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黄绿蓝 《青年记者》2017,(23):126-127
《每周评论》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于1919年8月30日停刊.《每周评论》的创刊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主要撰稿人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周作人和高一涵等,与《新青年》是同入主持,亦可视为《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和《新青年》互为补充,互相配合,猛烈抨击封建社会的旧思想,积极宣传新思想和新文化,对当时人民的思想起到陶熔鼓铸的作用,成为五四时期传播启蒙思想、启迪民智、动员中国人民改造旧社会的重要刊物.  相似文献   

2.
“五四”新化运动时期,伴随着各种新思想的产生,各类期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国内涌现出来。由于女性解放一直是五四新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主题,所以在众多的期刊当中,女性期刊尤为惹人注目。当时的妇女刊物主要有1920年1月1日创刊于上海的《新妇女》、1920年5月1日创刊于苏州的《妇女评论》、1920年5月4日创刊于上海的《解放画报》、1921年创刊于上海的《妇女声》半月刊、1921年8月3日创刊的《妇女评论》(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以及1923年8月29日创刊的《妇女周报》(上海民国日报副刊)等等,这些刊物大都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后创办的。它们均以宣传妇女解放为宗旨,广泛报道国内外的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3.
一走进北京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综合馆”,人们就被几张已经发黄了的报纸吸引住了,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19年主办的《湘江评论》。《湘江评论》是湖南学生联合会的会刊,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湖南长沙,四开版一张,每期约有一万多字。这个刊物虽然只出版了五期就被反动派查封了,但它对  相似文献   

4.
《每周评论》是我国五四时期著名刊物。它于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北京创刊,一九一九年八月三十一日被北洋军阀政府封闭,共出了37期。1至25期由李大钊、陈独秀主编,从26期起,由胡适主编。《每周评论》的出版,正处在我国反封建斗争的新时期,由思想斗争转为政治斗争。在它出版四个多月后,就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因此,它和《新青年》虽然同属五四时期反封建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新闻实践》2013,(2):2
《上虞日报》创刊于1956年5月1日,1961年2月8日停刊,1993年8月8日复刊。现为对开大报,每周出版七期52版。2004年1月1日起,《上虞日报》成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子报。2009年8月28日,成立上虞新闻网。2010年12月,创刊《新商都周刊》和《教育周刊》。2012年8月28日,《上虞手机报》试运行,同月《上虞一周》期刊出炉。  相似文献   

6.
综合新闻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的一种传统的消息文体。它为《热血日报》所创造。《热血日报》1925年6月4日创刊于“五卅”运动的高潮中。它是迄今为止我们能够看到实物的中共第一种日报,主编是瞿秋白,出版地点在当时的反帝中心——上海闸北,4开4版。它在整个出版过程中,成为党宣传、组织、推动“五卅”这一伟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舆论先锋,中国被压迫民众的喉舌。1925年5月15  相似文献   

7.
红色档案     
《湘江评论》五四新文化动动时期,长沙以及湖南学生刊物中影响最大的首推《湘江评论》。它以湖南学生会联合会的名义发行,由联合会文牍股干事毛泽东任主编,于1919年7月14日出版创刊号, 《湘江评论》出版后,在湖南极受欢迎,并引起了全国其他报刊的注意。《每周评论》赞扬它是"观念的重要文字";《晨报》称它"魄力非常充足";上海的《湖南月刊》介绍它"著述选材,皆及精粹,诚吾湘前所未有之佳报,欲知世界趋势及湘中曙光者,不可不阅。  相似文献   

8.
《新闻爱好者》2012,(17):1+94
作为中共新乡市委机关报,《新乡日报》创刊于1956年,1961年停刊,1982年以《新乡晚报》的报名复刊,1993年恢复原报名《新乡日报》。2004年11月8日,其子报《平原晚报》创刊。2012年8月16日,新乡报业传媒集团挂牌成立。报纸从最初的四开四版小报,已发展到今天的对开八版大报,每周出版6期48版。  相似文献   

9.
刘怡 《中国档案》2012,(8):72-73
在"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中,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在上海公开出版。这份报纸于1925年6月4日创刊,由瞿秋白任主编。6月27日被反动派查封停刊,共出版24期。《热血日报》虽然存在的时  相似文献   

10.
今年4月26日,《联合报·读书人》发行最后一期,宣布停刊。《读书人》于1992年4月16日创刊,每周发行一次,主要介绍全球与台湾重要出版品。  相似文献   

11.
《热血日报》创办于1925年6月4日,为八开四版报纸,它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当时,五卅反帝爱国斗争正处于高潮,中国共产党为了更好地领导这场斗争,在上海创办了这份日报,并由瞿秋白负责。瞿秋白为该报题写了报头,并撰写《发刊辞》。该报到6月27日停刊,共出版24期。瞿秋白在该报上发表的社论、评论有22篇。从6月6日起,《热血日报》在第四版开辟了“小言”专栏,先后发表了37篇微型评论,其中瞿秋白以“热”、“血”、“沸”、“腾”、“了”、“顾”、“默”署名发表的评论23篇。 瞿秋白撰写的这些微型评论,短小精悍,短的只  相似文献   

12.
王文轩  赵云泽 《新闻界》2013,(13):79-80
<正>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在湖南长沙创刊,主编毛泽东。该报虽为湖南学生联合会的机关报,却成为五四运动以后创办的众多进步学生报刊中影响最大的报刊之一。由于言论激进,读者称它为"湘江的怒吼"。自创办到8月上旬停刊,该报共出版四期,其中随第二期一起印发的还有《临时增刊》第1号。第五期在印刷中,就被湖南军阀张敬尧的军警查封,还同时查封了报纸的主办机构湖南学生联合会。《湘江评论》为四开四版铅印小型周报,每版分四栏,文章均有小标题,报头印有"发行所长沙落星田湖南联合会"字样。每期1200字左右。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11,(9):78-78
据中国新闻出版网7月29日消息,由香港经济日报集团创刊的《晴报》于7月27日创刊,成为香港第五份免费报纸。《晴报》将以日报形式向全港读者免费派发,每周一至周五出版,每日发行量将不少于30万份。  相似文献   

14.
宁波早期的进步民营报——《时事公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事公报》是宁波解放前出版历史最长、发行量最大的一份进步的民营大报。该报创办于"五四"爱国反帝运动时期,办报立场是爱国反帝,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迎时代风云而起,树反帝反封建旗帜;积极宣传抗日,唤起国人救亡图存;沦陷后为日伪把持;抗战胜利后的"为民喉舌"。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6,(15):69-70
<正>1919-1920年出版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简称《会报》),是由天津学生联合会创办、周恩来主编的革新报纸。《会报》宣传新思潮,报道与评论国内外时事,关注全国学生运动,指导革命青年学生的反帝反军阀的斗争,创造性地提出了"革心"与"革新"的口号,提倡将改造旧社会和改造自身思想相结合。《会报》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于解放学生、工人的思想,促进学生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  相似文献   

16.
《独立评论》于1932年5月22日在北平创刊,一直办到1937年7月18日。共出版243期。是“九·一八”事变后创办的一个较为重要的时事政治评论周刊。本文试图从报刊史的角度,对该刊的创办情况、政治倾向和编辑特色等进行一些粗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8月《国民日日报》创刊85周年(1903)《国民日日报》是章士钊、何靡施、陈去病等人在上海创办的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报纸。陈独秀参加编辑工作。8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创刊155周年(1833)《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在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中文近代报刊。创刊于广州。主编是郭士立(1803—1851)。全刊现存英国博物馆.8月1日《星岛日报》创刊50周年(1938)  相似文献   

18.
《传媒》2016,(15):16-17
1956年1月1日,《解放军报》正式创刊,报纸为对开四版,内部发行,每周3刊。1958年1月1日,开始出版日报。1960年1月,改为每周6刊,周日无报。  相似文献   

19.
△最早的副刊是上海《字林沪报》一八九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起逐日随报赠送的附章《消闲报》.△最早的白话报是一八七六年三月由申报馆间日出版的《民报》.△最早的画报是一八七五年由范约翰编辑在上海出版的《小孩月报》.△最早由中国人自办的晚报是一九一五年进步人士简书在上海创刊的《爱国晚报》.△最早的女报是一八九八年创刊的《女学报》,它是维新运动的产物.△最早由中国人自办的儿童报纸是一九三○年六月一日在浙江绍兴出版的《中国儿童时报》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26日,《联合报&#183;读书人》发行最后一期,宣布停刊。《读书人》于1992年4月16日创刊,每周发行一次,主要介绍全球与台湾重要出版品。 《读书人》的停刊,相信许多老读者都会感到不合,感叹环境变迁,造成《读书人》无以为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