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研究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替代饲粮中无机微量元素对肉鸡生产性能、饲粮养分代谢率和粪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Fe、Cu、Mn、Zn分别由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锰和氧化锌提供,添加水平分别为Fe 100 mg/kg、Cu 20 mg/kg、Mn 120 mg/kg和Zn 120 mg/kg;2、3、4和5组分别用12.5%、25.0%、37.5%和50.0%的蛋氨酸螯合铁、铜、锰、锌替代基础饲粮各相应无机微量元素的25%、50%、75%和100%。63 d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用不同水平蛋氨酸螯合物(铁、铜、锌、锰)替代相应无机盐可一定程度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改善饲粮养分利用率,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粪中微量元素的排泄量,尤以37.5%的蛋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替代饲粮中75%的相应无机微量元素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日粮中复合添加剂水平对猪肉中脂肪酸组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行配制的肉猪用复合维生素、复合微量元素和复合生物活性物质添加剂为试验因素,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平分成21个组(第21组为对照组),得到15种施用水平组合及其15种试验日粮,进行93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采食1号饲粮第1组试猪背最长肌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低,均值为44.50%,比对照组降低了11.85%(P<0.0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均值为54.65%,比对照组提高13.38%(P<0.01)。在猪饲粮中的最佳添加量分别是复合维生素1185.51mg/kg(VE、VC、VB2和VH分别为378.35、283.77、94.58和0.57mg/kg);复合微量元素2062.06mg/kg(Fe、Cu、Cr和Se分别为122.96、179.72、0.57和0.284mg/kg);复合生物活性物质6773.78mg/kg(L-肉碱94.58mg/kg,甜菜碱2837.68mg/kg,益生菌189.17亿个/kg)。  相似文献   

3.
郭红辉  王庆  刘驰  胡艳  凌文华 《食品科学》2007,28(11):518-521
目的:研究黑米花色苷提取物对果糖喂养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果糖饲料诱导建立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饲料中分别添加黑米花色苷提取物(5g/kg饲料)和吡格列酮(270mg/kg饲料),空白对照组动物饲以正常饲料。结果:膳食干预并没有对大鼠体重和摄食量造成显著影响。黑米花色苷提取物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改善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和模型对照组相比,花色苷提取物和吡格列酮均能显著地降低血浆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三酯含量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4.
选择(28±1)日龄、平均体重为(8.84 ±0.21)kg的健康三元(斯格×长×大)杂交断奶仔猪(公母各半)18头,研究1 mg/kg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污染饲粮对断奶仔猪脾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和IL-2产量的影响,同时评价改性蒙脱石的脱毒效应.将试验仔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3个处理(公母各半),仔猪采用试验笼单独饲养.试验处理为:Contr.=基础饲粮;ZEA+CZ0=基础饲粮+1 mg/kg ZEA;ZEA+ CZ4=基础饲粮+1 mg/kg ZEA+4g/kg改性蒙脱石.预饲期7d,正式期2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 mg/kg ZEA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脾脏相对重量、外周血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率以及IL-2产量(P<0.05).2)1 mg/kg的ZEA处理饲粮添加4 g/kg改性蒙脱石能够显著改善ZEA诱导的脾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值率以及IL-2的改变(P<0.05).结果揭示,1 mg/kg的ZEA足以影响断奶仔猪脾脏的生长发育及其细胞免疫功能,添加4 g/kg改性蒙脱石具有显著的脱毒效应,以上结果对指导动物生产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将40只产蛋后期海兰灰商品蛋鸡,随机分为2个组,用低叶黄素饲粮耗空2周后,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叶黄素酯和游离叶黄素的叶黄素强化日粮,两组均含有效叶黄素15 mg/kg.结果显示,蛋鸡采食叶黄素后,血浆中叶黄素含量提高显著(P<0.05),但两组在第3、7和12 d时血浆叶黄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研究饲粮中添加米糠和不同抗氧化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对其分别饲喂4种不同的饲粮:Ⅰ组"玉米-豆粕型"饲粮、Ⅱ组"含15%米糠饲粮"、Ⅲ组"在Ⅱ组饲粮基础上+200 mg/kgVE"和Ⅳ组"在Ⅱ组饲粮基础上+200 mg/kg普生源"。试验猪80 kg时屠宰。结果表明:平均日增重Ⅱ组极显著低于Ⅰ、Ⅳ组,Ⅲ组显著低于Ⅳ组。料肉比Ⅱ组极显著高于Ⅲ、Ⅳ组,显著高于Ⅰ组。肌肉嫩度Ⅰ、Ⅲ组极显著高于Ⅱ组,极显著低于Ⅳ组,肌肉脂肪含量Ⅱ组显著高于Ⅲ、Ⅳ组。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亚麻籽为n-3 PUFA来源的肉鸭饲粮中添加茶多酚(TP),对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用24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实验组一、二、三分别饲喂含3%亚麻籽、3%亚麻籽+100 mg/kg TP、3%亚麻籽+200 mg/kg TP的实验饲粮。实验期为40d。结果表明:实验组一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二、三的ADFI和F/G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 05)。屠宰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 0. 05)。实验组三血浆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1)。各实验组腿肌中n-3 PUF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因此,饲粮中添加3%亚麻籽会显著增加樱桃谷肉鸭的料重比,以及肌肉中n-3PUFA的含量,但对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在肉鸭饲粮中添加3%亚麻籽用于生产富含n-3 PUFA肉产品时加入200 mg/kg TP对肉鸭生长性能及机体抗氧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酶解谷朊粉小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空白组饲粮中不添加谷朊粉或谷朊粉酶解物,对照组饲粮中添加未酶解的谷朊粉1 000 mg/(kg饲粮·d);Ⅲ、Ⅳ、Ⅴ组为试验组,饲粮中分别添加酶解谷朊粉500、750和1 000 mg/(kg饲粮·d),饲喂28 d后进行免疫指标测定.结果表明:Ⅳ组与其它各组相比,小鼠的SOD、GSH-PX、GLU、GPT、IgG、IgM、IL-2和IGF-I均提高显著,但IgA降低显著.添加酶解谷朊粉750 mg/(kg饲粮·d)对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肉类研究》2017,(10):1-5
选取100只遗传背景一致的3月龄断奶湖羊公羔,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苜蓿皂苷(alfalfa saponins,AS)处理组的添加水平分别为500(AS500)、1 000(AS1000)、2 000(AS2000)、4 000(AS4000)mg/kg基础日粮,番茄红素(lycopene,LP)处理组的添加水平分别为200(LP200)、400(LP400)mg/kg基础日粮,维生素E(vitamin E,VE)处理组的添加水平分别为200(VE200)、400(VE400)、2 000(VE2000)mg/kg基础日粮。90 d饲养实验结束后屠宰,取羊肉半膜肌,测定其在熟化期的剪切力,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种类和水平的抗氧化剂对熟化期湖羊半膜肌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熟化时间和不同添加水平的抗氧化剂对羊肉嫩度有极显著影响,熟化期第5天羊肉嫩度的变化最大,饲粮中单独添加1 000~4 000 mg/kg基础日粮的AS、200 mg/kg基础日粮的LP或200 mg/kg基础日粮的VE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善熟化期的羊肉嫩度;动力学分析表明,CON组的嫩度变化既符合零级反应也符合一级反应,AS和VE处理组的嫩度变化更符合一级反应,而LP处理组的嫩度变化符合零级反应。由此可见,选择适宜种类和添加水平的抗氧化剂可以改善熟化期羊肉的嫩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s,GSPE)对肉兔抗氧化功能、脂质含量及血清代谢产物浓度的影响。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128只6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3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及400 mg/kg GSPE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39 d,其中预试期为6 d,正试期为33 d。结果表明:随饲粮中GSPE添加量升高,试验兔背最长肌、肝脏及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升高,而丙二醛浓度极显著(P0.01)降低;对照组试验兔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200 mg/kg组和400 mg/kg组,而肝脏粗脂肪含量、血清三酰甘油与总胆固醇浓度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余3组;对照组试验兔血清葡萄糖与尿素氮浓度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余3组,而尿酸浓度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低于200 mg/kg组和400 mg/kg组。研究结果提示:饲粮添加GSPE,可增强肉兔机体抗氧化功能,改善脂质、糖和氮代谢,且作用效果随添加量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不同能量条件下,研究茶多酚(TP)对泌乳期大鼠泌乳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40只SD孕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采用2×2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高能日粮(HE),低能日粮(LE),高能日粮+500mg茶多酚/kg饲料(HE-TP),低能日粮+500mg茶多酚/kg饲料(LE-TP),实验期40d。结果表明:添加TP显著提高大鼠的泌乳量及乳腺组织中催乳素(PRL)、雌激素(E2)水平(p<0.05),对采食量没有显著作用。在日粮中添加TP,均可显著降低HE和LE组大鼠血浆TG、GLU和UN水平(p<0.05)。添加TP,HE和LE组大鼠血浆T-AOC、CAT活力显著提高(p<0.05),SOD活力均提高但不显著(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茶多酚通过提高母鼠的抗氧化能力,减少体内氧化产物,同时调节了泌乳激素水平从而提高了母鼠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12.
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胆碱对鹅免疫性能和肝脏组织学的影响。选用1日龄青农灰鹅18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3重复,每重复10只。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分别添加0、600、1 200、1 800、2400和3 000 mg/kg的胆碱。试验期15周。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胆碱能显著提高4、15周龄鹅免疫器官指数(P0.05或P0.01),但对血清禽流感抗体效价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未添加胆碱组鹅肝脏细胞肿大,胞浆内有较多大小不等的脂肪空泡,将细胞核挤压到一侧,添加1 200~3 000 mg/kg胆碱均可有效改善肝脏内脂肪的沉积现象。综合衡量各项指标,在饲粮中添加胆碱是可行的,胆碱添加水平均1 20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添加不同水平的蓝莓提取物对鸡蛋品质及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34周龄体况健康、产蛋率接近的京粉2号蛋鸡600只,随机分成4组,每个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分别添加100、200和300 mg/kg蓝莓提取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1)添加不同剂量的蓝莓提取物均能显著提高鸡蛋哈式单位(p 0. 05)。当添加量达到300 mg/kg时会显著降低蛋黄颜色(p 0. 05)。(2)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显著降低蛋黄粗脂肪含量和胆固醇含量(p 0. 05)。200和300 mg/kg与对照组相比蛋黄中甘油三酯含量也显著下降(p 0. 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300 mg/kg蓝莓提取物鸡蛋铜含量显著降低(p 0. 05)。试验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提高鸡蛋的钙含量(p 0. 05)。综合考虑,饲粮中以添加200 mg/kg蓝莓提取物为宜。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2×3因子设计,将144只23周龄商品代罗曼产蛋母鸡随机分成6组,每组24只.共设6种处理,每组试验鸡接受一种处理,每一处理设3个重复.处理1,2,3分别按0,60和120 mg/kg 3种锰水平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硫酸锰,处理4,5和6则分别按0,60和120 mg/kg 3种锰水平添加蛋氨酸锰,以研究不同锰源及锰水平对产蛋母鸡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不同锰源生物学利用率.试验期15周.结果表明:饲粮中无论添加硫酸锰还是蛋氨酸锰,随着饲粮锰水平的提高,蛋壳和蛋内容物中锰含量均随之提高,且蛋壳中锰含量高于蛋内容物.不同锰水平对血液和肌肉中锰含量以及血清中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且在同一锰水平下,不同锰源间差异亦不显著(P>0.05).但不同锰水平对胫骨中锰含量影响显著,饲粮中添加硫酸锰,当锰添加水平从0提高到120 mg/kg时,胫骨中锰含量显著提高(P<0.05);而饲粮中添加蛋氨酸锰,当锰添加水平从0提高到60 mg/kg时,即可显著提高胫骨中锰含量(P<0.05).以胫骨中锰含量作为评价不同锰源生物学利用率的指标,以硫酸锰的生物学利用率为100%,当饲粮中锰添加水平为60 mg/kg时,则蛋氨酸锰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为112.07%.  相似文献   

15.
郑桂红  迟淑艳  张伟力 《食品科技》2003,28(Z1):212-215
选择1日龄固始-4C肉用仔鸡540只,随机分成9组,每组60只.研究不同的VE和VC添加水平对肉品色度和肌肉过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00mg/kg、200mg/kg VE和100mg/kg、200mg/kgVC可以显著改善货架期肉色,降低肌肉过氧化的程度(p<0.05).两种维生素有改善肉质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EGCG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组、EGCG小剂量组(10mg/kg)、EGCG大剂量组(20mg/kg)、尼莫地平组。缺血前30min舌下静脉给药,持续性缺血6h后处死动物。测定脑梗塞体积、脑组织钙和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GCG治疗组能减小脑梗塞体积,显著降低脑组织钙及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结论:EGCG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具有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防止细胞内钙超载、减少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动物实验测定不同处理的复合油菜籽代谢能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评定其对蛋鸡的营养价值。实验材料为破碎复合油菜籽、熟化复合油菜籽和膨化复合油菜籽。1)真代谢能法(TME)测定油菜籽代谢能与营养物质利用率:将64只30周龄、体重(3. 00±0.03) kg的海兰褐种公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强饲破碎复合油菜籽、熟化复合油菜籽、膨化复合油菜籽或绝食。2)氨基酸回肠消化率的测定:将48只25周龄、体重(2. 50±0. 02) kg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3组,分别饲喂纯合无氮饲粮、破碎复合油菜籽半纯合饲粮、膨化复合油菜籽半纯合饲粮。实验结果表明:1) TME法测定结果:熟化复合油菜籽和膨化复合油菜籽的TME值分别为14. 41、14. 59 MJ/kg;与破碎复合油菜籽相比,膨化复合油菜籽的粗脂肪和粗蛋白质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21. 79%和25. 22%(P 0. 01);除甘氨酸、组氨酸外,膨化复合油菜籽的氨基酸全肠道表观利用率和真利用率高于破碎复合油菜籽(P 0. 01)和熟化复合油菜籽(P 0. 05);熟化复合油菜籽大部分氨基酸全肠道利用率高于破碎复合油菜籽(P 0. 05)。2)氨基酸回肠消化率:与破碎复合油菜籽相比,膨化油菜籽的各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和回肠标准消化率得到了极显著的提高(P 0. 01),除了组氨酸外,膨化复合油菜籽各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氨基酸回肠标准消化率都大于83%。复合油菜籽经加热处理尤其是135℃膨化后表观代谢能、粗脂肪、粗蛋白质、氨基酸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不同饲料喂养大鼠血糖、胰岛素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14个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高糖高脂对照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普通饲料喂养的α-亚麻酸和深海鱼油高、中、低剂量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α-亚麻酸和深海鱼油高、中、低剂量组。α-亚麻酸和深海鱼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150、300、600mg/kg的α-亚麻酸和深海鱼油。连续灌胃8周后,分别对各组大鼠的血糖、胰岛素和血脂四项进行测定。结果:α-亚麻酸对不同饲料喂养大鼠的血糖、胰岛素以及血脂都没有影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深海鱼油能使大鼠空腹血糖浓度明显升高(p<0.05),空腹胰岛素浓度明显降低(p<0.05)。深海鱼油对TG和HDL-C无影响;但是深海鱼油能使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的TC和LDL-C呈下降趋势,其中TC的水平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与高糖高脂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在150~600mg/kg的灌胃剂量下,α-亚麻酸对大鼠的血糖、胰岛素以及血脂都没有影响;深海鱼油对不同饲料喂养大鼠都有抑制胰岛素分泌和升高血糖的作用,同时对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导致的大鼠TC水平升高有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包被肉桂油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45.23±0.50)g的科宝(cobb)肉鸡54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对照组、正对照组、50mg/kg肉桂油组、100mg/kg肉桂油组、200mg/kg肉桂油组、300mg/kg肉桂油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期为42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300mg/kg肉桂油提高了42日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P0.05)。2)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肉桂油均降低了肉鸡前期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活力、谷草转氨酶(AST)活力(P0.05)。3)日粮中添加50、100 mg/kg的包被肉桂油分别提高了21、42日龄脾脏指数(P0.05)。4)日粮中添加300mg/kg肉桂油提高了肉鸡前期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综合来看,日粮中添加肉桂油能够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促进脾脏发育,改善血液状况、保持肠道形态结构完整性。包被肉桂油可以替代黄霉素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适宜添加剂量为300mg/kg。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选用4个不同来源玉米样品为试验材料,采用全收粪法、指示剂法、回肠末端食糜法等3种生物学方法测定玉米表观代谢能、氮校正代谢能和回肠消化能,并评估添加复合酶制剂对玉米有效能值的影响。选取720只2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供试,随机分配到15个处理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接受基础饲粮和由50%基础饲粮分别添加50%待测4个玉米样品组成的试验饲粮,以及在上述5个处理组饲粮中分别添加500 mg/kg复合酶制剂A或100 mg/kg复合酶制剂B共组成15个处理饲粮组。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玉米样品的理化成分存在较大变异;全收粪法测得玉米代谢能值高于指示剂法,但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复合酶制剂B提高了玉米4的回肠消化能(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