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俱乐部式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给予普通教育,观察组则给予俱乐部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患者自我管理评分、疾病了解评分;治疗前后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治疗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疾病了解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俱乐部式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实现血糖的控制,促进血糖达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管理在高血压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n=200),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通过建立档案,定期进行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指导强化健康管理。结果1年后随访,观察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及血压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病患者改善血压、血糖及血脂状况,防止并发症发生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规范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及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社区的10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仅进行普通治疗和一般宣教,观察组在上述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膳食运动指导等综合干预措施。进行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及再住院率。结果经过12个月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管理干预,观察组血压及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饮食控制率、适当运动率、自我监测率及遵医行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医院管理干预可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及血糖,提高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达标率,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式"服务基础上引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服务模式的综合健康管理对于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压、血糖及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250例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5例,对照组由家庭医生团队按照签约服务包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式"服务基础上引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服务进行综合健康管理,观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BP、DBP及F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以家庭医生团队联合社区社工服务进行综合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糖,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结合健康教育。分别于护理前后记录两组血压和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并记录两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中日常生活、健康行为、服药依从性、血压监测各项评分和总分及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一社区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死亡、住院、血压达标、血糖达标、并发症发生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总体死亡率与心力衰竭死亡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住院率与心力衰竭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达标率及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遵医嘱规律服药率、血压血糖自我监测率、适量运动率及合理饮食率等自我管理能力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稳定控制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压与血糖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病患者管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将2012年7月-2013年7月来我院就诊住院的84例社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只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继续给予社区健康教育,统计比较两组再住院人数、患者的膳食、运动情况、血糖、血压水平评分。结果:通过社区健康教育的干预,两组再住院人数、患者的膳食、运动情况、血糖、血压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降低社区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复发率,改善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98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指导。结果:分析组患者依从性为93.88%(4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1%(32/49)(P0.05)。分析组1年内发病次数为(4.07±0.39)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2±2.84)次(P0.05)。健康教育1个月后,两组血糖与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健康教育前(P0.05),且分析组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提升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改善其血糖状况,降低糖尿病发病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强化健康生活方式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传统的降压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临床常规生活指导护理,观察组行强化健康生活方式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强化健康生活方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使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良好控制,该护理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4例常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超过6.5%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组(自我管理组,74例)和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组(对照组,60例)两组。自我管理组首先在综合医院糖尿病中心接受连续五天的全日制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随后建立社区健康管理档案定期接受电话和门诊随访。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和社区常规跟踪随访。评价干预前和实施健康教育管理1年后的血糖、血压、血脂、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自我管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自我管理组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效能和技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自我管理组患者的满意维度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显著提高,并且满意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自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和血糖指标水平。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和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饮食、用药、运动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治疗依从性,以及降低血糖水平,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血压变异性、健康管理意识、依从性量表(CH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BP、DBP、24 h SBPV、24 h DBPV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为78.57%,高于对照组的6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 SBPV差值、24 h DBPV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HPS中意向、生活方式、态度、吸烟饮酒、药物治疗评分与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嘱用药率、积极自我管理率、参加自我管理小组率、管理规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互动式教育有助于较好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患者健康管理意识、依从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3.
杨利 《中国乡村医生》2023,(23):146-148
目的:分析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凯里市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血压、血糖、血脂指标、体重指数、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管理依从性评分。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科学锻炼率、科学服药率、监测血压率、规律复查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观察组健康管理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效果优良,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体重指数,改善血脂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管理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命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和延续性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生命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各项目评分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高血压、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联合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升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新县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教育,予以观察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水平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教育6个月后,两组患者疾病认知评分、自我管理评分、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6.
蔡莉莎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90-1791
目的:探究基于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健康宣教干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2例EH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进行健康宣教,研究组采取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进行宣教,观察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晨起血压[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自我管理能力[EH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HP-SMBRS)]变化,并分析比较干预3个月内两组患者入院次数及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生情况差异.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晨起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HP-SMBR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内,研究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及住院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干预可有效降低EH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压及脑血管疾病发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治未病家庭-社区-医院三级防控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51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5例。观察组采取家庭-社区-医院三级防控糖尿病模式,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并制定健康服务计划,患者出院前接受内分泌专科医师的健康知识宣教,出院后定期接受电话/家庭医师上门随访及相应的中医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管理模式,出院后不定期进行随访和健康知识宣教。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代谢指标及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体重指数(BMI)水平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BMI、FPG、2 h PG、HbA1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自我管理技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糖尿病知识水平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糖尿病知识水平、自我管理效能和自我管理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维度、心理/精神维度、治疗维度评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生理维度、心理/精神维度、治疗维度评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社会关系维度评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中医治未病家庭-社区-医院三级防控糖尿病模式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代谢指标及加强其糖尿病知识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对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积极影响,能从本质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芝  李堃宜  钟志鹏  李舸 《当代医学》2021,27(25):52-54
目的 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选用自我健康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高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方案,观察组采用强化宣教方案,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自我管理水平.结果 观察组管理后血糖3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后血脂、血压、体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我健康管理强化宣教在糖尿病高危人群护理中效果确切,可明显降低机体血糖水平,亦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本社区收治的160例老年脑卒中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thel指数评分、Fugl-Mey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饮食管理评分、运动管理评分、用药管理评分、自我监测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10月在成都市A、B两所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高血压患者共1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试验组采用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社区常规高血压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及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血压水平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自我管理行为6个维度得分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理论的健康教育可帮助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