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分析了渤海锦州20-2北和21—1油田海区海水及沉积物腐蚀性因子调查结果,阐述了该海区电阻率、溶解氧、Fe^3 /Fe^2 、Eh、有机质、Es等腐蚀因子特征。在对腐蚀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指出,调查区海水腐蚀因子的数值与临近海区大体一致,但本海区海水腐蚀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全浸区的海水腐蚀性远大于潮间区与浪溅区,因而该海区海水腐蚀性将大于渤海南部一些海区。调查区内表层海土腐蚀性不强,但管道在经过海土时有可能发生电偶腐蚀,故提出了防腐蚀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广州二海海洋勘察公司对北部湾南部某气田海区海水及沉积物腐蚀性因子调查的资料,概述了该海区电阻率、溶解氧、Fe^3 /Fe^2 ,Eh,有机质等腐蚀因子的特征。对腐蚀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调查区海水腐蚀情况与临近海区海水接近,各站表层海上腐蚀性偏向于较强级,从而提出了防腐蚀对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 1 997年 2月对南海北部湾东方 1 -1气田海区海水及沉积物腐蚀性因子调查的资料 ,概述了该海区电阻率、溶解氧、Fe3+ /Fe2 +、Eh、有机质等腐蚀因子的特征。对腐蚀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 ,指出调查区海水腐蚀情况与临近海区海水接近 ,各站表层海土腐蚀性偏向于较强级 ,从而提出了防腐蚀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1997年2月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广州二海海洋勘察公司对北部湾南部某气田海区海水及沉积物腐蚀性因子调查的资料,概述了该海区电阻率、溶解氧、Fe^2 /Fe^2 、Eh、有机质等腐蚀因子的特征。对腐蚀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调查区海水腐蚀情况与邻近海区海水接近,各站表层海土腐蚀性偏向于较强级,从而提出了防腐蚀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1997年2月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广州二海海洋勘察公司对北部湾南部某气田海区海水及沉积物腐蚀性因子调查的资料,综述了该海区电阻率、溶解氧、Fe^3 /Fe^2 、Eh和有机质等腐蚀因子的特征,对腐蚀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调查区海水腐蚀情况与临近海区海水接近,各站表层海土腐蚀性偏向于较强级,从而提出了防腐蚀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1997年2月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广州二海海洋勘察公司对北部湾南部东方1-1气田海底管线路由区海水及沉积物腐蚀性因子调查的资料,概述了该海区电阻率、溶解氧、Fe^3 /Fe^2 、Eh、有机质等腐蚀因子的特征。对腐蚀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调查区海水腐蚀情况与临近海区海水接近,各站表层海土腐蚀性偏向于较强级,从而提出了防腐蚀对策。  相似文献   

7.
沉积物可溶性Fe^3+、Fe^2+含量变化,是反映氧化还原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海洋沉积物Fe^3+/Fe^2+比值已被应用于海洋地质及油气化探上。可溶性亚铁很容易被氧化,为此我们进行了海洋沉积物可溶铁样保存条件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10℃以下温度条件保存的海洋沉积物样品其可溶铁Fe^3+/Fe^2+比值在90天内变化甚微。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1994年在南海东部石油开发区及毗邻近岸海区开展的海底沉积物和海水共17个环境因子大面积调查研究的成果。文中探索性地提出一套适合于南海亚热带海区海底沉积物腐蚀性评价的方法,并根据调查和评价的结果评定出本海区各测站海底沉积物的腐蚀性等级。  相似文献   

9.
南海珠江口东部海底沉积物腐蚀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1994年在南海东部石油开发区及毗邻近岸海区开展的海底沉积物和海水共17个环境因子大面积调查研究的成果。文中探索性地提出一套适合于海南海亚热带海区海底沉积物腐蚀性评价的方法,并根据调查和评价的评定出本海区各测海站海底沉的的腐蚀性等级。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了南沙群岛海域 湖及其礁外沉积物间隙水中的Fe2+,Mn2+,Mn/Fe值及礁外/ 湖值、沉积物—海水界面扩散通量、沉积类型及其氧化还原环境。结果表明,间隙水中Fe2+,Mn2+浓度 写湖高于礁外,锰高于铁,礁外/渴湖值Fe2+为0.28,Mn2+为0.66,Mn/Fe值 湖内为1.47,礁外为3.52,界面扩散Fe2+,Mn2+均是从沉积物向上覆海水扩散,扩散量的Mn/Fe值 湖为1.38,礁外为3.84,Fe2+,Mn2+浓度及其扩散特征的不同是由其氧化还原速率、扩散速度、控制体系及其氧化还原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湖沉积物以粗粉砂为主,为还原特征;礁外沉积物以粉砂质粘土软泥为主,为弱还原特征,从间隙水中Fe2+,Mn2+浓度,Mn/Fe值及其礁外/ 湖值,Fe2+,Mn2+界面扩散及其Mn/Fe值,沉积物氧化还原度(ROD)的研究得到一致的结论,南沙群岛海区湖沉积物的还原性比礁外沉积物强。  相似文献   

11.
The contents of Fe, Mn, Cu, Co, Ni, Pb and Zn in the seaiment associated with manganese nodules from the Northern Central Pacific Ocean and in their acid-soluble fractions were determined and correlations among the elements and between the trace metals and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were discuss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contents of Mn, Cu and Ni in the sediment are one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mmon sediment. As shown in the manganese nodules, they may mainly derive from seabed. The contents of all trace metals in the sediment are obviously governed by Fe-and Mn-oxides, organic matter, seawater depth, particle size and Eh. Multi-element correlation equations were developed for all trace metals. The trace metals in acid-soluble fraction of the sediment were also much higher than ihose of common sediment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water depth, implying the possible influence of carbonate speciation.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93年11~12月航次调查结果,研究南沙海域铁和锰在沉积物/间隙水/海水的界面分配和转移。结果表明,沉积物中Fe含量与其他海域差不多, Mn具有明显特色:不但含量很高,在不同站位差异悬殊,且 Fe、 Mn之间存在分离现象。沉积物中Fe、Mn含量与水深呈正相关。估计本海区有锰的微结核存在。在间隙水中Fe、Mn均产生明显富集,比海水含量高30多倍。Fe、Mn(尤其是Mn)的界面分配和转移与水深密切相关,与沉积物的氧化还原条件也存在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钢在不同海底沉积物中的腐蚀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3年9月—1994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培育楼流动海水实验室将普通碳钢(A3钢)和低合金钢(16Mn钢)以分别和电连接两种挂片方式置于海面大气区、海水全浸区和不同的海底沉积物中进行一年的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钢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率在分别挂片时呈下列顺序:海面大气区>海水全浸区>海底沉积区;在电连挂片时出现如下顺序:海面大气区>海底沉积区>海水全浸区。随着海底沉积物颗粒度的减小,水/泥(砂)界面腐蚀最轻的钢片的腐蚀速度在电连挂片时成正相关关系,分别挂片时影响不大。处于沉积区最底部的钢片因成为宏电池的阳极,而遭受最严重的腐蚀。低合金钢的腐蚀率比普碳钢略大。  相似文献   

14.
GEOCHEMISTRY OF MANGANESE NODULES IN THE NORTHERN CENTRAL PACIFIC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contents of Mn, Fe, Cu, Co, Ni, Pb and Zn in manganese nodules and associated pelagic sediment from the Northern Central Pacific have been measured, and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elements of the nodules and betwee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have been analyz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Cu, Ni and Zn are preferentially enriched in the Mn-oxide phases while Co and Pb in the Fe-oxide phases of the nodules. The elements within the same phase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and the elements within different phases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lements in the Fe-oxide phase may have directly deposited from seawater while Mn-oxide phase elements are mainly derived from interstitial waters.  相似文献   

15.
胶州湾中砷(Ⅴ)还原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胶州湾沉积物对砷(Ⅴ)的还原作用。结果表明:1.随泥水比增大,还原率升高,泥水比为且:1000时,沉积物对砷(Ⅴ)的还原率为16%;2.未煮沸的泥-水提取液还原率高于煮沸杀菌泥-水提取液。指示:沉积物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对砷(Ⅴ)有一定的还原作用。此外,根据胶州湾的调查结果及实验室藻类培养模拟实验结果,分析了胶州湾砷(Ⅲ)产生原因。指出:主要是由于藻类和沉积物、水体有机物的还原作用,两者的还原能力相当,但在不同季节所起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