim时,PP/亚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采用连续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相复合,通过金属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出单向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三点弯曲实验论证单向纤维对树脂基体的增强作用,从而研究不同纤维含量下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纵向拉伸强度、纵向压缩强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均增强,当纤维体积含量为50%时,其各项性能均较好,弹性模量为40GPa,纵向拉伸强度为1200MPa,纵向压缩模量为700MPa。此外,对复合材料的其他常用力学性能参数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桑皮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线中桑皮纤维质量分数对混纺纱线拉伸性能的影响,纺制了不同混纺比的桑皮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线,在YG061电子单纱强力仪上进行了拉伸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桑皮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线的断裂强度随着桑皮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质量分数达到一定程度后,混纺纱断裂强度随着桑皮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混纺纱线的断裂伸长率随着桑皮纤维质量分数的增加,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总之,桑皮纤维质量分数在20%~30%范围内,混纺纱的拉伸性能比较优良。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亚麻纤维作为增强体,与热塑性聚丙烯(PP)纤维进行混合,同时与PP长丝形成PP包覆亚麻的纱线结构,并利用机织工艺织成二维机织布作为复合材料的预制件,采用层合热压方法制备亚麻/聚丙烯复合材料板材.通过对板材弯曲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不同纱线结构以及不同纤维质量分数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明治"铺层方法制备的板材较"混纤法"制备的板材体现出更优良的弯曲机械性能;与加捻纱相比,包覆纱结构热塑性复合材料表现出更优越的弯曲性能;以亚麻/聚丙烯包覆纱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亚麻纤维质量分数为43.5%的板材性能最优良.  相似文献   

11.
利用针刺法非织造技术将再生涤纶(PET)、黄麻和丙纶短纤维(PP)进行混合、成网、加固制得再生涤纶/黄麻/丙纶纤维复合毡,再将制备的纤维复合毡经过热压成型工艺,制得纤维复合板材。研究制备的纤维复合板材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分析原料混合比例、热压参数(温度、时间、压力)对纤维复合板材的该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得出:当再生涤纶短纤维、黄麻短纤维和丙纶短纤维质量混合比为35:35:30、热压温度为230℃、热压时间为1.0min、热压压力为5MPa时,制备的再生涤纶/黄麻/丙纶短纤维复合板材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苎麻原麻和碱处理的原麻(碱麻)为增强体,KH550为偶联剂,制备了苎麻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探讨了偶联剂用量和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断面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原彬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132.6MPa,弯曲强度达364.6MPa;碱彬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迭116.5MPa,弯曲强度达297.7MPa.  相似文献   

13.
利用废弃棉/麻混纺纤维与聚丙烯制备了外保温墙板,优化了制备工艺条件,研究了板材的拉伸、弯曲以及冲击性能。当废弃混纺纤维质量分数为40%、热压温度为175℃、压力为8 MPa、时间为10min时,保温墙板的力学性能较好。对废弃纤维保温墙板的理化性能和保温性能进行了测试,各项检测数据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苎麻/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苎麻纤维和聚碳酸亚丙酯制备了可降解复合材料。讨论了碱处理、苎麻纤维长度对苎麻/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冲击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苎麻经碱液处理后,苎麻/聚碳酸亚丙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有了明显提高,分别由23.90MPa、30.04kl/m^2增加到25.39MPa、36,40kl/m^2。  相似文献   

15.
对苎麻纤维(RF)进行偶联剂处理和聚乳酸(PLA)/氯仿溶液浸润处理后,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PLA/RF复合材料,并观察RF处理后的表面形态及PLA/RF的等温结晶情况.结果表明:RF能够有效提高PLA/R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3种偶联剂(KH5501,KH570,A151)在80,℃下处理的RF对PLA的增强效果较在室温下处理的增强效果好;RF经过浸润处理后吸水率下降;在RF的浸润液中添加增塑剂柠檬酸三丁酯(TBC)能够提高材料断裂伸长率;通过偏光显微镜(POM)观察到,在靠近RF附近位置PLA球晶较其他位置处细小;随着TBC质量分数的增加,PLA球晶尺寸增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AZ91镁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浸入铸造法制备了体积分数为3.3%的不锈钢纤维增强AZ91复合材料,并在相同条件下对AZ91及其复合材料进行了热挤压处理.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力学性能试验机分别对铸态和挤压态材料的显微组织、断口和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铸态AZ91及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分别为250和240MPa.然而经过挤压后,钢丝增强AZ91镁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了375和428.6MPa,与挤压态AZ91和铸态AZ91复合材料相比,分别提高了50%、20%和57.6%、78.6%.同时挤压态复合材料的塑性变形量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我们有可能将模式式识别技术应用到许多纺织工程研究中。本文运用图象处理技术来识别棉、麻混纺织物中的棉、苎麻纤维 ,介绍了从摄制的混纺织物的纤维图象到纤维进行分类的图象处理程序 ,并根据处理顺序依次探讨了滤波 ,膨胀 ,收缩 ,提取纤维中轴线等手法。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新研制的酚醛/玻纤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是否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研究了酚醛/玻纤复合材料在-55℃、20℃干态/湿态、71℃干态/湿态和93℃干态/湿态的经向拉伸性能,讨论了不同温度以及湿态处理对酚醛/玻纤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影响规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试件断口的显微结构和断裂形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酚醛/玻纤层合板的抗拉强度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干态条件下,20℃状态的抗拉强度比-55℃状态下的降低了129.9MPa,即降低了24.26%;71℃状态下的抗拉强度比20℃状态下降低了50MPa,即降低了12.33%;93℃状态下的抗拉强度比71℃状态下降低了62MPa,即降低了20.33%.湿态条件下,71℃状态下的抗拉强度比20℃状态下降低了72.3MPa,即降低了29.19%;93℃状态下的抗拉强度比71℃状态下降低了72MPa,即降低了26.57%.在同一温度下,湿态状态下试样的抗拉强度比干态状态下的明显降低.20℃状态下,湿态比干态降低了69.67MPa,即降低了17.18%;71℃状态下,湿态比干态降低了117.7MPa,即降低了33.11%;93℃状态下,湿态比干态降低了111.6MPa,即降低了39.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