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经脐倒三角形置入5 mm、5 mm及10 mm Trocar,分别置入5 mm 30°腹腔镜及加长器械行胆囊切除术,胆囊经10 mm穿刺孔取出.结果 48例胆囊结石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45~160 min,平均68 min;出血量5~100 ml,平均16 ml.无术后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腹壁无可见瘢痕.结论 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且具有很好的微创、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周文军  毛栋华  荣国强 《吉林医学》2011,(34):7309-7310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经脐倒三角形置入5 mm、5 mm及10 mm Trocar,分别置入5 mm 30°腹腔镜及加长器械行胆囊切除术,胆囊经10 mm穿刺孔取出。结果:93例胆囊结石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45~160 min,平均68 min,出血5~100 ml,平均16 ml。无术后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腹壁无可见疤痕。结论: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且具有很好的微创、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2000年1月~2003年8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共1 024例,回顾术中发生胆囊破裂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处理方法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本组176例中,因解剖胆囊时抓破18例,自胆囊床剥离时破裂43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先行胆囊穿刺抽吸胆汁减压93例,胆囊萎缩部分切除胆囊16例,胆囊经剑突下穿刺孔取出时破裂6例.136例行腹腔冲洗,其中术后并发膈下积液和胆囊窝积液各2例,剑突下穿刺孔感染4例,剑突下穿刺孔疝1例;40例行小网膜孔填塞,术后无腹腔内与穿刺孔感染发生.结论小网膜孔预置纱布填塞可减少胆汁在腹腔内扩散;胆囊破裂后及时吸清胆汁,取尽散落的结石,胆囊及胆汁污染的纱布经剑突下穿刺孔取出时使用胆囊袋等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71例患者经脐下缘、脐左上缘及脐右上缘分别置入10mm30°腹腔镜及稍加改进的普通腹腔镜手术器械完成胆囊切除术。结果71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难度较大,掌握经脐腔镜下的结扎缝合技术,处理好胆囊管及胆囊动脉,临床应用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破裂的原因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2000年1月~2003年8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共1024例.回顾术中发生胆囊破裂的17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处理方法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本组176例中,因解剖胆囊时抓破18例,自胆囊床剥离时破裂43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先行胆囊穿刺抽吸胆汁减压93例,胆囊萎缩部分切除胆囊16例,胆囊经剑突下穿刺孔取出时破裂6例136例行腹腔冲洗,其中术后并发膈下积液和胆囊窝积液各2例,剑突下穿刺孔感染4例,剑突下穿刺孔疝1例;40例行小网膜孔填塞,术后无腹腔内与穿刺孔感染发生。结论 小网膜孔预置纱布填塞可减少胆汁在腹腔内扩散;胆囊破裂后及时吸清胆汁,取尽散落的结石,胆囊及胆汁污染的纱布经剑突下穿刺孔取出时使用胆囊袋等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患者80例,其中经脐单孔组31例,三孔组49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和护理效果。结果: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三孔组,而疼痛指数、下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以及腹部无瘢痕等优点,值得进行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经脐置入三通道穿刺套管,经套管分别置入5 mm 30°腹腔镜及加长型器械行胆囊切除术,经脐孔拖出胆囊。结果 2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2~115 min,平均(55.1±11.4)min,无中转开腹,术中未放置引流管,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8±0.8)d。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8例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0~85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平均22 mL,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3个月,患者均无腹痛、发热及黄疸,脐部无明显瘢痕.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安全有效,且更具微创性,美容效果更佳,有待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新方法。方法经脐窝上缘弧形切开皮肤1.8~2.5cm,完成气腹后靠近切口左角插入鞘管及腹腔镜,紧贴切口右角插入无损伤钳。将穿刺带线针经剑突下皮肤切口刺入腹腔并穿过胆囊底部浆肌层,经剑突下切口插入5mm鞘管和操作钳,将胆囊底缝线打结成一线环。于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刺入多功能拨棒,套住胆囊底部线环向肝脏膈面顶起,使胆囊充分显露。丝线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自胆囊底部剥离胆囊,胆囊标本经脐孔取出。结果 110例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采用该法治疗,97例(88.2%)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5~66min,平均44min;胆囊牵引所需时间3~7min,平均4.2min。另13例(11.8%)因分离困难而改为三孔法。全部患者术后无胆瘘、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法术中显露满意,操作如同四孔法一样方便,因此,是一种更加微创、实用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低CO2气腹压辅助腹壁悬吊经脐入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行性和临床安全性.方法 辅助6 mm Hg CO2气腹,腹壁悬吊经脐入路建立操作空间及通道,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标本从脐部取出,检查无出血及胆漏,未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恢复脐部正常形态.结果 11例患者中除1例术中钛夹滑脱致胆囊动脉出血,气腹压增大至14 mm Hg成功止血完成手术外,余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胆囊切除时间36~48 min,平均42 min,术中出血10~30 ml,平均18 ml.术后无出血、胆漏、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未用止痛药物,腹壁无明显手术瘢痕,术后3~5 d痊愈出院.结论 该项技术安全可行,更具微创美容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12月84例实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42例患者实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切除术,为观察组;另外42例患者使用传统的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2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后止痛药的使用量是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传统的三孔切除术在疗效上无明显区别;但是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微创效果明显,技术操作比较简单,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随机将80例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分为经脐单孔组和传统三孔法组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中转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切口疼痛、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传统三孔法相比,经脐单孔组除手术时间长外,其他临床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脐单孔组术后患者对腹部无可视疤痕满意。结论经脐单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患者对无可视疤痕满意,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器械经脐单孔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传统器械经脐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疼痛程度及患者对术后腹壁美观效果满意度、住院时间、手术费用等。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VAS、腹壁美观效果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切口疼痛,腹壁美观效果较佳,但手术时间长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黔  姚健  赖俊谕 《西部医学》2011,23(3):501-502
目的探讨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20例结石,5例息肉)行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2 min;术中出血5~15 ml,平均8ml。未放引流,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3个月,患者均无腹痛、发热、黄疸及脐疝的发生,脐部瘢痕隐蔽。结论经脐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虽然操作难度较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大,但通过熟练的操作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且更具微创性,美容效果更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7例胆囊疾病患者(4例胆囊息肉,2例胆囊结石,1例胆囊结石合并息肉)使用普通LC手术器械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7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胆漏及出血并发症发生、1例肋弓下增加1mm克氏针穿刺孔悬吊和牵引胆囊。结论:临床上使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LC安全、可行,疗效可靠,美容效果突出,术后疤痕不明显,但操作困难,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作为LC的改进术式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37例病人在全麻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四戳孔,借助胆道镜、取石网处理胆囊结石,胆囊壁切口用3-0可吸收缝针线间断8字缝合,胆囊结石装入标本袋从脐部孔或剑突下孔取出,Winslow孔附近常规放置两根多孔腹腔引流管观察渗漏情况,结果:施行腹腔镜胆囊查取石术37例,成功28例,中转LC5例,胆囊2例,胆道出血1例,胆囊残余结石1例,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渗出液20-300ml/d。术后2-7d拔除,无中转开腹,无死亡,手术历时(穿刺Trocar到取出标本袋)40-160min,平均90min,术后住院3-10d,结论:选择合适病人,确切的胆道镜检查和治疗,可靠的缝合胆囊壁切口,施行腹腔镜胆囊探查取石术可行,有效,较安全,此方法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  相似文献   

17.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10例胆囊疾病患者(8例息肉,2例结石)行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脐部做一2.0 cm弧形切口,应用脐部操作装置建立腹腔镜操作通道并维持气腹完成胆囊切除.结果 9例手术均获成功,1例手术失败.第1例手术时间为165 min,后续8例手术时间约50~110 min,平均75 min.1例操作失败改行3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未放置引流管,无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发生,均于术后2 d出院.术后随访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切口瘢痕美观、微创,尤其适用年轻女性患者,但操作难度较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大,需严格选择适应症.  相似文献   

18.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总结105例经“三点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分析105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三点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结果:手术全部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完成, 105除两例因操作困难增加操作孔,其余103例患者均获成功,术后无并发症,通过围手术期对患者的宣教及心理疏导,使患者克服对于新的手术方式的畏惧心理,均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治疗。结论:传统的器械行“三点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传统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为美观,经济,恢复快的一种更有优势的术式。围手术期宣教对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和术后恢复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良  胡青林 《实用全科医学》2011,(10):1567-1568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0年3月-2010年7月期间18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均未放置引流。手术时间52~135 m in,平均72.5 m in。无漏胆、出血、脐疝、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2~4 d,切口不拆线,术后随访1~3个月,腹壁疤痕不明显。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较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显微创优势,腹壁无可见手术疤痕。虽然操作难度较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大,但通过熟练的操作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较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加微创,极具推广价值,有望成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国产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报告2009年4~6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普外科完成28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除2例因操作困难中转为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外,余2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明显出血.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67±25)min.术后未发生胆漏、腹腔感染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3d出院.术后复查切口愈合良好,瘢痕极隐蔽而不易察觉,患者对美容效果十分满意.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实现腹壁无瘢痕,但操作难度较大,可以在慎重选择病例的基础上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