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变色染料/壳聚糖微胶囊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探索制备变色染料/壳聚糖微胶囊为目的,选取结晶紫内酯(Crystal violet lactone,CVL)为囊芯,壳聚糖(Chitosan,CS)为囊壁,采用离子凝胶法、单凝聚法、复凝聚法进行CVL/CS微胶囊的制备.考察了制备微胶囊的主要影响因素芯壁比、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用量比、乳化剂、乳化搅拌速度、系统浓度、固化剂及用量、交联时间,并初步确定了其合理的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出复凝聚法制备的壳聚糖微胶囊较好.当体系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在0.2%~0.3%之间,采用Tween-80为乳化剂,其用量为囊芯的6%,乳化速度1 500 r/min,固化剂戊二醛、用量为1 mL,固化交联时间为60 min,芯壁质量比3∶1,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物质的量之比1∶1时,制备的微胶囊外观规整圆滑,平均粒径在0.5μm左右,囊芯包覆率达到了88.56%.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制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微胶囊在模拟胃液环境中的控制释放效果.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壳聚糖的浓度对微胶囊的包埋率和载药量影响最大.最佳制备条件:壳聚糖浓度为0.5%、海藻酸钠浓度为1.5%、氯化钙浓度为5%、壳聚糖溶液的pH为5.5.  相似文献   

3.
复合载体固定化硝化细菌去除水体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包埋固定化硝化细菌,制备固定化小球,处理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寻找了固定化硝化细菌小球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1.5%~1.7%,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为3%,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4.6%~5%,戊二醛的质量分数为1.1%~1.3%,包菌量为5~5.3 mL时,氨氮去除率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4.
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微胶囊在模拟胃液环境中的控制释放效果.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出:壳聚糖的浓度对微胶囊的包埋率和载药量影响最大.最佳制备条件:壳聚糖浓度为0.5%、海藻酸钠浓度为1.5%、氯化钙浓度为5%、壳聚糖溶液的pH为5.5。  相似文献   

5.
以壳聚糖和壳聚糖季铵盐为微胶囊制备的壁材原料,利用自制气-液微流控装置,采用单凝聚法制备了尺寸稳定、大小均一、粒径分布较窄的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微胶囊。对微胶囊的合成条件气、液相速度、接收液浓度、壳聚糖和壳聚糖季铵盐质量浓度及其配比等进行了研究,并对所制备的微胶囊进行了酸碱和离子稳定性测试,对其载药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气流速度为0.5~0.8L/min、液相速度为3mL/h、接收液浓度为2%、壳聚糖和壳聚糖季铵盐质量比1∶1时,可制得大小均一、粒径分布窄的微胶囊,微胶囊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离子稳定性。微胶囊对水杨酸具有较好的包埋效果和释放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壳聚糖为壁材,橄榄油为芯材,采用单凝聚法制备护肤保健功能的微胶囊,研究了芯壁比,乳化剂的选择,絮凝剂用量,固化剂的种类和数量等对制备微胶囊的影响,确定了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芯壁比为3∶1,选择OP-10和JFC复合乳化剂,絮凝剂用量为壳聚糖的100%,交联剂Epc503用量为1%(对壳聚糖质量),应用多媒体显微镜和激光粒度仪观察并测定分析了所制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及分布。  相似文献   

7.
石蜡相变微胶囊及蓄热调温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哌嗪为壁材单体,30#相变石蜡为芯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出一种新型聚脲相变微胶囊,将此相变微胶囊加入到涂层整理液中制备出蓄热调温棉织物。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微胶囊成形和粒径大小的影响:微胶囊形态随水相单体浓度的增大而改善,粒径随乳化速度的增大及乳化剂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哌嗪质量分数为1.0%、乳化剂OP质量分数为2.0%、乳化速度为5 000 r/min的条件下制备出的相变微胶囊粒径均匀,成形良好,平均粒径为10.6μm。微胶囊涂层织物具有良好的蓄热调温性能。  相似文献   

8.
十二醇相变储热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相变材料在单独使用时不易储存、导热率低和相分离等问题,实验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十二醇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微胶囊.讨论了反应时间、乳化剂用量及芯材比对微胶囊的包覆率及相变潜热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微胶囊的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和热失重分析(TGA)对微胶囊试样的表面形貌、相变潜热及热分解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70℃时,乳化剂相对相变材料质量分数为4.0%,芯材投料质量分数为50%,乳化搅拌速度为3000 r/min .所制备的相变储热微胶囊相变潜热达为64.03 J/g ,相变温度为25.08℃,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以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水凝胶为载体,用包埋法固定化啤酒酵母,研究了海藻酸钠质量分数、固化时间、壳聚糖质量分数、覆膜时间等因素对固定化啤酒酵母发酵降糖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固定化啤酒酵母制备啤酒的风味物质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啤酒风味物质与珠江纯生啤酒、金威啤酒、喜力啤酒比较一致.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以聚苯乙烯为壁材,58#石蜡为芯材,加入交联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交联型微胶囊。考察了聚合温度、引发剂质量分数、交联剂种类及芯壁比对微胶囊的影响。采用FT⁃IR、SEM、DSC、TG表征了微胶囊的结构、形貌、储热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聚合温度80 ℃,引发剂AIBN质量分数2%时制备的微胶囊球形貌好;采用交联剂DVB制备的微胶囊碎屑少,无团聚现象,热稳定性好;以芯壁比3∶1制备的微胶囊相变焓为152.2 J/g,芯材质量分数为82.2%,储热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海藻酸钠溶液进行冷冻干燥,以氯化钙为交联剂,制备出海藻酸钠海绵,再以此海绵为载体,负载环丙沙星,制得载药海藻酸钠海绵。研究了海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对海绵力学性能与吸水性能的影响,探究其对载药海绵的药物释放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了载药海绵在不同外加电压下的药物释放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海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的提高,所制得的海藻酸钠海绵的吸水率和吸水速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海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2.5%时,所得的海藻酸钠海绵的吸水率和吸水速度达到最大,药物释放率最高。海绵的药物释放速度和药物释放量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加快,表明外加电压可以改变载药海绵的药物释放速率和释放量,从而为载药海藻酸钠海绵提供新的药物控释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钛酸四丁酯(TBOT)为钛源,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123)做模板剂,绿色无毒的表面活性剂司盘80(Span80)为扩孔剂,通过调节扩孔剂Span80与表面活性剂P123的配比以及TBOT与TEOS的配比利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一系列Ti/Si复合材料。经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BET比表面积测试、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合成的Ti/Si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确定最佳比例的Ti/Si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Span80质量为0.4 g,SiO2和TiO2摩尔比为8∶2时,所制得的Ti/Si复合材料Ti/Si-2具有最大比表面积,为470.76 m2/g,孔隙分布均匀。室温下,紫外光光照条件下2 h内对水中亚甲基蓝染料的降解效率可以达到99.3%,性能比商品化P25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更优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海藻酸钠(SA)凝胶性能的影响,以Ca2+与Fe3+作为交联剂,在SA水凝胶自组装过程中加入GO水溶液,一步法得到了海藻酸钠/氧化石墨烯(SA/GO)复合水凝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衍射表征了所得凝胶的结构与微观形貌,测试了不同凝胶样品的平衡溶胀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Fe3+交联得到的凝胶结构相比Ca2+交联得到的凝胶更加紧凑,平衡溶胀性能降低较多;随着GO的加入,复合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提升,平衡溶胀性能降低,这表明SA/GO复合水凝胶的性能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交联剂与GO用量进行调控。关键词:海藻酸钠;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  相似文献   

14.
利用AB-8大孔树脂对紫薯花色苷的吸附和解吸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到其静态吸附率为80.2%,静态解吸率为99.4%。当紫薯花色苷质量浓度为8.8mg/L时,100mL提取液需AB-8树脂4.0g,静态吸附140min,可使吸附量达到最大;解吸液为盐酸酸化的乙醇溶液(φEthanol=60%)时,可使解吸量达到最大。通过色价、HPLC分析表明用选定的树脂纯化方法能提高紫薯花色苷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乙二醇、环氧氯丙烷、正辛醇和五氧化二磷为原料,合成二聚表面活性剂双辛醚聚乙二醇磷酸酯钠(EAOPN)。首先在n(乙二醇)︰n(环氧氯丙烷)=1.0︰2.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0 h条件下,得到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AE);其次在n(辛醇)︰n(EAE)=2.2︰1.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5.0 h条件下,得到产率为89%的双醚醇化产物;最后在n(五氧化二磷)︰n(双酯醇)=1.2︰1.0,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3.0 h条件下,得到单酯收率为65%的二聚双辛醚聚乙二醇磷酸酯钠(EAOP)。用氢氧化钠中和得到产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其产物结构,并测定产物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润湿性等。结果表明,所合成的EAOPN与单基表面活性剂辛醚聚乙二醇磷酸酯钠相比,具有更好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16.
受纳米布沙漠甲壳虫水收集机制的启发,开发超亲水-超疏水相间的图案化绿色环保型仿生水收集材料。以大自然中的荷叶为Cassie超疏水基底,利用有机溶剂环己烷溶液预润湿超疏水荷叶的方法,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和良性胶的混合物黏附在其表面上构建超亲水位点。研究了超亲水位点的数量对水收集效率的影响及最佳水收集效率,并具体分析了水雾收集过程。结果表明:当样品的超亲水面积占比为4.2%(9个超亲水位点),此仿生水收集材料具有最佳的水收集效率为(28.02 ± 0.1) mg·min-1·cm-2。该方法成功制备绿色环保型仿生水收集材料,为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大范围应用于现实生产中。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咪唑苯脲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咪唑苯脲的含量。采用Amethyst 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缓冲液(缓冲液为5mmol/L辛烷磺酸钠溶液,含0.1%(体积分数)三乙胺,用冰乙酸调节pH值为3.2)为流动相,乙腈与缓冲液体积比为30︰7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9nm;柱温为30℃。在39.32~137.62μg/mL范围内,盐酸咪唑苯脲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回收率约为99.50%(n=9),RSD值约为0.52%。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和环境相容性的海藻酸钠、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司班-60和吐温-80作为乳化剂,环己烷为分散介质,合成绿色环保型的聚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研究海藻酸钠、引发剂、交联剂用量等对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及表面形态进行分析和表征.当海藻酸钠加入量为7.5%(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中和度为80%,交联剂用量为0.05%,乳化剂用量为9%,单体配比[m(AA):m(AM)]为1:2时,所制得的高吸水树脂具有较好的吸水性能,其最高吸水倍率达1889g/g,吸水速率达到5.11S.  相似文献   

19.
采用铝酸钠种子分解法制备超细Al(OH)3.用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了样品的晶相组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样品的形貌,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样品的粒度分布.研究了NaOH浓度、NaOH/Al(OH)3摩尔比,分解温度,分解时间、晶种率和搅拌速率等因素对Al(OH)3的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浓度越高,分解温度越低,NaOH/Al(OH)3摩尔比越小,得到的Al(OH)3颗粒的粒度越小.试验条件为:NaOH浓度180 g/L,NaOH/Al(OH)3摩尔比1.15,分解温度40℃,分解时间26 h,晶种率8%,搅拌速率200 rpm时,氢氧化铝颗粒的平均粒度为2.89 μm.  相似文献   

20.
对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Microbacterium sp.OU01进行发酵,制得粗酶液(壳聚糖酶和伊肛氨基葡萄糖苷酶混合液),采用吸附交联法及包埋法对其进行固定,研究其固定化的最优条件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游离混合酶液的最佳PH为5.6,最适反应温度为50℃。吸附交联法固定化酶的最佳条件为:戊二醛体积分数5.0%,加酶量15mL(49.51U/mL),固定化时间6h。该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4.5,最适反应温度为60℃。包埋法固定化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10g/L,CaCl。质量浓度15g/L,加酶量为1mL(50.35U/mL)/5mL质量浓度10g/L海藻酸钠,固定化时间20min。该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50℃。固定化酶酶解壳聚糖所得产物中含D-氨基葡萄糖,说明粗酶液中的壳聚糖酶和外切-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被同时固定。通过对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稳定性的研究,表明吸附交联固定化酶更适于工业化应用生产D-氨基葡萄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