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腺癌延误诊断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兴超  邓中华 《华西医学》2005,20(2):324-325
目的:探索胰腺癌延误诊断原因。方法:搜集1989年至2004年6月的126例胰腺癌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思维局限,缺乏对胰腺癌某些少见症状体征的认识,与某些良性疾病并存,过分依赖某些辅助检查等是主要延误诊断原因。结论:目前胰腺癌的误诊比例仍比较高,警惕胰腺癌的某些诊断线索,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必要时进行剖腹探查可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胰腺癌早期诊断及筛查中的问题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胰腺癌是高死亡率的肿瘤,近年来中国胰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文就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文献分析发现,临床医生要高度警惕厌食、消瘦等不典型的临床症状,合理选择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以期望达到早期诊断。但至今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仍然是个难题,因此积极探讨散发胰腺癌早期筛查策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胰腺癌早期筛查,对于中国癌症的预防和控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1.1入选病例我院2002—2006年住院确诊胰腺癌、临床资料详细者42例,全部病人均有相关临床症状,其中人院后满1周或门诊就诊3次未诊断胰腺癌后经检查或手术证实胰腺癌者判定为误诊病例,共15例。  相似文献   

4.
胰腺癌(Panereatic cancer)是一种极难治疗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隐匿,缺乏特异性表现,早期诊断十分困难,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已属晚期。手术切除率为10%~24%,远期疗效不令人满意,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仅为0.4%。疼痛是晚期胰腺癌最突出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的生存质量。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胰腺癌的临床与CT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7例早期胰腺癌的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1cm〈病灶〈2cm11例、病灶〈1cm6例,17例早期胰腺癌双期增强病灶均不强化呈低密度,邻近血管无受侵,局部无浸润,无肝脏、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认识胰腺癌临床症状,有助于胰腺癌的早发现;双期薄层扫描充分利用了胰腺癌少血管特性,能良好显示肿瘤,使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发病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但是,胰腺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呈多样性,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胰腺癌25例,其中误诊10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患女性3例,男性7例,男女比例为2.3:1,年龄45~80岁,平均58岁,全部病例依照症状、体征、B超、CT、实验检查及手术后病理,最后确诊为胰腺癌。其中胰头癌6例,胰体尾癌2例,胰尾癌2例。  相似文献   

7.
HIFU治疗胰腺癌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胰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7例不能手术的胰腺癌患者进行了HIFU治疗,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变化、并发症情况等观察HIFU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后部分患者临床疼痛症状减轻、Ca 19-9降低、MRI检查显示HIFU治疗区内组织呈凝固性坏死表现,无胃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出现。 结论HIFU治疗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和非侵入性治疗胰腺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余志良  王英仿  李兆申  邹晓平 《临床荟萃》2001,16(22):1053-1055
胰腺癌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呈上升趋势。我国上海市从 6 0年代到 90年代胰腺癌发病率增长了 7~ 8倍。日本自 6 0年代以后饮食习惯逐渐西化 ,发病率增加了 4倍。胰腺癌的防治已成为各国医学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多从肿瘤标志物、突变基因及血清学、影像学方面入手寻求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对于胰腺癌的各种临床症状则研究较少。但是 ,认识胰腺癌的各种早期或少见症状对于胰腺癌的诊断应该不无裨益。现将胰腺癌早期及少见症状研究状况分类综述如下。1 早期或首发症状胰腺癌首发症状最常见为腹痛及黄疸 ,其余分别为上腹不适、纳差…  相似文献   

9.
晚期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由于胰腺癌早期的症状不典型,不易被发现,待肿瘤侵犯及压迫胆道出现黄疸,或侵及周围组织出现疼痛症状而就诊时多数为疾病的晚期;加之肿瘤位置深,周围毗邻组织和器官结构复杂,手术切除率仅在10%~20%。术后生存时间短,5年生存率极低,不到5%。我院近来采用Ⅰ放射性粒子治疗晚期胰腺癌取得初步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胰腺癌是我国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其位置特殊、患者临床症状隐匿,使得临床的误诊、漏诊率高.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多数患者已有远处转移,因此多数病人预后较差.寻找能够简便、快速、容易普及的诊断胰腺癌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正确率是医务工作者的当务之急,近年来,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的检查已经成为胰腺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1].糖抗原CA242是胰腺诊断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发现的众多肿瘤标志物中,胰腺癌患者CA242特异性最高[2].因此可以将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联合应用于胰腺癌的诊断,以便做出早期诊断,利用最佳治疗时期.本文主要探讨超声内镜联合CA242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胰腺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并探讨影响胰腺癌的预后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我院1989~2005年的90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胰腺癌症状复杂,临床症状以腹痛、黄疸、体重减轻最常见.胰腺癌体征主要有腹部压痛、腹部肿块、肝大、胆囊增大;黄疸是胰头癌的突出表现.手术切除率为17.8%.90例随访资料齐全的病例中,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2.2%、11.1%、2.2%.影响生存期的因素为手术方式、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结论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与病期早晚、癌肿位置、组织学类型、伴随疾病有关.临床症状仅为胰腺癌的诊断提供线索,实验室和影象学检查可为进一步筛选和确诊提供客观依据,并可分析影响胰腺癌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程军  高焱明 《实用医学杂志》1996,12(10):710-710
以急腹症为特征的胰腺癌(附7例分析)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普外科(524037)程军,高焱明胰腺癌的临床表现繁多,但以急腹症的症状出现则少见。我科1985~1994年共收治胰腺癌35例,其中7例以急腹症入院,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  相似文献   

13.
双介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介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护理中国人民解放军211医院(哈尔滨150080)张新艳李扬李增灿胰腺癌在临床上较常见,治疗以手术为主,但一旦出现上腹痛、消瘦、黄疸等临床症状,多属晚期,失去手术切除机会[1],发展快,预后差。我科自1993年3月至1996年5...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发现时大多数已处于中晚期,且大部分患者伴有梗阻性黄疸,已失去手术机会,单纯化疗或放疗效果也不佳。目前胆道支架置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已成为对胰腺癌姑息性治疗的常用方法。2010年8月以来,本科对16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应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动脉灌注化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胰腺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1%~2%。在世界范围内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占恶性肿瘤死因的第4位,是所有消化系统肿瘤中居第2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也有增高趋势。胰腺癌解剖位置深在、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大多是因梗阻性黄疸、腹痛或消瘦、乏力等首发症状求诊,而此时病情已属中晚期。所以有人把其特点归为病程短、进展快、死亡率高。国内胰腺癌治疗方法较多同时也较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患者及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学特征,提高AIP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选取2003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外科收治的术后病理学结果符合亚洲标准的AIP患者36例及支持胰腺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患者95例,总结AIP与胰腺癌在临床症状、血清学等方面鉴别诊断的特点.结果 AIP与胰腺癌的鉴别特征:(1)胰腺癌患者年龄(60.9±9.0)岁高于AIP患者(53.56±14.6)岁(t=3.48,P<0.05),AIP更倾向于男性(x2=2.88,P<0.05);(2)AIP与胰腺癌的临床特征极易混淆,均有年龄特点,表现为低年龄症状相对典型,易早期发现,高年龄相对隐匿,易导致延误.(3) AIP更易合并胆系炎症(47.2%与12.6%,x2=18.12,P<0.05),胰腺癌更易合并肝肾囊肿(29.5%与0,x2=13.50,P<0.05);(4)高滴度CA199在诊断胰腺癌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浓度:AIP组:20.51 (9.55,86.50) kU/L,胰腺癌组:326.50(94.38,10 393.00) kU/L;阳性率:AIP组:35.70% (10/28),胰腺癌组:86.70%(65/75),P=0.000].高滴度淀粉酶[浓度:AIP组:103.50(72.00,252.00) U/L,胰腺癌组:46.50(21.65,96.90) U/L;阳性率:AIP组:45.00% (9/20),胰腺癌组:19.40% (7/36),P=0.043]、脂肪酶[浓度:AIP组:340.50(152.05,495.80) U/L,胰腺癌组:107.40(23.40,177.26) U/L,P=0.005]、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阳性率:AIP组:75.00% (27/36),胰腺癌组:55.90% (52/93),P=0.046]、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率:AIP组:79.40%(27/34),胰腺癌组:57.10%(52/91),P=0.022]在诊断AIP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CA199明显升高不是除外AIP的依据.结论 AIP做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在临床症状及血清学方面可与胰腺癌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美国胰腺癌已列为第二大消化道肿瘤死因[1],由于胰腺癌早期诊断非常困难,出现症状时大多已属晚期;因而手术切除率低。为提高临床医生对胰腺癌的认识,作者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6例胰腺癌作一分析。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强度超声聚焦(简称HIFU)在胰腺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用FEPBY_02型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仪对35例胰腺癌患者进行体外超声聚焦治疗。结果 35例大小不等的胰腺癌肿块治疗3~10次后,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短时内消失或减少率达92.5%,生存时间延长,患者原有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结论 HIFU治疗胰腺癌能取得一定的疗效,能使瘤体缩小,延缓生长,能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无创,治疗安全性高,是临床治疗可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胰腺癌是高死亡率的消化道肿瘤。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44 030例新发胰腺癌病例,同时有37 660例患者死亡;而世界范围内的胰腺癌年新发病例达277 668例,年死亡病例达266 029例。胰腺癌虽不属于高发疾病,但因其病死率与发病率相近,使其诊断和筛查备受研究者重视。然而,由于胰腺是位于后腹膜的器官,故胰腺肿瘤患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常不典型,早期诊断非常困难,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筛查方案和策略。本文将围绕胰腺  相似文献   

20.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欧美国家已是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症状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对各种辅助治疗敏感性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