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当务之急, 水权交易市场应运而生。本文对如何利用水权交易市场重新分配水资源, 从法律层面上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2.
各国的水权交易与水权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权冲突实际上是利益冲突。当可开发的水资源产权已被界定和分配完了的时候,人们开始关注现有水权的再分配问题。再分配的渠道一般有两种:一是行政或司法干预下的公共部门用水政策;二是通过水权交易,包括销售、转让、租借等形式来重新获得水权。水权交易形成了水权市场。许多国家的水权管理都经历了从分配使用到逐步放宽交易的过程,澳大利亚最初的水权管理方法起源于英国的普通法和河岸所有权制度。澳大利亚1886年颁发了《灌溉条例》(IrrigationAct),该条例规定水的使用权以许可证的制度被授予个人和当地政府。这种许可证制度有两个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单以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19-15621
运用经济手段实现竞争用水的和谐,其方法之一是建立水权、水权交易和水权市场机制。在充分分析水权市场特征的基础上,探究了水权市场短期内需求管理策略选择,并最终认为水权市场的宏观管理措施分为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短期内只能选择需求管理的方法,即调控水权需求和需求量的变动来使市场实现供需均衡。  相似文献   

4.
魏素娟  闵祥宇  张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92-13295
分析了水权转换是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以及建立水权有偿出让制度的必要性。甘肃省对于黄河水权转换的探索丰富了黄河流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容,榆钢水权转换项目验证了黄河灌区水权转换的节水效果,其综合效益说明水权转换在甘肃省可以达到灌区节水改造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背景下水权的流转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水权交易制度在土地流转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水权制度完善的途径:构建土地流转与水权流转一体化模式、严格适用水权的特殊规定、构建水权变更与水权流转登记并行制度、完善水权交易模式,以适应新的农业生产环境。  相似文献   

6.
建设基于基本用水水权的黄河下游水权体系,是黄河水资源配置体制创新的初步探讨。从水权、水市场理论出发,提出包括基本用水水权层次和丰余水层次的水权体系架构,分析了河流内外分水、农业水权、水泉界定、用水主体等黄河下游干流水权分配的基本问题,对水权转让及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水权的准物权定性及立法上水资源所有权与用益权的可分离性使水权具备了可让与性。通过考察现有水权制度,发现仍然存在涉及水权的法律规定缺失、初始水权不明确、交易本身缺少法律规制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提出了今后应在立法上逐步完善水权及交易方面的相关规定,在实践中开展水权确权登记工作,明确初始水权,为水权交易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水权的准物权定性及立法上水资源所有权与用益权的可分离性使水权具备了可让与性。通过考察现有水权制度,发现仍然存在涉及水权的法律规定缺失、初始水权不明确、交易本身缺少法律规制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提出了今后应在立法上逐步完善水权及交易方面的相关规定,在实践中开展水权确权登记工作,明确初始水权,为水权交易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水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水权配置主要存在配置方式混乱,农业水权分配模式不合理,与农业水权配置相关的法律不健全,农业水权缺乏监督等问题,为完善农业水权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应当从立法方面、程序方面、法律监督方面入手完善农业水权配置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0.
结合我国水权和水权交易的特点,基于资产评估收益法的理论提出了水权交易价值评估的收益法模型,并对收益额、折现率和收益期限等重要参数进行了说明,为水权交易价值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农业水权转让研究基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农业水权转让制度的公法规定和农业水权转让的私法构造,从而提出了债权形式物权变动模式下,农业水权转让合同是农业水权转让的原因行为,对农业水权转让的效力产生了直接影响;农业水权转让登记是农业水权转让的构成要件,登记完成后方可产生农业水权变动的法律效果,从而保障农业水权转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业水权转让研究基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农业水权转让制度的公法规定和农业水权转让的私法构造,从而提出了债权形式物权变动模式下,农业水权转让合同是农业水权转让的原因行为,对农业水权转让的效力产生了直接影响;农业水权转让登记是农业水权转让的构成要件,登记完成后方可产生农业水权变动的法律效果,从而保障农业水权转让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有限的、稀缺的战略性自然资源,水资源的分配是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实现水资源合理、高效的分配,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初始水权的分配正是水资源市场化分配的基础条件。文章分析了初始水权在水资源分配中的重要性和国内外初始水权分配的现状,并提出加强和完善我国初始水权分配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4.
对水权产生的背景进行了回顾,参照我国水权理论的法律基础,对水权的概念进行了解读,对水权所包括的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完善我国水权制度框架提出建议,包括理顺水权概念和体系、加强水法的立法工作、引入第三方机构等.  相似文献   

15.
在简要回顾和总结甘肃河西地区水权制度演变历史及特征的基础上,对这一演变过程进行了制度经济学分析,得出"用水自由取用-用水使用量权限制-可交易水权"是其变迁的一条基本逻辑主线。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水权制度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提出了河西地区水权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单以红  唐德善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1):5705-5706
认识水权市场结构类型不但对水权市场具有理论研究上的意义,而且有助于在实践中指明水权市场的构建途径,减少水权市场建设的盲目性,增强水权市场建设和管理的可操作性。现有的论述从空间维度上划分了水权市场的级次,没有具体阐述各级次水权市场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关系。在对已有论述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权市场结构及其性质作了深化阐述,并以塔里木河流域水权市场建设实践为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水权交易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我国有关水权交易实践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权交易管理对于节水及工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并指出政府部门在水权交易中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水权体系应当包括水资源所有权、水资源使用权和取水权。根据水权的体系。我们可以把水权交易的种类分为水资源使用权交易和取水权交易.然而我国目前并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水权交易制度。因而水权交易制度还有许多障碍值得我们去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农业水权制度建立的迫切性基础上,浅析了农业水权制度的特殊性,讨论了农业水权制度建立的"硬件"、"软件"条件,对农业水权制度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农业水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西内陆河灌区节水农业水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权制度是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结合河西内陆河灌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实际情况,分析现行水权制度中不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探讨水权制度创新的诱导因素和潜在效益,认为建立公有水权基础上的可交易水权制度,实行水票制是水权制度创新的方向,并提出明晰初始水权界定、推行水权流转等促进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