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四种不同溶液(高渗盐水、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溶液、生理盐水及羟乙基淀粉)对失血性休克犬复苏早期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杂种犬32只制备成失血性休克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6 ml/kg高渗盐水溶液(HS)与6 ml/kg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溶液(HSS)对两组失血性休克模型进行容量复苏,而以3倍失血量生理盐水(NS)及等失血容量羟乙基淀粉(HES)对其他两组复苏作对照,观察复苏早期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四种溶液均能改善失血性休克犬复苏的早期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动力学及组织灌流,但在30 min后HS、HSS及NS容量指标下降,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动力学下降,其中HS及NS下降最为明显,其次HSS,而HES能保持相对稳定。结论小容量高渗盐水在失血性休克模型中复苏有效,其作用与生理盐水类似;小容量高渗盐水加胶体溶液较优于单纯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溶液复苏效果最好且持续长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富氢羟乙基淀粉(HHES)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3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sham组(假处理组)、对照组(休克+输注羟乙基淀粉)、实验组(休克+输注富氢羟乙基淀粉)。观察各组在0 min、45 min、105 min、22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和24 h存活率,以及复苏后血浆IL-6、TNF-α、SOD和MDA水平的变化。结果输液后45 min、105 min和225 min各时间点实验组和对照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在105 min、225 min时间点实验组IL-6、TNF-α、MD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而实验组SOD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富氢羟乙基淀粉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大鼠有复苏作用,能抑制失血性休克引起的炎症反应,减少MDA生成和SOD消耗,从而减轻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失血性休克的患者20例,收缩压均低于90mmHg,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静脉输入,测定用药前及用药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尿量。结果用药后5~10min血压开始升高,心率逐步降低,用药后60~120min血压可维持在90mmHg以上,与用药前比较,SBP、DBP明显升高(P〈0.01),心率、尿量也有明显改善(P〈0.05)。按疗效判断标准计算,有效率为100%,显效率为62.3%。结论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有良好的抗失血性休克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李晋波  李璐  左可见 《华西医学》2010,(8):1415-1417
目的观察聚明胶肽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6年6月-2008年10月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32例随机分为聚明胶肽组和羟乙基淀粉组,每组16例。抢救时除采用止血、扩容、纠酸等综合措施外,分别输入聚明胶肽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1500mL。两组均监测血压、尿量和血气分析指标,比较两组指标恢复正常以及所需的时间。结果聚明胶肽组与羟乙基淀粉组上述指标恢复正常及所需的时间无差异,两组生存率、致残率及并发症均无差异。结论聚明胶肽注射液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与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贺苏(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48例急诊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复苏组(实验组24例)和0.9%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复苏组(对照组24例),观察记录两组按4ml/kg初次复苏后30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检测复苏前和观察终点时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指标,分析比较两组疗效(血压、休克指数)和安全性(血常规、凝血功能及生化指标变化)。结果:2组复苏后血压均明显升高,同时休克指数也均显著下降;实验组血压上升幅度及休克指数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2组初次复苏后30min,红细胞(RBC)、血小板(PLA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均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时间均延长,但其变化于2组间无显著差异;除实验组复苏后血CL轻度升高外,2组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于复苏前后均无显著变化。结论:贺苏(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对低血容量性低血压复苏效率高,对于内环境无显著影响,可安全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200/0.5(HES200)溶液复苏失血性休克对大鼠肺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作SD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用HES200、羟乙基淀粉40溶液(HES40)、乳酸林格液(RL)复苏大鼠,观察复苏后1、2、4 h动脉氧分压(PaO2)、血清TNF-α、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结果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各生物学指标HES200组较其它液体复苏组低,肺损伤程度减轻。结论羟乙基淀粉200溶液通过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炎症反应从而对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加用卡尼汀对失血性休克兔复苏过程中血乳酸和剩余碱变化的影响,以评估其对失血性休克复苏的作用.方法:24只家兔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NS)组、生理盐水加卡尼汀组、羟乙基淀粉溶液(HES)组和羟乙基淀粉溶液加卡尼汀组,在休克前(T1)、休克末期(T2)、复苏后1 h(113)、2 h(T4)、4 h(T5)、6 h(T6)时间点对家兔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进行检测,抽取血液进行血乳酸(BL)、剩余碱(BE)的测定.结果:复苏后,各组BL值随时间呈现逐渐下降,生理盐水加卡尼汀组各时间点BL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生理盐水加卡尼汀组在复苏后2 h BL下降最为明显(6.97±2.56)mmol/L,在4 h又有小幅度升高(7.84±1.84)mmol/L.羟乙基溶液加卡尼汀组在复苏后2 h内的BL值变化与羟乙基溶液组没有显著差异,4 h和6 h显著低于羟乙基淀粉溶液组(P<0.05).结论:在失血性休克复苏早期使用卡尼汀,对减少乳酸的生成、保护组织细胞.减少因无氧代谢所造成的损伤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200/0.5(HES200)溶液复苏失血性休克对大鼠肺损伤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作SD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用HES200、羟乙基淀粉40溶液(HES40)、乳酸林格液(RL)复苏大鼠,观察复苏后1、2、4h动脉氧分压(PaO2)、血清TNF-α、肺组织核因子kBNF-kB)、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结果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各生物学指标HES200组较其它液体复苏组低,肺损伤程度减轻。结论羟乙基淀粉200溶液通过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后炎症反应从而对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失血性休克病人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分子羟乙基淀粉(HES)用求治失血性休克病人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2组,HES组和琥珀酰明胶(GEL)组。2组在1h内分别给予羟乙基淀粉或GEL20mL/kg.1h后监测血常规、APTT、PT、FIB及血栓弹性图的R值、K值、ANG、MA及A60结果:2组输液前后Hb,HCT及PLT虽都有显著性差异,但都在正常范围;2组输液前后PT值虽差异显著,但都在4s以内,不会影响凝血功能,血栓弹性描记图结果显示2组输液后R值与K值均缩短,ANG增大,3项均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血液经过中度稀释不仅没有削弱凝血功能,反而有所增强,结论:HES纠正失血性休克时造成的中度血液稀释不会影响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羟乙基淀粉注射液在脓毒性休克早期容量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院的4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确诊脓毒性休克后是否应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HES)进行液体复苏分为HES组和对照组,记录、检测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复苏前后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入组时的APACHEⅡ评分等一般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HES组容量复苏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所好转;然而HES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均动脉压升高幅度及6小时乳酸清除率差异尤其显著(P<0.01).结论:在脓毒性休克早期应用羟乙基淀粉(HES)进行容量复苏在改善血流动力学方面要优于单纯应用晶体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HSCH)对早期严重失血性休克复苏前后中性粒细胞(PMN)Fa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早期严重失血性休克救治的特殊用途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修订的Wiggers犬失血性休克模型,分离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仪法测定Fas表达。结果失血性休克后PMNFas表达下调,与生理盐水复苏组比较,HSCH复苏组PMNFas表达明显增加。结论HSCH可对抗创伤失血性休克后PMN的凋亡延迟,减轻由于PMN的过度活化而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6%贺斯即羟乙基淀粉氯化钠200:0.5注射液(HES)应用于高龄患者低血容量休克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45例低血容量休克的高龄患者,给予贺斯进行容量治疗,观察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无肝、肾功能损害。结论贺斯用于低血容量休克的高龄患者进行容量治疗时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是一种理想的人工血浆用品,可以安全有效地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容量高渗晶体等渗胶体混合溶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早期容量复苏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8例早期轻、中度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通过外周血管在15~20min内快速输注250ml研究药物(贺苏,7.2%氯化钠/6%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或对照药物(贺斯,0.9%氯化钠/1%羟乙基淀粉200/0.5溶液)。在给药前、给药后0.5、10、15、20、25、30min测定患者的血压、脉搏和休克指数;在研究开始前和给药后30min各采集1次外周血样本,并检测血常规、血Na^+、Cl^-和凝血常规。结果研究组收缩压在给药后0、5、10、15、20、25、30m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舒张压在给药后0、5、10、15min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休克指数在给药后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给药后血Na^+、Cl^-高于对照组(P〈0.01),但其平均浓度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研究组与对照组凝血功能、血常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容量高渗晶体等渗胶溶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血流动力学快速恢复作用上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背景:出血性休克和外伤病人复苏一般选用胶体血浆扩容液替代血液成分,其中羟乙基淀粉也用作低温保存剂,运用这些双重性用于血液保存系统,可使红细胞直接输注。羟乙基淀粉在血管内长时间的持续存在说明了吞噬清除系统受到了伤害,羟乙基淀粉的存在恶化了输血导致的免疫调节。设计与方法:检测胶体复苏液对正常外周血多型核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活化反应及吞噬功能的影响。为了模拟低温保护剂相关的溶血,研究了1%和5%红细胞溶解产物的影响。在所有的研究中均用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复方高渗盐溶液 (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液 ,HSH)在兔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中对肺功能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重物自由落体直接致家兔肺挫伤模型”方法完成右胸撞击后 ,通过动脉快速放血 ,使MAP降至 4 0mmHg左右 ,持续 6 0min ,建立兔肺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模型 ,分别用小剂量等渗液 (0 9%NS)、高渗液 (7 5 %NS)、高渗高胶液 (75g/LNaCl 羟乙基淀粉母液 )进行复苏治疗 ,动态观察 4h。结果 等渗液未能纠正休克 ;高渗液能恢复血流动力学 ,但维持时间较短 ;高渗高胶液恢复及维持血流动力学效果比较显著 ,肺水含量、血氧分压及病理结果显肺水肿 ,改善低氧血症。结论 高渗高胶液是目前严重胸部创伤抗休克治疗较理想的复苏液。  相似文献   

16.
我国每年因车祸死亡的人数居世界首位,而且还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其中失血性休克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以往治疗常采用大量生理盐水和706代血浆静脉滴注,2007年底本院急诊科采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治疗失血性休克患者,并与生理盐水+706代血浆的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两种胶体用于血浆替代疗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国产聚明胶肽与6%羟乙基淀粉在术中急性失血病人的血浆替代疗法的效果、安全性等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择预计失血量在5%-20%之间的病人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按照实验设计分别输入等量的聚明胶肽和羟乙基淀粉,全身麻醉后监测血压、脉搏、心电图、中心静脉压以及离子和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在手术前后的变化以及最终需要红细胞悬液数量的差异,以比较聚明胶肽和羟乙基淀粉的扩容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在血压、脉搏、中心静脉压、离子以及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客方面的变化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聚明胶肽对于术中失血的血液替代作用是安全有效的。与羟乙基淀粉对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国产羟乙基淀粉(130/0.4)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抢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羟乙基淀粉130/0.4(维容)用于失血性休克患者血压和微循环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聚明胶肽组(对照组)和维容组(治疗组),每组20例,入院时除采用止血、扩充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措施外,分别输入维容和聚明胶肽注射液15ml/kg,两组均监测血压、尿量、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指标恢复正常及末梢循环改善所需的时间。结果:维容组和聚明胶肽组上述指标恢复正常及末梢循环改善所需的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国产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维容)用于中、重度失血性休克对稳定血压和改善微循环与聚明胶肽的作用相似,无过敏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颅内压和脑水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实验在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取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高渗羟乙基淀粉组、羟乙基淀粉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建立脑梗死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模不成功另选大鼠再行手术补足手术组,于再灌注开始时尾静脉泵入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为206 mL/ (kg· d);造模后0、2、6、12、18、24 h时间点分别测量血浆胶体渗透压(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和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治疗24 h后测量右侧大脑半球含水量(brain water content,BWC).结果 高渗羟乙基淀粉组、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ICP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高渗羟乙基淀粉组术后ICP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羟乙基淀粉组,但羟乙基淀粉组各时间点ICP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渗羟乙基淀粉组和羟乙基淀粉组COP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高渗羟乙基淀粉组和羟乙基淀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渗羟乙基淀粉组、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脑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81.24±0.36)%、(83.04±0.10)%、(83.14±0.41)% vs.(78.37±0.37)%,P=0.000];高渗羟乙基淀粉组脑含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1.24±0.36)% vs.(83.14±0.41)%,P=0.000)]和羟乙基淀粉组[(81.24±0.36)% vs.(83.04±0.10)%,P=0.000];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04±0.10)%vs.(83.14±0.41)%,P=0.578].结论 高渗羟乙基淀粉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期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但未能证实其提高COP对颅内压和脑水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病理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以及不同液体复苏对其影响.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手术(Sham)组、休克(Shock)组、乳酸林格液复苏(RL)组、羟乙基淀粉复苏(HES)组、自身血液复苏(BL)组,每组8只,建立失血性休克再复苏大鼠模型.采集心脏组织,观察病理变化,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相比,其余各组心肌组织中NF-κB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且心肌有不同程度的损伤;BL组心肌NF-κB的表达增加明显低于RL、HES组(P<0.05),心肌损伤的程度也较轻.结论 不同液体复苏均可使失血性休克大鼠心肌组织NF-κB的表达和损伤程度明显降低,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自身血液与乳酸林格液和羟乙基淀粉相比,是较理想的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