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无粘结预应力砼是通过预应力筋的防腐润滑油等涂层与砼无粘结,并与砼之间存在永久性的滑动.尽管与有粘结相比,无粘结具有施工简便、摩擦系数小等优点,但其与砼存在永久性滑动的特性导致无粘结预应力砼框架梁(或连续多跨单向无粘结预应力砼梁板)的结构性能不能象有粘结预应力砼那样能尽人意和直接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2.
无粘结预应力砼楼板设计卢盛澄(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1概况1.1无粘结预应力楼板的特点1)无粘结预应力砼楼板在施工时是将无粘结预应力筋按设计要求铺放在模板内,待砼浇灌井达到强度后,立即进行张拉锚固。因此,这种工艺与有粘结预应力砼工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国内外无粘结预应力砼板柱结构的应用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认为有必要进行无粘结预应力砼板柱结构的动力性能实验研究 ;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砼板柱结构抗震设计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4.
1.工程概况 云浮市府前路综合办公楼,裙楼天面部分梁的跨度较大达26m,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砼梁结构。本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特点:预应力部分跨度大,结构的重要性高.对施工质量要求很高.并且预应力筋为主要受力钢筋.当其他工种的管线铺设与预应力筋有冲突时,必须以预应力筋为主;在施工中要协调好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筋的位置关系;本工程采用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砼,其中无粘结预应力砼优点是布置容易,施工方便,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20根矩形截面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迭合梁(其中2根为对比梁)极限承载力的试验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梁及普通砼迭合梁的已有成果,提出了一套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迭合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经试验结果验证可知,这些公式计算精度较高,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已有预应力砼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弯双预应力复合梁、预弯预应力钢筋砼、预弯无粘结预应力砼、横张预应力砼技术的构思。其中,横张预应力砼技术集良好的使用性、用材的经济和施工的简易性于一体,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周志祥 《OVM通讯》2000,(1):13-17
在总结已有预应力砼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弯双预应力复合染,预弯预应力钢筋砼,预弯无粘结预应力砼,横张预应力砼技术的构思,其中,横张预就砼技术集良好的使用性,用材的经济性和施工的简易性于一体,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部分无粘结预应力砼在大跨度井字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为北京科技活动中心东馆多功能厅楼层无粘结预应力砼井字粱的设计、施工总结。文中通过结构选型和方案比较,论证了27m跨度无粘结预应力井字梁的合理性和经济效果,介绍了设计上对主要结构问题的处理和具体构造,施工过程中对梁的弹性压缩值、预应力损失值以及梁施工反拱值进行了现场测试,并且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预应力学会(ACI Committee 423)1996年发表的“关于无粘结预应力砼构件的建议”自1996年2月1日起生效,作为专业工程师的指导,并取代1989年出版的ACI423.3R-89.建议内容很多,涉及到设计、材料和施工等方面.现根据国内无粘结预应力砼技术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对有关设计方面的建议作一选择介绍,以供有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的变形计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影响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在使用阶段刚度计算的主要因素。根据我院近年的几批试验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出了本文建议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受弯构件的刚度计算公式。并对我国有关规范和设计建议的部分预应力刚度计算公式如何用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砼提出了修正的建议。本文所提刚度公式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杭州市四堡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有3 座10926m 3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蛋形消化池,本文介绍其非预应力钢筋、模板体系、混凝土和预应力工程等结构施工成套技术  相似文献   

12.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周益民 《山西建筑》2006,32(20):141-142
简述了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状况,总结了无粘结预应力梁的施工工艺流程,从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和模板工程三方面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的施工技术,归纳了该技术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13.
陈辉文  夏鹏飞 《山西建筑》2006,32(18):224-225
阐述了如何对其预应力施工进行监控,总结了预应力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技术要点,并介绍了预应力施工中如何正确估计预应力损失和准确计算钢束理论伸长量,以确保桥梁的预应力施工质量,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4.
刘晖 《山西建筑》2003,29(10):55-56
介绍了在山西博物馆超长的墙、梁、板结构中采用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成套技术 ,指出通过控制施工过程 ,可以确保工程质量 ,缩短工期 ,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5.
张庆骅  谷国强  张学亮 《山西建筑》2011,37(25):174-176
通过在施工中安装锚索计测量预应力束的有效预应力的方法,进行了体内预应力及体外预应力张拉效果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关于预应力加固施工的建议,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电热法张拉钢筋的工艺流程。叙述了钢筋选择和检验所需的电热设备、模拟张拉实验、预应力钢筋的制作等。以江西小溪实验桥电热张拉法的工程成功实践为例,证明该方法简单,张拉方便灵活,可广泛应用于具体工程中。  相似文献   

17.
曲冰 《山西建筑》2002,28(7):69-69,96
介绍了南洋河大桥的工程概况,并根据桥的使用状况提出了采用体外预应力竖向张拉法来加固旧T梁的设计构想和应遵循的设计原则,阐述了大桥的加固技术及施工工艺,指出了采用此加固方法既经济又省耗,效益高。  相似文献   

18.
王培育  鞠银山  于斌 《山西建筑》2008,34(2):147-148
介绍了预留孔道对构件截面尺寸、非预应力筋布置的要求,并对预应力结构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同一构件中有粘结与无粘结可综合使用,预应力结构施工应与其他工种相配合的建议,以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宇红  陆伟  黄晓丹 《施工技术》2001,30(11):17-18
通过无锡市人民大会堂预应力钢桁架看台梁的施工实践与监测,证明钢结构通过施加预应力形成预应力钢结构,可较大地减小其变形值;刚性体系预应力钢结构的大吨位预应力宜分阶段施加;预应力筋张拉宜采取初拉及复拉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发展状况的研究,测试和理论分析,提出了非预应力筋的有效配筋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