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浓度α-生育酚对神经元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方法: 培养SD胎鼠皮层神经元细胞作为实验对象. 将神经元细胞进行分组:正常对照组、氧自由基损伤组和不同浓度α-生育酚处理组(10,20,40和80 mg/L). 用Fenton反应对神经元细胞膜造成损伤. 在损伤后1及2 h分别对各组神经元进行PI染色,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细胞膜的损伤情况,并用TBA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外液中丙二醛(MDA)生成量. 结果: 80 mg/L浓度α-生育酚可减少氧自由基对神经元细胞膜的损伤, 且可减少MDA生成量. 结论: 80 mg/L浓度α-生育酚可以有效对抗氧自由基对神经元细胞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神经元线粒体能量代谢角度探讨中医的风、火、痰、瘀同治法及其代表方———平肝熄风汤对大鼠脑出血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 ,以组织化学方法结合灰度值半定量测定细胞色素C氧化酶 (cytochromecoxidase,CCO)活性 ,配合Nissl’s染色组织学观察锥体细胞密度和细胞计数。结果造模 1 2h,脑出血大鼠海马CA1区CCO活性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 (P <0 .0 1 ) ,随后呈进行性加重 ;2d出现锥体细胞明显缺失。用风、火、痰、瘀同治方药 (平肝熄风汤 )治疗后可维持其CCO活性 ,减少细胞缺失 ,维持锥体细胞密度。结论脑出血神经元损伤与神经元CCO活性降低有关。风、火、痰、瘀同治对脑出血继发性神经元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其能维持CCO活性、改善细胞有氧代谢、维持锥体细胞密度、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小鼠脑缺血再灌后海马组织SDH、CCO活力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组织琥珀酸脱氢酶(Succinodenhydrogenase, 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 CCO)活力的动态变化.方法:在造成小鼠高脂血症基础上, 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脑海马组织线粒体,用生化法测定SDH、CCO活力.结果: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SDH活力在术后第1、7、15、30天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酶活力一直处于低水平.CCO活力与SDH活力的变化趋势相同.结论:SDH、CCO活力降低导致的能量代谢障碍是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神经元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43(Cx43)蛋白参与星形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C57BL/6胎鼠以原代培养法获取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建立共培养(Co-Culture)模型,给予神经元过氧化氢(H2O2)损伤,星形胶质细胞给予Cx43特异性阻断剂Gap26,分别建立(Co-Culture+H2O2)组及(Co-Culture+H2O2+Gap26)组,同时设单纯神经元损伤(Neuron+H2O2)组,通过蛋白免疫印记(WB)法,测定神经元骨架相关的紧密连接蛋白(ZO-1)、α-肌动蛋白(α-actin)、谷氨酸转运蛋白-1(GLT-1)、外泌体标记蛋白CD63和凋亡相关的Bax/Bcl-2比例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观察神经元谷氨酸(Glu),采用ELFA法检测氧化应激因子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PDH)氧化酶活性.结果:与(Neuron+H2O2)组相比,(Co-Culture+H2O2)组的神经元ZO-1、α-actin、GLT-1和CD63的表达明显上调,而Bax/Bcl-2比例、NAPDH氧化酶活性则明显降低(P<0.05).在给予Gap26后,可明显抑制以上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此种作用(P<0.05).结论:Cx43蛋白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的外泌体被神经元吸收,可产生稳定细胞形态结构、加强兴奋性氨基酸转运及降低神经元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等神经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5.
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呼吸酶系的变化及川芎嗪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活化变化及川芎嗪对其的影响。方法:结扎冠状动脉30min后再灌注20min复制再灌注损伤模型。分析心肌线粒体中SDH,CCO,SOD和GSH.PX活力,MDA及细胞色素含量。结果:再灌注损佃组心肌SDH和CCO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川芎嗪保护组的CCO和SDH活力均显著高于再灌注损伤组(P<0.01),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与再灌注损伤组比较,川芎嗪保护组的MDA含量明显降低,SOD及GSP.PX活力有明显升高。结论:川芎嗪对再灌注损伤心肌线粒体SDH和CCO活力下降有拮抗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用低氧中毒实验观察5%O_2和10%O_2通气6h后小鼠脑的形态学和酶组织化学改变及恢复情况。结果发现,即时组小鼠大、小脑Nissl染色部分神经元胞浆浅染。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及细胞色素氧化酶(CCO)染色即时组较正常对照组为浅,提示酶活性下降,与显微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一致。电镜下可见大、小脑神经元有核染色质边聚及溶解,粗面内质网扩张并有脱颗粒现象,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减少,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肿胀。部分颗粒细胞出现核膜扩张。胶质细胞也出现相似改变,微血管周围的星状胶质突起明显水肿。未见突触及髓鞘改变。上述形态学及酶组织化学改变于1~2周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银杏叶总提取物(GBE)对H2O2诱发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胰酶消化法获取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用H2O2损伤心肌细胞,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模型,实验组加入GBE使其终质量浓度分别为50、100、150 mg/L,阳性对照组加入异博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硫代巴比妥酸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分别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比活力;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LDH活性和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0.001),SOD则明显降低(P<0.01),而GBE各组能减少LDH和MDA的产生呈剂量依赖关系;SDH和CCO比活力在H2O2组明显下降(P<0.001),GBE组改变不明显;150 mg/L GBE对细胞线粒体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H2O2诱发的心肌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维持细胞中线粒体的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8.
没食子酸丙酯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没食子酸丙酯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30min再灌注20min,测定心肌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Ca2+·Mg2+-ATP酶、Ca2+-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细胞色素、磷脂和丙二醛含量。结果没食子酸丙酯(20和40mg/kg,结扎冠状动脉前60minip)能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所致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Ca2+·Mg2+-ATP酶、Ca2+-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P<0.05),及细胞色素aa3、细胞色素C和膜磷脂含量的减少,并能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升高。结论没食子酸丙酯对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对氧自由基的清除功能和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 (DMT1)在lactacystin诱导的SH-SY5Y细胞α-突触核蛋白(α-SYN)聚集中的作用.方法 SH-SY5Y细胞处理分为正常对照组和lactacystin损伤组.lactacystin损伤组加入lactacystin 10 μmol/L处理24h.免疫荧光法、流式细胞术测定法检测DMT1表达情况,Calcein-AM荧光检测细胞的摄铁能力,荧光探针carboxy-H2DCFDA检测胞内氧化应激水平,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actacystin损伤组DMT1表达增加1.3倍,细胞摄铁能力增强1.3倍,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增高1.6倍,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了65.0%.结论 DMT1介导的细胞摄铁能力增强,引发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活性氧生成过多,进而促进胞内α-SYN的异常聚集,最终导致PD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释放在缺血预处理(IPC)保护大鼠海马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单纯缺血再灌组(IR组)、IPC加缺血再灌组(IPC+IR组)和对照组。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组织形态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该区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测定该区神经元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IPC+IR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存活数显著多于IR组,凋亡细胞数显著低于IR组,细胞色素C 的释放明显少于IR组(P均<0.001)。结论:IPC可经阻止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抑制凋亡的发生,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缺血再灌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ine,PQQ)对UVA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老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使用6孔板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予以9 J/cm2照射,照射前后实验组加入80 ng/ml的8-甲氧基补骨脂(8-methoxypsoralan,8-MOP)和浓度为50?100?200 ng/ml的PQQ?UVA照射72 h后,对细胞进行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JC-1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JC-1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去极化状况?real-time PCR检测衰老相关基因mmp1?mmp3的表达?结果:低剂量PQQ(50 ng/ml)实验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呈阴性,JC-1染色后低剂量PQQ(50 ng/ml)实验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的趋势有回转,JC-1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PQQ对UVA诱导的衰老细胞线粒体去极化有保护作用,而且低剂量PQQ(50 ng/ml)实验组衰老相关基因mmp1?mmp3的表达也有明显降低?结论:吡咯喹啉醌对由UVA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老有保护作用,而且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热应激预适应对H2O2诱发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Wistar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37℃无H2O2损伤),H2O2损伤组(37℃ H2O2损伤)和热应激组(42℃ H2O2损伤).测定3组细胞线粒体的琥珀酸脱氢酶(SDH)比活力、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比活力;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损伤组的SDH、CCO比活力显著下降(P<0.05);而热应激组下降不明显(P>0.05).并且,HSP70仅在热应激组中大量表达.结论 H2O2能够引起乳鼠心肌细胞损伤;而热应激预适应对其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热应激时HSP70的大量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典型瞬时受体电位通道3(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 channel 3,TRPC3)是否参与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引起的线粒体损伤。方法在α-syn过表达原代培养神经元、α-syn转基因及敲除小鼠模型,利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RPC3和α-syn在线粒体内的定位和表达;在原代培养神经元,运用MTT和乳酸脱氢酶法检测细胞活力和受损情况,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势,观察敲减TRPC3对α-syn过表达引起的线粒体损伤和细胞损伤的影响。结果 TRPC3和α-syn共同表达于线粒体,过表达α-syn增加TRPC3在线粒体的分布,敲除α-syn则下调TRPC3在线粒体的分布。敲减TRPC3明显减轻过表达α-syn引起的线粒体膜电势下降和细胞毒性。结论 TRPC3可能参与过表达α-syn引起的线粒体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人参皂苷Rg1与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预培养,评价抗β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Aβ)所致神经元损伤,并探讨Rg1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原代神经元培养7 d成熟后,分别以1、10、20μmol/L Rg1预处理24 h,加入Aβ毒性片段Aβ25-3510μmol/L模拟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脑组织局部微环境。孵育72 h后,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评价Rg1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及相关量效关系。采用JC-1染色,考察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变化,并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Aβ25-35作用72 h严重损伤原代皮层神经元,引起神经元碎裂和死亡。Rg1预处理能对抗Aβ25-35的细胞损伤作用,显著提高神经元存活率,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其中Rg1(20μmol/L)活性最强。Aβ25-35处理24 h能降低神经元的线粒体ΔΨm,下调Bcl-2/Bax的比值,引起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入胞浆,活化caspase 3和caspase 9,从而引起神经元凋亡。而Rg1预培养能保护原代神经元,减轻或避免上述损伤作用,且其抗凋亡效应可被雌激素受体(ER)拮抗剂ICI182,780和糖皮质激素受体(GR)拮抗剂RU486部分拮抗。结论:Rg1在1μmol/L至20μmol/L浓度具有抗Aβ25-35损伤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作用,该活性与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人卵巢颗粒细胞KGN能量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KGN细胞随机分为KGN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si-NC)和si-HIF-1a组(转染siRNA si-HIF-1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HIF-1a、线粒体DNA(mtDNA)及己糖激酶(HK2)的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蛋白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细胞外通量分析仪测量细胞外酸化率;线粒体超氧化物(MitSOX)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内的线粒体活性氧(ROS)含量;5,5’,6,6’-四氯-1,1’,3,3’-四乙基苯并咪唑基碳氰碘化物(JC-1)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膜电位;三磷酸腺苷(ATP)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内ATP含量。结果:低表达HIF-1a可以降低KGN的细胞增殖活力(P<0.01),增加细胞的凋亡率(P<0.01);同时细胞外酸化率显著增加(P<0.01),而糖酵解关键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缺血缺氧损伤后依达拉奉对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缺血缺氧损伤模型,分为正常细胞组、缺血缺氧组、依达拉奉干预组(分别给予1、10、100、300 μmol/L依达拉奉干预)和阳性参照药维生素C干预组,将各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用线粒体膜电位敏感性染料Rhodamine-123 进行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别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与缺血缺氧损伤组比,加入100 μmol/L和300 μmol/L依达拉奉可以显著提高损伤海马神经元的线粒体膜电位,达到正常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的82%和87%.100 μmol/L和300 μmol/L依达拉奉组之间对线粒体膜电位的的稳定作用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缺血缺氧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下降,依达拉奉能够促进线粒体膜电位的恢复,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蜂胶醇的提物对线粒体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FeSO4/半胱氨酸(Fe^2+/Cys)体系造成鼠肝脏线粒体损伤模型,测定线粒体肿胀、丙二醛(MDA)、琥珀酸脱氢酶(SDH).结果 Fe^2+/Cys损失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线粒体肿胀度和MDA均明显增加,SDH活力明显降低. 结论 蜂胶醇提物可剂量依赖性保护大鼠肝脏线粒体的氧自由基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癫痫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氯化锂-匹鲁卡品点燃制作大鼠癫痫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癫痫组及甘草酸组,另外将不做任何处理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利用Nissl法和TUNEL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凋亡情况;JC-1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膜电位;比色法检测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 3)和caspase 9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cleaved-caspase 3、9,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C),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Apaf-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癫痫组神经元细胞数减少(P0.01),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P0.01),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caspase 3、9活性提高(P0.01),Bcl-2及线粒体中CytC表达量下调(P0.01),Bax及细胞质中CytC、Apaf-1表达量上调(P0.01)。与癫痫组比较,甘草酸组神经元细胞数增加(P0.01),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线粒体膜电位提高(P0.01),caspase 3、9活性降低(P0.01),Bcl-2及线粒体中CytC表达量上调(P0.01),Bax及细胞质中CytC、Apaf-1表达量下调(P0.01)。结论通过阻断线粒体途径,甘草酸能够抑制癫痫大鼠的海马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能量代谢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组、CVB3感染加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电镜和形态计量学方法观察心肌线粒体形态、数量和膜磷脂定位;酶细胞化学法分析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结果 感染组小鼠心肌线粒体大量破坏,膜磷脂严重缺失、定位改变;CCO和SDH活性降低.各时间点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感染组显著改善.结论 VMC心肌线粒体结构严重破坏、功能明显下降,参附注射液能有效保护VMC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黄芪建中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模型大鼠呼吸肌疲劳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建中汤高、中、低剂量组,金水宝组,每组20只。采用熏吸香烟并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复制大鼠COPD模型。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膈肌超微结构,测定膈肌线粒体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reduced form of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oxidase,NOX)、琥珀酸脱氢酶(succinodehydrogenase,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CO)的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膈肌细胞线粒体肿胀变性,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形成空泡,肌原纤维走向紊乱,局部肌丝溶解消失。各治疗组膈肌组织超微结构改变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以黄芪建中汤高剂量组的作用为最优。模型组NOX、SDH、CCO活性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黄芪建中汤呈剂量依赖性地升高COPD大鼠膈肌线粒体NOX、SDH、CCO活性(P0.05,或P0.01)。结论黄芪建中汤可明显修复COPD模型大鼠膈肌线粒体结构,剂量依赖性地升高膈肌线粒体NOX、SDH、CCO活性,从而延缓COPD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