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的防治。方法注意缝合技术和增加组织抗张力的强度,降低腹压,避免危险因素和对危险因素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有效地预防了腹部手术切口裂开。结论减少腹部手术的切口裂开,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空肠内置管持续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2007年我院利用胃、空肠内置管持续引流治疗12例十二指肠瘘的治疗经验。结果全组十二肠瘘病人全部治愈,治愈平均时间37天。治疗过程中1例病人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病人出现腹部切口裂开,全组病人无因内置管引起胃肠穿孔,腹腔内感染加重并发症。结论胃、空肠内置管持续引流是一种创伤小、简单有效的治疗十二指肠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预防措施和治疗护理方法。方法将腹部手术后并发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30例,随机分成2组,采用微波照射治疗及高糖封闭治疗的16例作为治疗组,按传统换药方法治疗的14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疗5~7d切口均愈合;对照组14~20d切口全部愈合。结论我科针对切口液化的治疗及护理可明显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07年以来收治的85例60岁以上胃癌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术后观察,并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15例,其中并发肺部感染14例、吻合口瘘1例、切口感染5例、切口裂开2例。结论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高,做好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及时处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于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我院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42例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诊疗经过,42病例在明确诊断后,全部先行保守治疗,20例病人保守治疗不能缓解后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单纯粘连松解术,另外8例行粘连松解加肠切除肠吻合术。结果本组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在9~28d,平均住院时间14.8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发病原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上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特殊对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预防方法。方法切开腹膜后注意切口保护,手术过程尽可能避免脓液腹壁刀口,腹膜缝合后应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冲洗刀口,术前半小时及术后抗生素合理应用。结果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率控制在10%左右。结论通过应用一些积极的治疗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腹部污染手术切口感染率,使病人早日康复,减少医疗花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层间断外翻缝合下腹部妇科手术横切口的临床价值。方法86例选择下腹部横切口作妇科手术的女性病人,其中43例采用全层间断外翻缝合下腹部横切口的病人为研究组,另外43例采用全层皮下间断缝合下腹部横切口的病人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全部病人的切口于手术后8d内无切口感染症状。对照组少数病人的切口于术后第4天后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症状。结论全层间断外翻缝合下腹部横切口的方法比全层皮下间断缝合下腹部切口的方法更利于下腹部横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十年来35例腹部闭性损伤患者原因、诊治方法。结果35例中30例进行手术治疗,5例非手术治疗,肝破裂修补4例,部份肝叶切除1例,脾切除15例,肠系膜血管结扎2例,部份肠破裂修补10例。其中死亡1例,术后并发膈下积液2例。切口全层裂开2例。结论病史、腹穿、辅助B超、X线、CT等检查是腹部闭合性损伤主要诊治手段。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水平及治疗是改善预后,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关健。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术中应用碘伏、甲硝唑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腹膜炎手术切口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腹膜炎急诊手术病人,分别使用0.5%碘伏溶液、0.5%甲硝唑溶液、生理盐水冲洗腹部切口,比较切口感染率及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碘伏和甲硝唑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低于碘伏和甲硝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炎手术病人切口使用0.5%碘伏和0.5%甲硝唑溶液冲洗切口对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24例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8例,治愈率达到75%。6例(25%)发生并发症,其中多脏器衰竭1例、术后出血1例、切口裂开1例、胃肠吻合口瘘1例、感染性休克1例、肠梗阻1例。二次手术4例(14.3),死亡2例(8.3%)。结论老年急性腹膜炎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手术、积极处理并存疾病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女性病人,由于其解剖及生理原因,在腹部手术中,特别应注意与生殖器官的关系及处置要点,在切口的选择时,亦应考虑到妊娠、妇科病及美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普通外手术切口科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预防手段。方法 对曾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和60例切口愈合良好的患者进行临床数据比对,统计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发生率及处理措施。结果 愈合不良者30例分别为脂肪液化16例、切口感染12例、裂开2例。影响因素:体质量指数高、年龄大、急诊手术、有基础疾病、夏季手术、备皮至手术时间长、实施侵入性操作、切口长、非主刀医师缝合、手术时间长等。结论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率发较高,原因多样,控制预防切口感染的措施有:皮下组织厚的患者,手术时皮下放置引流管;治疗基础疾病,改善老年患者全身情况;缩短手术时间;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实施平诊手术;发生切口愈合不良需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方法将90例开腹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一组应用传统手术刀开腹;一组应用高频电刀开腹;一组应用电凝开腹,比较3组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结果手术刀组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3.6%(1/28),电刀组为11.4%(4/35),电凝组为25.9%(7/27),手术刀组与电刀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电凝组分别与手术刀组和电刀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上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7.0%(3/43),下腹部发生率为19.1%(9/4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皮肤与皮下全层缝合组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14.3%(7/49),分层缝合组的发生率为12.2%(5/41),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腹部肥胖的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23.7%(9/38),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年龄>60岁、女性、腹部肥胖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危险因素;应用电凝开腹可增加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可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针对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实施的护理。结果通过严密护理和康复指导,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进行系统护理和对不良症状的有效分析,能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正中切口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60例行胃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腹部正中切口,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直肌切口,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腹部切口疝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正中切口,手术操作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会阴切口的感染、裂开却给产妇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负担,我们采用二期肠线缝合法较传统的采用1∶5000高锰酸钾坐盆方法相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采用避开下方肋间神经缝合肋间切口的方法防治侧开胸手术后切口疼痛。方法对76例开胸患者进行随机前瞻性研究。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2组:组1(38例)采用传统的关胸方法,组2(38例)采用避开下方肋间神经缝合肋间切口的方法,比较术后切口疼痛的程度及对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组2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组1(P<0.05);组2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也少于组1(P<0.05)。结论避开下方肋间神经缝合肋间切口的方法能够有效防治侧开胸手术后切口疼痛。  相似文献   

18.
目的预防术后尿潴留,降低术后切口感染机率,促进术口愈合。方法对58例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手术后可能发生尿潴留的病人及时地采取了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58例病人中有7例在术后出现了排尿困难,经诱导排尿、热敷、按摩、改变体位等措施后正常排尿。结论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可防止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的发生,避免了因尿潴留而采取导尿术带来的感染机会,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晚期产后出血26例进行分析,出血原因依次为胎盘残留,蜕膜残留,子宫复旧不全,会阴切口感染裂开。结果根据不同病因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抗感染,使用宫缩剂及清宫等。结论提高接生技术,提高缝合会阴切口技术,坚持母乳喂养是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患者的外科切口进行科学的护理,总结腹部外科切口感染的护理措施,为今后的护理工作积累经验。方法共收录我院91例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详细地查阅记录,主要对象是患者的临床体温单、病程记录、护理记录单、各种辅助检查、切口分泌物培养等各项状况,从而判定患者的切口是否出现感染。对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和无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分组,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然后对切口感染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观察。结果经过临床观察、资料分析、医学诊断等程序后,91例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占总人数的比例为5.49%。结论有效地采取腹部外壳切口的有效措施可以从缩短手术时间、完善夏季卫生管理、加强BMI高患者护理、预防应用抗生素、控制基础疾病等方面展开护理工作,以帮助患者减少因感染带来的伤害,促进其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