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衰老,发生颅脑损伤的死亡率和病残率均较高,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高达70%。掌握老年人颅脑损伤的特点,做好针对性的护理,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我科自1986年1月至1990年12月,共收治老年性颅脑损伤病人100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本文着重讨论老年性颅脑损伤的护理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人闭合性颅脑损伤特点及抢救治疗。方法:对78例老年人闭合性颅脑损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血肿48例,广泛脑挫裂伤1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5例,硬膜下积液2例,合并伤27例,手术治疗53例,保守治疗25例,恢复良好42例,重残7例,死亡29例。结论:老年人颅脑损伤重,死亡率高,手术治疗及防止并发症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血糖在各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比较重型,中型,轻型颅脑损伤的高血糖发生率的不同;比较颅脑损伤高血糖组与血糖正常组死亡率的不同。结果:颅脑损伤患者伤情越重,高血糖发生率越高;高血糖组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结论:高血糖与颅脑损伤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是颅脑损伤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提高,人口在逐渐老龄化。不同致伤原因引起的老年人颅脑损伤发生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老年人颅脑损伤有其独特的病理生理上的改变,其死亡率及致残率相对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本文报道36例老年人颅脑损伤,现将诊治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颅脑损伤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而且老年人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常见疾病,容易发生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记分≤8分的颅脑损伤为重型颅脑损伤,其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而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往往使病情加重,直接影响患者的病程与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60岁以上老年人颅脑损伤58例临床资料。结果:致伤原因多为车祸及跌伤,其中轻型占36%,中型占28%,重型占36%,合并颅内血肿25例。治愈65.5%,残存19%,死亡15.5%。结论:指出损伤范围,是否合并颅内血肿及脑疝等对预后有直接影响,严密观察、积极治疗、及时手术、处理合并伤及预防并发症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颅脑损伤合并出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方法:分析了157例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不同的输液治疗方法和与之对应的治疗效果。结果:按国际GOS评定,立即输液组死亡率为34%;延迟输液组死亡率为22%;输全血组死亡率为16%;输高渗液组死亡率为29%;输等渗液组死亡率为42%。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出血性休克应适当延迟和限制液体复苏,输液的液体以全血优于晶体液,高渗性电解质溶液优于等渗性电解质溶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1999年1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1087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影像学普查,筛选出合并颈椎损伤的病例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本组中合并颈椎损伤107例(9.84%);其中,中、重度颅脑损伤361例中合并颈椎损伤37例(10.2%),合并颈髓损伤8例(8/37)(21.6%)。结论:中、重颅脑损伤合并颈椎损伤交通伤为主要原因,颈部损伤进一步增加了颅脑损伤的致残率和死亡率,要高度重视中、重颅脑损伤的颈部检查并予以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的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往往伤情比较严重,死亡率较高。本文对88例老年人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现就其特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88例,其中男66例.女22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6.5岁,占同期收治的全部颅脑损伤患者的8.8%。全部患者均经CT扫描检查确诊。其中颅内血肿68例,广泛性脑挫裂伤10例,原发性脑干伤8例,硬膜下积液2例。合并伤36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6例,跌伤29例,打击伤13例。1.2临床表现;意识障碍86例(97.7%),瞳孔变化66例(75.0%),呕吐87例(98.9%),偏瘫44例(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254例老年人颅脑损伤患者中132例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多出现在伤后3d以内,本组伤后24h内出现29例,占21.9%,在72h内出现18例,占89.4%,在3~7d内出现14例,占10.6%。以老年人多见,本组占同期老年人颅脑损伤的51.9%。死亡率高达30.3%。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对老年人颅脑损伤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迟发性颅内血肿要及时作出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4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24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贡浩凌,陶云关键词老年,损伤,颅脑,护理Keywords:Senility;Injury;Head;Nursing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约占颅脑损伤的10%,[1]其死亡率高达70%。[2]我科1985~1995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降低老年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方法:通过对140例老年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的观察,为临床治疗提供及时可靠的临床资料。结果:肺部感染是此类患者死亡的常见非脑的原因。结论:老年人颅脑损伤有病情多变,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高达70%,相对轻型的颅脑损伤也有一定的病死率达25%[1]。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是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老年急性颅脑损伤的特点及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结果:治愈26例,好转28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38例。结论: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手术后死亡率较高,且大部分死于并发症,要严格掌握老年急性颅脑损伤的特点,正确及时处理和早期手术,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额骨骨折合并前颅底和颌面骨折型颅脑损伤5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额骨骨折合并前颅底和颌面骨折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方法:对5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受伤机制,总结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分析死亡原因。结果:治愈44例,治愈率84.6%,轻残(右眼失明)1例,占2%,死亡7例,死亡率13.5%。结论:额骨骨折合并前颅底和颌面骨折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原发性脑损伤相对较轻、颌面损伤较严重的,离损伤,具有颅内损伤及颌面骨折两者的临床表现,容易发生窒息、失血性休克,造成继发性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或插管,补充足血容量,对脑挫裂伤严重者要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老年轻型颅脑损伤短期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老年人颅脑损伤有死亡率高、病情多变的特点,相对轻型的颅脑损伤也有一定的死亡率[1、2].1991年7月~1999年5月间我院共收治139例老年颅脑损伤病人,在首诊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13~15分的92例中13例死亡,现分析其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急症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五年抢救的老年危重急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以男性和60—69岁年龄组患者居多;发病病种前三位依次为:脑出血、高血压Ⅲ期、颅脑外伤:总体抢救成功率低,死亡率高。结论:控制高血压、端正退休人员心态、家庭和社会对老年人多加关注能减少老年危重急症的发生率;提高急诊医师对老年危重急症的知识和抢救技能能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4例老年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4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中死亡15例,存活189例,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其中恢复良好177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掌握好老年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时的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9年1月-2000年6月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亚低温治疗,作为治疗组。随机抽取1995年7月-1997年7月期间常规治疗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与之比较。并对两组中的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颅内压,体温,心率,血糖,死亡率等指标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亚低温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降低颅内压,抑制伤后早期高血糖,对原发性脑干损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1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诊断和治疗过程。结果:11例均符合神经源性肺水肿的诊断。治疗合理。死亡8例,死亡率73%。结论:对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重点是早期发现,及时合理的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运用护理程序预防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神经外科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运用护理程序实施预防性护理。结果: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实施预防性护理,未发生1例深静脉血栓。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