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姜炭炮制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姜炭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砂烫法以炮制温度、药材厚度、炮制时间为自变量,吸附力、鞣质含量、6-姜辣素含量和6-姜烯酚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对自变量各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用效应面法筛选最佳炮制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二项式拟合复合相关系数较高,总评“归一值”为0.870,最佳炮制工艺为炮制温度310℃,药材厚度0.55 cm,炮制时间15.5 min.最佳工艺验证结果与二项式拟合方程预测值偏差为-2.59%.结论: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姜炭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在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及文献总结基础上,以姜炭饮片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化学物质组辨识、效应机制、药效学及药动学研究,以期确定姜炭炮制前后差异质量标志物(Q-marker)。课题组前期物质基础研究明确了姜炭炮制前后差异成分;药效学研究确定了姜炭温经止血作用;效应机制研究明确了姜炭温经止血作用的潜在靶点与通路及其内源性生物标志物;药动学研究明确了姜炭炮制前后入血成分在体内的动力学过程;并采用HPLC-DAD-ESIMS建立质量标志物的含量测定方法。综合研究结果,文章最终确定以姜酮、6-姜烯酚、二乙酰基-6-姜酚作为姜炭饮片质量标志物,以6-姜酚、8-姜酚、10-姜酚作为干姜饮片的质量标志物,旨在为姜炭炮制前后饮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赭石最佳炮制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赭石在不同条件下其有效成分Fe^2+离子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把最佳炮制工艺与传统炮制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800℃,煅烧1h,醋6mL为最佳炮制条件,其结果与传统炮制方法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对研究赭石炮制机理及制定最佳炮制工艺具有一定的意义,最佳炮制工艺可以代替传统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交法优选菟丝子黄酒炮制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波  金承勇 《中成药》2003,25(1):43-45
目的:筛选菟丝子黄酒炮制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最佳炮制工艺,测定不同工艺样品总黄酮含量作为工艺评价指标,并且另做了3个比较实验,考察本实验炮制所用各种辅料对炮制结果的影响。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A2B3C1D2。并且验证实验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高于比较实验各样品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结论:就黄酒炮制菟丝子来说,本文最佳炮制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法干姜片炮制所得炮姜、姜炭中的挥发油成分,探求干姜不同加工方法对进一步炮制炮姜、姜炭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2种不同加工法制得的干姜片进一步炮制的炮姜、姜炭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8个成分,其中鲜切法干姜片制炮姜中有19种,传统法干姜片制炮姜中有17种;鲜切法干姜片制姜炭中有15种,传统法干姜片制姜炭中有18种。莰烯等成分传统法比鲜切法所得各炮制品中相对含量高;α-姜烯等成分则相对含量低。结论干姜片加工方法不同对进一步炮制炮姜、姜炭挥发油化学成分数量与质量均有一定影响,而炮制方法比加工方法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更明显。本研究为不同加工法干姜片进一步制得的炮姜、姜炭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交法优选酒炙仙茅的最佳炮制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优选仙茅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仙茅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选择加酒量、炒制温度及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设计Lq(3^4),优选仙茅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仙茅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药材加10%的黄酒润透,锅底温度为100℃,炒制10min。结论:酒炙仙茅的最佳炮制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干姜为姜科植物姜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 ,历史上先后有鲜姜、干姜、煨姜、炮姜、姜炭等出现 ,且性味、功效各不相同。由于人们对炮姜、姜炭的炮制工艺和程度不太了解 ,因而二者混用的现象十分普遍。现就二者的混用原因、本草考证及区别方法作一浅析。1 混用原因炮姜、姜炭皆为干姜的炮制品。目前市场上仍存在视二者为一物的现象。一些医疗单位或药店也仅备一品 ,或炮姜、或姜炭 ,当然这有其历史渊源。首先体现在许多药学著作的论述方面 ,《中药大辞典》《中草药汇编》《中药学》(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均将两者合为炮姜 ;《…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熟地炭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时间、温度、炮制方法3个因素进行考察,以吸附力和水浸出物的含量为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出熟地炭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炮制时间对实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熟地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200℃,烘15min。结论:优选得到的熟地炭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为制定其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蒙药奶黄精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总多糖含量和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L9(3)3正交试验法设计法考察奶黄精的炮制工艺(加奶量、浸泡时间、烘干温度),对奶黄精的炮制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炮制条件。结果:奶黄精的最佳炮制工艺条件为加鲜奶1.5倍量,浸泡2 h,70℃烘干。结论:多指标综合评分适用于奶黄精的炮制工艺优选,该研究可为奶黄精炮制工艺的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木瓜浸润的工艺,找出最佳炮制方法;方法:以醇浸出物、熊果酸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木瓜最佳蒸制切片时间;结果:蒸制15~20min时最易切片,切片无硬心且片形较好,切片后在60℃时干燥2.5h为最佳炮制工艺。结论:该炮制工艺合理,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交试验法优选姜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姜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研究,为规范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提供技术参数。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柠檬苦素的含量为指标,考察姜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4因素对姜制吴茱萸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姜用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柠檬苦素含量有显著影响,药材与干姜比例为100∶7.5,闷润4 h,160℃炒制8 min为最佳炮制条件。结论:为规范姜制吴茱萸炮制工艺提供了部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生姜及其炮制品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生姜及其炮制品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含量。结果:生姜及其炮制品多糖含量的顺序为:干姜〉炮姜〉姜炭〉生姜。结论:炮制对生姜及其炮制品的多糖含量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确定姜半夏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姜半夏中有机酸、生物碱和白矾残留量为考察指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姜半夏炮制工艺。结果白矾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生姜用量影响不显著,优选的炮制工艺为:每100 g半夏用生姜25 g,白矾12.5 g,煮制5 h。结论优选得到的炮制工艺简便易行,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姜半夏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江西樟帮厚朴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慧君  钟凌云 《中成药》2012,34(1):105-108
目的 对江西樟帮厚朴炮制工艺进行优选.方法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质量分数为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考察姜的用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出霜时间4种因素对炮制结果的影响.结果 确定最佳炮制工艺为姜的用量15%,炒制温度120℃,炒制时间12 min,出霜时间7d.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偏差较小.结论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优选得到最佳江西樟帮厚朴的炮制工艺,并且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姜炮制品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表明:炮姜、姜炭醚提物、水煎液、混悬液均有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倾向;生姜、干姜水煎液、醚提物均无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姜炭水煎液对小鼠的凝血作用有随剂量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中药僵蚕不同炮制品的颜色特征建立数据化判断标准,同时测定各炮制品中草酸铵的含量。方法:采用CIELAB颜色分析法研究僵蚕不同炮制品的颜色,采用HPLC法测定其抗惊厥的有效成分草酸铵的含量。结果:在颜色测定分析中,糖麸炒僵蚕的L值区间数值较小,亮度最暗,姜麸炒、蜜麸炒、姜麸炒L值较为接近,外观亮度比较相似;清炒僵蚕L值区间数值较大,亮度较高。清炒僵蚕的a值区间数值较小,较为接近白色,姜炙僵蚕次之,麸炒、蜜麸炒、糖麸炒、姜麸炒的a值比较接近,介于16.0~18.0,颜色偏红。清炒僵蚕的b值区间数值最小,最为接近白色,而姜麸炒僵蚕b值区间数值较大,较为接近黄色。在草酸铵的含量测定中,糖麸炒僵蚕草酸铵含量降低最为明显,姜炙僵蚕、姜麸炒僵蚕其次,清炒僵蚕、蜜麸炒僵蚕有所下降,麸炒僵蚕降低程度最轻。结论:基于CIELAB颜色空间技术的特征颜色提取分类方法能够表示中药炮制品的实际视觉描述分类关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中药僵蚕的各种炮制工艺对其草酸铵含量的变化有不同的影响,其中以麸炒僵蚕的影响为最小。  相似文献   

17.
姜栀子炮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姜栀子历史炮制情况及现代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查阅、整理有关姜栀子的文献资料,对其炮制研究概况进行归纳总结。从姜栀子的炮制历史沿革、炮制规范收载情况、炮制工艺研究现状、炮制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变化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结果:姜栀子炮制方法始载于《产宝杂录》,在全国及数个省市的炮制规范中均有收载,目前对其炮制工艺、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较少。结论:有必要深入、系统开展姜栀子的现代化学和药理研究,为揭示其炮制原理、规范其炮制工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电位返滴定法测定姜半夏中有机酸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逊  吴皓 《中医药学刊》2009,(2):290-291
目的:建立姜半夏中总有机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乙醇提取样品,电位返滴定法,以琥珀酸为对照品,检测样品中总有机酸的含量。结果:测定了6个不同来源的样品,总有机酸含量在0.1640%~0.5315%范围内,回收率98.9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有助于姜半夏质量的鉴别。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and inclusion processes of ginger oleoresin from Zingiberis Rhizoma Recens. METHODS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was selected to extract ginger oleoresin from Zingiberis Rhizoma Recens.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 wa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inclusion method, the ratio of ginger oleoresin to ??-cyclodextrin and inclusion time were studied as factors of inclusion process. RESULTS The optimized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as follows: extraction temperature was 50 ??, extraction pressure was 25 MPa, separation pressure was 9 MPa and extraction time was 90 min. The optimal inclusion method was triturating inclusion, with the ratio of ginger oleoresin to ??-cyclodextrin of 1??8 and inclusion time of 60 min. CONCLUSION The optimized technology of extraction and inclusion is stable and feasible, and can be used for the extraction and inclusion of ginger oleores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