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80例混合痔病人分别采用内扎外剥术(简称单纯组)和内扎外剥加注射术(简称混合组)治疗,并对其远近期疗效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20~70岁,病程6个月~40年,3年以内12例(l5%),3~10年38例(47.5%),10年以上30例(37.5%)。 2 治疗方法 所有手术病人均按常规术前处理,术时侧卧位,1%新洁尔灭棉球常规消毒肛周和肛内。麻醉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内扎外剥法:将患者内痔分段后用弯血管钳钳夹痔核基底隆起部分的外1/3,在钳夹上端用带针10号线行“回”字缝扎,外痔剥离(以不损伤括约肌为界),结扎出血点。 内扎外剥加内注法:在内扎外剥的基础上,用曙光1号和利多卡因的1∶l、2∶1浓度分别注射于被结扎痔核上方的痔动脉区、黏膜层和未结扎痔核的痔动脉区、黏膜下层,每次注射量为2~4mL左右,视痔核的大小而定,如黏膜很松弛可注入6mL。 注射法的注意点:①行痔动脉区和黏膜下层的注射选用长5号针头,黏膜层的注射选用长4 1/2号针头。②在齿线上痔块根部上方0.5cm处刺入黏膜下层,刺入后针头能向左右移...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混合痔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忠跃  舒洪权 《四川中医》1999,17(11):46-46
1998年10月一11月,我们采用结扎痔上动脉、外剥内扎硬注术配合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环状混合痔58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至一般资料病例均按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分类标准有关混合痔的诊断(衡水会议标准)。58例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M.5岁;病程5~38年,均经过保守治疗无效。2治疗方法2.l缝扎痔上动脉待麻醉显效后,常规消毒,在母痔区.上方找到搏动的痔上动脉,在痔核上方约Icm处用4号或7号线圆针贯穿结扎,再们及此处动脉搏动消失或大大减弱,证明成功结扎,要求仔细、牢固、彻底。22外剥内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消痔灵痔区黏膜下注射对混合痔治疗的影响。方法:消痔灵母痔区黏膜下注射配合外剥、内扎术。结果:①痔核体积变小,降低了手术难度。②术中、术后出血少。③能使脱垂的直肠黏膜、下滑的肛垫提升固定。④能降低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率。⑤缩短疗程。结论:经过对比证明增加术前注射步骤后总体效果比单纯外剥、内扎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痔灵痔区黏膜下注射对混合痔治疗的影响.方法:消痔灵母痔区黏膜下注射配合外剥、内扎术.结果:①痔核体积变小,降低了手术难度.②术中、术后出血少.③能使脱垂的直肠黏膜、下滑的肛垫提升固定.④能降低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率.⑤缩短疗程.结论:经过对比证明增加术前注射步骤后总体效果比单纯外剥、内扎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外剥内扎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观察外剥内扎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我们对位于肛内齿线3、7、11点母痔行内痔结扎外痔剥离切除术,并对小的痔核松弛部位行1:1消痔灵注射治疗。结果显示97例治愈,治愈率97%;好转3例,好转率3%,有效率100%。结果表明,采用外剥内扎加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对组织损伤小,疗效好,术后无后遗症,术中不需切开肛门括约肌,可防止远期复发。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混合痔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 ,2年来笔者在外剥内扎术的基础上 ,加消痔灵注射 ,取得较好的疗效。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中、重度混合痔 ,女 35例 ,男 4 1例 ,年龄 32~ 75岁 ,平均 4 6 .5岁。病程 8~ 38年。2 手术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 ,常规碘伏消毒 ,肛周局部麻醉 ,扩肛 ,充分暴露痔核 ,先将混合痔的外痔部分修剪呈 V形切口 ,锐性加钝性剥离到齿状线上 0 .2 cm,钳夹内痔部分 ,用 8号丝线从内痔基底部作结扎或缝扎后 ,剪除痔核残余部分 ,将混合痔逐一剥扎后 ,用喇叭口肛门镜放入肛内 ,或用血管钳提起结扎后的痔核残端 ,用 1∶ 1消…  相似文献   

7.
保留肛垫痔上黏膜注扎外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留肛垫痔上黏膜注扎外剥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环状混合痔的患者采用保留肛垫痔上黏膜注扎外剥术治疗,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术后均随访3个月~10个月.结果:保留肛垫痔上黏膜注扎外剥术能有效地保护齿线及肛管上皮,术后无肛门狭窄、直肠黏膜外翻及大便失禁等后遗症,肛门功能正常.结论:保留肛垫痔上黏膜注扎外剥术能保护肛垫,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环状混合痔合理、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正> 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麻或不用麻醉。在嗽叭型肛门镜直视下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痔区,取10毫升注射器用5号针头吸取消痔灵稀释液四步注射。(广安门医院注射法)。1.直肠上动脉区:用稀释液1:1的浓度(消痔灵1毫升,1%盐酸普鲁卡因1毫升)刺入痔核上端0.5厘米处,深约粘膜下3~5毫米,抽无回血后,注药3~5毫升。2.痔区粘膜下层:用2:1的浓度(消痔灵1毫升,1%盐酸普鲁卡因2毫升),在痔中部进针至粘膜下层,行扇行注射,使药液均匀地充盈到粘膜下层中,痔核呈弥漫水泡状肿胀为宜,每痔核注药4~8毫升。3.粘膜固有层:当第二步注射完毕后,缓慢退针,  相似文献   

9.
杨宏武  马英 《西部中医药》2010,23(12):51-52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注射治疗环状痔的临床疗效。方法:280例患者均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对内痔进行消痔灵注射液黏膜下注射。结果:280例病人中269治愈,治愈率为96.0%,11例好转,好转率为4.0%。结论:外剥内扎注射治疗环状痔可起到切开减压,减少术后疼痛与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外剥内扎加粘膜柱状缝合点状间断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对86例混合痔采用外剥内扎加粘膜柱状缝合点状间断注射治疗。结果显示,痔核脱落时间为(11±3)d;本组病例术后无一例术后感染、痔核脱落期大出血、肛门直肠狭窄失禁。术后随访0.5~1年无复发。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加粘膜柱状缝合点状间断注射治疗混合痔具有操作简便、出血少、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结合消痔灵注射术细微操作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外剥内扎结合消痔灵注射术细微操作治疗环状混合痔173例。结果:173例患者均一次手术痊愈出院,术后住院时间12~21天,平均16天,术后无肛管皮肤缺损及黏膜脱垂。出院后12~18个月对173例患者进行随访,有随访结果者156例,无肛管狭窄,无复发。结论:外剥内扎结合消痔灵注射术细微操作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满意,无复发,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侧切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笔者采用外剥内扎加内括约肌侧切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疗效较好,并与单用外剥内扎治疗的50例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治疗方法患者取侧卧屈膝位,充分暴露肛门,术野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待肛门松弛,肛管内常规消毒,令患者努挣以充分暴露痔核。选定内痔显著突起的部位或选定母痔区,用扁桃体钳将其夹起固定,注意勿夹持肌层,再用止血钳将其对应处外痔钳夹提起,作“V”型切口,剥离外痔至齿线上0.1cm,两钳合并轻提,在钳下内痔基底部,将10号丝线顶入痔核尽头,绕痔1周,结扎线嵌入外痔剥离口,边松钳,边扎紧,将消痔灵原液注入已…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1997年至今,采取“消痔灵”痔上动脉区硬化注射,联合内扎外剥术,治疗1108例痔疮患者,结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6月~2003年6月,我科共收治5例痔手术后合并大出血的病例,分析出血原因如下:(1)局麻药中肾上腺素浓度过高1例;(2)应用电钳钳夹痔核过于靠近基底部,痔核脱落引起出血2例;(3)混合痔行外剥内扎术、分束结扎痔组织过多,痔核坏死脱落时损伤血管2例.  相似文献   

15.
剪口结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治疗环状混合痔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剪口结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与外剥内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50例用剪口结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对照组50例采用外剥内扎法加消痔灵注射术,比较两组治疗后在创面愈合时间、术后水肿、出血、疼痛及痔结扎线脱线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17.8±2.3)d,比对照组(22.1±2.4)d缩短4.2~9.0 d(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痔结扎线脱线时间缩短(P<0.01),术后出血明显减少(P<0.01)。疼痛和水肿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好,可缩短愈合时间,并显著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分别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观察组56例)与传统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对照组56例)治疗的11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疗效,2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改良外剥内扎术式加消痔灵注射可以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减少肛缘水肿及肛门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 998年~ 2 0 0 2年急诊手术治疗环状嵌顿痔 34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及治法34例中男性 1 8例 ,女性 1 6例 ;年龄 2 6~ 76岁 ;病程 1~ 8天。患者取截石位 ,采用骶麻或局麻 ,扩肛 ,用干纱布按压脱出痔核复位 ,将内痔核分 5~ 6处用大弯钳在齿状线上方钳夹 ,用 7号丝线缝扎痔核根部 ,剪去钳上部分痔核组织 ,注意保留黏膜桥 ,各结扎点应不在同一平面上。外痔部分分 3处 ,在痔核最突出部位做放射状切口 ,剥离剪除静脉团块、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及血栓 ,于齿状线下 0 .5cm剪除多余皮瓣 ,用细丝线将皮瓣与齿状线黏膜间断缝…  相似文献   

18.
<正> 治疗方法:1.术前准备,常规备皮,普鲁卡因皮试,术前1小时清洁灌肠,排空大小便。2.麻醉方法:腰俞穴常规消毒,用5(1/2)针头穿刺成功后缓慢注入2%普鲁卡因20毫升或1%利多卡因20毫升。观察肛门完全松驰或刺激亦无收缩反应为麻醉成功。3.手术方法: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肛管及直肠下端用1/1000新洁尔灭消毒。然后扩张肛门,充分暴露内痔核,再用弯止血钳分别钳夹各处内痔,用5(1/2)针头分别在齿线上0.5厘米处进针达粘膜下层缓慢注入“枯痔液”适量,使痔核充盈膨胀为淡黄色或灰白色。分别如此将内痔由小到大注射完后进行复位。对3.7.11点痔疮好发区或母痔区动脉搏动明显者,可给于高位内注枯痔液或动脉结扎,以防术后出血。对于相应的外痔,特别是发于舡门3.7.11点者,可做梭形切口至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混合痔手术的治疗效果,笔者采用外剥离、内结扎、保留齿线、酌情给予内括约肌松解术,并在直肠动脉区缝扎或注射消痔灵液的方法治疗混合痔120例,疗效满意。术后未发生肛门狭窄,粘膜外翻,肛门失禁及术后痔核脱落期继发性大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外剥内扎注射木治疗混合痔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混合痔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治疗组40例运用外剥内扎消痔灵四步注射术,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在术后创面出血、肛缘水肿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剥内扎消痔灵四步注射术,治疗混合痔,效果显著,在肛肠外科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