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信信息平台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持系统,配、用电通信网一直以来缺乏适用的通信解决方案,成为制约智能电网在配、用电侧应用的瓶颈。分析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的特点及业务发展需求,对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N)、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和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 PLC)等适用通信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配、用电通信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最后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的系统架构和组网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林航 《电力系统通信》2011,32(12):19-22
文章基于通信系统对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性以及配用电通信系统建设的复杂性,研究分析了典型配用电业务的需求以及多种新通信技术,提出了应用异构通信网络的融合实现综合业务承载的解决方案,详细说明了综合业务承载网络架构设计和一体化通信平台设计.通过试点项目,建设了覆盖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范畴的配用电通信综合业务承载网络范例.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业务类型呈现宽带化、IP化趋势,承载业务的传送网的发展要满足宽带化、分组化、扁平化和智能化的需求,OTN网络就在这样的趋势下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电力通信网超长距传输的特点,从OTN网络设备配置中的网络拓扑、光层经验参数和域间对接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来指导实际OTN部署。  相似文献   

4.
面向智能电网的配用电通信网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国内外最新的智能电力通信网建设理论,研究了配用电通信网建设的具体规划和设计实现。首先分析了智能配用电网的相关业务、业务之间的关系、业务通信需求等,构建出对应各类业务的基础业务网络模型。然后从多业务融合网络发展角度,分析了构建4种业务融合通信网络涉及的关键技术要素(如可用的通信技术、通信协议结构、综合网管技术、网络安...  相似文献   

5.
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网架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智能配用电一次网架结构和通信网需求入手,根据配用电网的网络特点和业务分布规律,提出了较为合理的通信网网络结构.文中详细分析了网络结构划分的依据和方法,各个部分的特点和通信上的业务类型.并结合配电网两种常见线路结构,给出以PON技术为例的组网实现方案.这种三层的网络结构能够很好地描述配用电业务的通信需求,简化通信网络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通信业务类型呈现宽带化、IP化趋势,承载业务的传送网的发展要满足宽带化、分组化、扁平化和智能化的需求,OTN光传送网络就在这样的趋势下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依托2013年国网科技项目(基于OTN的通信传输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课题关键点研究内容,基于电力通信网超长距传输的特点,从OTN网络设备配置中的网络拓扑、光层经验参数和域间对接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关建议来指导实际OTN部署。  相似文献   

7.
配用电智能设备和业务接入运营商网络后,数据通过运营商的无线网络、IP承载网传送到电力侧信息网络,电力公司无法控制、管理运营商的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因此针对无线公网中面临的安全威胁,研究配电网公网无线接入安全技术方案,在配用电生产控制业务通信方法、配用电主站系统公网安全接入方法以及无线公网通道检测方面实现技术创新,提高配电通信网公网接入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配电自动化和用电信息采集的应用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落后的配电网通信制约其发展.低性能、低可靠性的通信系统限制了配电网功能的发展.智能电网下的配用电业务极大增加,大部分业务需求高速实时可靠的通信作为支撑.文章通过对配电通信业务的研究,对以往配电通信网架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智能配电网的新型通信网架构.  相似文献   

9.
彭柏  刘昀 《电力系统通信》2012,33(1):112-117
配用电通信网作为智能电网六大关键环节中通信信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智能电网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华北配用电网结构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配用电通信系统必须综合采用光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电力线载波技术等多种通信方式进行组网.文章针对华北配用电网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各种通信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场景,并进行技术比较,总结和归纳出适用于不同配用电业务需求的配用电通信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电网不断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开始逐步实施电网的自动化、信息化和互动化,建设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网是目前最适合配用电通信发展的通信方式.针对农网配用电系统业务的需求和现状,通过分析EPON技术和特点,探讨了EPON技术在农网配用电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低压配电通信网是电力通信网络的薄弱环节,制约了智能电网的实施和发展。本文在分析比较智能电网中各种不同宽带通信接入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面向智能配用电环节的多网融合技术的全方位通信体系。该体系以xPON光纤接入网为核心,以宽带无线、PLC等通信方式作为必要补充,实现智能配用电网"一体化、全覆盖"。最后结合配用电应用场景,提出了主要通信技术的实现模式,并给出一个多介质融合的整体通信应用方案,满足智能配电网发展各阶段对电力通信网络的需求,为智能配用电环节的深入发展和实施提供网络基础。  相似文献   

12.
饶威  丁坚勇  陶文伟 《广东电力》2011,(7):54-57,69
针对智能电网中基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数据业务量日益剧增,传统的电力通信网已不能满足其接入需求的问题,提出用基于IP业务的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技术来解决的观点,并阐述了PTN关键技术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最后提出并分析了PTN技术在智...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后发电方式和用电行为的改变,智能用电技术成为当前及未来智能电网研究的趋势。基于智能用电技术的内涵及核心特征,从需求侧响应、电能质量调控、可再生能源消纳、最优潮流控制、设备利用率提升方面,综述了配电网灵活优化运行的应用需求;考虑配电网运行与规划的相互影响,从分布式电源规划、配电网规划以及储能和电动汽车规划3个方向对当前规划思路和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结合源网荷供需灵活互动对配电网运行规划提出的挑战和未来配电网发展趋势,提出智能用电技术背景下配电网运行规划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无源光网络技术在配用电通信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开始逐步实施,电网的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建设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网是目前最适合配用电通信发展的通信方式。针对配用电系统的业务种类和特点,分析了PON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探讨了PON技术在配用电通信网中的应用,并对2种常见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证明了基于PON技术的通信接入方案能较好地满足配用电系统通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徐雄文 《江西电力》2011,35(2):49-52
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开始逐步实施,电网的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建设大容量的光纤通信网是目前最适合配电通信发展的通信方式.针对瑞昌配电系统业务的需求和现状,通过分析无源光网络技术和特点,探讨了无源光网络技术在农网配用电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对配用电通信网的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合理的通信网络架构和配置方法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文章首先提出了面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架构,分析了智能配用电业务的通信性能约束;然后针对配用电信息采集类业务,建立了基于排队论的通信带宽计算模型及以带宽利用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带宽优化模型,并以某智能配电房改造项目为应用场景,求解并分析了其业务延时、丢包率、带宽利用率与带宽配置关系;最后借助OPNET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智能配用电通信综合网管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智能配用电网中各种通信设备的集中运维与管理问题,提出了智能配用电综合网管系统。首先从智能配用电通信网建设的需求、网络结构出发,分析了该系统的被管网络范围;在电信管理网(telecom management network,TMN)体系结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管系统的总体结构;根据智能配用电通信管理需求,详细分析了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接口范围;最后就混合组网管理、配网特有拓扑管理、云网管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入分析,针对北向接口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配用电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环节,智能配用电新业务的多样化对其通信网络的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用电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对业务的支持匹配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电力EPON业务感知算法,采用回声状态网络模型对电力通信业务进行识别感知,以实现EPON对电力通信业务的高效匹配。在此基础上通过OLT与ONU的交互,优化电力EPON系统的资源调度与分配能力。以配用电通信EPON作为典型业务,对基于回声状态网络的业务感知算法进行验证。仿真验证表明,该机制能有效改善丢包率和时延等性能,提高了EPON系统对配用电通信本地接入业务的主动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配用电业务层出不穷,现有配用电通信网络架构不能很好地满足未来配用电业务灵活性、开放性的要求。对新兴的智能配用电业务在通信网络方面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SDN技术并结合网络虚拟化与融合网关技术的智能配用电通信网络方案,研究了网络的基本架构和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对SDN技术在配用电业务中的拓展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